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7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 10页.docx

红霞观后感word版本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红霞观后感

篇一:

红霞村观后感

红霞村观后感

首先,感到很幸运,自己能抽到去参观红霞村,期待已久。

今天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红霞村。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或谈论一些有关家乡的变化。

我们大概坐了半个小时的车,就到达了。

进了红霞村,顿时间,真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是一个村么?

”完全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就像一个很高档的小区,建立了高楼的居民房,再加上刚刚下过一场下雨,路上没有什么人,风景秀丽,空气新鲜,又像是一个清幽的公园。

不禁感叹:

要是能住在这里就好了。

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片的农田,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田维持生活或是做一些吃苦有不赚钱的工作。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公告栏,这是村里做活动时,所有的通知都在公告栏上通知的。

上面写有党组织网络,首先是社区党委员会,然后是四个社党支部:

社区党支部,物流党支部,集团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在下面就是党小组的分配。

用图形写得简单明了,看来要建设好一个新农村,一个有组织有能力的党领导是不能缺少的。

上面还有群众言论,按小区的结构分的,并由每一个区,选出一名代表统一表达意见。

如:

三区徐居民反映,二区许居民提议等等。

这反映了有了党的组织的领导,还得以民主自由的原则,结合民众的意见,才能不脱离现实,真正的做到为居民服务,走在正确的道理上。

公告栏上还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服务理

念、承诺,“五议”“五公开”以及红霞村简介等等。

从全方面的展示了红霞村的特点和特色。

接着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里面有物业经理办公室,文体办公室,红霞妇联、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办公室等等。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图书(来自:

:

红霞观后感)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体中心,图书馆的名字叫做“百姓书屋”门上挂着一条横匾“红霞书屋”。

百姓书屋顾名思义这就是属于老百姓的图书馆,每一位喜欢读书的居民都可以来这里品味自己喜爱的书籍。

而红霞书屋四个大字,则体现了红霞村人的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我们曾经的贫穷,经过我们双手的努力,在党的带领下,富裕起来了,并且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提高,这就是我们的红霞书屋。

红霞书屋

在文体中心里,一群阿姨在练瑜伽,看着她们满怀自信的微

笑与站姿,整个中心室里都充满了快乐、幸福与青春的活力。

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怕打扰到他们就没有进去,但是一阵阵欢声笑语不停的从活动室里传出。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开怀大笑?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红霞幼儿园,有桔子班,苹果班,草莓班,看着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拍着手练顺口溜;下课了还可以在幼儿园的小游乐场里,玩滑滑梯,玩一些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小玩具,真是让人羡慕呀。

红霞村幼儿园

听老师介绍,红霞村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由村里负担。

为此,红霞村每年将支付近10万元。

村里利用多年积累和村集体土地补偿金,着力解决老人、小孩、失地劳动力的困难:

老人领退休金,学生免书杂费,劳力变上班族等等措施,解决村里人的困难。

201X年起,红霞村给男年满60岁、女年满50岁的老人每月发放210元的退休金。

201X年,村里将退休金标准提高到260元。

红霞村300余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红霞村的400名中小学生每学期入学前,凭户口本报名,可不交书杂费。

高校落户前,红霞村都要与之签订优先安置村民协议。

目前,两所大学的后勤岗位已安置村民200多人。

后期,这里还将有两所大学入驻,村里把安置村民作为“第一条件”。

红霞村正在规划建设工业园,失地农民将全部得到安置。

为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村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设立了大病救助公积金,农民大病报销比例达85%

终于能明白从老年人活动中心里传来的笑声为什么如此爽朗清脆了,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和安详,因为红霞村有了新的面貌、新的改变,因为他们奔上了小康的生活,孩子能上学了,年轻人有稳定的工作,老年人可以还有退休金,如此和谐的生活,怎能不让人开怀大笑呢。

新农村示范村的参观,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了:

贫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的。

并且坚定了对党的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姓名:

学号:

201X年6月5日

篇二:

张红霞观后感

乘着梦想的翅膀

----201X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从守护生命、热爱祖国,到寻找幸福、关注美丽,五年来,每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共同的期盼。

201X年,《开学第一课》聚焦梦想,女航天员王亚平、钢琴家郎朗、单亲妈妈郑亚波等都走上讲台,为孩子们展示梦想的力量。

201X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邀请的主讲“教师”中普通人首次占到一半。

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与钢琴家郎朗、曾在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一起,为孩子们进行梦想演讲。

