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99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金矿详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复印件

2、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第一章绪言

1.1基本情况

探矿权人为XXX,该公司多年进行金矿开采生产,技术实力雄厚,经济效益较好,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本探矿权首次设立时间2003年4月11日,有效期2003.4.11-2004.4.11勘查许可证号XXX;

有效期2004.12.30-2006.4.11,勘查许可证号XXX;

2006.7.25-2008.4.11,勘查许可证号XXX;

有效期2008.4.15-2009.4.11,勘查许可证号XXX,矿权延续;

有效期2009.4.12-2011.4.11矿权延续(详查),查许可证号XXX;

因勘查周期长,本次申请延续1年,5万图符号为XXXX,面积0.63Km2,勘查矿种为金矿、勘查期限为2011年4月12日至2012年4月11日,勘查许可证号为XXX,此次是第5次申请延续。

现勘查证拐点坐标如下

XXX县二道河子详查区拐点坐标表1

拐点号

经度

纬度

XXX县二道河子详查区拐点坐标(西安80系)表2

勘查单位为XXX大队具甲级勘查资质。

地址:

XXXX

1.2勘查目的任务

受探矿权人抚顺XXX委托,XXX大队拟对XXX金矿继续进行详查评价工作。

详查工作的目的是基本查明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基本查明金矿体的规模、产状等地质特征,产状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等。

具体任务为:

在系统收集整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矿化较好且前期工作程度较低的地段开展地质填图(修测)及槽探、钻探及系统取样测试等地质工作,对前期物化探异常处进行工程验证。

基本查明金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等,估算资源量并提交详查报告。

工作时间:

2011年4月12日~2012年4月11日。

提交成果时间:

2012年4月。

1.3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矿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为长白山脉的南延部分,属中低山区,海拔高336.4—517.9米。

植被发育,露岩较少。

区内地势西高东低。

山脉以北北东向分布于矿区的东西两侧,东部大部分面积为第四系。

本区河流属柴河水系,为柴河二级以下支流。

区内河流由北往南经过矿区中部流过,属常年流水,夏季流量较大(6620吨/日),冬季水量锐减。

水质较好,为矿山用水及居民用水提供了方便条件。

气候属北温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大,最高气温(7月)可达28℃,最低(1月)为-26℃,年平均气温为5—6℃。

无霜期为12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85.5毫米,雨季为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5%。

矿区周边村庄,主要为XXX。

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

采金和淘金是当地村民的主要副业。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一)1950年政务院矿产资源勘探处侯德封等人进行了1/10万地质填图1000km2,提交了《XXX金铜矿地质报告》。

1951年地质勘探公司普查队进行了1/5万地质调查,编有《万宝钵至缸山区域地质及矿产报告书》。

1978年XXX第XXX大队区调分队在该区进行了1/5万地质调查100km2,提交了《北三家—英额门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1982年XXX物大探队进行了1/5万XXX地区航磁测量工作。

1983~1985年XXX进行了1/20万重力测量。

2007年XXX第XXX大队对该区进行了金矿普查。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有:

槽探130m3,1:

2千填图0.63Km2,基本分析样10件。

通过本次工作发现金矿体一条,提交金金属量23.50kg,矿体平均品位金3.95×

10-6。

(二)2010年6月—11月我单位受探矿权人委托继续在矿区开展金矿详查工作。

本次工作投入资金31.40万元,主要采用1:

10000地质填图(草测)、物探激电中梯、化探土壤测量圈出异常区,利用槽探工程及钻探对区内异常及矿体进行追索和控制。

完成工作量见表2。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2

项目

单位

2007年完成工作量

2008年完成工作量

2009-2010年完成工作量

2007-2010年累计完成工作量

10000地质填图(草测)

Km2

0.63

2000地质填图

5000物探激电中梯

0.99

激电测深

19

5000化探土壤测量

钻探

m

462.25

槽探

m3

130.00

180.43

310.43

钻探样

7

刻槽样

10

12

9

31

土壤样

336

土壤样分析

基本分析

16

38

组合分析

取得的主要成果,基本控制了1号矿体地表延长(120米),估算333资源量35.85公斤,界内圈出化探异常5处,物探异常3处,确定了找矿靶区。

存在问题:

