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233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中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检测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总共50分,每题2分)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A.计算B.实验C.测量D.推理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木已成舟C.死灰复燃D.积沙成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制品生锈B.潮湿的衣服变干C.生米煮成熟饭D.火药爆炸

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白色固体B.放出大量热C.固体质量增加D.发出耀眼的强光

5.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能做燃料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医用的生理盐水

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雪碧饮料

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

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铁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燃烧

10.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

12.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1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

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撤酒精

灯。

A.除⑥外B.①②③⑤C.全部D.除④外

14•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

A.木炭B.铁丝C.红磷D.蜡烛

1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山-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山-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丄丄氯化钾+氧气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1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

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

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B.abcdefC.bacdefD.abcdfe

素B•②③④属于离子

C.⑤易失去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

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20•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已知硒的

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11B.34C.45D.79

2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o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22.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

2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原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水分子24.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核电荷数B、中子数C、原子序数D、核外电子数

IA

1

1H氢

1.008

2

3Li理6.941

2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

B.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填空题(共36分)

26.(4分)在下列空格里,用“兀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7(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

的盐酸,应该选择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通过刻度

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

28(8分)有下列现象:

①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二氧化碳固体体积大。

②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做灭火剂;③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④一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X10-27Kg。

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

(3)微粒的质量很少;(4)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

29按要求填空(8分)

(1)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120

2O2-

302

(2)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的化学式为C2H7NO4Na2,则谷氨酸钠

由元素组成。

30.根①逻下§列②+几2种③粒16子8的④结1构81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⑴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⑵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⑶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31.(4分)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o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三、实验题(14分)

31、常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

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2)请仔细分析上图中装置A的特点,推测该装置可

用于上述制氧气方法的有(填a、b或c);

⑶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上图中的(填“A”或“B”);

(4)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

是;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

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5)用装置A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

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6)他们用装置A这种方法收集了一瓶气体,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

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可能是。

(7)分别写出上述三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B

A

D

B

A

D

B

C

C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A

B

D

B

B

C

D

B

C

二、填空题

26、

(1)元素;

(2)离子;(3)分子;(4)原子

27、20ml15ml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28、

(1)③;

(2)①;(3)©;(4[②

29、

(1)O;Fe;Ca;Cu;Ag;Hg;Mg

(2)硫;钡;铝;氮;钠;锌;锰

30、⑴金属

(2)38(3)87.62(4)Sr2+

31、

(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

(2)b(3)B

(4)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连续、均匀冒泡正放

(6)装置漏气(或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

(7)二氧化锰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

加热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