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3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docx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

浅谈当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投资、筹资的数量、区间匹配,它与其说是一门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有人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理财的烦恼,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财富管理方案是商业银行的本职工作。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做为商业银行,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进及扩展自身业务已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本文将从资产配置理论及策略闸开,分析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上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资产配置、理论、问题、策略

一、资产配置理论及策略

(一)资产配置的理论

有关资产配置的理论主要有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偏好——承受”风险矩阵理论等。

其中,比较知名的是马科维茨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观点是:

1、不同金融产品风险可以互相抵消,也就是可以对冲的。

所以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要分散化。

举个例子,假如你同时投资了一家卖冰激凌的公司和一家买雨伞的公司,那么不管是在下雨天还是太阳天,你的收益和损失总是均衡的。

2、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是可以度量的。

目前,很多结构化的产品其实也是采用了这种风险分层的方法,而这一切的创新基础都是基于马科维茨理论“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这一观点。

像雷曼兄弟、摩根斯坦利这些大型的投资银行,他们将贷款打包之后再细分成非常多不同风险收益的层级,出售给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

在房价高涨、流动性好时,由于融资成本低,销售速度快,这些机构愿意更大量地发放贷款,赚取利润。

在华尔街,这类起初非常睿智的金融创新,到后来受利润的驱使规模急剧膨胀,在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条件下,这些金融工具产生了扭曲,产生了不可能避免的系统性风险。

当房地产泡沫破裂,资金链断裂,雷曼兄弟手里的资产证券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他只能走向破产。

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发生关键不在于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而是该类机构为了利润忽视实际需求、忽视可度量的风险、盲目放大杠杆造成的。

(二)资产配置策略

资产配置策略从大类上分,有战略型策略,主要包括投资组合策略、基于LPMn、VaR等的配置策略、行为组合策略等;有战术型策略,包括购买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等。

在实际资产配置中,风险因素是一个永远不能停止的话题,比较常见于一些更为具体的资产配置策略。

比如针对风险偏好较低客户的金字塔配置模型:

将50%左右的资金配置于低风险、低收益类资产,构建稳健的资产组合金字塔塔基,将约30%的资金投资于中风险、中收益资产,剩余约20%的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从而使投资组合更具有抗风险能力。

二、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配置与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理论上,客户在资产配置方面应该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总量平衡下,保守型客户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高风险的产品。

可在现实监管及操作中,产品风险等级要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匹配,换言之,也就是保守型客户只能购买中低风险的产品,如果客户想购买少量高风险产品,刚必须自愿更改自身的风险等级,这与客户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资产配置受产品供给、渠道及风险受限的制约

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更多的资产工具和具体实现方式,我们应该像超市一样提供丰富的产品架。

银行应具备一个开放的整合全市场资源的产品平台,其应涵盖货币、债权、股票、外汇、贵金属、境内外投资性房地产、各类未上市股权、衍生品等客户资产配置的各类投向。

产品类别包括:

协议存

一旦发生风险,可控力较弱。

(三)企业主进攻性产品配置过高

依照资产配置的角度,企业家们的资产大体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类是防御性资产,主要用于防备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时,可以确保各类基本生活需求,包括现金、存款、保险、黄金等;

第二类是资产性资产,主要用于保持资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等;

第三类是进攻性资产,主要博取超高回报,实现财富等级的跃升,比如私募股权、投资性房产、企业投资等。

而绝大多数企业家的身体里大都流着冒险的血液,从他们的资产配置来看便可知一二:

一是企业投资占比较高,甚至有一些企业家无法容忍剩有闲置资金,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企业;二是投资性房产占比较高。

由于企业投资和投资性房产同属于进攻性资产,在博取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尤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激进式增长模式难以维继的情况下,企业家们进攻性资产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逐步增大。

三、关于资产配置存在的建议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依次解决方案如下:

(一)注重“周期”“占比”在配置中的作用。

在资产配置中,我们主要注重三个方面:

收益、周期和金额。

过去我们会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配置与风险相对应收益的产品,往往忽略了“周期”和“投资金额占比”这些因素。

