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186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测谎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谎实验报告.docx

《测谎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谎实验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谎实验报告.docx

测谎实验报告

gkt原理的模拟犯罪测试范式实验研究

摘要犯罪知识测试(gkt,guiltyknowledgetest)模式是国内外应用于测谎的主要方法之一。

gkt采取的基本范式是再认模式。

罪犯与嫌疑者(无辜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作案情节及现场进行了有意或无意的识记,而后者对此一无所知。

具体实验时,会询问当事人一些可能与犯罪过程有关的问题,并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指标。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gkt(犯罪知识测试)方法,对模拟说谎情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中血压和呼吸指标可靠性低,脉搏和肌电较为敏感但准确性较差,由于实验过程中问题编制、测量方法等问题,本实验的结果不具有参考性。

关键词gkt;测谎;多道生理仪

1引言

说谎,即言语性欺骗,一般认为是个体通过言

语表述对自己或别人的信念系统进行欺骗的行为。

有研究者提出,说谎的概念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它确实是假话;第二,说话的人明确知道它不是真的;第三,说话的人希望听者能够认为它是真的。

说谎者在说谎时,通常表现出一些与说真话时不同的特点,称为说谎线索。

说谎线索既包括生理反应方面的线索,也包括语言和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线索。

测谎,即是利用说谎线索对说话者谎言的测定。

远在现代测谎器发明之前,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的人群中,意欲验明有些人是否正在说谎的方法就已经得到应用。

例如,古代的中国人命令疑犯咀嚼稻米粉,然后再将稻米粉吐出来;若是干燥的米粉则可验明疑犯就是罪犯。

再如,古代英国的疑犯会被给予一片面包和一块奶酪,那些吞咽不下面包和奶酪的人就被认定为有罪。

这两种方法是利用了人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唾液的分泌会减少。

目前,有三种方法来识别说谎者,第一是通过观察说谎者的非言语行为,例如他们的动作,是否有笑容或者视线转移,声音的高低,说话的频率,是否口吃等;第二种方法是分析说话的内容;第三种方法是用多道测谎仪来检查生理反应(血压、心率、手掌出汗等)。

很多情况下,测谎利用的是生理线索。

人们说谎时,出于害怕谎言被揭露的复杂心理(紧张、恐惧、慌乱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时,生理上会出现许多异常变化,如深呼吸、屏气、呼吸加快或减慢、脉搏加快或不稳、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肌肉紧张甚至颤栗等,从而导致呼吸曲线、心电图、皮肤电和肌电图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常,这些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不受主观意识控制(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通过对生理反应的

1

记录,可以推测当事人是否说谎。

犯罪知识测试(gkt,guiltyknowledgetest)模式是国内外应用于测谎的主要方法之一。

从lykken提出该方法至今,gkt测谎模式已经获得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在gkt中,犯罪信息以言语形式直接呈现,故其心理生理差异通过定向反应机制来调节,对于关键信息的加强反应不再需要归因于情绪反应。

ben等人将gkt模式成为对于心理生理测量的认知方法,因为它依据人们"知道什么",而不是人们的情绪、注意点和条件化反应。

许多研究者的实验证实,gkt的测谎准确度非常显著地高于随机水平。

gkt采取的基本范式是再认模式。

罪犯与嫌疑者(无辜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作案情节及现场进行了有意或无意的识记,而后者对此一无所知。

具体实验时,会询问当事人一些可能与犯罪过程有关的问题,并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指标。

gkt方法的分析依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犯罪场景提问引发的被试反应,二是犯罪情节相关问题和无关问题引发被试反应差异。

测谎是刑事侦查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帮助警察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为罪犯。

目前办案实践中的gkt测谎模式是在测试方(警方)完全掌握确切犯罪知识的情况下用已知的犯罪知识进行测试。

因此,gkt测谎的实践价值是在基本确定犯罪事实之后,为进一步确证罪犯身份提供生理心理方面的测试证据。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gkt(犯罪知识测试)方法,对模拟说谎情境进行检测,以掌握测谎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另外,对比不同被试测谎实验的测量结果,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讨论测谎原理的科学性。

2实验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8名xx大学心理系本科生,无心肺疾病史。

其中男生3名,女生5名。

2.2仪器与材料

仪器为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传感器,血压计。

实验所用故事材料和问题如下:

i.模拟测谎故事情境

如下所述,即为实验中设置的犯罪情境,供罪犯身份的被试阅读。

在a扇了我一巴掌之后,我的心情就不能平复下来。

一年半的无间断嘲讽,就是我这样的好脾气也要崩溃了。

我忍住眼泪,努力不去看自己前男友和她的各种合影,无耻的人在宿舍里到处放的都是。

我不懂小三为什么会这么理直气壮,这么下贱的东西。

我必须要报复了

我下午去买了硫酸,藏在了宿舍旁的办公室里。

在回来的路上,我照了一次镜子,我还是那么单纯懵懂的那个孩子吗?