开学第一课分三小节。

第一节课“有梦就有动力”中,王亚平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飞天梦”。

十年前,杨利伟首飞当天,她在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冲出大气层,去看看太空中那个神秘的世界。

十年后,靠着持之不懈的努力,小女孩成为我国的女航天员,并首次在太空授课。

王亚平鼓励孩子们: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第二节课“有梦就要坚持”的主角是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

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但她没有中断对舞蹈梦的追逐。

她忍受巨大的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廖智用自己的经历证明:

一旦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第三节课“有梦就能出彩”讲述了关于钢琴的两个故事。

知名钢琴家郎朗15岁出国学钢琴,当时作为替补,演出机会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最勤奋的替补。

就是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得到参加芝加哥交响乐团世纪演出的机会,从而一举成名。

同样拥有钢琴梦想的还有黑龙江鹤岗的单亲妈妈郑亚波,她是一位加油站女工,为给自闭症儿子开发智力,11年里坚持看视频自学弹钢琴,再手把手教给儿子。

如今,当初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威已经能弹多首中外名曲,还能聊天唱歌。

母子二人还为全国中小学生表演了弹唱《亲爱的小孩》。

在这个别开生面的梦想课堂上,一个个因为拥有梦想而使生命变得更璀璨、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普通人闪亮登场。

这些真实的故事和身边的人物,让我们体会到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心怀梦想并为它付出努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让我们理解梦想需要坚持,只有做梦想的实践者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明白努力圆梦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博兴县第三小学张红霞

篇三:

老兵观后感

201X年感动中国人物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的人物事迹观后感201X年感动中国人物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的人物事迹观后感201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三思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1X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

迹及颁奖词》,同学们可以参考学习

【特别致敬:

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人物事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

他们是历史,也是

现在。

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

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

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

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

和抗战

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

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

来。

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

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篇二:

观《壮哉,沙海老兵村》有感观《壮哉,沙海老兵村》有感201X年9月9日,在公司党支部组织的“四强”活动专题学习会上,我与同事一起观看

了《壮哉,沙海老兵村》。

六十年前,一道紧急命令,一支英雄部队,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

的进军记录。

他们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里木盆地,克服了狂风暴沙、饥饿干渴等困

难,昼夜兼程15天、行程近755公里,胜利解放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

奇迹。

从此,这支部队就留在了这里,成为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里一个深藏了六十年的英

雄群体。

他们耄耋者九十有二,古稀者七十有八,平均年龄八十五岁,平均军龄六十六载。

无论何时,他们都始终牢记“兵”的身份,爱护着他们的荣誉勋章,珍惜着他们的军衣军帽,

珍藏着他们各个时期和战友最珍贵、最纯真的记忆。

走过硝烟炮火,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留

了下来,用握枪的双手,构建和经营未来的生活。

他们在沙漠的边缘,书写着使命与生命的

交响乐章,充满深情,弃舍无悔。

“兵”的使命,“兵”的职责,“兵”的情谊,伴随着他们,

让他们用一生去守护一片土地,用一生去信守一份承诺,用一生去坚定一个信念,支撑着他

们顽强伟大的生存。

六十余载光阴飞逝,老兵们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同甘苦、共欢乐,为边疆建设、边防巩

固付出数不尽的艰辛和努力。

现在,他们都已是80多岁的高龄,但依然伴着风沙,伴着胡杨,

伴着他们用热血浇灌出的绿洲,从容地迎接每一天升起的太阳。

六十多年来,共和国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群老兵没有变,

他们始终恪守着军人的信念,守着祖国的阵地,守着战友的记忆。

他们把忠骨埋在了大漠,

把忠诚献给了祖国。

此时此刻的我,依稀还记得那首诗:

“您满头的白发,飘逸着红军饱经硝烟战火的红旗;

您粗裂的大手。

铭刻着南泥湾大生产艰辛的记忆;您警觉的目光,依然瞄准杀敌钢枪的准星;

您颤巍的双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

”一首饱含热情的诗歌,是对沙漠老兵一生经历的

真实写照,是对沙漠老兵奉献精神的深情讴歌。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着另一个生命,用自

己的青春照亮另一个人的青春。

他们用自己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一言一行,展现着军人

的精神风貌,诠释着弥足珍贵的老兵精神。

他们有着沙漠胡杨般“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

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气概,有着戈壁红柳般“根出艰苦不放弃、身处恶劣不

言苦、自力更生不抱怨”的朴实情怀。

岁月虽然磨砺了老兵,生命会流逝,但老兵精神却能

够在后辈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以永生!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老兵精神,以信念为方向,化知识为动力,铸

