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7925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610的认识和读写教案冀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18~19页用10描述物体数量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了0到9这10个数字。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数字10描述物体的数量。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10的认识和读写,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看图说话,并从熟悉的情境中抽象出10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认、读、写10,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能认、读、写,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难点:

从熟悉的情境中抽象出10。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花片、小棒、课件。

学具准备:

花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动画课件)

师:

亲爱的同学们,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数字乐园里来了很多数字宝宝,从0到9的数字都来了,这个时候数字9趾高气扬的可骄傲了,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都没有我大,谁敢跟我比。

你是1,小,表示一个物体;而你0最小了,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0伤心地哭了,1看见后跑到0的身边,它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付9,同学们,你们说说,是什么办法?

生:

1和0站在一起,变成数字10。

师:

对,它们站在一起组成了10,这个时候9只有垂头丧气地走了!

10比9大,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习数字10。

(板书:

10的认识和读写)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演,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探求新知。

(一)10的认识

1.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

课件出示看图说话。

师:

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并思考)

生1:

图中有6个女孩,4个男孩。

生2:

图上共有10个小朋友。

生3:

每个小朋友手中均拿着一个气球,共有10个气球。

生4:

图中共有10盆花。

......

2.实物操作---动手摆一摆。

师:

如果按照图上的人数摆花片,一个小朋友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花片来表示图上小朋友呢?

摆完请你们数一数你们摆了多少个花片?

(同桌合作共同摆花片;当摆出9个以后讨论:

再摆1个花片,一共是几个花片)

生:

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桌子上共摆了10个花片。

师:

你可以用摆小棒的形式表示气球的数量,并把数出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数小棒,并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

同学们刚刚都利利索索的捆好一捆小棒,老师现在想知道,你们捆好的一捆小棒是几根?

生:

一捆小棒是10根。

3.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这个数,你愿意和10交朋友吗?

让我们联系生活用10说一句话。

(学生分小组活动,最后学生汇报用10说的一句话,教师选择并加以推荐)

生1:

我们两只手有10个手指头。

生2:

我们小组有10个小朋友。

生3:

9月10日是教师节。

生4:

早操排队时,我站在第10个。

......

设计意图:

新课标倡导: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以及说一说,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

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二)10的读写。

师:

观察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

10是由数字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

师:

你们观察可真细致呀!

因为数字10是由两个数字合成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在田字格中写10----田字格左边一半先写1,田字格右边一半再写0.(在田字格上示范10的书写)注意两个数字不要靠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远。

(学生先书空,再在教材19页田字格中描红,最后自己书写10)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书写10,书写不规范的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10的书写,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数字10准确描述物体的数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学生先数一数,再全班数一数,然后用数表示出来。

(3)同学之间交流数的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3题。

(1)鼓励学生不看图,倒着数。

(2)结合火箭发射前倒计时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倒着数数的事情。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1.填一填。

2.找朋友。

答案:

1.56910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字10表示物体的数量。

谁能说一说如何表示物体的数量以及如何书写10?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数一数物体的数量,物体有几个,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1捆小棒是10根。

3.10是由数字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

田字格左边一半先写1,田字格右边一半再写0。

注意两个数字不要靠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远。

六、布置作业。

1.看数图颜色。

2.比一比,填一填。

3.做一做。

(1)一共有()只小鸭。

(2)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了?

从右边数起呢?

答案:

2.333.

(1)10

(2)从左边数第2、4、6、8、10只小鸭戴帽子了;从右数,第1、3、5、7、9只小鸭戴帽子了。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和读写

1.10个小朋友用数字10来表示。

2.10的书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图说话,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示意图开始,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再结合数字描述物体的数量。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学生彼此交流各自的生日)

师:

我们的祖国妈妈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呢?

生:

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

10月1日是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

可是你会书写祖国妈妈的生日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的认识和读写。

(板书:

10的认识和书写)

(2)猜一猜。

师:

下面我们猜一个小谜语,比赛看哪位同学的反应快。

猜一猜:

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字会画画。

生:

谜底是:

手。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们的猜一猜的游戏,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数字10的理解。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包

(一)日常生活中用10表示的三种事物

10根手指,10元钱,1元等于10角。

(二)在生活中寻找能用0—10来表示的物体

0、鸡蛋1、铅笔2、小鸭子3、耳朵4、三角型的小红旗5、秤钩6、口哨7、镰刀8、葫芦9、气球10、铅笔+鸡蛋

 三、资料链接。

(一)罗马数字从1到10的写法

I-1unusII-2duoIII-3tresIV-4quattuorV-5quinqueVI-6sexVII-7septemVIII-8octoIX-9novemX-10decem

(二)“10”是怎么来的

从前,有一个人,他打死了一只野兽,于是,他就在地上画了一竖道,表示打死了一只野兽。

有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了两竖道,表示打死了两只野兽。

有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于是,他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了三竖道,表示打死了三只野兽。

又是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四竖道了,表示他已经打死了四只野兽。

又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继续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五竖道了,表示他一共打死了五只野兽了。

又一天,这个人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了六竖道,表示他已经打死了六只野兽。

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仍然和以前一样在地上画了一竖道,已经有七个竖道了,表示打死了七只野兽了。

又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竖道了八个了,表示已经打死了八只野兽。

一天,他又打死了一只野兽,又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有了九竖道,表示已经打死了九只野兽。

又一天,这个人又打死了一只野兽,他依然在地上画了一竖道,现在总共有了十个竖道,表示他已经打死了10只野兽。

这时候,他就数了数:

1、2、3、4、5、6、7、8、9、10,他就发现了,10正好和我们的手指头一模一样多,于是,他就在地上画竖道的地方做了一个记号,画了个圈(“0”),代表“捆”的意思。

有一个小姑娘在沙滩上捡贝壳,她捡了10个贝壳,就数了数,她也发现,10跟自己的手指头一模一样多。

“10”终于有了!

