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097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9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 精品.docx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实施方案精品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

实施方案

 

云南XX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云南省XX县XX铁矿详查

实施方案

 

探矿权人:

昭通市XX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编写单位:

云南XX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编写人:

审查人:

总工程师:

总经理:

 

提交单位:

云南XX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

2011年4月

1绪言

1.1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

昭通市XX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住所:

昭通市昭阳区南郊温泉路口(区林业局旁)。

法定代表人XXX。

公司类型:

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

矿产品销售等。

注册号:

;注册资本:

叁佰万元正。

成立日期:

2005年6月29日。

云南省XX县XX铁矿探矿权申请人属昭通市XX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该探矿权于2006年6月13日通过申请依法取得,经2006年8月延续,探矿权证号:

T53120080902014843,有效期2008年9月9日--2010年9月9日,矿权范围处于1:

50000图幅编号为:

G48E005007、G48E005006、G48E006007和G48E006006,,勘查面积16.42km2,由11个拐点圈定而成(见表1-1)。

勘查矿种:

铁矿。

根据现行矿业管理要求,应延续探矿权年限。

该探矿权勘查程度升为详查。

勘查单位:

云南XX矿产资源有限公司。

地质勘查资质等级:

固体矿产勘查乙级。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编号:

见附件。

表1-1勘查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1954北京坐标

1980西安坐标

东经

北纬

X

Y

1

103.3130

027.0915

103.3127

27.0915

2

103.2915

027.0915

103.2912

27.0915

3

103.2915

027.1015

103.2912

27.1015

4

103.2930

027.1015

103.2927

27.1015

5

103.2930

027.1130

103.2927

27.1130

6

103.3000

027.1130

103.2957

27.1130

7

103.3000

027.1145

103.2957

27.1145

8

103.3030

027.1145

103.3027

27.1145

9

103.3030

027.1200

103.3027

27.1160

10

103.3130

027.1200

103.3127

27.1160

11

103.3130

027.0915

与采矿权重叠坐标(直角)

与采矿权重叠坐标(经纬)

3008707

34646883

103.2855

027.1054

3008957

34646878

103.2855

027.1102

3008981

34647877

103.2931

027.1103

3008731

34647883

103.2932

027.1055

1.2目的和任务

1.2.1目的

本次详查工作根据矿权人的要求在探矿权范围内成矿有利地段开展详查工作。

基本查明地层及构造和成矿关系,以及地层、构造、含矿岩系等地质特征;了解该区域的工程、水文、环境地质等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最终估算铁矿石332+333资源量,为探矿权人提供首期开采的矿产基地。

云南XX矿产资源有限公司编制2011年4月—2013年4月详查实施方案。

1.2.2任务

(1)通过地质填图、工程施工等方法手段,配合总体设计基本查明测区内地层层序、含矿层位、成矿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对铁矿层进行地表及深部工程揭露控制。

(2)基本查明主要构造类型的产状、规模、分带、空间分布及其对矿体的控制和成矿的影响因素。

基本查明测区构造格局及控矿关系,以便进一步查明区内铁矿层的形态、规模等特征。

(3)基本查明区内铁矿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形态、产状以及稳定程度,估算资源量。

(4)基本查明详查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

(5)提交地质详查报告和相关图件。

(6)预期探获铁矿石资源量(332+333级)大于100万吨。

1.3工作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1.3.1地理位置、交通

XX县XX铁矿详查区位于XX县城225°方向、平距7.5km处,地理坐标:

东经103°29′15″一104°31′30",北纬27°09′15"一27°12′00",面积约16.42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属昭通市XX县文屏镇管辖。

XX至昆明372km(108国道),矿区至XX15km,其中有8km为乡村公路,交通较方便(见图1—2)。

1.3.2社会经济状况

1.3.2.1自然地理概况

勘查区山势磅礴,切割深、高差大、地形陡峻,水系发肓。

受北东向构造影响,山势主体为北东向,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两头低,海拨标高2000-2392m,相对高差392m,属中高山区。

属滇东北高原季风气候,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二月为冬季,五至九月为雨季,无霜期21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11.6°C,最高月平均气温19.8°C,最冷月平均气温2.0°C,最低气温可达-10.2℃。

年降雨量736.5毫米,预计(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3﹪。

气温多变,时有冰雹、暴雨等灾害。

1.3.2.2经济地理概况

矿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主要为汉族及彝、回、苗族等兄弟民族,劳动力富足。

山高坡陡,土地稀少,以农业为主,主要的经济作物为大米、土豆等。

工业经济较少,以水力发电、烟生产及以铅锌少量个体零星分散开采。

该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人民脱贫致富问题突出。

勘查区内高压电网纵横交错,各乡镇、村公所(办事处)均已开通程控电话,中国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广布,电力通讯方便。

