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7371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一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

150分钟)

第I卷(基础与理解共37分)

一、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

(10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戴望舒《雨巷》)

    3、寻梦?

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俗话说:

“既来之,则安之”,刘邦去赴鸿门宴,为什么“既来之,则走之”呢?

请用课文中一成语回答。

         ,          。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二、文言文阅读。

(9分)

阅读《荆轲刺秦王》选段,完成7—9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行而无信              信:

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

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              说:

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                略:

掠夺、夺取。

8、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大王来何操                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9、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分)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3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

①仪真:

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

②黄机:

南宋爱国词人。

10、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11、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四、文化经典题。

(4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①曰:

“吾日三省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平?

传③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曾子:

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是曾皙之子,孔子之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子”。

②三省(xǐng):

多次反省。

③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1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

C.曾子这里所讲的“信”有两个涵义:

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13、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2分)?

子夏①曰:

“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子夏:

孔子的学生。

②贤贤易色:

看重贤德而轻视表面的姿态。

③致其身:

致,献出,尽力。

这里指把生命献给国君。

五、名著阅读题。

(9分)

1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

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

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

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

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

(《家》)

B.“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

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

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

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家》)

C.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巴黎圣母院》)

D.数不清的无赖们聚集在圣母院的广场上,手里拿了各种武器,卡西莫多见了,害怕极了。

于是他就拼死守着圣母院大门。

后来约翰带头搭着梯子上了法国列王长廊,躲在一尊石雕后面,但被卡西莫多发现了,卡西莫多猛扑到他身上,一手抓着他的双脚,把他丢了下去。

(《巴黎圣母院》)

E、觉新听到觉慧要出走的消息,感到惊愕、心痛和委屈,他哀求觉慧不要走,告诉觉慧:

高家的其他人不会让他走。

当觉慧表明心意已决,他又劝觉慧等两年再出去。

后来觉慧提到正是由于觉新不敢反对才导致梅和瑞珏的惨死,觉新终于醒悟过来,并表明要设法帮助觉慧。

(《家》)

15、简答题(5分)

凡是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忘不了这个情节,雨果写道:

“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卡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然与社会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相遇相助。

女囚因什么事被判处死刑?

卡西莫多的这个壮举是什么?

请简要叙述。

(100字左右)

第Ⅱ卷(阅读与表达共23分)

六、阅读与鉴赏(18分)

(一)、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16—19题。

(8分)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

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

”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

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

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

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

他们爱看花,爱闻花。

那儿都是活人。

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

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下话便走了。

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_____________”。

16、

(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7、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

(2分)

18、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

(2分)

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

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D.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二)、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

(10分)

说《易水歌》①

林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②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

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

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

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

《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

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

古诗: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③。

”“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

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④”,而这里说: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

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⑤”,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

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

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

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

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

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

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

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

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

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

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⑦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

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

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

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注释:

①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②[荆轲(?

—前227年)]战国卫人(今河南北部)。

称荆卿,③[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句子。

④[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楚辞·九辨》中的句子。

⑤[明月照积雪」南朝·谢灵运《岁暮》中的诗句。

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⑦[专诸(?

—前515)]春秋时吴国堂邑人。

吴公子光(阖闾)阴谋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荐专诸于光。

僚十二年,光具酒请僚,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立死。

专诸为僚之随从所杀。

公子光遂自立为王。

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20.填空并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4分)

(1)荆轲的事迹见于《》这是一部(体例)的史书。

(2分)

(2)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毕此文,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

本文对你鉴赏诗词的方法有何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谈谈你对“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这句话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

(5分)

23.下面这段文字的划线处,有的词语或需要调换,或位置不当,或成分多余,请加以修改(不用抄原句)。

(3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讲质量

(1),为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2),我们除继续加强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培训外,决定从明年1月1日开始,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广播、电视播音员(3)、节目主持人的读错字、电视荧频字幕出现的错字进行检查、提出批评。

答:

(1)

(2)

(3)

24.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3字。

(2分)

黄河自1972年首次在山东省利津县断流,到1996年累计断流已达57次,共682天,今年以来已断流10次之多!

往常断流多在5、6月份,而今年则于2月7日开始,首次断流为15天;1995年全年为122天,1996全年为136天;1995年断流河段到达河南开封附近的陈桥,长达683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87%。

断流使下游泥沙淤积日趋严重,郑州市以下780公里河床,每年增高近10厘米。

入海口鱼类减少,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干旱加剧,使水源减少。

自1972年至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约268亿元,粮食减产98.6亿公斤。

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

资源保护,势在必行。

八、作文。

(4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叫机会?

”有的说“机会就是你碰到了,别人碰不到的那种运气”;有的说“机会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关照”;有的说“机会就是你平时经营的种种关系”;还有的说“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一考试试题答题卷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__

第Ⅰ卷基础与理解部分

一、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句名篇的上下句。

(10分)

1、                  ;                  。

2、,                      。

3、           ;             。

4、,

5、?

6、               ,             。

二、文言文阅读。

(9分)

7、(2分)8、(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2分)

②、

(3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10、

(3分)

11、

(2分)

四、文化经典题。

(4分)

12、(2分)

13、(2分)

五、名著阅读题。

(9分)

14、(2分)(2分)

15、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第Ⅱ卷阅读与表达部分

六、阅读与鉴赏。

(18分)

(一)、

16、

(1)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7、_

(2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2分)

(二)、

20、

(1)荆轲的事迹见于《》这是一部(体例)的史书(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

(5分)

23、答:

(1)

(2)

(3)(3分)

24、

(2分)

 

八、作文。

(40分)

作文:

200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