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596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 教案.docx

苏教版小语五上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

19.天火之谜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收集富兰克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

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

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

“天火”指什么?

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

他是怎样解开的?

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查学,交流展示

1.指读课文,学生注意倾听。

2.学生自读课文。

课堂上要求做到:

读准:

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

读通:

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重读,不误读。

读熟:

反复读,读熟练。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指名读文,边读边纠正读音,适时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识记:

雷电交加不足为奇混为一谈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

4.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短意。

(1)按提示内容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根据课文脉络,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导学,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导学,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本课生字。

2.范写,重点讲解。

3.学生书写,教师相机矫正。

五、练学,完成作业

1.抄写词语。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上网搜集资料。

第二课时

一、查学,进入主题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称“雷神”。

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着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去揭开天火之谜。

二、导学,精读课文,相机点拨

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

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

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

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

(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

(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

震惊世界

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义?

2.板书:

--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练学,复述全文,总结拓展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完成课后练习4。

四、练学,完成作业,课后延展。

1.复述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震惊世界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3.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述说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从懂事到现在遇到过挫折吗?

(若有,请说说遇到的是什么挫折,后来是怎么克服的!

)(师加以点评)

师讲故事:

同学们,你们听后感到怎么样?

能用一句或两句话说一下吗?

(让学生自主说,师加以点拨。

)当学生说到“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信念坚定”等词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一个史学家的故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吗?

 

二.导学,初读指导,初识谈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画出难读、难理解的长句子。

3.扫除字词障碍。

 

三.导学,再读课文,了解谈迁

1.在谈迁追求信念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崎岖与坎坷相伴的,厄运打击着谈迁。

 

2.速读课文,思考一下:

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学生读文,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4.交流评价:

只是书稿被盗而已,为什么讲成是厄运呢?

请同学们在自由的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来说说。

 

5.学生交流:

(师出示) 

  

(1)“20年的心血-------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 

A.结合“心血、致命、体弱多病”等词理解厄运。

 

B.指导朗读。

 

(2)“经过20多年---------《国榷》” 

A通过读文,你们发现这段文字中有什么特点?

(一连串的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B 用数据有什么好处?

 (师可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C 谁能读好这句话?

 

D 整整奋斗了20年,整整追求了20年,花了20年的心血编写成的鸿篇巨制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厄运。

E师出示课件,生齐读这句话。

“20多年的心血-------老人了。

第二课时

一.导学,感悟课文,熟悉谈迁

1.“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 

A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不停地流泪,说明内心如何?

(很痛苦)。

 

B我们再来看看第2自然段的开头,当谈迁完成这部鸿篇巨制时,他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能用哪些词来形容这种心情?

(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兴高采烈、) 

而书稿遗失后,他的内心又是(悲痛不已、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C 是的,从喜悦的巅峰坠入痛苦的深渊,这真是一场厄运。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谈迁内心的痛苦。

 

    2、过渡:

遭遇了如此厄运,常人会怎么做?

(从此悲观消沉、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信念,安享晚年。

) 

    3、是的,很多人都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可谈迁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很多人-------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 

    4、读这一段话时,哪个词最先跳入你的眼帘?

你怎么理解“挣脱”?

( 教师随机板书:

 意志坚强    信念坚定) 

    5、正是这样一种还历史一份真实的决心,谈迁才很快-------- 

二、导学,精读课文,学习谈迁 

   1、在厄运面亲,谈迁重新站立起来,那么,他又是如何同命运挑战,同厄运抗争的呢?

(出示“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时间已经不多了。

”) 

   2、这是描绘谈迁与厄运抗争的一个特写镜头,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画面。

 

    3、教师引述:

也许,天刚刚蒙蒙亮,窗外黄沙飞舞,而谈迁---------  

也许,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谈迁奔波劳累了一天,刚跨进门槛,突然就------  

也许,那是一个花好月圆,合家团聚的日子,而谈迁-------  

也许,炎炎夏日,闷热潮湿的茅草屋内,谈迁-------- 

也许,20 年前的谈迁还风华正茂,可现在的谈迁----------

可他依然------- 

4、把你想象中最感人的画面描绘出来,学生练写,交流。

 

5、在谈迁的心目中,除了国榷还是国榷,为了这矢志不渝的信念,他在努力,在抗争,当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时,他是在与什么抗争?

(环境)当他面对孤灯,仍不停挥毫书写,他是在与孤独抗争,当他明知自己年老体弱,却奋笔疾书,这是与身体抗争,当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时,他要与时间抗争,他重新编写巨作,这是在与厄运作顽强 的抗争。

 

6、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读“又经过了几年------名垂青史” 

7、名垂青史的仅仅是国榷吗?

还有什么?

(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 

8、有一首是这样赞美谈迁,谁来读一读。

(出示诗) 

三、思学,整体感悟,悟出道理 

1、谈迁成功了,他用自己不行的遭遇,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 

2、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感受。

(有信念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人生岂能虚度,只要生命还在,就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 

3、教师小结:

让我们把这段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4.师出示:

最后一段话,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5.小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

当我们有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点挫折时,我们一定要向谈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攀登光辉的顶点。

四、老师再送你们几句名人名言:

⑴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⑵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⑶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课题

21诺贝尔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1.练习朗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句。

2.把你认为文中写得精彩的语句画出来,说说你的想法。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

诺贝尔奖从何而来?

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

二、查学,自由读文,了解梗概

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导学,细读课文,掌握要点

(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

(二)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四、导学,读悟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1)时间不变

(2)地点不变

(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

(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

)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查学,复习旧知

二、导学,读悟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2、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读完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那么,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

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5、指名朗读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

6、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

三、导学,读悟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

这段共写了哪两层意思?

2、讨论交流。

(1)用整个生命发明炸药。

(2)设立诺贝尔奖。

3、为什么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1)研究的时间之长。

:

从“小时侯”一直研究到“中年”。

(2)为了研究炸药,他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

(3)一研究起炸药来,他便忘记了一切。

4、从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希望后人沿着他走的道路继续前进,希望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发展更快)

5、思学,播放课件诺贝尔遗嘱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你的感触写在诺贝尔的画像周围。

四、激励探索,升华情感

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那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

  

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发明炸药造福人类甘做奉献

诺贝尔奖一丝不苟科学态度

 

 

 

 

 

 

 

课题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预习要求

1.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通课文。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成功的事例。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

它在哪儿呢?

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

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

板书课题。

二、导学:

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

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

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

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

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

引出下一旬,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

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你相信吗?

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

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

(举例)

三、思学:

课堂小结。

四、练学:

完成《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一、查学,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

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导学,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

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

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这个词是“接连不断”。

(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

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

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

(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

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

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导学,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

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

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

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

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

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

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

(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

(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

(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

大家看,这是谁?

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

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

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创造出最美的音乐。

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

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

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音乐渐响再渐弱)

6、思学:

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

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导学,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

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练学:

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

只要工夫深,()

五、练学:

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

1.思学:

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

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

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

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

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

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附板书:

   

   目标专一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课题

习作6

课时

3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准备

投影

预习要求

观察两幅图画,了解图意。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查学:

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导学,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

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

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练学,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

(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六、练学,完成草稿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完成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