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2432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docx

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

2010年广东省高考投档模式改革解读

——2010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知识问答

为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进一步提升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2009年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十六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经验,广东决定从2010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文、理类招生工作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

改革旨在最大限度地解决目前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进一步促进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

市教育局对今年的高考改革非常重视,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对此也密切关注。

为了让考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平行志愿改革的意义,了解我省实施平行志愿后的投档录取程序和办法,做好今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工作,市招生办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平行志愿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进行解读: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传统的梯度志愿而言的。

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中,考生填报的所有学校志愿都按第一志愿对待,相对于这些学校来说,考生的志愿是平行的,没有前后之分。

虽然考生所填报的学校志愿有前后顺序,但在投档和录取时都享有第一志愿的待遇,不存在学校志愿级差问题,但存在先后检索投档顺序问题。

二、为什么要实行平行志愿?

志愿填报作为考生高考后的又一次挑战,如果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在考场上发挥不错,也有可能在录取时败下阵来。

如何选择第一志愿?

怎样填报其它志愿?

报高了怕落选,报低了怕“吃亏”,怎么报拿不准。

这些问题多年来困扰着考生和家长,成为考生和家长比较痛苦和难以抉择的问题。

录取时常常会出现“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分低就”和“高分落选”的现象,招生学校也存在着生源不平衡、年度差异大、“大小年”或“断档”现象。

因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决定,今年开展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试点,以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和难度和减少高分落选”、高校“断档”现象,提升高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进一步体现录取的公平性。

三、实行平行志愿,有何利弊?

答:

从先期进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实践看,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利弊并存,优劣同在。

其有利之处有:

一是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平行的高校,志愿的选择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能够减少考生志愿填报时的心理压力。

二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解决高分考生落榜问题。

平行志愿实行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时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进行投档,增加考生的投档机会,较好地解决了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问题。

三是有利于提高录取过程中的出档率,减少部分高校“大小年”或缺档现象。

实行平行志愿,大多数院校在一次出档时,就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断档现象将会大为减少,有效规避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

四是有利于增加招生录取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

不足之处有:

一是实行平行志愿,易把分数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与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对人才培养、评价的综合性、多元化的要求相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造成高层次高校生源的高考分数扁平化,各专业的录取分相差不大,长远来说对高校发展及人才培养不利。

同时,易造成高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对于像我省这样高水平院校不太多的省份,要扶持一些有潜力的高校上水平,上层次,会有所影响。

三是退档考生仍有落选可能。

由于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按考生志愿顺序投档的原则,且每组院校志愿投档后,不再即时补档,而且多数高校可能在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满档,因此,按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的考生,如被退档,即使分数再高,也不能参加第一院校志愿组的录取,只能参加第二院校志愿组或征集志愿录取。

四是由于投档时要反复与招生学校沟通、协调招生计划、投档比例,会大幅度增加招生的工程量和时间。

此外,如果考生认识不正确,报考的都是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数的院校,也可能落榜。

四、我省“平行志愿”主要创新点有哪些?

答:

我省“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借鉴了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了我省高校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力图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其主要创新点

一是每批次设置了两个院校志愿组,按志愿组顺序投档,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

设置第二院校志愿组,作为第一院校志愿组的补充,保持了原有志愿填报方式的优势,一方面可尽量解决第一志愿组退档考生的出路,让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第一院校志愿组生源不足,以及适当解决高校及专业录取分数扁平化的问题。

这是我省“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最大亮点。

二是2010年我省在矛盾较为突出、考生填报志愿压力较大的本科层次院校实行“平行志愿”。

目前多数省份只在一本院校实施,有些省份在本、专科院校实施。

这是充分考虑到我省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因为我省本科招生计划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录取竞争较为激烈,上本科线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志愿选择面临的压力更大,实行“平行志愿”效果会更好。

五、平行志愿有哪些特点?

平行志愿相对于梯度志愿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高分考生有优先参加检索投档的机会。

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分科类按投档成绩的高低先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考生优先得到投档的机会。

二是按考生的志愿顺序逐一检索投档。

相对于梯度志愿来说,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志愿不分第一、第二、第几志愿,在同一时间投档时几个志愿均在被检索的范围。

三是考生的档案被投出后其后续志愿不再检索和投档。

招生部门在检索考生的志愿时,排在前面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考生的档案一旦投出,排在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检索和投档。

四是每批次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落选考生直接参加征集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次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即使考生投档被退档后所填报的其它志愿还没有投档满额也不能再次投档了,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的投档,不想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只能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六、平行志愿与梯度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有什么不同?