也许今天之后就不是了。

等到深夜,我取出硫酸,坐在床下听室友的呼吸声。

恩真安静。

两点了,我带好手套,把硫酸用力的泼向了扇我的那个婊子,当然,对准了她的脸。

然后又迅速的泼向另外两个室友,然后是我自己。

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泼向了我的脸。

剩下的就是藏好手套和呼救了。

被毁容的我们,都是受害者。

ii.问题设置

基于gkt的方法,本实验设置了以下13个向被试提出的问题,其中问题前带有星号(*)的为相关问题,其他问题是无关问题。

1.你今天在食堂吃饭了吗?

2.你是理科的学生吗?

3.*案件发生在傍晚吗?

4.被刺的部位是胸部吗?

5.*你现在有男朋友吗?

6.*今天宿舍办公室有人吗?

7.你今天买过刀子吗?

8.*你今天买过手套吗?

9.你今天有跑步吗?

10.*案发时你在场吗?

11.*你是今天买了化学药品吗?

12.你是今天带手环了吗?

13.你今天见过狗吗?

2.3实验程序

本实验有两名主试和五名被试,被试全部为女

2

性。

实验开始前,主试独立编写模拟犯罪情境以及问题(如实验材料部分所示)。

同时,五名被试抽签决定嫌疑者或罪犯身份,以及实验顺序,并且这种身份对其他被试和主试均保密。

实验开始时,两名主试一人负责血压计和多导仪,一人负责提问。

要求罪犯身份的被试仔细阅读故事情节,而嫌疑者身份的被试只告知其被怀疑,不阅读故事情节。

然后实验房间每次进入1名被试,其余被试在外等候。

被试进入实验房间后,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被试的肌电、脉搏和呼吸1分钟,并进行血压测量以作为安静状态的基准。

之后,主试严格按照编写好的语句向被试提问,要求被试统一作答"我不知道是不是xxx",同时利用多导生理仪记录其呼吸、脉搏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在每一个问题处打上标签;结束所有提问之后,立即再次测量被试的血压。

下一名被试进入房间,直至所有被试完成实验。

?

实验注意事项

1.主试不能知道每名被试的身份,以免产生

实验者效应;

2.主试的提问和被试的回答需要标准化,避

免因表述不统一干扰实验。

3实验结果

本实验的数据处理时取提问问题给出后的5秒钟之内到下一个问题前的数据,脉搏取5秒钟测量,呼吸和肌电取提问结束后首个波动的波谷与波峰之间的差值。

如果波动由动作、说话或其它干扰引起,忽略。

如果一个波动在提问之前就开始,忽略。

如果波动从提问开始时就开始上升,所取波动值从提问开始时的反应最低点开始计量。

3.1脉搏

表3-1不同被试的脉搏参数

测量节点基线

12*34*5*67*89*10*111213

6791987775667068686165635768

脉搏率bpm(次/分)

嫌犯0嫌犯1嫌犯2嫌犯3嫌犯4

5865516560595868566765566460

7264656266676665666564686767

6566566263706151565560596241

84868490809275867592921009286

3.2呼吸

图3-2不同被试的最大呼吸峰值与基线差值图

注:

1.标星号的为案件相关问题节点。

图3-3不同被试的呼吸频率与基线差值图

图3-1不同被试的脉搏与基线差值图

由上表,嫌犯0的脉搏率为71±10.8(次/分),嫌犯1的脉搏率为60.9±4.6(次/分),嫌犯2的脉搏率为66±2.2(次/分),嫌犯3的脉搏率为59.4±6.9(次/分),嫌犯4的脉搏率为86.7±6.7(次/分)。

其中嫌犯0的心率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嫌犯4、3。

进一步计算每名被试在每个问题后脉搏和基线的差值,并按照相关问题和无关问题进行分类,将第13个问题剔除后,对每个被试的有关问题脉搏基线差和无关问题脉搏基线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结果均不显著。