工作量不足,受外部征占林地影响勘查工作进展较慢,没有达到详查工作程度。

第三章勘查区地质情况

3.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工作区位于中朝准地台、XXX、XXX的西北部。

XXX褶皱带。

基底由太古代变质岩系组成。

盖层由元古界大理岩及新生代第四系地层构成。

3.1.1地层

区域地层由太古界、元古界及新生界组成。

一、太古界变质上壳岩

太古界地层为遭受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的杂岩系,其同位素年龄值>

28亿年,属太古代变质产物。

主要岩石类型有麻粒岩及磁铁石英岩、含辉石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等。

二、元古界大理岩

主要出露于王小堡—徐小堡一带,受控于沙河断裂。

主要岩石类型为灰白色条纹条带状大理岩。

三、第四系全新统

分布在现代河床、沟谷等低凹处。

上部为亚粘土、亚砂土,下部由中粗砂及砂砾石组成,厚0.5—5米。

3.1.2岩浆岩

区域内侵入岩发育,主要为花岗岩类,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体、基—中酸性脉岩。

出露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7%。

根据岩性特征、产出地质环境,构造岩浆旋回,结合同位素年龄,将区内的岩浆活动分为三大期次,即太古宙晚期、海西期及燕山期。

其中太古宙时期的岩浆活动较为强烈,构成本区岩浆活动的主体。

一、太古宙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在区内分布广泛,规模较大。

主要为花岗质岩体,还有基性—超基性岩体及脉岩类。

花岗质岩体在区内分布广泛,规模较大。

据同位素测定其形成时间为25.20—26.80亿年。

主要为井家沟紫苏花岗岩体、孢子沟、XXX及红石砬子花岗岩体

井家沟紫苏花岗岩以具特殊的紫灰色—灰色为特征,岩石中—粗粒、熔蚀结构发育,具片麻状构造。

孢子沟、XXX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较少,分别由黑云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组成。

颜色为灰白、肉红色。

中—粗粒,具变晶、熔蚀结构、片麻状构造。

红石砬子岩体由单一的二长花岗岩组成。

呈浅粉色,中—粗粒结构,具晶洞构造。

二、海西期

该期侵入岩主要为中基性岩体及脉岩组成。

其岩体有辉绿岩体、闪长岩体、花岗闪长岩体。

脉岩主要为闪长玢岩脉。

三、燕山期

该期以小岩体及脉岩侵入为主。

主要有花岗岩(西砬子山岩体)、角闪辉绿岩、石榴角闪辉绿岩、苏长岩、变质闪长岩、闪长玢岩、伟晶岩等。

西砬子山岩体位于矿区西侧,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岩石中微量元素金、铜、铅、锌、钼等均有显示,岩体中及其附近有铜、金、钨、铅等异常区,具有良好成矿潜力。

3.1.3断裂构造

本区的褶皱及断裂构造均较发育。

褶皱为塑性流动变形,具多次迭加特征,局部形态复杂,很多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

一、褶皱构造

基底构造层的基本褶皱形态为:

变质岩系(绿岩)以向斜(复向斜)沿椭圆形花岗岩穹隆呈西北向—北东向的弧形展布,且被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断裂复杂化。

二、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早期构造多被岩体及脉岩充填,晚期(燕山期以后)断裂构造形迹为断层泥、片理化、挤压扁豆体。

岩石破碎等构造现象发育。

(一)南北向断裂构造

区域内分布的近南北向的辉绿岩脉应是近南北向的断裂为它们提供了赋存空间。

(二)东西向断裂构造

区内呈东西向展布的基性—中基性岩体如万宝钵辉长岩,丁家小堡、杨大堡附近的闪长岩及一些辉绿岩脉,都反映出该区有较强烈的东西向断裂构造活动。

北东向断裂

该组断裂在区内比较发育,主要分布在太古界地层中,展布方向北东30°

—50°

,在断裂带中普遍见挤压透镜体、片理化、糜棱岩化等特征。

在断裂带内充填的石英脉呈雁行排列,显示断裂带为压扭性特点。

该组断裂被北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分割,显得零散,表明该组断裂形成时间较早。

(四)北西向断裂

北西向断裂主要为沙河断裂带,斜贯区域西北部,由数条断裂组成。

展布方向为北西300°

—310°

,呈斜列及雁行排列。

挤压带中普遍见挤压透镜体、挤压片理。

3.1.5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场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在1:

20万XXX幅该区隶属线金厂组合异常(编号AS—Ⅰ—10),分布于王小堡—新房子—线金厂—井家沟一带,异常呈北西向展布的不规则串珠状,面积53.2km2。

元素组合为Au、Mo、Pb、Ag、Cu,其中Au峰值89.1PPb,剩余异常值87.61PPb。

3.1.6区域矿产

区内矿产比较丰富。

其中可被工业利用的有金、银、铜、铅、锌、硫、铁、镍、大理石、白云母、粘土矿等。

太古界变质上壳岩及变质花岗岩中赋存有鞍山式铁矿(磁铁石英岩),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伴生金、银)矿床,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等。

在第四系的部分沉积物中还有少量砂金矿产。

3.2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3.2.1地层

区内地层仅见第四系(Q4),主要分布在河床两侧及沟谷低处,由粘土及砾石组成,厚度0.5—5米不等。

3.2.2构造

矿区位于浑河断裂与王小堡一下肥地(槽台边缘)断裂之间,受其影响区内东西向断裂构造较发育。

东西向断裂构造为区内的赋矿构造,1号金矿脉即受该方向断裂构造控制。

断裂规模均较小,长100—200米,断裂带宽0.1—1.2米。

倾向356°

—359°

,倾角70°

—77°

断裂的部分地段被含金石英脉所充填,其结构面显压性。

石英脉多呈小的扁豆状及不规则细脉状断续产出,局部地段金品位较高。

3.2.3岩浆岩

矿区内广泛出露太古代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片麻岩,是含金石英脉(金矿体)的围岩。

岩石呈岩石呈浅肉红色~灰白色,中粗粒粒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主要造岩矿物有:

钾长石,含量30%;

斜长石,含量40%;

石英,含量15%;

黑云母、角闪石等含量10—15%;

并有少量磁铁矿。

根据矿物种类与含量可分为黑云角闪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黑云角闪钾长花岗质片麻岩等。

3.2.4矿体特征

区内发现1条金矿体(1号脉),金矿严格受东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

断层发育在黑云斜长花岗质片麻岩中,具多期活动特征,局部地段被东西向含金石英脉充填,断裂带内岩石受挤压破碎,断层泥、挤压片理、透镜体均发育。

破碎蚀变带上下盘接触界线清楚,呈舒缓波状。

1号含金石英脉分布于矿区的南部破碎蚀变带中,东西展布,倾向356°

-359°

-77°

,由CK1、CK2、CK3工程控制。

地表工程控制长120米,推断延深20米,宽1.0—1.2米。

品位5.25-7.26克/吨,石英脉在破碎带内呈脉状、扁豆状。

3.2.5物化探异常特征

一、物探异常

区内发现物探激化异常4处,呈东西向分布,长度140-360米,宽度20-68米,异常值极化率2.5-3.0,其中2号异常规模较大,分布于南部,1号金矿脉北侧,找矿前景最大。

二、化探异常

区内发现土壤异常5处,呈东西向分布,长度66-196米,宽度50-72米,异常值20-70ppb,其中1号异常规模较大,分布于南部,1号金矿脉北东侧,找矿前景最大。

3.2.6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二道河金矿1号矿体的金矿石为含金破碎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主要为自然金,另一部分含金矿物多嵌布在黄铁矿裂隙中及被金属矿物包裹。

金矿石可选性能良好。

在普查阶段未做矿石加工技术的采样试验,区内金矿与XXX县下大堡金矿(热液蚀变岩型)和井家沟金矿(含金石英脉型)同属一个成矿带,依照矿石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矿石矿物组合、矿石品位、粒形、粒径等,将宏达金矿与下大堡金矿矿石进行类比,对比结果认为,在金矿矿石成分、矿石组构、矿石质量等具一定的可比性,因此可参照下大堡金矿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其选矿试验用全泥氰化法、单一浮选法和浮选加氰化法三种流程,其结果认为单一浮选法为首选方案,其流程简单,选剔指标较好,入选品位9.9g/t,精矿品位达96.0g/t,回收率93.73%。

