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440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docx

九年级期末汇编化学实验试题版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1.某兴趣小组在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的Cu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木炭做还原剂与氧化铜反应需要较高温度,否则会生成固体Cu2O(颜色呈暗红色)。

于是决定用乙装置代替甲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装置比较,乙装置中使用酒精喷灯优点是。

(2)有人提出先将块状的木炭研细再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3)他们按乙图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2.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回答:

(1)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会生成CaCO3白色沉淀。

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

甲:

CaCl2+NaHCO3═CaCO3↓+NaCl+HCl

乙:

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

(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K+、Cu2+、Cl−、OH−、NO3−、CO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3.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液封);

(2)当观察到烧杯中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摇晃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4)组长认为:

仅做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应该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中只需要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5)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小强同学设计的方法为:

将最右侧导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加入一定量的水,若,则装置不漏气。

4.小金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A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由于在试管B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于是小徐同学对稀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表示质疑。

老师告诉他,只要在实验前向装有氢氧化钡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的现象时,就能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了。

(3)实验结束后,他将试管A和试管B的液体倒入到一个空烧杯中。

①若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则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填符号)。

②若开始阶段观察到有气泡,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

待反应结束后,将烧杯中混合液过滤,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钾外,还可能有(填化学式)。

5.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m1;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m2;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b处止水夹,然后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空气,将产生的氧气从仪器中排出。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3;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2)兴趣小组用一种方法检查装置B(左边虚线框中)的气密性:

关闭a处和b处的止水夹,打开容器A的阀门,如果观察到则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这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用m1,m2,m3表示)

(4)若去除装置C,实验最终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如图是某科学小组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实验装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1

m2

装置B

m3

m4

(1)如果生成的气体是CO2,写出图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加入过量木炭进行还原氧化铜实验可以防止。

(2)通过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对装置A和装置B反应前后质量测定,数据如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和m4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7.如图是小金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功能是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能验证气体的成分和性质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用甲装置来制取的是。

(2)若用此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的实验时,开关K1、K2的状态是。

(3)利用此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中有无水蒸气,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8.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点燃)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9.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B】硫酸钠【C】硝酸钡【D】氢氧化钠

11.某混合溶液可能含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

(2)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原因是。

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12.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

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

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

KOH溶液中的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猜想2不成立

③,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猜想3成立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

[拓展]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13.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

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是。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3)进一步探究:

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

14.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

NaCl

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猜想四:

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填名称)。

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15.碱式碳酸锌[Znx(OH)y(CO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Znx(OH)y(CO3)z

 ZnO+CO2↑+H2O(x、y、z为正整数)。

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选填“200”、“300”或“1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

“……加热前先通人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于热分解装置中,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

则x:

y:

z的最简整数比为。

16.小金同学探究氧化铜是否代替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步骤一】小金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1.2g

CuO0.5g

【步骤二】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0.5g黑色固体.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

(4)小周同学认为仅凭上述的实验还不能证明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其理由是.

17.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18.为了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兴趣小组A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新物质。

【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药品仪器】

【实验步骤】

①取(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填仪器名称)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

③向②中溶液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保持无色。

④用F蘸取③中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步骤③的目的是。

(2)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④中得到的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将固体溶于水,滴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现象)。

(3)已知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如右表。

pH

<8.2

8.2−10.0

>10.0

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某同学发现:

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溶液显无色;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褪至无色。

你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原因可能是,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和现象):

19.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

制作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和操作b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能否颠倒?

(3)写出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20.现有一包K2CO3样品,可能含有FeCl3、CaCl2、Na2SO4、Na2CO3、NaCl、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2)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

①取过滤后所得无色澄清溶液适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此粉末中一定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重新称取13.8g样品,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CO2气体质量4.6g,则说明一定还含有.

