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4643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

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

他想:

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

B.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

D.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3.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踢出后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从树上缓缓飘落的叶子

C.沿直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

D.游乐场匀速旋转的木马

4.坐在匀速直线行驶高铁里的小明,看到放在自己正上方行李架上的双肩包侧兜里一包纸巾正要下落,则这包纸巾将落在(  )

A.小明的前面B.小明的后面C.小明的头上D.小明的左侧

5.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D.沿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

6.跳伞运动员和跳伞总重为700N,当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跳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4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250NB.450NC.702ND.1200N

7.忽略一切阻力,用一个小石头水平撞击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大石头,则大石头被撞击后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B.撞击后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C.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D.撞击后开始运动,然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8.如图,小轶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地面,同一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不计空气阻力且v1<v2,则它们所受拉力F1与F2的关系为(  )

A.F1=F2B.F1>F2

C.F1<F2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0.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

C.静止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1.起重机吊着重为3×l04牛的货物,当钢丝绳吊着货物静止时,钢丝绳的拉力  3×104牛;当货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  3×104牛;当货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下降时,拉力  3×104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

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  。

13.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东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东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4.桌面上水杯所处的静止状态和列车所处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  状态,水杯此时受到  力的作用,若水杯重为2N,则它受到的支持力是  N。

15.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

16.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

  桌子所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用图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选  (选填“同一”或“不同”)滑块;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让滑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棉布上的位置;②移开棉布,让滑块从B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则滑块两次滑行时的惯性大小  ,小军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  。

18.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跳起投篮,篮球离手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  。

对方队员飞身将球抓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桌面上的不倒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方向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把小卡片内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此时小卡片保抒静止(每个钩码重相同)。

实验中选择小卡片,是为了忽略小卡片的  对实验的影响。

(2)为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甲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乙、图丙所示操作。

①正确的操作是  。

A.乙B.丙C.乙和丙D.都不正确

②正确操作后,观察到  的现象,从而验证了实验结论。

(3)小华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将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0.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小刚同学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旗子标记小车在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

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  。

(3)请你画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4)由上述实验推测,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ν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做的功为  J,3~6s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  N.6~9sF对物体做的功为  J。

四.计算题(共2小题,第22题8分,第23题12分,共20分)

2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的重力为200N,绳子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F=50N.求:

(1)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2)物体所受的合力为多少?

23.图甲为某小区业主乘电梯上楼的示图,已知电梯轿厢质为1300kg,缆绳对电梯轿厢的位力为F,图乙为某次电梯上升时,电梯的运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图丙为此过程中拉力F与电梯上升高度的关系图象,运行时的阻力忽略不计。

求:

(1)此次运行过程中电梯内人的总质量;

(2)图乙中的速度v0;

(3)此次运行过程中,缆绳克服轿厢和人的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五.解答题(共2小题,24题6分,25题6分,共11分)

24.当马拉着载有8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400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N,方向是  ;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  (填“增大”、“减小”、“不变”)(g=10N/kg)。

25.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有两种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捶柄上:

(1)撞击捶柄下端(如图所示);

(2)在锤头和捶柄的缝隙中钉入木楔,请你运用相关的物体知识解释这两种做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

车具有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据此分析。

【解答】解:

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乙区或丙区,故人在甲区或丁区是安全的,故B正确。

故选:

B。

【点评】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要注意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2.【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据题意可知,人在电梯上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是平衡状态,故此时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人是不受力的;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此时人所受的力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故选:

A。

【点评】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反过来,利用物体的受力情况也可以确定物体所处的状态。

3.【分析】①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有两种:

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速度快慢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只要是速度的大小或者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的,都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解答】解:

A、踢出后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A错误。

B、从树上缓缓飘落的叶子,其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B错误。

C、沿直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其运动方向不变,速度不变,所以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故C正确。

D、游乐场匀速旋转的木马,其速度不变,但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状态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

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方向。

明确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小明,他正上方的纸巾由静止开始下落,纸巾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纸巾会落在小明的头上,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5.【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

A、因为火箭开始发射后,加速向上飞,因此火箭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由于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减速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运动的方向改变,因此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沿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作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判断平衡力的方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6.【分析】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求解它们合力大小的方法是: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

伞未打开时,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反,故合力:

F=G﹣f=700N﹣450N=250N。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和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题目。

7.【分析】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据此来分析大石头的变化。

同时,还要关注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此题的前提是“忽略一切阻力”,因此,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开始运动。

又因为没有阻力的作用,所以大石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只有选项D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抓住“忽略一切阻力”这一前提,是进行推理和想象的关键。

8.【分析】

(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对平衡力。

故C错误;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

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9.【分析】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

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分析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解答】解:

在水平方向上,每个物体都受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作用,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1=f1,F2=f2;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相等;

接触面的材料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1=f2,所以F1=F2。

故选:

A。

【点评】解本题要掌握:

(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平衡力的条件。

(3)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则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关键能够判断出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判断。

【解答】解:

由受力分析知,货物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钢丝绳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当重物静止在空中时,重物受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拉力F=G=3×104N;

当重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重物仍处在平衡状态,即拉力等于重力F=G=3×104N;

当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重物也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等于重力F=G=3×104N。

故答案为:

等于;等于;等于。

【点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力的大小能够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12.【分析】

(1)由于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因此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

(2)当受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解:

(1)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排球的速度越来越小。

(2)向斜上方抛出的排球,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排球受力不平衡,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排球做曲线运动,

故答案为:

相反;排球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以及影响动能的因素,是一道中等题。

13.【分析】

(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旋转小卡片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分成两个物体,观察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4)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

【解答】解:

(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因此,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可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可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小东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东的实验方案好。

故A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相反;钩码的个数;

(2)不能;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3)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4)A。

【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14.【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两个力平衡时,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

水杯所处的静止状态和列车所处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

水杯和列车均受平衡力的作用,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G=2N。

故答案为:

平衡;平衡;2。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只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便受平衡力的作用。

15.【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根据木块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进行分析;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力(即阻力),一般情况下,阻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根据物体相对于接触面运动的方向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并且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确定摩擦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

【解答】解:

木块和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受到障碍物作用处于静止时,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右的运动状态;

由于木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是向右运动,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当如图乙所示固定木块时,向左拉的小车,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又因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2.6N。

故答案为:

惯性;左;2.6。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的概念,并且通过惯性现象进一步理解惯性的概念;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并会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以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分析的摩擦力大小是本题的难点。

16.【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一对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答】解:

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平衡状态),所以桌子受到的是平衡力,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

等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状态的理解,知道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平衡力,难度不大。

17.【分析】同一滑块,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相同,惯性相同,不能同时改变,高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为了保证物体的质量相同,选用同一滑块,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质量相同所以惯性相同,

小军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

同一;②相同;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难度不大。

18.【分析】

(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答】解:

(1)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跳起投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2)对方队员飞身将球抓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

惯性;运动状态;地球;竖直向下。

【点评】此题借助学生打球考查了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考查了重力方向的应用等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在平时要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9.【分析】

(1)小卡片的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为了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需要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释放;

(3)两个物体接触,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根据木块运动的趋势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因物体静止,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

(1)小卡片的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①为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故乙正确;

丙中虽然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没有控制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故丙错误。

②图乙实验中观察卡片逆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重新达到甲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现象可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3)两个物体接触,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根据木块运动的趋势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因物体静止,受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重力;

(2)①A;②卡片逆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重新达到甲图所示的平衡状态;(3)木块受到来自桌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