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128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迫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的是()。

A、美国B、沙俄C、英国D、法国

2、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总根源的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

3、1895年,割占台湾的强盗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4、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

5、促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的是()。

A、南京政变B、天津政变C、北京政变D、武汉政变

6、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的一个卖国贼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慈禧太后D、袁世凯

7、中国开放最早的一座城市是()。

A、南京B、上海C、广州D、重庆

8、吹响近代中国人民连绵不断的反帝斗争的第一声号角的是()。

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9、黄海大战中,率致远号军舰冲向日舰吉野号,最后牺牲的是()。

A、左宝贵B、邓世昌C、丁汝昌D、刘步蟾

10、率黑旗军与台湾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是()。

A、徐骧B、林永升C、刘永福D、关天培

11、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洪秀全

12、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洪秀全

13、《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洪秀全

1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先是()。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15、把长江流域划为其势力范围的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

A、《中英天津条约》B、《中法天津条约》C、《中英北京条约》

D、《中法北京条约》E、《中俄伊犁条约》

2、中日甲午战争后,法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

A、广东B、广西C、山东D、福建E、云南

3、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有()。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关天培E、洪秀全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E、思想宣传

5、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包括()。

A、控制中国的内政B、控制中国的外交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扶植代理人E、收买代理人

三、简答题

1、简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简述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C4、B5、C6、B7、C8、B

9、B10、C11、B12、C13、C14、A15、D

二、多选题

1、ABCD2、ABE3、ABC4、ABCD5、ABCDE

三、简答题

1、答: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有:

第一,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使之成为经济侵略的基地。

第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即所谓的“协定关税”。

第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四,对中国开展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经济侵略,把中国变成他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原料的供应地。

2、答:

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主要是指清王朝的腐败,他们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且还压制和破坏人民群众与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经济技术落后。

战争是双方实力尤其是经济技术和军事作战能力的较量。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清军武器低劣,素质差,战斗力弱,再加上又抽大烟,战斗力怎么会强。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浏览次数:

50次    录入时间:

2010/11/119:

32:

25

 

教学目的

1、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都是近代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2、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如何认识戊戍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如何认识戊戍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戍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B、洪仁玕C、洪秀全D、孙中山

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北京事变B、天津事变C、天京事变D、西安事变

3、太平天国颁布的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的纲领是()。

A、《劝世良言》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4、太平天国基本上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的政治纲领是()。

A、《劝世良言》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洪秀全B、冯云山C、洪仁玕D、李秀成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戊戌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

7、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革命高潮是()。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戊戌维新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8、湘军首领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

9、维新运动的起点是()。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B、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C、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D、康有为组织强学会

10、戊戌维新运动的时间是()。

A、1891-1898年B、1894-1898年C、1895-1898年D、1898-1900年

1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12、维新派在湖南的主要代表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13、翻译英国人赫胥黎《天演论》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14、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进化哲学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15、戊戌变法失败后新政仅存的一项成果是()。

A、农工商总局的保留B、京师大学堂

C、继续提倡事业制度D、继续改革财政

16、中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于()。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B、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中

C、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中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1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洪秀全封了哪些王()。

A、东王B、西王C、南王D、北王E、翼王

2、体现太平天国特点的纲领有()。

A、《劝世良言》B、《天朝田亩制度》C、《天演论》

D、《大同书》E、《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军事上先后进行了()。

A、东征B、西征C、北伐D、南伐E、挺进中原

4、洋务派代表人物地方上有()。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E、文祥

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学为体B、中学为用C、西学为体

D、西学为用E、中西合用

6、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兴办民用企业C、编练新式海陆军

D、办新学堂E、派遣留学生

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A、封建性B、垄断性C、依赖性D、堕落性E、腐朽性

8、戊戌维新运动的代表有()。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E、康广仁

9、构成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成分是()。

A、贵族B、官僚C、地主D、商人E、知识分子

10、“公车上书”要求()。

A、拒和B、迁都C、变法D、练兵E、革命

11、“戊戌六君子”有()。

A、康有为B、谭嗣同C、杨锐D、林旭E、康广仁

12、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

A、外资企业B、洋务运动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内地企业E、沿海企业

三、简答题

1、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2、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为什么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论述题

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C3、C4、D5、C6、B7、D8、B9、B10、C11、C12、D13、C14、C15、B16、A17、C

二、多选题

1、ABCDE2、BE3、BC4、ABCD5、AD6、ABCDE

7、ACE8、ABCD9、BCD10、ABC11、BCDE12、ABC

三、简答题

1、答:

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崩溃的历史进程。

第二,它英勇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外国侵略者使中国殖民地化的速度。

第三,它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一块坚定的奠基石。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力量。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具有皇权主义思想,领导集团严重腐化,争权夺利,再加上对内对外政策的失误。

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的双重历史任务。

2、答:

失败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洋务运动的封建性。

洋务派不敢、不愿对清王朝的政治制度做任何真正的改革。

第二,洋务运动的依赖性。

洋务派不敢、不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抵抗外国侵略。

洋务派所办的企业、学堂、海陆军都要依赖外国人。

第三,洋务运动的腐朽性。

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封建性决定的。

洋务派以不改变落后和腐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前提,开展洋务运动,腐朽性是必然的产物。

