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5953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丽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丽水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历史试题卷

2018.6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答题前请仔细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商制度论》载: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

”该史料主要说明

A.分封制实施的必要B.嫡庶之法产生的缘由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宗法制下的等级森严

2.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商青铜器上的铭文。

上至改朝换代、天子祭享、先王历史功业,下至诸侯受赏、诉讼官司、历史事件均有记载。

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青铜器

A.铸造工艺水平高B.生产规模相当大

C.具有文化传承功能D.政治功能逐渐突出

3.战国末年,秦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渠长150多公里,灌溉关中平原。

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锤”。

该渠是指

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坎儿井

4.学术界一般会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古代某个时代的政治制度,比如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两府三司制”。

其中宋朝的“二府”是指

A.枢密院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政事堂和枢密使D.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

5.王祯,元代农学家、印刷技术革新家。

下列项中能印证该论断的是

①发明水排②发明转轮排字盘③创制木活字

著成《农书》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后世之民,皆守株之类矣。

”提出与此观点相类似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B.王夫之C.顾炎武D.黄宗羲

7.有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某一条约时认为,“满清贵族及官僚所支持的一个短暂的夏季的狂暴,竟使中国的地位低到极点。

它须负极重的赔款;它须依列强之意,保各国使臣在中国的安全。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8.某一著作被史地学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巨著”,该著作最可能是

A.《四洲志》B.《华事夷言》C.《海国图志》D.《孔子改制考》

9.据不完全统计,1912—1919年,共设厂矿472个,资本额达9478万元,平均每年设厂59个,资本为1185万元。

这期间的民族工业,约有资本1.3亿元,8年超过过去的50倍。

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C.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发生重大的转变D.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10.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

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这一言论的主旨是

A.促进民众的觉醒

B.推动文化的转型

C.探寻新的救亡之道

D.冲击封建伦理道德

11.右图A城市在中国历史中有重要地位,为中国近

代贡献多个第一。

以下项中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B.建成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C.成为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D.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的电视机

12.平型关大捷与台儿庄战役均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重要军事胜利。

两次战役都

A.得到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B.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C.体现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D.发生在中国对日宣战后

13.右图所示为《辛亥革命始末记》

一书的节选目录。

据此目录可

知该书未记载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临时约法》的起草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国民革命

14.这次会议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央直属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

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二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5.新中国某部宪法性质的文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该文件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6.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这一政策提出于

A.解放战争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十年探索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年份

1978~1984

1984~1988

1988~1995

1995~2000

2000~2004

农村

13.9

2.1

3.8

2.9

4

城市

7.1

5.2

6.3

5.6

7.6

年份

1978

1985

1993

1995

2000

2004

城/乡比值

2.4∶1

1.7∶1

2.5∶1

2.5∶1

2.8∶1

3.2∶1

17.下表为国家统计局1978~2004年中国城乡收入增长情况比较表(%)。

数据反映出

 

A.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B.改革重心的转移未能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C.城市在市场化改革后更多地享有资源配置权

D.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8.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分权的轮廓是明确的。

这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A.国家政治原则B.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C.国家决策方式D.公职选举与任期

19.这场运动见证了欧洲文化在经历悲惨的中世纪时代之后的重生,并开创了近现代世俗主义、个人主义。

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从欧洲的英法两国率先开始

C.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D.描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蓝图

20.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的坚持,最终通过的法案规定:

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

这反映了美国

A.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B.南北方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

C.宪政进程中的政治艺术D.共和政体遵循三权分立原则

21.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70周年。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B.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2.1934年1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美元贬值了52%。

同时,美国政府宣布民间禁止储藏黄金,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这些措施

A.提高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B.强化了美国政府的通货紧缩政策

C.有效地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D.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

23.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先后召开四次重

要国际会议。

观察右图,指出其召开的先后顺序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4.20世纪中叶某国际组织的成立宣言:

“我们一开

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

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

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

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该国际组织的成立

A.意味着冷战开始B.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冲击了两极格局D.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化

25.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右图为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

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

线图。

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6.【加试题】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

之前就得知了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

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美

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

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毫无察觉。

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

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历史真相却不易还原

B.由于研究者立场的差异,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两种观点均存疑待解,须找到最有力证据求证

D.历史学术问题应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27.【加试题】理藩院是清代主管北、西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

然在《清代的外交机构》一书记载:

“帝俄(俄国)这个北方的国家,在清政府的错觉中,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乃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

这从侧面反映了理藩院

A.主管边疆民族事务B.地位与内阁相同

C.职责范围有所扩大D.强化了皇权统治

28.【加试题】古代某一思想家曾说: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该思想家

A.论证了人生而平等的理论B.改变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C.主张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D.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