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是:

“位次优先,遵循志愿”;梯度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是:

“志愿优先,依照分数”。

平行志愿按照科类对当批录取分数线上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理工类排一列长队,文史类排一列长队,排在队伍前面的考生,拥有优先投档的机会。

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志愿,排列在前面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

也就是说,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中,考生与考生之间,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检索投档,位次在后的考生必须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能检索。

相对于考生本人的志愿来说,排在前面顺序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

这种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是先看成绩后看志愿。

梯度志愿是以招生学校为单位,对所报考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也就是说,有多少所学校参加当批的录取,就有多少列队伍。

比如,我省2009年本科第一批文史类有118所学校参加录取,那么,在投档前文史类就有118列队伍,招生部门先把第一志愿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分别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然后按照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10%或120%的投档比例计算出投档数,按投档数从高分到低分找出考生后给学校投档。

如果一些学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再依次按志愿顺序和考生的成绩再给缺额的学校补充投档,补充投档时按照“不同志愿志愿优先,相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

这种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是先看志愿后看成绩。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平行志愿与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的不同。

志愿顺序

考生A:

投档成绩610分

考生B:

投档成绩635分

1

中山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3

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按照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假如中山大学文史类的最低投档成绩是610分,考生A的志愿“1”填报了中山大学,其档案就可以投给中山大学。

考生B的志愿“1”填报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志愿“2”填报的是中山大学,假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史类的最低投档成绩是640分,考生B的档案就不能投出,而所填报的志愿“2”中山大学如果已录取满额又未能达到级差要求,尽管其投档成绩比考生A高,但其档案也不能投到中山大学了。

如果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考生B比考生A优先得到投档机会,尽管考生B报考的中央财经大学已投档满额,但录取系统可以再检索考生B填报的下一个志愿中山大学,如果中山大学没有投档满额,考生B的档案也可以投给中山大学,当轮到考生A投档时,如果中山大学已投档满额,这时考生A尽管把中山大学列在志愿的首位,其档案也不能投给中山大学,录取系统只能再检索考生A填报的下一个志愿。

七、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时,按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

首先对达到当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按报考科类和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及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

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组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A、B、C等院校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投档。

即投档时,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依此类推。

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分预投档和正式投档。

在第一院校志愿组正式投档前进行预投档,投档比例为1:

1.05,只提供生源基本情况,目的是使高校了解生源情况,决定是否增加计划,正式投档为高校提供考生电子档案。

第一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第二组院校志愿的投档、录取。

第二组院校志愿投档时不再预投档,按缺额情况1:

1比例投档。

第二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视情况安排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与平行志愿一样,每次只进行一个轮投档,不再对缺档的学校进行第二轮投档。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第一,按科类和投档成绩(高考成绩+政策性加分)进行排序

排名 本科第一批文史类      本科第一批理工类        

1      考生1:

696分          考生1:

696分       

2      考生2:

690分          考生2:

693分       

3      考生3:

689分          考生3:

692分       

………                            ………   

300    考生300:

651分        考生300:

660分     

………                           ………    N      考生n:

600分          考生n:

625分       

第二,按照投档成绩高低顺序检索投档

考生1的志愿是: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招生部门先对考生1的进行检索投档;假如文史类考生1的志愿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招生部门从北京大学开始检索,北京大学可以投档,考生1的档案就投给北京大学,考生1填报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不再进行检索和投档。

再分别按此办法依次对考生2、考生3、考生4、考生5……进行检索投档。

假如文史类考生n填报了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经检索其所报的对外经贸大学投档满额,武汉大学未投档满额,则其档案就投给武汉大学,其填报的西安交通大学志愿不再进行检索和投档;如果投档后,由于专业录取额满等原因被武汉大学退档,这时即使其所填报的西安交通大学还没有投档满额的话,也不能再投给西安交通大学了,考生n只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

如果考生n不愿意填报征集志愿,则在本批次落选,只能参加本科第二批的录取。

八、我省2010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过程是怎样的?

  答:

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录取时,总的投档顺序是按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

即先进行第一组院校志愿投档录取,第一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组院校志愿投档录取,第二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征集志愿,组织二次录取。

为更好的保障我省考生利益,确保高校录取工作正常秩序,本科各批次第一组志愿录取将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是先进行预投档。

每批次正式投档前2天,省招生办按既定投档原则进行两次预投档。

二是确定正式投档比例。

预投档后,高校根据投档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及投档比例并上报省招生办,由省招生办确定正式投档比例。

三是正式投档,省招生办根据高校确定的招生计划,以一定比例向高校投出电子档案。

四是高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并将拟录取或拟退档名单上报省招生办。

五是省招生办审核高校录取情况。

第二组院校志愿和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不再进行预投档。

九、我省今年在哪些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今年,我省在文史类、理工类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含B类)院校实行平行志愿。

参加提前批录取的本科院校(含文科、理科、体育、音乐、美术类)及专科层次的院校2010年暂不实行平行志愿,仍按我省2009年填报志愿及录取模式进行招生。

  体育、音乐、美术类考生兼报普通类(含文、理科,下同)专业志愿,未被体育、音乐或美术类专业录取的,其报考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录取实行平行志愿。

十、我省每批的平行志愿可以报考几所学校?