2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2.1区域以往地质工作

1/100万地质、磁测、重力测量覆盖全区,区内已拥有遥感卫星图象资料。

1973-1978年云南省地质局完成1:

20万XX幅区域地质调查,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系统,对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1988-1996年云南地矿局物化探队完成1:

20万XX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化探异常;1992年西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西南地质勘查局及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进行1:

20万《康滇地区铜矿遥感地质调查》研究;2002年中国科学院朱炳泉教授对昭通地区大陆溢流玄武岩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以上地质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为本次详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2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2.2.1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勘查区地质工作自2006年6月探矿权取得以来,探矿权人累计投入勘查资金135.22万元,资金性质为业主自筹。

投入了较多的工作量。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2。

2008年—2009年4月云南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编制了《云南省鲁旬县XX铁矿2008年度地质普查设计》,并做了相应的工作。

1-2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1:

10000水工环地质测量

km2

30

2

1:

10000地质测量

km2

16.42

3

1:

1000地质剖面测量

km

3.0

4

槽探

m3

3860

5

老硐清理及剥土

m

100.8

6

浅井

m

48

7

坑道

m

335

8

取样、分析测试样品

205

2.2.2取得主要地质成果

勘查区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地表经探槽揭露见赤铁矿体一层,初步圈定赤铁矿层一个(V1),矿层在矿区延伸长约4000米,走向北东,。

截止2011年3月,昭通市向XX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前期地质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勘查成果,给详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地质资料。

1、大致查明了矿区出露地层、构造、矿化蚀变、岩浆岩及其与铁矿体的关系。

2、工程揭露发现V1赤铁矿层,呈成层状产出,走向上断续出露长达4000米,铁矿层倾向北西,北部1000米矿层厚1—1.5米,TFe平均约38%。

资源量估算矿床规模为小型。

3、通过样品分析目前未发现其它可利用的伴生元素。

4、初步查明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上述成果为XX铁矿开展地质详查提供了较丰富的地质资料。

3勘查区地质特征

3.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Ⅰ扬子准地台西缘Ⅰ3滇东台褶带北部之Ⅰ32滇东北台褶带及Ⅰ33会泽台褶带。

3.1.1区域地层

地层出露较齐全,除古近系外,从震旦纪至新近纪各时代均有分布,沉积环境比较稳定,主要为陆表浅海相,间有部分陆缘海陆交互相或陆相,碳酸盐岩(特别是白云岩)广泛发育。

地层从老到新如下:

1、寒武系:

为浅海相碳酸盐与碎屑岩交替,上统几乎全为碳酸盐岩,厚约1000m。

2、奥陶系:

下统为紫红、黄绿等杂色砂页岩;中统以碳酸盐岩为主;上统为黑色笔石页岩夹薄层灰岩。

厚度小于450m。

3、志留系:

为滨海相泥岩、砂岩和碳酸盐岩。

厚390-1104m。

4、泥盆系:

主要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局部为海陆交互相砂泥质岩石。

厚241-2235m。

5、石炭系:

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出现砂泥质岩石。

厚447-822m。

6、二叠系:

下二叠统主要为浅海相之砂页岩,铝土质页岩、碳酸盐岩,局部夹薄煤层;上二叠统为大陆溢流喷发相的杏仁状、气孔状玄武岩、凝灰岩及陆相盆地相砂页岩夹煤及铝土质页岩。

其中玄武岩具多个喷发旋回,其喷发通道主要受各南北向大断层的拉张活动控制。

玄武岩之上为陆相湖沼相砂泥岩建造或含煤建造,并由西向东随玄武岩的减薄而增厚,成为本区、也是云南的主要优质煤(烟煤及无烟煤)产出层位。

7、三叠系-侏罗系:

为陆内盆地发展阶段。

从早三叠世开始,由海陆过渡相红-杂色碎屑岩(下三叠统)-浅海碳酸盐岩(下-中三叠统)-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上三叠统),最终以陆相红色碎屑沉积(侏罗纪-白垩纪)结束。

三叠系下统为滨海相紫红色砂岩及泥岩;中统为蒸发海相碳酸盐岩;上统为开阔浅海相钙质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灰岩。

厚650-1708m。

侏罗系为陆相湖泊-河流相紫红色砂、泥岩夹碳酸盐岩。

分布范围狭窄。

厚511-1278m。

8、第三系:

为陆相粘土夹褐煤。

厚181->366m。

9、第四系:

河湖相冲积、洪积。

3.1.2区域构造

区内构造形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各时期的褶皱活动,断裂很少,主要形变为燕山期和喜山期。

构造运动形成了较多北东向的“隔档式”或“屉状”褶皱,其中以向斜构造表现较为明显,向斜两翼地层多为二叠系玄武岩、泥岩、砂岩、砾岩,核部地层多为三叠系-侏罗系。

喜山期构造运动至今仍在持续,表现为该区XX、昭通一带近年经常发生地震。

3.1.3区域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仅有中晚二叠世基性玄武岩浆喷发活动,分布范围广。

火山堆积的厚度自小江断裂向东逐渐减薄,小江断裂附近厚达2700m,XX地区1100-1300m,盐津地区200-300m,代表喷发中心的火山集块岩也只分布小江断裂附近地区,表明了火山喷发受小江断裂控制的特点。

3.1.4区域矿产

该区成矿作用以铅锌、银、铜为特色,见少量铁矿。

区内玄武岩型铜矿的含矿层位主要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主要分布在由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构成的向斜两翼,岩性特征及地层层序各处基本相同,主要由灰、深灰、灰黑、灰绿色致密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和紫红色凝灰岩组成,部分地方具少量凝灰质玄武岩及角砾状玄武岩。

一般由3—5个喷发旋回构成,顶、底分别以一层相对比较稳定的紫红色凝灰岩作为标志层,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段(P2β3)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2x)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铁矿层主要沿峨眉山玄武岩组与宣威组的接触带产出。

3.2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3.2.1勘查区地层

勘查区位于小寨向斜南部,向斜核部地层为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1)与飞仙关组(T1f),其两翼分别为上二叠统宣威组(P2x)、峨眉山玄武岩,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并层(P1q-m)、梁山组(P1l)(见图3—1)。

地层岩性由上至下为:

3.2.1.1下三叠统(T1)

永宁镇组(T1y1):

为青灰、黄绿色蠕虫状泥质灰岩,下部灰棕、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砂岩夹灰岩、泥灰岩,呈北东向不完整带状出,出露厚>78米。

飞仙关组(T1f):

分布于矿区西北部,依据其岩性变化划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T1f2):

紫红色含泥质砂岩、页岩夹粉砂岩、含铜细砂岩,含铜细砂岩为砂岩型铜矿主要含铜层位。

下段(T1f1):

暗紫红色薄—中层状含泥砂砾岩、粉砂岩夹页岩。

该组厚350—720米。

3.2.1.2上二叠统(P2)

宣威组(P2x):

中上部为灰绿色、紫红色、深灰色页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粒岩屑砂岩、煤层,厚59.37-68.14m;底部为铝土岩或砾岩,厚14.6-33.82m,局部见铜矿化(辉铜矿、孔雀石)。

与下层接触带见铁矿体产出,为矿区含矿层位。

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该组依据岩性及喷发旋回分为四段,矿区内仅出露三、四段,分述如下:

第四段(P2β4):

浅灰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含杏仁致密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夹紫红色铁泥质凝灰岩、少量角砾状玄武岩,含部分杏仁状玄武岩及橄榄钛辉玄武岩,横向上及纵向上常过渡为致密状玄武岩;凝灰岩有3-4层,其中有三层较为稳定,分布位于该段的底部、中部及上部,习惯上称为底凝灰岩、中凝灰岩及顶凝灰岩,是该段的标志层,其中底凝灰岩厚4.46-9.37m,顶凝灰岩厚9.42-16.39m,中凝灰岩较薄,厚3.83-7.22m,顶凝灰岩上部过渡为铁铝质泥岩及沉凝灰岩。

底凝灰岩与中凝灰岩间厚58.84-302.64m的致密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在区域上具广泛的铜矿化,也是本矿区的铁矿化层,在大地厚140.46m、苏家箐厚324.01m。

第三段(P2β3):

浅绿灰色致密块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角砾状玄武岩夹紫色铁质凝灰岩。

玄武岩中偶夹石英团块,部分石英团块中具孔雀石化。

该段未见底,区域上厚度可达368m。

茅口组、栖霞组并层:

浅灰-深灰色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

厚度>220米。

3.2.2矿区构造

矿区为小寨向斜南部,核部为永宁镇组、飞仙关组,翼部对称,分别为上二叠统宣威组、峨眉山玄武岩组、下二叠统茅口组、栖霞组并层。

断裂简单,以北东向延伸为主,局部见北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和层间滑动带。

地层展布较为稳定,层间滑动及节理裂隙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

铁矿层沿向斜翼部的宣威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接触带呈串珠状分布。

3.2.3矿区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区内岩浆活动仅见基性玄武岩浆喷发,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段及第四段,由多个旋回组成,每个旋回又有2-3个亚旋回,每个旋回由致密玄武岩-杏仁玄武岩或致密玄武岩-凝灰岩构成。