金泥氰化流程虽指标好,但环保要求严格,有污染,未被推荐。

3.2.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

本区气候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85mm,平均蒸发量为1077mm,雨季为七、八月份。

二道河金矿区属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补给区。

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山脊大多呈北东向,地势北低南高。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之间,基岩裂隙水(含断裂构造水),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

区内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为:

山坡及山顶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汇集于谷底,并排泄于河谷。

总之,区内矿脉其顶底板含水性、透水性弱,补给条件差,矿脉出露于侵蚀基准面313.2米以上,地下水易于排除,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2工程地质

区内矿体受断裂控制,断裂破碎带内,岩石较为破碎,带内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发育,构造带内发育有断层泥,这些物质遇水软化,在地下水的参与下,会产生冒顶、掉块现象。

矿体顶底板岩石为混合花岗岩,属坚硬块状岩石,岩石中虽存在有节理,但其张开性和连通性都较差,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稳固,但坑道采矿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3环境地质

一、矿区地震历史

抚顺地区属华北地震区,位于我国东部最大的郯—庐—营地震带(即郯—庐断裂的北延伸带)的东侧。

该带是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地区,自1594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包括5级)地震达13次,1975年海城7.3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范围内。

抚顺地区虽然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小震活动较频繁,地震多分布在沈阳—抚顺间浑河断裂以南地区。

据记载抚顺5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1496年)在小东洲曾发生过5级地震。

因此,区域内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

根据2001年国家地震局出版的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辽宁部分),评估区位于峰值加速度0.1g分区范围内和特征周期0.35s区域,基本烈度为Ⅶ度。

`

二、矿区水文地质环境

矿区地貌单元为低山和谷地。

地形坡度为15-40度,地下水从丘陵上部以侧向径流的形式向下游运动,在原生环境下没有污染源,水质较好。

三、矿区环境污染因素

(1)井巷生产排出的矿渣及矿石的露天堆放,其中可溶的有害物质经大气降水的渗透作用,并通过地下侧向径流,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2)矿区内地表植被发育,天然条件下环境质量较好。

(3)根据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本区无放射性危害及放射性污染。

综上说述矿区及附近有地表水体存在,矿体及围岩风化裂隙带富水性较弱,矿区内地形起伏明显,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矿床;

矿体顶底板围岩硬度较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坚硬为主的块状岩类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型矿区;

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抗震按基本烈度为Ⅶ度设防。

矿区为辽东山区,植被覆盖好,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

地质环境良好。

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本区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属于Ⅰ类型。

第四章勘查工作部署

4.1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工作部署。

在立足于现有的找矿方法和手段,评价和控制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的同时,兼顾外围找矿。

本次工作本着“面中求点、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利用原有的勘查成果,在加强对以往取得的地质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依靠各种探矿工程进行地表及深部的矿产评价工作。

工作区的找矿重点是对已发现的矿床、矿化体进行地表评价和的深部控制,对物化探异常进行验证,提交一定的资源量。

工作区内矿床规模较小,勘查类型属Ⅲ类型。

故采用工程间距40×

40米网度,探求332类型资源量,资源量估算的参数为:

1、边界品位:

10-6

2、最低工业品位≥3×

3、矿床工业品位≥5×

4、最小可采厚度≥0.8m

5、夹石剔出厚度≥2m

具体工作部署如下:

一、地质工作

勘查区内开展1:

2千地质填图修测工作,对原有矿脉进一步追索,初步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情况,扩大找矿范围。

二、物探工作

在上述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对激电中梯测量扫面异常区,开展联合剖面测量及电测深等物探工作,为下一步地表槽探及钻探深部验证提供依据。

三、探矿工程

槽探工程用于揭露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物化探异常。

钻探工程用于控制主要的金矿(化)体的深部特征及异常验证。

4.2年度工作安排

本详查项目期限为2年,由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具体工作安排见下表3。

工作安排时间表表3

时间

工作内容

工作量

备注

2011.5

2000地形测量

0.37Km2

2011.6

2000地质填图(修测)

0.33km2

2011.7

联合剖面测量

1500m.

