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173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ě)寂寥(liá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

D.虔(qiá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麦糟沧茫大地峥嵘书生义气B.糯米五岭逶迤忤视凄婉迷茫

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D.青苔披荆斩棘花辨秋毫无犯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B.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有人认为,文章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4.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这么一种人,,但整天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

他读书,,脑子不动,不思不想。

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灵魂正生蛆。

①他自称是知识分子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③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

④但眼睛从字面上溜过去⑤精神在腐烂⑥精神被腐烂

A.②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④⑤

5.下列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A.今者有小人之言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_____②夫晋,何厌之有?

厌_____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_____④亦去之。

去________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9.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⑥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④⑤⑥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

“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

”遂大笑。

王曰:

“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

”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

“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

”王又大哭曰:

“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

“是真不更事②汉。

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

”王更涕泗沾襟曰:

“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

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

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

“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

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而严竟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

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严分宜:

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

②更事:

阅历世事。

③祖龙:

指秦始皇。

④青词:

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

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复遣之使去乃遂私见樊於期

B.不于环柱时杀之燕王拜送于庭

C.一老僧倾听久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1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写了、树阴、、四种景物。

(2)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

14.名句默写:

(1)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

(3)揉碎在浮藻间,_________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6)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

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

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哪能!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

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

“这是卖的,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

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B接着他自个笑了: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

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

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

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

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

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

父亲说:

“不要紧,先到处借借。

不就是四年吗?

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

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

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

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

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

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

“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⑾是啊!

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5.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16.“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答:

第一次感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感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请从文中画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18.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

请你结合上下语境,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19.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

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朋友,将推荐语写在下面。

(要求切合文意,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

20.仿照下面的两个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拇指王”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标签。

过度依赖手机,往往产生不良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约3%到5%的人会患上电磁波敏感症,出现疲劳、头晕、失眠等症状,还会打乱生物钟,引发多种疾病。

英国一项调查警告,数字化时代的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导致新一代人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退化。

而其危害远不止这些。

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27日报道,2013年全年,因在徒步或开车时使用手机发生车祸被送至的人数,仅东京都就多达36人,其中一人死亡。

(1)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主要有:

导致疾病多发,,。

(每空限6字)

(2)为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新学期,某高中根据相关规定禁止智能手机带入校园,请拟一条劝阻“低头族”“拇指王”过度依赖手机的宣传语。

要求:

简明生动,幽默警醒;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

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从选项考查的字来看,大都为多音字、形近字和方言偏僻字,可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着词语意思分析判断。

A项,寥,属于音误,应读liáo;C.溯,属于形近字误读,应读sù;D项,箕,属于音调全无的错误,应读jī。

所以选B。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解答字音类题目,要了解字音题的考查类型,字音题一般有三种考查类型:

音误、调误、音调全误。

考生要根据平时的字音积累,根据字词的词性来判断字音的正确读法,尤其是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生僻字的读音,例如本题主要考查生僻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例如“溯”与“朔”属于形近字误读;箕,属于生僻字的方言误读。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以下几种方法:

音辨法。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形辦法。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义辨法。

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结构辨析法。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

-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

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A项,沧茫大地——苍茫大地书生义气——书生意气;

C项,星辉班斓——星辉斑斓笙萧——笙箫;

D项,花辨——花瓣;

故选B。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别无长物:

除一身之外在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简朴。

现形容贫穷。

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B项,责无旁贷:

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

使用正确。

C项,迎刃而解:

意思是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使用正确。

D项,无可厚非:

意思是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使用正确。

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

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从整个语段的语意看是对这种人的否定,第一空应为“他自称是知识分子”,选①,排除B、A,第三空前语境是“已发霉”,后语境是“正生蛆”,中间应为“在腐烂”,应为⑤,排除C.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币,应译为“礼品”。

在文言文中辨析重点实词的含义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其词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吾属今为之虏矣”翻译为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之”为代词,他。

A项,“今者有小人之言”翻译为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之”为结构助词,的。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翻译为举起所佩戴的玉珏多次暗示他,“之”为代词,他。

C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翻译为于是项伯连夜骑马到沛公的军队,“之”为动词,到。

D项,“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翻译为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7.把……当作边邑通“餍”,满足扩张离开

8.D

9.D

【解析】

【分析】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理解实词时要依据语境、词性,联系上下文内容,不能凭空猜测。

“鄙”,把……当作边邑。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厌”,通“餍”,满足。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肆”,扩张。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去”,离开。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8.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在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结合上下文,依据语境理解。

①以:

介词,因为;②以:

介词,拿,用;③封:

把……当作疆界;④名词,疆界。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①是郑伯劝烛之武出使秦国的理由;②是烛之武去拜见秦伯;③是烛之武向秦伯坦言,秦晋围郑,郑已知会灭亡。

故选D。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

“不行!

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10.B

11.B

12.

(1)(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个地方,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傍晚就在两地加固城防工事;这是君王您知道的啊。

那晋国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

(2)在这时荆轲于是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

(3)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

【解析】

【分析】

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在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结合上下文,依据语境理解。

A项,副词,却,竟然;副词,于是,就。

B项,都作介词,在。

C项,音节助词,无义;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D项,连词,却;连词,表修饰,不译。

故选B。

11.本文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项,“有悲凉转为激愤”错误。

应是“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

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1)许:

答应;朝、夕:

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厌:

满足;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2)于是:

在这时;就:

登上;顾:

回头。

(3)贵:

做高官;读书菩提寺东院,省略句,“读书于菩提寺东院”,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状语后置句)。

13.

(1)泉眼、小荷、蜻蜓。

(2)运用拟人,是无意化为有情,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饶有情趣。

(3)多用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就得到赏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理解,我们发现作者描写了初夏的荷塘景象,四句诗都是写景,但是情感也蕴含在了写量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荷塘景鱼的喜爱赞美之情。

在写景中诗人抓任泉眼、树阴、小荷、蜻蜓莱写,同时用惜、爱、露、立四个动词来表现景物的情态。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

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泉眼和树阴两个景物,从“惜”、“照”和“爱”这些动词的使用中可以看到赋予泉眼和树荫以人的情感动作,所以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这样就便景物显得星能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情趣。

(3)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