早期玄武岩浆喷发主要在贫硫的还原环境中,晚期玄武岩浆喷发主要在贫硫富氧的次氧化环境中。

岩浆喷发从深部带来了铜质,为该区铜矿的成矿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使玄武岩成为该区最主要的容矿岩石。

部分地方岩浆喷发阶段便直接在致密玄武岩中形成铜矿化层。

岩浆喷发活动形成的气孔状玄武岩中的气孔则为后期矿质的充填准备了空间。

早期玄武岩中可见少量的黄铜矿、黄铁矿、辉铜矿,晚期的则主要为自然铜、磁铁矿、赤铁矿。

据研究,岩石主体属亚碱性拉斑系列,是大陆裂谷环境下的产物,归属亚碱溢流玄武岩。

与岩浆岩有关的矿化主要为铜矿化,早、中期岩浆以辉铜矿化为主,晚期则以自然铜为主。

3.3矿体特征

主要圈定V1铁矿层。

矿层沿峨眉山玄武岩组近顶部呈北东向延伸、呈层状产出,倾向北西,倾角30°-56°,平均45°(见照片一)。

目前共有五个工程控制矿体长1150m,倾向延伸约150m,矿体规模为小型。

单工程矿体厚1.00-1.48m、平均1.30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8.98%,属厚度变化稳定矿体。

单样品位TFe19.85-49.36%,平均TFe38.63%,全铁品位变化系数38.45%,品位变化系数均匀。

 

照片一铁矿层顺坡呈层状产出

3.3.1矿石质量

3.3.1.1矿石结构构造

一、结构

1、半自形-它形晶结构:

赤铁矿及磁铁矿、黄铜矿等,目的金属矿物呈半自形-它形浸染状-块状分布的一种结构,为矿区主要结构。

2、碎裂结构:

组成矿石的矿物在成矿过程中被压碎的一种结构,为矿区主要结构。

3、连生结构:

部分赤铁矿与黄铜矿连生的一种结构,为勘查区次要结构。

二、构造

1、浸染状-块状构造:

赤铁矿在脉石矿物间呈半自形-它形密集分布的构造类型,局部富集达稠密浸染状-块状构造,为矿区主要矿石类型。

2、角砾状构造:

矿石受构造应力压碎为角砾的一种构造类型,为矿区主要矿石类型。

3、细脉状构造:

黄铜矿沿裂隙呈半自形-它形晶细脉状充填的一种构造,为矿区次要矿石类型。

4、条带状构造:

赤铁矿沿裂隙或应力方向呈条带状分布的构造类型。

为矿区次要矿石类型。

5、半土状构造:

含铁矿物风化呈褐红-红色半状分布的一种构造,主要分布于地表,为矿区次要构造。

3.3.1.2矿石矿物成分

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及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泥质物,矿石成分简单,易处理。

3.3.2矿石类型

3.3.2.1自然类型

矿体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近顶部,矿化蚀变较弱,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结构为它形-半自形为主,呈薄层致密块状;矿石自然类型为薄层致密块状赤铁矿。

见照片3—1。

照片3—1块状赤铁矿

3.3.2.2工业类型

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及磁铁矿,顶底板为致密块状玄武岩、砂页岩,地下水不易渗透,矿石多未被氧化为原生矿石,矿区铁矿石品位一般,多数未达炼铁用矿石要求,为需选铁矿石。

3.3.3矿体围岩及夹石

3.3.3.1矿体围岩

矿体围岩简单,无蚀变和破碎现象,呈过渡关系。

底板为致密块状玄武岩、含杏仁致密状玄武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稳定;顶板为砂岩或砾岩矿体,与围岩界线基本清楚,需取样分析确定。

3.3.2矿层夹石

矿体延伸稳定,仅局部含砂砾岩、泥质物团包,块度一般为20×50cm,开采时一般不需单独剔除。

3.4物、化探特征

3.4.1物探

勘查区内目前未收集到有关物探方面的成果资料。

3.4.2化探

勘查区内未有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仅收集到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队于1994年所作铜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图资料。

从铜地球化学图中可见,峨眉山玄武岩组铜的背景值一般在200—300×10-6之间变化,最低值为10×10-6,个别高达1000×10-6,显示有较高的铜背景和铜矿(化)层存在。