2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与次氯酸钙[Ca(ClO)2]的混合物。

小金模拟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漂白粉。

已知:

A中发生的反应为: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1)模仿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若B装置中不装液体,(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这套装置来收集氯气,收集氯气时C装置(选填“要”或“不要”)保留。

(3)若要用A、B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排水法)一瓶氢气,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22.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

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2

2CuO+2SO2,Cu2S+O2

CuO+SO2(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

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实验步骤三:

23.己知:

甲酸(HCOOH)常温下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 甲酸还可以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备一氧化碳,并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内所装试剂足量)

(1)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是.

(2)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多选全扣)

A.开始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F处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熄灭各处酒精灯和喷灯的顺序依次是A、D、F

C.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E中增加的质量

D.若取赤铁矿石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D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24.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设备。

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1)为尽可能多地检验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成分,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

混合气体→ →CAB→尾气处理。

(填装置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2)科学小组同学讲将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按正确设计方案及操作顺序进行实验,发现A、B、D装置中物质均出现明显现象,从而确定酒精燃烧的产物为.

25.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

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金属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并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

由上述现象可知:

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

【结论】:

据上述现象,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 。

【反思】: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钠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新的认识是。

26.在室温和1.0×105Pa条件下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利用如图给定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D中水被压入C,C中水的体积作为生成的H2体积)。

请回答:

(1)装置A内及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水,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反应发生的,使A瓶中的空气进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气压,将稀盐酸压入B装置。

书写B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仪器接口的先后顺序为(填字母)a→h→→e→d

(3)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①待仪器B中的物质恢复到室温后,俯视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毫升;

②未打磨前称量镁条质量为m克,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后,放入试管B中;

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A上分液漏斗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关闭活塞。

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4)上述实验①—④的操作中,会导致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的序号。

27.为了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同学用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比较反应速率。

(1)请完成相关实验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0.01mol/LKMnO4、0.02mol/LKMnO4、0.2mol/LH2C2O4、0.1mol/LH2C2O4、0.1mol/LHCl、0.1mol/LH2SO4。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可不填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混合后,一段时间内都观察不到明显的褪色现象,但是一旦观察到溶液开始褪色的现象后,溶液几乎瞬间就变为了无色,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28.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碘化钾变质有下列两种可能原因:

甲:

4KI+O2+2H2O=4KOH+2I2

乙:

4KI+O2+2CO2=2K2CO3+2I2(需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2)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实验探究】

(1)取少量已泛黄变质的碘化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若要证明产生的气体是CO2,请简述操作方法。

有同学提出即便证明了产生的气体是CO2,也不能得出“碘化钾变质的原因是乙”的结论。

理由是。

(2)为了探究得到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则在乙瓶中应加入(填写物质名称)。

29.某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乐为了确定其成分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生成①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②中试剂A的名称___________。

(3)为了达成确定废液成分的目的,写出“无色溶液Ⅱ”的后续实验操作____________。

(4)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0.小乐通过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利用制取的氢气还原8.0g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省略,其中B为局部)。

查阅资料获得的信息:

a.氢气还原氧化铜除生产铜外还可能生产氧化亚铜(Cu2O);

b.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c.Cu2O+H2SO4=CuSO4+Cu+H2O.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证明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请在答题卡中将B补画完整,并写出B中药品名称。

(3)按正确实验装置和操作完成实验后,小乐对C中剩余固体进行进一步探究:

实验操作

步骤一

称量C装置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步骤二

取少量C中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观察现象。

①步骤一中,若称得C中剩余固体质量为,则可为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的证据。

②步骤二中,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是否能够得出氧化铜未消耗完的结论。

请写出你的观点及简述理由。

31.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加热装置已略去)

【实验1】探究CO的化学性质

操作步骤:

①I处放入Fe2O3粉末,固定好仪器后,从II处通入CO;

②对I处粉末进行高温加热,观察现象;

③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待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气体.

(1)I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步骤①之前应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B.导管伸入试管底部有利于排出空气,使试管充满CO

C.步骤③中继续通入气体可以防止III中液体倒吸

D.本实验不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

【实验2】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操作步骤:

①在I处放入木炭,从II处通入气体X;

②在I处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③II处通入N2.

(1)气体X是.

(2)此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

32.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物质,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为颗粒状固体,用

溶液可以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N2O4、SO2等)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