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255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第1课色彩的魅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

我是___号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色彩的魅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育理念

因为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学生表现活动的自由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美术课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也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和技巧,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所以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动手动脑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同个性、不同潜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1、《色彩的魅力》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属于“造型·表现”课。

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要求,本课应侧重于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2、立足于初中生的角度,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要素、对比色、同类色等基本的色彩知识;了解色彩的本质、色彩的象征以及色彩的情感特征;并运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自由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意识,进而抒发个性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运用色彩美化生活的美好态度.。

3、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色彩,并恰当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实际,我以“观察、感受体验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色彩知识,形成色绘画技能;同时,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利用其直观、详尽的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合作交流,促进自主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水粉/水彩画具、色相环挂图、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

①情境导入(3′)

感受认知(12′)

体验练习(20′)

展示评价(5′)

总结拓展(5′)。

在环节的设计上要体现:

学生要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学生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

1、情境导入

首先,课前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春暖花开》,是学生尽快稳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并引导学生冥想体会这首歌曲歌唱了衣服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时节?

你又能想象到那些色彩?

而后,课件展示不同色调的自然风景图片以及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色彩。

这样,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2、感受认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丰富多彩的、不同形式的图片,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1页的《小辞典》,了解本节课要涉及的色彩知识,然后组织学生深入探究、交流讨论:

你在展示的图片中看到了哪几种主要的颜色?

你能在色相环挂图中,指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不同的颜色使你产生那些联想?

象征着什么?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师生通过对话式的互动交流,完成新课的学习。

3、体验练习

结合教材12页的同形不同色调的四季色彩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各自所感知到的不同色调四季特征。

教师明确作业要求,学生任选其一完成绘画练习,教师寻看指导。

4、展示评价

秉承“赏识教育”的理念,在作业点评上以鼓励评价为主;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为本课重在过程,重在体验,重在情趣。

5、总结拓展

采用三个设问(“你学到了什么”?

“你的体会是什么?

”“你能利用色彩美化生活吗?

”)进行回顾总结、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

再现过程,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说课完毕,老师指正。

谢谢

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

第一课《色彩的魅力》教案二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内容的一节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的美术课。

计划1课时,4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难点是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

本设计中主要通过色彩运用实例的分析启发学生构思,通过分析讲解色彩基本知识及运用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的方法。

能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能够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评价他人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

◆通过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审美修养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拿出一盒水彩笔,做个小调查找几个同学选出他们心中能代表春、夏、秋、冬的画笔。

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大千世界的色彩,共同感受世界的美好,领略色彩的神奇魅力

欣赏体会两幅作品

思考,学生发表看法。

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展开(5分钟)

研究与讨论一:

1、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感悟它们的美。

2、赏析美术作品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之美和主观情感的

播放幻灯片:

教师展示一些色彩优美的摄影作品,同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观看和欣赏作品,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边进行讲解和启发提问,用自然界美丽的色彩、实用性的美术色彩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绚丽多彩的领域中

学生回答问题,说出各种色彩,以及感受。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了解的程度。

了解学生欣赏的感受,让学生知道世界因为有了色彩而更加美好。

色彩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深入(5分钟)

播放幻灯片:

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

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学生理解体会,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调色实验,通过做连线题目的方式来了解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学生辨认平时最常用的颜料中的色彩,了解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对比色、色彩的功能及色性色彩在生活和作品中的运用等知识。

探究与发现二、:

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找出:

1、互为类似色调的两幅图;

2、互为对比色调的两幅图;

3、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两幅图。

(四)、作业

1、设计一个有创意的色相环(24色相),了解色彩的对比关系。

2、运用不同的色彩,通过组合分别表达欢快和沉静的感觉(也可以是其它的情感表达)。

(五)总结: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色彩学”是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的加强色彩知识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用色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第二单元第2课春天的畅想教案一

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

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

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春天的畅想教案二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运用绘画、剪纸、书法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赏,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并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

