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18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docx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止时期是(  )

A.公元前5世纪到1840年鸦片战争 B.公元前770年至1840年

C.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D.公元前475年至1949年

3.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5.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荷兰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7.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形成于( C )

A.19世纪50—70年代B.19世纪40—70年代C.19世纪50-60年代D.19世纪40—90年代

8.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C)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9.19世纪初,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是( A )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

10.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1.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C)

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

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是(A)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D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13.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A)。

A.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B.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半殖民地

C.为了传播文明D.为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14.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15.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B)。

A.帝国主义侵略B.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

C.封建主义压迫D.经济技术落后

16.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B)。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是  (AD)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BD)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推翻三座大山  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D)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自1842年至184 4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BCD)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C) 

A.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矛盾、斗争的一面  B.同大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  

C.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依赖、妥协的一面D.同外国资本主义又联合又斗争的一面 

6.中国近代史上新出现的阶级是(BD)

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

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BC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8.中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它(ABCD)。

A.发展缓慢B.力量软弱C.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

D.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

9.中国资产阶级两部分是(AB)。

A.民族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中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

10.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AB)。

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编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1919 ~ 1949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C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3.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4.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 B  )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的是:

(D   )

A.英国侵略势力   B.美国侵略势力   C .俄国侵略势力   D.日本侵略势力

6.1925 ~ 1927 年的中国大革命,所要推翻的发动统治是:

( A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C.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的发动统治

7.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

(D   )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美国

8.1927 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急剧膨胀起来的资本是:

(A   )

A.官僚买办资本   B.民族资本   C.外国资本   D .本国资本

9.中国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哪个行业开始的?

( D  )

A.工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金融业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指 (B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1921—1949年,中国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指  (BCD) 

 A.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是  (ACD) 

 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D.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4.两个中国之命运是指  (AC)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B.社会主义的中国  

C.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资本主义的中国 

5.以下提法符合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ABCD   )

A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 .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C.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D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6.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新情况:

(ABCD   )

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 B .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C .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D .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7.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个部分:

(AC   )

A.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B .中国的城市小资产阶级 C .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D .上层小资产阶级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

(ABCD   )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 .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 C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 .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C)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4.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D )

A.《辛丑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5.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是(D )

A.颐和园B.北海C中南海D.圆明园

6.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B )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郑观应

7.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C) 

 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社会制度的腐败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8.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C)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1842年,中英间签署的关于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C)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

10.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D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

11.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D )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2.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口号的书是严复翻译的( D)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救亡决论D.《天演论》

13.近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B )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

14.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C)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望厦条约》

15.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B)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清末“新政”期间

16.清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C)

A.外务部B.洋务局C.总理衙门D.同文馆

16.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A.沙俄B.德国C.英国D.美国

17.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是在(C)

A.鸦片战争之后B.中法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8.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A.经济侵略B.军事侵略

C.文化侵略D.政治侵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南京条约》约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BC)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杭州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手段有  (ABCD)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近代列强攻入北京的侵华战争(AD)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战争

4.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表现在( )

A.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B.把持中国海关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

5.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控制通商口岸  B.剥夺海关自主权  C.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6.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ABCD)

A.中国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 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是(AC ) 

A.革命性   B.先进性    C.妥协性  D.彻底性

8.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CD) 

 A.中国当时的实力弱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D.经济技术落后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有(AD)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英勇抵抗

C.共产国际对中国民族斗争的大力支援

D.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C)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四洲志》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D) 

 A.富国强兵  B.均贫富、等贵贱  C.维新变法  D.中体西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 (A) 

 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D.工人运动

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 (C) 

 A.民用工业  B.新式学堂  C.军用工业  D.新式农场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  (B) 

 A.封建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议会民主制

6.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C)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7.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标志是(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C)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兴国土地法》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9.《资政新篇》是一个(A)

A.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具有鲜明封建主义色彩的方案

C.具有鲜明小资产阶级色彩的方案D.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方案

10.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A)

A.太平天国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11.洋务运动兴起于(A)

A.19世纪6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初

C.19世纪30年代初D.19世纪80年代初

1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B)

A.曾国藩B.冯桂芬C.李鸿章D.左宗棠

13.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A)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原道觉世训》D.《原道醒世训》

1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

A.戊戌维新B.太平天国

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A.奕诉  B.曾国藩  C.李鸿章  D.梁启超 

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有  (AD) 

 A.《天朝田亩制度》  B.《醒道觉世训》  C.《劝世良言》  D.《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BD)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D.太平天国政权的日益封建化

 4.维新派与守旧派进行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BCD)  

A.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要不要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5.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ABC)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冯桂芬 

6.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

A.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B.都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还要效法政治制度

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7.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有(ABD)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金陵机器局

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包括(ABCD)

A.举办近代工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D.派遣留学生

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BC)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D.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CD)

A.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B.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C.口号是“自强”和“求富”D.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下列哪些是维新派的主张(ABCD)

A.积极要求变法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废除八股D.主张学西方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D)。

A.太平天国革命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

3.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   )

A.改革官僚制度B.顺应舆论要求C.引进西方政体D.维护专制皇权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B)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

5.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C)。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7.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B )

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

8.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9.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10.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B)。

①民主②民生③民族④民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12.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3.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

14.1913年3月,被袁世凯刺杀的是( )

A.邹容B.蔡元培C.宋教仁D.黄兴

15.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 )

A.“善后大借款”B.“二十一条”C.“西原借款”D.《北京条约》

1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

A.戊戌维新B.太平天国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17.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

A.兴中会的成立B.1895年广州起义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D.《革命军》发表

二、多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BC )。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D.工农阶级

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正确表述是 (ABD)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C.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的目标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势力 

3.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BC )

A.驱除挞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节制资本在

4.辛亥革命前,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有  (ABC) 

 A.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的《革命军》 

 C.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 D.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5.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起义有  (BC)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南昌起义 

6.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有  (BCD)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护国运动 

7.革命派与维新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民报》B.《新民丛报》C.《万国公报》、D.《国闻报》

8.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ABD)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废除科度           D.要不要社会革命 

9.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BCD)

A.没有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10.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物有(CD)

A康有为B梁启超C秋瑾D黄兴

11.孙中山同意辞职,但向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是(BCD)

A、实行共和B、以南京为首都C、在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

12.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ACD)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13.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共同之处是(ABD)

A.都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