若以每三个问题为一组,脉搏基线差最大的是有关问题则记1分,是无关问题则记0分,得到结果为嫌犯0得分0;嫌犯1得分1;嫌犯2得分3;嫌犯3得分2;嫌犯4得分4。

3

由于回答问题之后有效的数据记录时间短,故在此仅对最大呼吸峰谷值和呼吸频率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峰谷值随着问题的相关性没有趋势性的变化。

嫌犯1和嫌犯3的呼吸频率数据均有问题,在此对这两人的呼吸频率不作分析。

其余嫌犯0的呼吸频率为15.9±1.9(次/分),峰谷值2.1±1.4mv;嫌犯1峰谷值10.8±4.1mv;嫌犯2的呼吸频率为13.9±2.8(次/分),峰谷值2.6±0.7mv;嫌犯3峰谷值2.6±1.9mv;嫌犯4的呼吸频率为17.6±2.7(次/分),峰谷值2.7±2.1mv。

同样将第13个问题剔除后,对每个被试的有关问题呼吸频率/峰谷值基线差和无关问题呼吸频率/峰谷值基线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结果均不显著。

若以每三个问题为一组,得到结果为最大呼吸峰谷值基线差最大的是有关问题则记1分,得到嫌犯0得分1;嫌犯1得分4;嫌犯2得分3;嫌犯3得分0;嫌犯4得分1。

表3-2不同被试的呼吸参数

测量节点呼吸频率(次/分)

最大呼吸峰谷差值(mv)嫌犯0嫌犯1嫌犯2嫌犯3嫌犯4嫌犯0嫌犯1嫌犯2嫌犯3嫌犯4

注:

1.标星号的为案件相关问题节点;2.标暗的为问题数据;3.嫌犯3的呼吸波形图没有明显的波形,无法进行呼吸频率的分析。

3.3血压

表3-3不同被试的血压参数

图3-4不同被试的肌电峰峰值与基线的差值

表3-4不同被试的肌电峰峰值

测量节点基线

12*34*5*67*89*10*111213

0.290.850.800.760.220.300.260.210.290.380.340.430.530.43

肌电峰峰值(mv)

嫌犯0嫌犯1嫌犯2嫌犯3嫌犯4

0.100.080.080.090.070.080.080.080.070.070.080.080.070.11

0.230.130.140.120.120.100.110.090.120.130.130.120.100.09

0.780.310.051.120.060.060.180.060.070.050.050.050.060.09

0.140.140.140.150.090.140.450.260.190.280.110.150.150.32

高压(mmhg)嫌犯

编号基线测谎后

1234

89100124102123

9310193107129

低压(mmhg)基线

58

61746584

测谎后

6559685192

对测谎后的血压值跟基线进行对比,高压差值最大的是2号,测谎后的高压下降了25%,变化最小的是1号仅上升了1%;低压差值变化最大的是3号,测谎后低压下降了20%,其次是0号上升了12%。

3.4肌电

嫌犯1的肌电峰峰值为0.08±0.01mv,嫌犯2的肌电峰峰值为0.12±0.03mv,嫌犯3的肌电峰峰值为0.21±0.31mv,嫌犯4的肌电峰峰值为0.19±0.10mv。

其中嫌犯3的心率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嫌犯0。

进一步计算每名被试在每个问题后脉搏和基线的差值,并按照相关问题和无关问题进行分类,将

1

第13个问题剔除后,对每个被试的有关问题脉搏基线差和无关问题脉搏基线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结果均不显著。

若以每三个问题为一组,脉搏基线差最大的是有关问题则记1分,是无关问题则记0分,得到结果为嫌犯0得分1;嫌犯1得分3;嫌犯2得分1;嫌犯3得分3;嫌犯4得分3。

结合波形图,0号嫌犯在回答部分问题之后肌电有较为明显的一个起伏然后恢复平稳,其余被试在实验全程肌电都有不稳定的波动。

3.5罪犯的各项指标表对比图

图3-1呼吸对比图(左基线,右为第8个问题后)

图3-2脉搏对比图(左基线,右为第8个问题后)

图3-1肌电对比图(左基线,右为第8个问题后)如图,基线呼吸平稳,在问问题之后呼吸有明显的波动,不排除是由于回答问题而使得呼吸变化;脉搏的基线和测谎时并无明显区别;肌电的基线平稳,在测谎的问题后有明显的波动。

4讨论

4.1结果分析

仅从数据的分析上来看,本次测谎中每项生理指标的结果不一致,稳定性不统一,也没有随着问题的相关性而有趋势性变化的指标和被试。

如果将各指标下的得分简单相加,得到结果为0号得分2;1号得分8;2号得分7;3号得分5;4号得分8,其中1号和4号得分最高,0号得分最低。

结合波形图,则有0号嫌犯的肌电波形图会在部分问题回

5

答后又明显波动。

综上,本实验并不能明确地指出罪犯,实验得到的结果并不可靠。

实验开始前的抽签指定的罪犯为0号。

4.2实验影响因素?

