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933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

4、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

课时划分:

 3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课时

认识米       1课时

认识线段      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习内容:

教材1-3页例1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过程与方法:

在测量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

课前准备:

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教学例1:

1、 老师拿起数学书。

知道数学书的这条边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

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吗?

美术书又有多长呢?

2、 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的学具:

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等,

选取你喜欢的工具量量有几个硬币长或刀子长……

3、 分组量物体:

1组量数学书,2组量铅笔,三组量尺子。

4、 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5、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统一种东西,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

6、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

二、 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题。

1、 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

胡萝卜呢?

2、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

4、 我们量这些粮食就是用的统一的单位。

(二)第2题。

1、 用铅笔量桌椅的长度。

2、 分小组活动。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三)第3题。

1、 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长。

2、 填写在书上。

3、 集体订正。

三、 例1。

1、 你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一条边有多长吗?

2、 请你拿尺子量一量。

3、 你是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

4、 老师示范量的方法。

一边量一边叙述。

5、 对,正方体的边有1厘米长。

1厘米就是这么长。

6、 那一个图钉有多长呢?

请你也来量一量。

7、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大约是1厘米?

8、 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约有1厘米长?

四、 练习。

1、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估一估,再用曲别针量一量。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教科书安排了《长度单位》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引出长度单位时,呈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发现两种情况:

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数量不同。

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世界的重要的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任何事情,如果我们把它们吸收到我们已知的东西,那么学起来都很容易。

孩子们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很擅长这样做,把新的经历、新的想法、新的知识和他们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

统一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生活中也没有这样的经验。

所以教材呈现了学生用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正方体等物品量数学书的宽活动的一幅图。

接着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让学生明白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通过活动是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认识。

课改初期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曾经很迷茫,看着书上色彩斑斓们的图画,想着学具的缺乏,大班制的教学,无从下手,只好依样画葫芦,热热闹闹糊里糊涂地上完了40分钟。

课后反馈回来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学得糊里糊涂,根本就不知道老师这节课到底教了什么知识。

针对以往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改变了教学策略,紧紧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围绕着重点展开活动。

由于学具的缺乏,和大班制的教学,我更注重合作学习,讲究小组活动的方法,四个大组各组一个小组参与活动。

各小组经过测量,再想全班展示活动结果,其他没能参与活动的同学必需仔细观察,还要动脑思考。

最后全班同学根据小组活动的结果,得出结论。

这节课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虽然没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测量活动中,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同样也亲身经历了长度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主动地获取了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相信自己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记忆会更深刻。

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认识长度单位----米

学习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

学习内容:

教材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测量物体。

二、 教学例2。

1、 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纸条)

2、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厘米就是这么长:

老师给学生看尺子。

3、 请你估一估这个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长。

4、 用尺子量一量。

5、 你是怎么测量出有5厘米长的?

学生叙述不同的测量方法。

6、 你喜欢哪种测量方法?

哪种方法方便?

7、 师总结:

把尺子的“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5就是5

厘米。

8、 看练习一第1~3题,请你按这种方法量一量,然后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9、请同学到黑板前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用小尺子量,你会发现什么?

(尺子不够长,量起来很麻烦。

10、那我们就用长尺子来量。

师出示米尺。

11、看,这就是1米,1米就是这么长。

生汇报测量结果。

三、 教学例3。

1、 请大家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绳子。

2、 这条绳子有1米长,想知道它有多少厘米吗?

3、请你用尺子量一量。

(100厘米)

4、 你是怎样量出有100厘米的?

(用20厘米的尺子量了5次就是100厘米。

5、所以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四、练习。

1、出示卷尺。

这叫卷尺,因为它比较长,有时量长的物体我们为了测量

方便,就用卷尺测量。

2、请你用卷尺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可以发现比用小尺子量的快,而且更精确。

3、 你还可以用卷尺测量什么?

(量量我们能跳多远)

4、 生跳远,师演示测量方法。

5、 请学生上来量。

6、 完成练习一第4题。

量身高用什么?

量床呢?

量桌子有多宽?

7、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工具?

五、 小节: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

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就是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表现在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上文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很高,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课时线段

学习内容:

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7~10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线段,会判断线段;

2.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3.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和判断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用直观、描述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

课前准备:

 

一根长线,直尺,三角板。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

一.认识线段,度量线段

1.观察,总结线段特征

(1)出示:

瞧,这些都是线段。

这是线段的端点,它表示不能再继续延长。

(2)那么你能找到它们都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充分发言)

(3)小结:

大家说得不错!

象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是线段。

(4)在我们教室中的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请观察你周

围还有那些物体上有线段?

2.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那些是线段,不是线段的说明理由。

(1)    

(2)    (3) (4)   (5)

(2)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3.度量线段长度

(1)那么线段有长度吗?

(2)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度可以量出来。

(3)你认为量线段的方法是什么?

请你用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出书上的线段的长度。

(4)订正答案。

二.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

(1)现在请你画一条长为3厘米的线段,你能画吗?

试一试。

(书上有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

(2)展示,订正画的结果。

(怎样判断画的对吗?

○1是不是线段?

○2线段是不是3厘米长)

2.示范讲解:

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端点。

3.再次画线段:

你能用这种方法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吗?

巡视指导。

三.巩固反馈

1.基础练习:

(1)练习一的7题(说明理由)

(2)练习一的8题

(3)练习一的10题: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全班在作业本上画:

(1)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

(2)画出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出比5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四.扩展练习:

在每两个点间画线段。

(试一试)

思考:

3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4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5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

线段。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