29.【加试题】凯恩斯1919年撰文道,“但法、英两国人民的代言人却用《凡尔赛和约》去冒完成德国人开始的毁灭欧洲的危险。

《凡尔赛和约》如果付诸实施,就定会更进一步破坏——它本来可以恢复一战那已被战争弄得脆弱复杂的经济组织……如果欧洲内战是以法意两国滥用其暂时的胜利威势去毁灭现已屈服的德国和奥匈而告结束,那么它们就将导致它们自己的毁灭。

”该文反映了作者

①意识到《凡尔赛和约》的潜在危险性②不满巴黎和会对欧洲经济问题的政策

③主张战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④强调欧洲妥善处理战后事务的重要性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0.【加试题】中国古代方位观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对自然的认识的产物,渗透于整个古代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可以从侧面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下列文化遗产中,所在方位朝向相同的是

A.日升昌票号——布达拉宫B.秦兵马俑——大昭寺

C.大昭寺——布达拉宫D.故宫——平遥古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科技文化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

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文艺复兴”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5分)

材料二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5年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1988年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995年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据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提出的背景,并请结合一例史实说明该论断在推动我国运载火箭研究方面的实践价值。

(5分)

32.(10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

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注:

在美洲地区),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各种族第一次“直接交往”的事件,并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伦布“抵达圣萨尔瓦多”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

(4分)

材料二世界财富分配极不均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财富高度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全球财富的90%。

从人口分布来看,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的人口相对较少,却拥有世界财富的大多数。

相反,人口众多的中国、非洲、印度和其他亚洲低收入国家拥有较少的世界财富份额。

——2000年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全球家庭财富分配情况》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6分)

33.【加试题】(10分)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时代的英国非科学因素的束缚和阻碍大为减少,人的创造潜力激活为现实能力。

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英国不仅没有沦为战场,还因为社会稳定吸引了大量躲避战祸的专业技术的移民。

英国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通过成立皇家学会、特许公司,制定航海条例,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等一系列事件,终于使18世纪的英国“发生了商业革命或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

——据赵河清《牛顿与工业革命》等整理

(1)指出英国“商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根据材料一分析18世纪英国“商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6分)

材料二回顾牛顿的成长轨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以下两种认识:

①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②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关键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

——据朱亚宗《对牛顿的误解及其科学史方法论的启示》整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

侧重分析①,请以牛顿在力学和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说明。

侧重分析②,请以牛顿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

(4分)

34.【加试题】(10分)颐和园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颐和园俯瞰图(局部)

A

德和园

昆明湖

万寿山

(1)指出材料一A处建筑的名称,并从空间的角度分析该处宜居的优势。

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颐和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6分)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喜欢看戏。

乾隆皇帝还化妆上台,并将徽戏引入宫廷。

道光皇帝自称“唱戏人的儿子”,还奖励汉戏艺人。

慈禧虽然治国无能,但于京剧则可谓行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慈禧花巨资修建德和园大戏楼就不难理解了,这里见证了晚清京剧的发展,被喻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摇篮”。

——据李长建《颐和园戏楼探秘》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京剧形成的过程。

(4分)

 

丽水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历史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B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B

C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A

B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1)表现:

思想:

理学兴盛;文学:

宋词繁荣;科技: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艺术:

文人画兴盛,书法艺术发展;社会生活:

世俗化等。

(3分,三点即可)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都市的繁盛,文化知识的普及。

(2分,经济角度1分,其他角度1分,不得摘抄原文。

(2)背景:

国内:

“文革”使我国科技事业受挫;邓小平恢复工作;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动科技的改革(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

国际: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凸显。

(3分,任答三点即可)实践价值:

19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5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1分,举一例即可)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分,若答出“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可得分。

32.

(1)事件:

新航路开辟。

(1分)影响:

促进了物种交流,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导致了美洲的贫困与落后;推动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近代化进程。

(3分)

(2)现象:

世界财富分配极不均衡(或南北问题)。

(2分)原因: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歧视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协定,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政局动荡,债台高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4分,2点即可。

33.

(1)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分)条件:

非科学因素的束缚和阻碍减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推动);社会稳定;专业技术的移民;政府的鼓励;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5分)

(2)侧重分析①: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分)牛顿设计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分)

侧重分析②:

牛顿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科学研

究方法的人。

(2分)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演绎”法,体现了牛顿严肃

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

(2分)

34.

(1)名称:

乐寿堂。

(1分)优势:

乐寿堂西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德和园,西接长廊,是颐和园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3分)理由: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2分)

(2)特点: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或:

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2分)过程:

乾隆时期开始形成,道光时期正式形成,慈禧时期(同光时期)发展成熟。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