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81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2021年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不是化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某种金属矿物的产地B.功能材料的制造

C.农药化肥的研制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我市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城市,“保持城市清洁”应作为我市的一项长效机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宜提倡的是

A.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B.将垃圾分类投放

C.在饭店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D.减少使用煤炭做燃料

3.微粒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碳-12原子与碳-13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B.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4.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

B.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盐酸中和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推理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所以常温常压下能在水中无限溶解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要除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D.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6.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个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7.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才符合健康标准.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纯碱B.加热

C.加入适量食醋D.加入适量明矾

8.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

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9.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关于山梨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由4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5:

2

C.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10.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能量变化

B.资源节约

①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②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③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C.数字含义

D.环境保护

①2CO: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②SO3:

三氧化硫中含有3个氧原子

③Fe2+: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盒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应用。

①铜制成导线②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稀硫酸

③氧气用于医疗救急④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从硫酸铜中获取金属铜

⑦水通电分解⑧酒精做燃料

⑨核电站利用原子核的分裂释放出的能量发电

(1)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及物质类别:

物质名称

熟石灰

___

___

干冰

酒精

化学式

___

___

CuSO4

O2

___

___

物质构成

微粒符号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物质类别

金属单质

___

___

___

___

___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以上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有____(填序号)。

(3)依次写出变化②、⑥、⑦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三个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②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⑥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微粒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和⑨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

(4)有限的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众多的物质。

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或结构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铜与金刚石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探秘反物质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他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十分可观。

(1)已知α粒子是质量数为4,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据此回答:

若存在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电荷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做出相应的预测。

你认为下列四位同学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

甲:

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

乙: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

丙:

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供给呼吸

丁:

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

(3)假设存在反氧气,请对反氧气能否支持燃烧设计实验验证,其实验操作、预测现象及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在长岛上演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

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之为“反超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

“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________)

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3.化学与环境保护

“两会”提出: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2)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

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①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②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构想:

把空气吹入吸收池的碳酸钾溶液中,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

其技术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K2CO3+H2O+CO2=2KHCO3。

则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

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如下装置收集氨气,则应将________(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14.用科学方法去探究

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丽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表面积有关;

c.……

【设计并实验】

若要验证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请你将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提示:

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很难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准确判断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

观察或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结论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收集证据】

下表是小丽用1g锌粒和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9.8mL

28.6mL

35.2mL

41.0mL

45.8mL

请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要求:

需标示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及刻度)_______

请解释反应3分钟以后,速度变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同学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物质量为49.4g。

求: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详解】

A、某种金属矿物的产地,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B、功能材料的制造,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农药化肥的研制,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C

【解析】A.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防止污染,正确;B.将垃圾分类投放,正确;C.在饭店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D.减少使用煤炭做燃料,正确。

故选C。

3.D

【解析】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一元素,正确。

B.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正确;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正确;D.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粒子,错误。

故选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离瓶口一段距离去闻,而不能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故A错误;

B、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避免试管炸裂,故B正确;

C、烧碱和稀盐酸都会都皮肤造成腐蚀,而且烧碱与稀盐酸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烧伤皮肤,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考点:

玻璃仪器的洗涤;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始终是化学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

5.C

【详解】

A.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错误;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错误;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正确;

D.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反应,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正确;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正确;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错误;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C。

7.A

【解析】A.纯碱显碱性,加入适量纯碱,可使pH适当增大,正确;B.加热不能改变pH值的大小,错误;C.加入适量食醋,pH值减小,错误;D.加入适量明矾能改变pH值的大小,错误。

故选A。

点睛:

熟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8.D

【解析】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D。

点睛:

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

9.B

【解析】A.该物质是由4种元素组成,正确;B.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

2,错误;

C.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正确。

故选B。

点睛:

熟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0.D

【解析】A、能量变化:

①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正确;②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正确;③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错误。

B、资源节约: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正确;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正确;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错误;C、数字含义:

①2CO: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正确;②SO3:

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错误;③Fe2+:

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

D、环境保护: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正确;②重复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盒,正确;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

故选D。

11.硫酸铜氧气CuCa(OH)2CO2C2H5OHCuCa2+OH-Cu2+SO

O2CO2C2H5OH碱盐非金属单质氧化物有机物②③⑥⑦⑧略略略略略略⑥⑦H+和OH-H2OFe和Cu2+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不相同⑦中原子种类保持不变,而⑨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组成元素不同(或构成微粒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或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同)

【解析】

(1)金属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由铜原子构成。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由Ca2+OH-构成。

硫酸铜属于盐,由Cu2+SO42-构成。

氧气是金属单质,由氧分子构成。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由分子构成。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属于有机物,由分子构成。

(2)②③⑥⑦⑧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3)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⑥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⑦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在上述三个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是⑥⑦。

在②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H+和OH-,它们结合生成水分子。

在反应⑥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Fe和Cu2+,微粒的转化过程是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

⑦和⑨两个变化的实质不相同,⑦中原子种类保持不变,而⑨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4)铜与金刚石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微粒不同。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同。

12.4-2乙甲丙、丁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表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则表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D

【分析】

【详解】

(1)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他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已知α粒子是质量数为4,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4,电荷为-2。

(2)乙: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正确;

甲:

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错误;

丙:

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确定是否供给呼吸,可能正确;

丁:

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不能确定是否支持燃烧,可能正确;

(3)验证反氧气能否支持燃烧的实验操作、预测现象及实验结论是: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表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则表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

(4)“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故选D。

13.A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B不是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KHCO3

K2CO3+H2O+CO2↑K2CO33H2+CO2

CH3OH+H2O4NH3+3O2

2N2+6H2Od

【解析】

(1)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二氧化碳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2)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3)①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正确;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错误;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正确;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正确。

故选B。

②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①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HCO3

K2CO3+H2O+CO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CO2

CH3OH+H2O(5)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

2N2+6H2O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空气在下方,从c端易排出,故d端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14.产生氢气的体积初始温度;锌粒的大小和数目;稀硫酸的体积(足量);反应的时间①室温下,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大小相同、数目相同的锌粒;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③分别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总体积。

相同时间内,溶质质量分数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

(或其他方案)略3分钟后稀硫酸的浓度降低、锌粒的表面积变小,所以反应变慢

【解析】【设计并实验】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初始温度;锌粒的大小和数目;稀硫酸的体积(足量);反应的时间。

实验步骤是别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总体积。

实验结果与结论相同时间内,溶质质量分数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

【收集证据】请解释反应3分钟以后,速度变慢的原因:

3分钟后稀硫酸的浓度降低、锌粒的表面积变小,所以反应变慢。

15.

(1)1.6

(2)6.8%

【解析】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50g+1g)—49.4g==1.6g

(2)设5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H2O2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32因为:

32X="="68×1.6g

X1.6g所以:

X="="3.4g

答: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

或:

设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6832因为:

50×32X="="68×1.6

50X1.6所以:

X==6.8%。

答: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