今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本科各批次均设置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

每个院校志愿组设A、B、C顺序排列的三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每批次录取结束后,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省招生办公室组织当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征集志愿”,组织高校进行二次录取。

征集志愿的各批次均设A、B、C顺序排列的三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

征集志愿也实行“平行志愿”。

十一、实行平行志愿后同分的考生如何投档?

1、当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科目成绩总分(即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下同)从高到低排序,

2、当排序成绩总分和统考科目成绩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

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

理工类为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十二、平行志愿是否还存在风险?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平行志愿也是利弊共存。

虽然它可能是目前风险相对小的一种志愿填报模式,但并非零风险,照样存在着落榜的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一是填报志愿时定位不当有风险。

例如某考生成绩虽然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填报的院校定位过高,其成绩没有达到自己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这样在两个平行志愿组的投档过程中该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档,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二是填报志愿时无“梯度”有风险。

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本人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

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没有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完全把同一层次学校依次排列,也可能出现不能被投档的结果。

  三是超比例投出的部分考生档案有退档风险。

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投档考生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省招办预投档时投档比例为1:

1.05,虽然投档比例会低于往年,但实际投档比例仍可能大于1:

1,因此,超过比例所投的部分考生必然有面临退档的风险。

  四是考生自身的一些条件及专业填报不合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档,一次投档后不立即进行补档。

考生被投档后,如果考生成绩相对较低、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且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较差、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者综合条件偏低等,退档风险会相对较大。

而一旦退档,考生只有参加第二院校志愿组排序投档,仍未被录取,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录取,甚至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

以上风险除一轮投档的风险外,其它风险并不是实行平行志愿后才产生的风险,梯度志愿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风险,只是平行志愿的风险比起梯度志愿来说风险小一些。

十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生首先要“吃透”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内容。

其次,要加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能力。

“高考分数出来后,全省考生高考分数的基本情况、上线人数、心仪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各分数段的人数等情况,考生必须心里有谱,同时对自己要有客观把握估计,把志愿平稳填报好。

此外往年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对今年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参考价值并不大。

“相比之下,往年高校的录取平均分所具有的参考价值会比较大。

 一是根据自己的投档成绩,参考各高校往年在我省的投档和录取成绩,尤其往年高校的录取平均分,综合分析后合理定位,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匹配的招生学校。

二是注意每组3个志愿之间的梯度,以及第一志愿组和第二志愿组的梯度,可参考试验省总结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口诀”来选择学校,合理形成梯度。

可将自己最想读、原本不敢冲的院校填在第一组志愿的第一个,第二个可以填自己估计能上、风险较小的院校,第三个则填肯定能上的保底院校。

三是注意学校和专业之间的有效搭配,优先选择专业的考生不妨把学校的层次降低一些,这样在所报考的学校中才会占有分数优势,录取到满意的专业;优先选择学校的考生,不妨避开热门专业且多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报考学校的专业调剂,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四是根据专业的体检要求和自己的体检结果,避开受限专业。

五是注意报考专业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

六是上网查阅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

十四、特殊类型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1、报考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且符合相关高校招生录取条件的考生,必须填报相关高校志愿。

相关高校应在相应批次正式投档前一天,向省招生办公室上报合格考生名单。

省招生办公室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高校录取原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投档给有关高校。

高校应在正式投档前,完成录取,并将不录取考生电子档案退回省招生办公室,以免影响考生该批次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

 2、 报考高校自主招生,且符合相关高校自主招生公示条件的考生,必须填报相关高校自主招生志愿,省招生办公室进行第一次预投档前,同时将经公示符合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档给有关高校,由高校择优录取。

高校自主招生的照顾录取分数线,原则上为第一次预投档的最低分数线。

高校应在预投档期间确定自主招生录取名单,并将不录取考生电子档案及时退回省招生办公室,以免影响考生该批次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

3、在我省招收保送生、非通用语种、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职教师资等高校,由高校确定录取名单后报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审核录取。

十五、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类的考生既可以在各批次填报在体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也可以同时兼报在理工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投档时,先按体育类考生投档,如果考生在体育类未能投档,则再按理工类的考生投档。

体育类考生投档时,先在文化总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考生术科分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计划数的60%的考生档案;然后在术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文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计划数的40%的考生档案。

十六、艺术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艺术类的考生在本、专科提前批既可以填报在艺术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也可以同时兼报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投档时,先按艺术类考生投档,如果考生在艺术类未能投档,则再按文史类的考生投档,还可以填报本、专科提前批除外的其它批次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艺术类考生投档时,先在文化总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考生术科分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计划数的60%的考生档案;然后在术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文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计划数的40%的考生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