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

第5课时,2013/3/24)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

“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

引出课题《春天的畅想》: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2、发展阶段

①展示课件,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讲解。

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

教师提问:

“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

大家可以放飞种形式来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讨论回答。

②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带着问题欣赏,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与提示。

教师可做提示:

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

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

“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

这样使学生能够明白:

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③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

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④教师可以放一些示国画和水彩画的创作视频,教师做讲解。

要提示学生:

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

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第二课时:

(总课时:

第6课时,2013/3/31)

1、引导阶段

音乐《春江花月夜》

散文《春天》

油画《粉红色的果园》

请同学感受他们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思考:

“春天”的形象,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文学艺术作品——文字塑造春天形象

音乐艺术作品——音符塑造春天形象

绘画艺术作品——画面塑造春天形象

2、发展阶段

①利用多媒展示表达春天的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欣赏感受,拓展学生思维。

油画《初春的阳光》、《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雕塑《春风》,请同学试着谈感受,教师稍作提示及补充。

艺术作品的多种表现方式?

美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信息?

②展示多幅作品的对照比较及重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

摄影《桃花》与油画《桃花谷》的对比展示。

自然美与艺术美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自然美与艺术美不同的表现手法。

感受具象表现和意想表现的手法特点。

3、展示与讲评

1介绍淡彩写生方法。

2要求同学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春天以及对春天的畅想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

3同学间相互交流,汲取别人优点,完善自己创作构思。

4围绕自己的感受画创作草稿,并介绍创作设想。

按照自己的表现意图和主题,试着通过色彩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作业布置】

尝试用色彩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意境。

【教学反思】

1、对造型表现活动是否感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2、能否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大胆的表达出来。

能否说出春天的色彩哪些,与他人共同合作,用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春天的特点。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1课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三单元第2课亲切的使者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总课时:

第9课时,2013/4/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运动会比赛情景和颁奖活动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理解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竞赛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动主题中的优秀奖牌、奖杯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奖牌、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工艺,培养初步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技术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制作,了解工艺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耐心、工整、精细的制作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奖牌、奖杯、学习并了解奖牌奖杯的文化内涵、形状、材质、图案、挂绳等基础知识。

难点:

通过欣赏奖牌、奖杯会设计并制作奖牌、奖杯。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及其艺术创意文字资料,世界杯足球赛“大力神”奖杯图片及其艺术创意文字资料,学校校园文化相关图文资料,学校运动会相关图文资料,有关设计方案案例。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北京奥运会运动会领奖牌情景

提问: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次什么活动?

2.运动员在做事什么?

3.奖牌、奖杯各有什么特点?

2、发展阶段

展示奖牌、奖杯若干视频资料

1、了解奖牌、奖杯文化内涵

2、奖牌奖杯形状、材质、图案、挂绳等设计奖有什么特点

3、播放奖牌、奖杯制作过程

4、学生设计制作奖牌、奖杯

5、展示学生制作的奖牌、奖杯作品

【作业布置】

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款有特色的奖杯。

【教学反思】

依照教材中两个活动安排教学。

活动一重点在赏析奖牌、奖杯,简要了解奖牌、奖杯的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奖牌和奖杯,了解奖牌、奖杯的基本结构、材质和设计思路。

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奖牌、奖杯。

 

第四单元第一课广而告知

 

 

第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总课时:

第16课时,2013/6/0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作品,认识品面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及基本特点;学习品面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够从中体味所表达的创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理解不同的平面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作品,认识品面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及基本特点;学习品面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够从以上这几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难点:

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平面设计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和基本要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等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类优秀平面设计作品的图片、影像资料、实物等。

包括:

标志设计

包装设计

字体设计

图像设计

书籍设计

广告设计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等

思考:

1、每件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的创意在哪里?

2、各类平面设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平面设计通常所包含的范围有哪些?

4、平面设计作品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二、平面设计的概念

三、平面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四、分析以上各种作品的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