测谎问题的设置本次实验的问题设置有明显的漏洞,在设置的问题中除了第5、6题,其余题目的主语均为"你",而要求的回答方式为"我不知道xxx",这与现实明显不符,所以不论是有关问题还是无关问题,罪犯和嫌疑人其实都在说谎。

这个问题或许是导致除了罪犯以外的被试心率和肌电变化也比较激烈的原因。

如果将主语均改为"罪犯"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而且问题的编制也不是很合理。

其次,本次实验的问题没有分组,问题数目也较少难以进行推论统计。

?

仪器问题本实验所用的仪器极易受影响,尤其是测量脉搏和肌电的仪器容易受到被试身体移动的影响。

因此结果中的部分数据可能并不是由于说谎而引起的生理反应,产生了混淆。

?

被试状态

测谎器记录的受测者的情绪唤起并不唯一源于说谎,它也受制于受测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心理反应,心理、智力是否健全、能否正常地进行情绪唤醒。

有学者认为"测谎仪的被测对象受条件的限制,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有许多人还不适合测谎。

被测试对象必须是生理上处于良好状态,心理上没有缺陷,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一般呼吸不规则的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心理变态者等不适合进行测谎。

测谎技术测试的生理参数,主要选择那些大脑最不容易控制的如皮肤电、脉搏等,如果被测者体能达不到要求,测试图谱就很难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不能确定被试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否适合进行测谎。

并且"罪犯"在测谎时会采取策略抑制自己的生理反应,据"罪犯"说,在刚刚进入实验室时十分紧张,从脉搏指标也可以看出被试在前三个问题的时间内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心率远高于基线值,肌电指标的水平也偏高;而在之后被试进入状态则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策略,该策略也取得了成效,被试在之后的数据上显示比较平稳。

?

环境问题

本实验的实验环境嘈杂,无关人员(与本组实验无关)较多,装修噪音较大,均会影响被试的状篇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任务难度对预期式时距估计影响的实验研究

赖寒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简单任务(词汇阅读)和复杂任务(颜色命名)两种非时间任务,采用负性词与中性词来验证中文词中存在的情绪stroop效应,并以此分离因任务难度不同而自动产生的情绪干扰,从而更纯粹的考察任务难度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影响。

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果表明:

(1)以被试反应时为指标,两种非时间任务(读词与唱色)主效应与不同词性词(负性词与中性词)主效应均极显著(p<0.01),但他们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两种任务难度具有区分度,无论是读词还是唱色均出现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

(2)以被试错误率为指标,两种任务主效应与两词性词的主效应及他们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被试反应时速度-准确率权衡时均倾向以准确率为指标,反应时比较具有较高信效度。

(3)以时间估计误差率为指标,两种任务与两种词性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但他们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对任务难度与词汇词性做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只有当实验任务难度高时,不同组间被试的时距估计误差率差异显著(p<0.05),负性词组被试时距估计误差率显著高于中性词组被试,而其余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关键词:

预期式时距估计情绪干扰情绪stroop效应简单任务(词汇阅读)复杂任务(颜色命名)

1引言

时间知觉是对事件和运动的知觉。

我们对时间的知觉是建立在对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变化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包含时序、时距、时点三个方面。

时距就是指介于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

一直以来,时距估计都备受时间心理学研究的青睐。

心理学家已在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些已取得一致的结果,有些却出现相互矛盾的局面。

时距估计的研究存在两种实验范式,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

前者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要对呈现的目标时距进行时距估计而后者要到时距呈现完毕才被告知进行时距估计。

因此,预期式实验范式下被试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时间信息。

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范型的元分析表明:

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并且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

而杨珍(实验二,2006)却发现任务难度对预期式判断与回溯式判断均无影响。

然而,这些研究均只注意了任务难度而忽视了因任务难度不同而自动产生的情绪体验,并且任务难度所导致的不同练习经验所产生的不同情绪体验,也很可能对正式实验有情绪启动效应,而这些都很可能是造成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情绪stroop效应最初发现于有情绪障碍的个体,它是指当命名用不同颜色写成的"情绪词"和"中性词"时,前者的命名时间要大于后者,这种对自己当前关注或者说是与情绪相关的词做颜色命名判断时所出现的干扰效应,就是情绪stroop效应。

