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972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第四章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四: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3.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4.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低的水平   D.中等水平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6.(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    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7.(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A.学习需要    B.学习准备    C.学习目标    D.学习期待

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9.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0.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维纳  B.阿特金森  C.班杜拉  D.马斯洛

1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感觉)即为(   )。

A.价值判断  B.自我期待  C.学习动机  D.自我效能感

1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4.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

A.社会意义   B.个人的前途  C.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D.动力来源

15.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16.“杀鸡儆猴”属于(   )。

A.替代性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正强化

17.“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东西可以构成难度适宜的(   )。

A.悬念  B.问题情境  C.信息  D.学习任务

1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因素是(   )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任务难度

1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0.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   )。

A.素质教育   B.创设问题情境   C.以学生为主   D.熟悉学生

二、填空题

1.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________,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作用上看,它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就是_______,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________。

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做________。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__________为中介。

6.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需要。

8.在学习活动中,_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9.成败归因理论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归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13.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

14.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5.在所有动机划分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大多数成绩不良问题,其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

1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_______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________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19.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2.学习需要

3.学习期待

4.诱因

5.成就动机

6.自我效能感

7.问题情境

8.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应用的评分艺术。

5.简述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6.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D 6.C 7.D 8.C 9.A 10.D 11.B 12.D 13.B 14.D 15.A 16.A17.B 18.B 19.D 20.B

二、填空题

1.学习需要   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2.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3.学习期待 诱因

4.诱因

5.学习行为

6.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7.认知 审美  创造

8.成就动机

9.内部归因何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10.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11.结果

12.替代性强化

13.倒U型曲线

14.中等

15.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6.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

17.力求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18.行为 人本

19.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20.学习的诱因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需要: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3.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4.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者刺激物。

5.成就动机:

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6.自我效能感: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7.问题情境:

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8.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简称倒U曲线)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①学习需要是个体再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者学习意向。

学习需要也成为学习内驱力。

②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学习行为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影响,还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概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的情境,取得成功及时强化,评分要求稍放宽,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

3.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

(1)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

(2)了解学生。

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

(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4.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应用的评分艺术。

评分或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对学习动机起强化作用。

因此,教师的评分在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的同时,还应掌握评分艺术。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

(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就会丧失信心哆产生失败感;(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5.简述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6.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五、论述题

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

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但是,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因此,指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的先决条件。

(结合实际)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结合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