勘查区内铜异常值由东往西逐渐增高,但铜背景值明显偏低。

见报告附图一。

从勘查区的工作中,目前也未发现铜矿层的存在。

3.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5.1矿床成因

矿体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近顶部,岩体和围岩不含矿。

围岩蚀变较弱,以泥化、硅化为主,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晶形为它形-半自形为主。

赋矿岩石部分具碎裂特征,含少量顶板围岩。

赤铁矿层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

3.5.2找矿标志

区内找矿标志主要有铁帽,宣威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接触带。

3.6共伴生矿产评述

从前人所取得的勘查成果来看,与区域性分布的有关的共伴生矿产主要为煤、铜和铁,煤、铁矿产于上二叠统宣威组含煤岩系;以及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上部产铜和铁,该层位与勘查区赤铁矿层层位相当。

但在本勘查区内仅见上二叠统宣威组出露劣质煤及煤线,无价值;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上部的铜矿,主要分布在小寨一带,勘查区内主要为赤铁矿,与铁矿相伴出现。

现对小寨铁矿简述于后,以兹作为未来矿权区的找矿线索。

小寨铜矿:

铜矿产于上二叠系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上部,含矿岩石及围岩均为青灰色致密状玄武岩,无蚀变和破碎现象,矿化体与围岩呈过渡关系。

含铜矿物主要为自然铜,呈星点浸染状分布,粒度较细,一般为0.1×0.1—0.6×0.7,。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厚0.87—1.36米,铜品位:

0.6%—2%。

3.7水、工、环地质特征

XX铁矿区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地貌属深切割的中山峡谷地貌区。

矿区山脉呈北东走向,赤铁矿层顺北西坡产出。

最低侵蚀基准面为铁矿北西部沙坝河河床处,海拔高程1530m,资源量预估算标高约为1680m。

矿层位于地下水潜水面和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坑水有条件自然排泄,地下水对矿床无直接充水影响。

3.7.1勘查区水文地质

3.7.1.1水文地质概况

云南省XX县XX铁矿勘查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径流、排泄区。

铁矿区内相对最高点标高2236m,最低处为勘查区东南侧黄水河河床处,海拔高程1530m,相对高差700m。

区内无地表水体,仅有沙坝河从铁矿区北西角通过,向南西流入牛栏江。

区内植被不发育,岩石多裸露地表,沟谷发育且切割较深,地形坡度为35~50°,铁矿层顺坡向产出,地表径流排泄快,有利于自然排水,雨季渗透补给地下水量较少。

今后矿山开采均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水与井巷涌水关系不密切,对矿床开采无大的影响。

区内水资源丰富,河水水质较好,能够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

铁矿勘查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3.7.1.2勘查区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

铁矿层分布于勘查区北西部,地层由南东往北西为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组(P2β)、宣威组(P2x)、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勘查区中部为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组(P2β)中下部之玄武岩形成分水岭。

南东部出露地层依次为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组(P2β)、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P1q-m)、梁山组(P1l)。

现根据勘查区对铁矿层今后开采有密切关系的地层、岩性及地层富水性特征阐述如下: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勘查区大部分地区,为残、坡积层(Q),由褐黄、暗紫色粘土、沙质粘土组成,多为草地、旱地,厚度一般在0.00~2.00m。

含水极弱,水量贫乏,季节性干湿交替,对矿床充水影响微弱。

2、隔水层

1)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岩性为暗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页岩,

2)上二叠统宣威组相对隔水层(P2x):

岩性为浅灰、灰色薄一中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厚216—246米,属软硬相间的岩组,富水性弱,为区内相对隔水层。

3、裂隙含水层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岩性为玄武岩,节理裂隙发育,主要为裂隙含水层,其间有P2x下部隔水层相隔。

矿坑充水类型属于以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对铁矿开采影响不大。

4、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勘查区断裂构造欠发育,总的构造线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地形中部高,北西、南东低,地下水从南东往北西运移。

由于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各岩层水力联系弱,主要为层间裂隙水,地下潜水埋藏深,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勘查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1)补给来源

勘查区位于区域完整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区。

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是大气降水渗透补给的有利条件,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径流条件

勘查区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严格受岩性、地貌的控制。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流向向斜轴部方向。

3)排泄条件

受区域排泄基准面的控制,大气降水一部分在地表呈面流排入沟谷中,一部分则垂直渗入地下逐渐往深部径流。

综上所述,勘查区地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地下水排泄条件好,属裂隙水直接充水;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530m,资源量估算最低1680m,矿床位于之上。

河流水质较好,矿山生产及生活用水方便。

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