2011.8-2011.11

电测深

15个

2011.12-2012.3

室内整理、综合研究、图件编制

2012.4-2012.6

400m3

2012.7-2012.11

500米

2012.12-2013.4

室内整理、综合研究、图件编制、报告编写

第五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为达到本次详查工作目的,采用测量、地质填图、物探电法测量、槽探、钻探等工作方法,技术要求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规范、规定。

5.1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主要为1:

2000地形测量0.37Km2、工程点测量10点。

测量工作的作业依据为: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地质矿产普查测量规范》(ZBD—10001—99)

采用的1980年北京坐标系及1956黄海高程系。

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中海达HD8200BGPS接收机按相对静态定位的方法施测,平面坐标误差控制在0.10m、高程控制在0.20m以内。

测网布设采用拓普康GTS—332全站仪利用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布设,平面坐标误差控制在0.10m、高程控制在0.20m以内。

野外各方法的定点定位工作均运用卫星定位系统(GPS-72型)等先进仪器设备。

以符合精度要求的1:

1万地形图为底图,进行野外定点定位。

探矿工程(探槽、钻孔)则采用全球双频GPS差分定位仪进行测量控制。

5.2地质填图

5.2.11:

在已掌握的含矿较好地段或成矿有利部位,进行1:

2000地质填图,底图采用实测地形图,填图方法以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地质点定位采用GPS结合地形地物定位。

路线间距40~60m,点距20~50m。

填图中发现的宽度小于2m的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标志层、围岩蚀变、重要含矿构造带等在图面上夸大表示。

填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质剖面,槽探工程揭露等资料圈定地质体。

其它有关技术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

填图面积为0.33km2。

5.3物探工作

5.3.1联合剖面、激电测深

选择激电中梯及主矿体分布地段布置联合剖面及测深点,采用DJJ-1多功能电法仪施测,选择对称四极布极方式,采用发电机供电,短脉冲标准供电制,供电时间8秒,直读测量参数为自电(ΔV)、一次场(ΔV1,)、视极化率(ηs)、电流(I)、视电阻率(ρs)、半衰时(St)、综合参数(Z)等。

电测深点的布设应根据视极化率异常形态而定,测线布设应尽量垂直于地质体走向。

AB=4000,极距选择(AB/2)最小1.5米,最大400米,MN=(1/3—1/5)AB,电极、导线等要求同激电中梯方法。

此外,电测深曲线应在野外观测同时草绘,变换电极距时若接头脱节或位置反常等变异现象超过4mm时,应查明变异原因,及时处理。

对重点地段必须进行野外质量检查,质检率3-5%。

设计测深点15个。

设计联合剖面测量75点,目的是了解矿(化)体在一定深度内产状变化情况。

为钻探等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有关技术要求按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标准汇编(物探部分)》有关规范执行。

5.4探矿工程

5.4.1槽探工程

槽探工程用于追索和圈定地表的矿体或重要地质界线、构造线,从而观察地质现象和取样。

项目设计工作量400m3。

1、布署原则和方法

槽探工程用于追索和揭露覆土下近地表的矿(化)体或其它地质界线、构造线,从而观察地质现象和取样。

探槽一般垂直异常或矿体走向布置,当矿体形态复杂、产状不明时沿矿体走向布设沿脉探槽。

主干槽布置在工作区的主要地质剖面上,并尽可能垂直含矿层、构造蚀变带和物化探异常长轴等方向,辅助槽用于加密主干槽,与主干槽平行。

槽探的施工从化探异常或矿(化)体中心向两侧揭露,以便垂直于矿体的方向能较快揭穿矿体,走向上则按由稀疏逐渐加密的原则追索,以达到40m的控制网度。

2、技术要求

槽探间距不大于40米,重要地段可适当加密。

探槽规格,槽底宽度要求为0.6-0.8米,槽口宽度视表土疏松程度及槽深而定。

所有探槽深度应挖入基岩0.3米,对矿(化)体和含矿层要尽量加深。

槽井探素描图采用比例尺为1:

100,在素描图上凡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要划分出来;

矿体或重要地质现象在图上虽不足1mm,也应放大表示,与成矿无明显关系的地质现象可适当放宽表示。

5.4.2钻探工程

为了基本查明宏达金矿内矿体地质特征,需使用钻探方法查明矿体深部的产状、形态、品位变化和赋存部位。

设计钻孔一览表

矿体编号

钻孔

编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