附送: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2.7几个和第几个教案冀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从某一方向数用第几和几个解决问题。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第几个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熟悉的情境和动手操作,经历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能用第几个表示具体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勇于交流自己个性化的做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用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能用第几个描述具体的事物。

难点:

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花片(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课件。

学具准备:

花片(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水彩笔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每排6个,共4排椅子)

师:

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马上开始了,小红的座位是2排5号,谁能帮小红找到她的座位?

你是怎么帮忙找到的?

生:

小红的座位是2排5号,首先从第2排找,椅子背上写着数字5的就是小红的座位。

师:

小红终于在联欢节目开始前高兴的坐在座位上欣赏节目了,谢谢同学们!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几个和第几个。

(板书:

几个和第几个)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小动物排排队,理解序数含义。

课件出示动物赛跑的情境图。

师:

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参加赛跑的都有哪些小动物?

共有几只?

生:

参加赛跑的小动物有小马、小鹿、小兔子、小狗和小乌龟,共5只小动物。

师:

谁跑第1名?

每个小动物均跑第几名?

小兔子跑第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

生1:

小马跑第1名。

生2:

小鹿跑第2名。

生3:

小兔子前面有小鹿和小马,所以小兔子跑第三名。

生4:

小狗跑第4名,小乌龟跑第5名。

师:

真是一群有实力的小裁判!

刚刚我们区分小动物各自跑第几名时,隐含着你们都是从前数的这群小动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时,首先选择观察方向,使学生明白数的起点不同小动物所在的位置也不同;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几个是物体的总数量;第几个可以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

(2)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师:

拿出准备好的花片(1个黄色花片和7和红色花片)请同学们先独立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看看黄色花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摆放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出示其中两个同学摆放的情况)

师: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花片吗?

谁能说一说黄色花片摆在第几?

生1:

摆上面的图形共用8个花片。

生2:

从左数,黄色花片摆在第5。

生3:

从右数,黄色花片摆在第4。

师:

为什么同一个黄色花片,一会说它摆在第5,一会又说它摆在第4,到底谁说错了呢?

生:

同学们说的都对,只是有的同学是从左数,有的同学从右数。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同一种摆花片的结果,开始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不一样,进一步感受“第几”的相对性。

但是摆花片用的总数量不变。

师: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花片吗?

谁能说一说黄色花片摆在第几?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摆放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几个和第几个,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几个描述物体的数量,而用第几个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学生先把符合题意的物体圈起来,再数一数。

(3)同学之间交流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2题。

几个和第几个的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颜色的机会。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3.想想做做。

答案:

3.4号车前面有3辆车,它的后面是3号车。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和第几个。

谁能说说几个和第几个有什么不同?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几个表示一共有几个(是物体的数量)。

2.第几个只表示其中的某1个(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一共有()级台阶,小青蛙在第()级,小老鼠在第()

级,苹果在第()级。

2.猜一猜。

3.数一数,填一填。

从左数,

排第

从右数,

排第

4.在○里填上“>”“<”或“=”。

9○87○105○50○38○2

答案:

1.4134

3.34

4.><=<>

板书设计

几个和第几个

5只小动物:

表示数量的多少

第3名:

表示位置

从左数,黄色花片摆在第5;从右数,黄色花片摆在第4

第几具有相对性,分清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从前数还是从后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结合动物赛跑情境图,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数参加动物总数量开始,分别让学生谁跑第1名。

再结合第几描述出小兔子所在的具体位置。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了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请5位学生到前面来排成一直队。

师:

请同学们先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同学在队伍中是第几个。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问题:

xx排在第2个,这里的第2个指的是几个人?

你知道前两个人是谁吗?

)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用解决刚刚的几个问题。

(板书:

几个和第几个)

(2)师:

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比赛看哪名同学(每组10名同学)的反应快。

均是从前数。

1.第5名同学起立。

2.前5名同学起立。

3.第7名同学坐下。

4.第1名同学起立。

5.前8名同学坐下。

……

有的同学反应不及时,与其他同学动作不同,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们的游戏,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包

如何区分第几个和几个

根据题意,把符合题意的图形圈起来,再按照规定方向数一数。

几个:

是物体的多少(是物体的总数量)。

第几个:

是具体的物体(是描述具体物体的位置)。

 三、资料链接

(一)古人科举考试的前三名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三个级别全考第一叫“三元及第”。

基称唐代已有,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

后亦称殿元、鼎元。

清赵翼《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

”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三元》:

“正统十年乙丑,商公辂由解元、会元捷状元。

终明世三元,公及黄观而已。

先是文运独盛于江西,故有‘状元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之谣。

”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二)篮球比赛的名次评定

篮球比赛,采用循环制方法进行时,其名次是按照规则,以积分的多少来决定的。

(1)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而告负),弃权得0分。

按积分多少次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

(3)如遇两队以上的队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的成绩来决定名次。

如名次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如仍相等,再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来决定名次。

(4)比赛如弃权,弃权队名次列后,各队与弃权的比赛成绩均以“0”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