钟毅平等(2007)以汉字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也证明了情绪stroop效应的存在,并发现其具有跨通道的一致性且两种任务中情绪stroop效应均不受词性抽象性的影响。

然而国外学者对以英文为材料的正性词与负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却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

martin(1991)、mathews和klug(1993)的实验结果均表明负性词与正性词都会产生情绪干扰,且负性词的干扰量更大,而mckenna和sharma(实验四,1995)则发现只有负性词产生干扰现象而正性词不产生。

国内曾瑜芬(2005)以中文正性词与负性词为材料的研究也发现情绪stroop效应主要出现在负性词上,正性刺激要在情绪启动下才出现干扰现象。

刘建科(2008)对被试在不同词性中文词刺激条件下的脑电进行测量后发现只有晚期认知加工阶段负性词p3波显著增高,其余均不显著。

虽然实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所有实验均表明了负性词产生的情绪干扰明显而正性词的情绪干扰较弱。

中存在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并探究不同任务难度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影响。

实验猜想被试因情绪stroop效应而激发的情绪体验能够掩盖因任务难度而自动产生的情绪体验,实现任务分离,从而更纯粹的考察任务难度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影响。

大部分研究认为研究方法也是影响时距估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方法的不同,实际上是实验控制变量的不同。

一般认为,再现法要比产生法、口头估计法准确

难度下的时距估计。

[10][3]。

因此本研究采用再现法来考察不同任务

2方法

2.1被试

大学生32名(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3,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无色盲。

2.2实验设计

采用2×2完全随机化设计,其中任务类型(简单任务(词汇阅读)与复杂任务(颜色命名))和字词类型(负性词与中性词)均为被试间因素。

实验所用词语均具有四种颜色(红、黄、蓝、绿)。

2.3仪器和材料

秒表。

电脑。

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

实验材料是这样选取的。

首先参照曾瑜芬(实验一,2005)与刘建科(实验一,2008)所选用的已平衡词频、笔画、词性的负性词和中性词,将它们综合后从中挑选出负性词及中性词15个,构成正式实验的中性组词与负性组词,再从中选出22个中性词并设定22个词色一致或词色相关词供练习使用。

实验任务材料通过电脑ppt呈现。

实验中,中性词组与负性词组中的每个词语均具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即正式实验中幻灯共呈现60个词语。

这60个词语呈10行六列随机排列,词间间距为6,行间间距为3.5。

准备实验中所用的词汇均不在正式实验中出现,且呈一行排列在屏幕中间位臵,词间间距为0。

应注意的是颜色命名任务在准备实验阶段选用的是词色一致或相关词,避免因练习而产生的对正式实验的情绪干扰。

2.4程序

实验分为准备实验与正式实验两部分进行。

ppt幻灯片呈现顺序是这样的:

呈现指导语--呈现"准备实验"--练习一--练习完毕,请按键估计时间--练习二--练习完毕,请

按键估计时间--呈现"正式实验"--呈现指导语--实验--实验完毕,请按键估计时间。

准备实验阶段,主试示意被试看屏幕所呈现的指导语并向被试解释本实验的要求,具体指导语如下:

这是一个时间估计实验,实验中你将会看到一张中文双字词语随机排列的中文词单,你需要尽可能准确并快的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读出词单所呈现的词语(或报告词语颜色),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朗读词语或报告颜色出错时,不要重复,只需按顺序继续任务。

词单完成后,你需要对刚才完成任务所花的时间进行估计,请按反应键直到你觉得与你刚才完成任务所花的时间相等即可。

请按"向下键"开始实验。

被试明确实验要求后进入练习。

即主试让被试熟悉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反应键的操作,同时熟悉刺激呈现的环境(间距、字体、大小、颜色),熟悉实验流程、操作。

练习完毕后则进入正式实验。

主试按功能键,使时间知觉测试仪屏幕显示f5,按执行键使显示屏清零,并在离被试一定距离处,但需保证能听清被试报告。

被试手握反应键端坐电脑前,主试再次向被试告知指导语后开始实验。

被试开始任务的同时主试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直到被试完成实验要求的非时间任务。

稍后主试记录下显示屏上被试复制的时距值。

为避免时距估计锚定效应的影响,实验中每个被试只进行一次时距估计。

3结果

3.1不同任务难度及不同词汇词性下被试反应时的比较

不同任务难度及不同词汇词性下,对被试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