所以,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3、答:

第一,这场政治运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第二,维新派不赞成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清王朝,要求在保留清王朝的前提下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革,维新变法内容也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

第三,“改良”是相对于“革命”而言的。

维新派不主张以暴力的手段去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是抵制的。

四、论述题:

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一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二,它是一场为了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救亡运动。

第三,它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维新运动的兴起,表明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以后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失败原因:

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两个方面,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维新派的致命弱点是他们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第三,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改良道路是绝对行不通的,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一场社会大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同时也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真理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浏览次数:

49次    录入时间:

2010/11/119:

32:

46

 

教学目的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2、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04—1905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是()。

A、美俄战争B、英法战争C、日俄战争D、日德战争

2、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时间是()。

A、1901年B、1905年C、1906年D、1908年

3、拉开辛亥革命序幕的是()。

A、长沙抢米风潮B、黄花岗起义C、保路运动D、武昌起义

4、保路运动最激烈的省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

5、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了()的利益。

A、大资产阶级B、中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鲁迅B、孙中山C、李大钊D、陈独秀

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

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

9、《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秋瑾

10、《革命军》的作者是()。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秋瑾

11、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是()。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秋瑾

12、创办早期妇女杂志《中国女报》的是()。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秋瑾

1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兴中会的成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华革命党的成立D、中华民国的诞生

14、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新民丛报》B、《二十世纪之支那》C、《民报》D、《苏报》

15、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A、很完备的B、较完备的C、不完备的D、很不完备的

16、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7、“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思想。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8、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清末预备立宪的骗局B、黄花岗起义

C、保路运动D、镇南关起义

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是()。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在()。

A、1911年10月B、1912年1月C、1912年3月D、1916年1月

21、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被()篡夺。

A、黎元洪B、袁世凯C、段祺瑞D、张作霖

22、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的政党是()。

A、中华革命党B、国民党C、民盟D、九三学社

23、1913年,以宋教仁案件和善后大借款为导火线,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护法战争B、护国战争C、北伐战争D、二次革命

24、袁世凯为了称帝,于1915年同日帝签定了()。

A、善后大借款B、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D、“日华协议记录”

25、1914年7月,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的地点在()。

A、北京B、上海C、东京D、檀香山

26、复辟帝制只演了十二天的“辫帅”是()。

A、段祺瑞B、曹锟C、张勋D、吴佩孚

27、袁世凯下台,北洋军阀分裂,其中势力最大的是()。

A、直系B、奉系C、皖系D、桂系

28、皖系的后台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29、护国运动开始是()。

A、江西都督李烈钧B、广东都督胡汉民

C、安徽都督柏文蔚D、云南都督蔡锷

30、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所产生的伟大人物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李大钊D、邓小平E、江泽民

2、辛亥革命广义上所指是()。

A、黄花岗起义B、镇南关起义C、广州起义D、保路运动E、武昌起义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日知会E、同盟会

4、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主张()。

A、人尽其材B、地尽其利C、物尽其用D、货畅其流E、中学为体

5、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家有()。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秋瑾E、宋教仁

6、陈天华的代表作是()。

A、《革命军》B、《猛回头》C、《警世钟》

D、《中国女报》E、《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7、三民主义是指()。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E、人民民主

8、民族主义思想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E、抵制侵略

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B、《二十世纪之支那》C、《苏报》

D、《中国女报》E、《新民丛报》

10、袁世凯下台,北洋军阀分裂成()。

A、皖系B、直系C、奉系D、滇系E、桂系

11、两次复辟帝制是()。

A、袁世凯B、段祺瑞C、冯国璋D、黎元洪E、张勋

12、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文学社C、共进会D、华兴会E、同盟会

13、1913年,“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宋教仁事件B、袁世凯称帝C、段祺瑞卖国

D、张勋复辟E、善后大借款

14、护法运动是为了恢复()。

A、《临时约法》B、中央集权C、国会D、民主共和E、帝制

15、辛亥革命失败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革命有()

A、二次革命B、第一次护法运动C、第二次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E、北伐战争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简述三民主义。

3、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论述题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C3、B4、D5、B6、B7、C8、D

9、A10、B11、B12、D13、A14、C15、B16、B

17、A18、C19、D20、B21、B22、B23、D24、C

25、C26、C27、C28、C29、D30、D

二、多选题

1、ABD2、ADE3、ABCD4、ABCD5、ABC6、BC

7、BCD8、AB9、AE10、ABC11、AE12、BC

13、AE14、AC15、ABD

三、简答题

1、答: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孙中山当选总理,大会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设同盟会总部在日本东京。

同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就是要进行民族革命,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推翻清王朝,二是要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帝的主张,而且幻想帝国主义支持。

“创立民国”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也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但他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也就是要进行社会革命,解决好土地问题,但他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也就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总的来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但它不反帝,这是它的局限性。

3、答:

第一,它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领导的。

第二,它有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作指导。

第三,它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第四,它的结果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即中华民国。

四、论述题

答:

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它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它既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又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四,促进了亚洲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

失败原因:

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的力量。

主观上,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第四,没有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说明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浏览次数:

45次    录入时间:

2010/11/119:

33:

32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重点: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难点: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B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C袁世凯在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2.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A.《新青年》在上海创刊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C.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3.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C.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