理想为刚犁,努力学习、奋斗拼搏,用生命与忠诚、用热血和青春,代替老兵们去继续履行

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

篇三:

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改开以来,尤其是在每年的抗战纪念日来临之际,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有关抗战老兵

的采访报导。

尽管老兵的经历各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兵都会说,因为不愿意打内战,抗战

结束了就回乡务农了,或者改行了。

这话简直就是放屁,亏他还当过兵,这话也能说出口,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无论当什么兵也不是自己想回家就能回家的。

尤其是当国民党的兵,大

多数都是被迫来当兵的,不是抓来的,就是被赶来的,哪有自愿的。

能回乡的,不是伤兵就

是被整编裁员的才能退伍的。

哪有一个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解甲归田的?

以前也没有听过哪个国民党的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而退伍回乡的,除非是被解放军抓

了俘虏放回家的。

不愿意打内战,是一个国民党小兵说了算的吗?

不是因为美国帝国主义出

钱出枪,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是不敢发动内战的。

内战的罪魁是蒋介石,后台是美国鬼子。

国民党小兵只不过是美国的走狗炮灰而已。

他们只有盲目地跟着上战场送死,根本不可能有

那么高的阶级觉悟,不愿意打内战!

(都是汉奸媒体安排这样说的)这场内战不是人民发动的,人民也不愿意打内战,但是正义的人民赢得了战争。

人民解

放军打赢了解放战争,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人民没有错,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没

有错,错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

那种企图以抗战老兵的口吻来否定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是徒劳的也是可耻的。

抗日战争是外战,参加过抗战当然是光荣的,牺牲了的,在人

民英雄纪念碑上也有他们的英灵寄托,但是,没有因为抗战而牺牲的后来又跟着老蒋打内战

的都属于战争罪犯之列,不能因为有过抗战的经历还依然是英雄。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

争中牺牲的烈士才是人民英雄。

这就是历史,历史已经定格了,想否定没门!

所谓抗战老兵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国名党的兵,地方军阀的兵,还有山寨土匪的兵,

是什么兵就是什么兵,民兵就是民兵。

不能因为参加过抗战过,就没有区别了,都姓一个姓

了。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成员,叫做战士,他们都是革命战士,不叫什么老兵。

革命战

士和所谓的抗战老兵是有区别的。

历史是不能随意混淆的,老红军和国民党老兵也不能混淆,

不能把国民党老兵当做老红军一样对待,老红军是革命臣,一定要分清楚。

给国民党老兵的

政策是优待俘虏,属于革命的人道主义。

历史功臣和历史罪人就是要有区别。

不能给下一代人造成历史错觉,内战错了,共产党毛主席错了,这是混蛋逻辑。

错的罪

的是老蒋这个老朋友,还有美帝那个王八蛋。

朋友归朋友,错误归错误,罪行归罪性,王八

蛋滚远点。

篇四:

参观抗战老兵校园摄影展有感他们,让我懂得

——参观抗战老兵校园摄影展有感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光阴在他们发尖添上一丝丝银发。

但这依然无法抹

平在那血雨腥风的时代中,他们的英勇,他们的豪情。

今日的抗战老兵,少说也有八九十岁。

很难在他们平凡朴实的面孔上找出曾经的豪迈,

只有听他们的叙述,才能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去感受当时中国军民的顽强与不屈。

在枪林弹雨之中,背负着国仇家恨战斗。

他们经历过无数生死抉择,与死神一次次擦肩

而过,最亲密的战友在眼前战死,所在乎的一切被日寇毁灭。

在残酷的战斗中,他们幸运地

活了下来。

只是这段记忆,永久的封存在了记忆深处,以至于在梦中也无法挥去?

?

那时,每一个战士都有一个梦,一个富国强兵,让国家不再被肆意践踏的梦,每每想到

这里,便有了无穷的勇气与力量。

而今,历尽磨难的中国已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了。

但我们不能忘记,今日美好生活的缔

造者正是这些老兵。

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阻挡了日寇的铁甲战车,用小米加步枪与武装到牙齿

的日军鏖战,将日寇赶出中国,才有了今日的美丽中国。

他们才是真正应该让世人尊敬,让

世人仰慕的人!

