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21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docx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

2016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化学学科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命题应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

试题要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方式,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既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在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注意试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人文性。

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命题原则

    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应用能力。

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力求稳中有新,对实施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试题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

力求稳中有变,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适当增加开放试题,力求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因此试题应做到:

  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

  关注生产生活,突出实践体验;

  关注能力测试,基于实际问题;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

  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

  三、命题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3.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下册)。

4.2016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学科考试说明。

  5.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初中化学的考试范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四年制教材与三年制教材相同)。

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查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的要求,试题将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整体水平。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升学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

下面对各部分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命题要求说明如下:

一、科学探究

主题

内容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

问题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

                                            

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

制订计划

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进行实验

1.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亲和思考相结合。

收集证据

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                                          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反思与评价

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表达与交流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命题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5.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6.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7.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8.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9.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10.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1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2.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14.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6.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17.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18.知道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19.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认识废气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23.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的影响。

2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2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书面考试的命题,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着重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的理解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通过模拟科学研究过程,考查实验方案设计,分析推理以及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等。

实验考试的命题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信息加工等能力。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命题要求

28.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9.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30.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31.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3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33.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4.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5.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6.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7.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38.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9.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0.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41.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2.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4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命题时,不宜考查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记忆和复述,而应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学生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要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命题要求

46.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47.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48.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9.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50.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5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52.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53.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5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55.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6.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命题时,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有关化学现象的能力;在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基础性,不宜涉及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不宜涉及反应物不纯、原料损耗并存的计算。

五、化学和社会发展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命题要求

57.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8.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59.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60.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61.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2.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63.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64.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65.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66.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67.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68.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9.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70.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71.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72.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7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时,不宜强调对化学与社会相关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物质的观点。

五、试卷结构  

1.题型题量分值比率

题型

一、选择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五、实验题

六、计算题

比例

30%

10%

20%

10%

20%

10%

说明:

(1)“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二、多选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2)命题者不再将上述两个选择题合并成一个大题,以便给学生更清楚的考试要求,减轻考生在考试时的额外负担。

2.课标内容的分值分布比率

知识与技能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和社会发展

比例

18%

41%

11%

12%

18%

总分

100分

说明:

(1)试题中知识考查覆盖率应为90%以上。

(2)难度分布:

易80%,中15%,难5%。

(3)卷面分值:

  100分。

(4)考试时间:

90分钟。

××××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化学试卷(样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运动规律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③生命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阿伏加罗C道尔顿D.拉瓦锡()

3.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冰花B.久放的食物腐败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榨取果汁

C.汽油洗涤油污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6.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B.均匀的被烧焦

C.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7.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锥形瓶B.试管C.量筒D.烧杯

8.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小强向市政府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①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

②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③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

④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

⑤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中可取的是()

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⑤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B.洁净的矿泉水C.食盐D.液态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D.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是燃烧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B.铁C.铝D.钙

12.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一定量蛋白质。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1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B.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C.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D.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14.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6.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Ba(OH)2HClB.NaOHHClNaCl

C.NaOHHC1HNO3D.H2SO4Ba(OH)2Na2SO4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2

58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0

19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小

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9.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但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1价。

下列化合物中氧元素显-1价的是()

A.H2O2B.H2SO4C.Ca(OH)2D.Na2O2

20.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浓硫酸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钠溶液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其中化学反应方程式2分)

21.碳、氢、氧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C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A和B在光合作用下可以生成C和氧气,而直接反应则生成_________。

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不仅决定于反应物,还决定于______________。

22.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我国现有的能源主要以煤为主,煤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是CO2,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是。

由于煤中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因此,煤燃烧放出的气体中会含有SO2,它进入大气中形成酸雨而造成一定的危害。

请举一例说明:

为了减少煤对空气的污染,“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提供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蕴藏量是有限的。

因此,进一步利用新能源显得十分重要,请写出一种你熟悉的新能源。

要缓解能源危机,人们必须提高节能意识,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节能标志的是(填序号)。

 

(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使用乙醇汽油。

人们常用陈化粮来生产乙醇(C2H5OH),其

过程为:

陈化粮葡萄糖(C6H12O6)酒精+二氧化碳。

试写

出用葡萄糖生产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4)电池是一种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Li+MnO2=LiMnO2,该反应属于(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在LiMnO2中,已知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锰(Mn)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

分别充满了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如右图所示,抽

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B两个集气瓶内

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实验中,除了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2)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

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你推测,反应完毕后,瓶中剩余的气体是(填写化学式),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

四.简答题(共12分,其中24、25、26小题每小题4分)

24.厨房的调味品有食盐、碱面(Na2CO3),在家中你如何区别它们(回答两种不同方法)。

 

25.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菜刀上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菜刀为什么会生锈?

 

(3)请提出一个办法防止菜刀生锈。

 

26.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

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

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

取的措施是,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五.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每空1分)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

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28.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以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1)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2)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H2S+CuSO4==CuS↓+H2SO4)。

(3)H2S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H2S+2NaOH==Na2S+2H2O)。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

有CO、CO2、H2S;猜想2:

有CO、CO2、CH4;

猜想3:

有CO、H2S、CH4;猜想4:

有CO2、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