我们经常会误认为“周期”就是特指经济周期,或是“人的生命周期”,这些在实际应用中已体现,不再议论,这里想闸述的则是“产品周期”。

提及“投资金额占比”,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从来都没有将其考虑在内。

打个比方,一位稳健型的客户,他有1000万的资产,其中有部分资金(假设100万)在两年闲置期内希望获得高收益,同时,他能容忍这100万承受40%的亏损。

简单计算如下:

1.900万购买低风险业务收益900*5%=45(万)

2.100万购买高风险业务收益100*100%=100(万)

or100*(-40%)=-40(万)

3.期间总体收益45+100(-40)=145(5)(万)

客户可以获得的收益区间为5-145万。

总体看,资产配置是符合银行对稳健型客户资产配置方案的,但又与客户的风险测评相矛盾。

为解决上述问题,银行可以根据对客户的了解,在风险测评时按“投资周期”及“投资占比”进行细化。

客户经理在给客户购买产品时,需先解决客户购买的产品占比及周期是否在合适范围内,如果在此范围内,则不需要更改其自身现有的风险测评。

以测评为稳健型客户为例,不需更改其风险测评,而需要购买中高级以上产品,其“周期”及“占比”举例如下:

(1)五年以上购买中高风险产品的资产占比不超过8%、购买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4%、购买超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2%;

(2)三到五年内购买中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10%、购买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5%、购买超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3%;

(3)三年内购买中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12%、购买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6%、购买超高风险产品资产占比不超过4%。

如表所示:

稳健型客户中高级以上产品配置区间

投资期限

3年以内

3-5年

5年以上

产品风险类型

中高

12%

10%

8%

6%

5%

4%

超高

4%

3%

2%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拓宽产品架,优化金融资产配置。

针对产品供给、渠道及风控的问题,建议商业银行可考虑成立一个理财子公司,专门负责运营不同风险的产品业务,满足不同时间段内的客户不同风险投资需求。

理财子公司在市场上优选各投资领域的管理人,以投资子帐户委托形式,让入选的投资管理人负责投资管理。

如图所示:

 

它的优势在于五个方面:

1、通过更加详细的尽职调查,有效化解私募基金市场信息不对称;

2、通过动态管理,筛选优质量化管理人等行业资源;

3、通过分散化的投资策略有效化解投资风险;

4、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风控机制,通过预警平仓机制有效控制下行风险。

如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实现高端客户大类资产的配置,解决现有投资产品过于单一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优选各投资市场不同投资风格的资产管理人,根据业绩表现进行动态调整,不需要就单一品种进行审批,提高产品引入效率。

同时,产品主动管理性强,可以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可以适当尝试创新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和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并参与投资策略的制定,甚至直接参与资产的管理,降低产品的销售风险。

(三)适当降低企业主高风险资产,推荐财富保障计划,平衡资产配置。

对于银行来说,大部分的高端客户都来自于企业主,对他们的财富规划和配置尤其显得重要,针对企业主爱冒险这一特性,应该提供关于如何降低资产风险和保障财富的理财建议,帮助他们优化当前的配置结构。

从客户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只考虑投资的额度问题,我们还要考虑怎样给客户做一个财产的规划,特别是关注其个人财产保障计划。

人是很脆弱的,随时会有可能发生意外。

在这个变化、混沌的世界里,人总是在变幻莫测的一生中踽踽前行,都是福兮祸兮的事。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比如说一些疾病,比如说婚姻纠纷,避免他的财富出现一个大幅的变动,这也是我们需要帮助客户考虑的。

例如上海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温州人,他创立的均瑶集团,非常成功,到他38岁的时候,他个人的资产已达到了35个亿。

也算是业界的一个奇迹,大家都羡慕他这么年轻就拥有了这一切。

可是,在他38岁的时候得了直肠癌去世了。

在他走后,他的夫人嫁给了他的司机,他的孩子也成了别人的孩子,有人开玩笑的说,王均瑶的一生都在为他的司机在打工。

没有人知道他的财富管理计划目标是否实现。

其次,成熟的市场显示,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攻性资产的周期性和收益不确定性将会更加凸现,只有稳定而平衡的财富配置策略才能长期有效地分散风险。

因此推荐财富保障计划,如对接保险、结构化存款、银行优先股等。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