七十年,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人类,却是很长的过程,

长到足以完全忘记历史,或是永久铭记历史。

昔日的血雨腥风已经烟消云散,但老兵们的英勇必将为世人所铭记。

篇五:

五二王悦听

抗战老兵讲故事后的感想听抗战老兵讲故事后的感想石寺镇中心小学五二班王悦辅导教师刘红霞贾仁敏今天早上,我们到会议室听开展

老兵刘月升老爷爷讲抗日战争的故事。

我听完故事后感触很深。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名叫林林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

爷爷

告诉林林,他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了,林林对爷爷说:

“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

样,当打鬼子的英雄。

”林林有一条大狗,名叫阿黄,从小和他玩到大,阿黄既聪明有强壮。

一天,林林带阿黄去钓鱼,他们回家的时候,林林不小心被一个东西给绊倒了。

仔细一

看,原来是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

过了一会儿,八路军叔叔醒来了,他看见林林蹲在

身边,就断断续续地对林林说道:

“小朋友请你帮我把这个竹.....筒.....交给游.....游击

大队,它很重要.....”说完八路军叔叔就闭上了眼睛。

林林哭的很伤心。

第二天,林林和阿黄带着竹筒去找游击大队。

突然,他看见前方有日本鬼子的巡逻队,

他急忙把竹筒交给阿黄,让他去找爷爷,自己却留下来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

日军发现了林

林,便走过来,用枪指着林林说:

“八路军在哪里?

”林林假装要告诉鬼子,趁机打了小鬼子一巴掌。

鬼子恼羞成怒,对着林林一脚踢去,直到

林林昏死过去。

后来,爷爷在阿黄的指引下找到了林林,并将竹筒送给了游击大队,八路军叔叔找到了

林林,夸林林是个勇敢的孩子。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叫林林是“小英雄。

”这位小英雄就是刘月升老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震撼了。

林林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勇敢,他聪明机智,面对

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将情报保护得很好,不愧是一个小英雄。

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

幸福,都是许许多多像林林一样的小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

福生活,好好学习。

也要像林林那样,不能胆小怕事,做一个爱国的人。

篇四:

《三个傻瓜》观后感王红霞

《三个傻瓜》观后感

油坊联合小学王红霞

曾经看过这部电影,那是在去年我老公的推荐下,他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所以,当时抱着开心一笑的想法来看这部电影的。

电影一共长近三个小时。

看完之后,比这些年来看过所有的电影感触都深刻,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我找到了在现代生活里,更确切地说是绝大多数中国学子的影子,更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次我是带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再次认真的观看了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

正如影片最后一句台词“追随长处,成功伴随你”。

电影一开始,片中的三个主人公之一的法尔汗出生,他的爸爸就宣布了:

我的儿子是工程师。

但他没有想过,法尔汗到底想不想成为工程师,就擅自做主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法尔汗后来说:

我想成为什么,没人问过。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中国的孩子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这跟目前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做法一模一样,很多中国父母从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的一生都设计好了,希望孩子能够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并且还经常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

“这都是为了你好”。

但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样的,父母们从来不关心。

说到底,这只不过是父母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这就是没有做到尊重,即没有尊重孩子内心深处的选择。

的确在当今社会的学高等教育当中,中国跟印度的大学教育

都存在着类似的弊端。

想想当自己上完一堂课之后,学生会为学到的知识而激动万分吗?

常常学生都是在讲台下呆呆的听着,写着,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听没听,听不听得懂,有没有兴趣去听,一些老师极少在乎,只是千篇一律的在不同的课堂重复相同的书上的内容,甚至连课外举例都一样的上课。

这样的结果就是死记硬背的同学考试往往取得好成绩。

也许有不同的声音会说至少这些死记硬背的同学还能取得好成绩,比那些上课连课都不听的同学强得多,他们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今后怎能有所成就?

但是事实是这些同学一样能再他们感兴趣的行业上取得巨大的成绩。

比尔·盖茨辍学却成功创办了微软,韩寒没上大学却是中国最著名的青年作家之一。

又会有不同的声音说这些只是特例,那么中国每年有那么多毕业大学生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他们中还是有无数人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所以要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白白浪费时光,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那么老师就应该多与同学互动。

学习并不无聊也不空虚,只要找到自己方向,一样可以过得很充实,在此期间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深入的知识,而且可以交到几个好朋友,像兰彻,法尔汉,栾邱那样深刻的友谊,那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是受益终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