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886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印阅读答案.docx

中国印阅读答案

中国印阅读答案

【篇一:

2015顺义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版)】

s=txt>语文试卷2015.6

一、基础?

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⑴—⑶小题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⑵下列各词语中的“端”与“端一”“端五”的“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变化多端b.中国人物画的发端早于汉代,盛于隋唐。

..

c.无端生事d.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

⑶分别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多彩②勤劳b.①明媚②细腻c.①燥热②温柔d.①不安②灵巧

2.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2分)

a.破釜沉舟b.如鱼得水c.味如鸡肋d.三顾茅庐

3.下列是词牌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敕勒歌b.鱼家傲c.天净沙d.水调歌头

4.下列诗句中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a.①④b.②④c.②⑤d.③⑥

5.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分,每空0.5分)

①是天气比往年热呢(a)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

这么一想,他忽然的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自己的身体,是的,自己的身体不行了(b)他害了怕,可是没办法。

(选自《骆驼祥子》)

②?

你是共产党不是?

?

孩子又问了(c)?

你看我(成岗)是不是呢?

?

?

我晓得你(d)可是我不说!

?

小萝卜头似乎很有把握。

(选自《红岩》)

6.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每空1分)

在很多经典诗歌中,熔铸了诗人内心对家、国深沉的爱。

如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的遗嘱:

?

王师北定中原日,①。

?

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

感时花溅泪,②。

?

马致远在一首小令中写道:

?

夕阳西下,③。

?

文天祥诗中表白:

?

人生自古谁无死,④。

?

辛弃疾赋壮词表示:

?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

范仲淹如是说,?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

7.在空格处用简洁的语言填写相应的小说情节。

(4分,每空1分)

?

三?

这个单数,在中国古代也被赋予了吉祥、完美的象征,故宫有?

三大殿?

,新婚拜堂讲究?

三拜?

,敬酒讲究?

三巡?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以此加强小说艺术的魅力。

例如:

《水浒传》中有?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①),《三国演义》中有(②),《西游记》中有(③),《骆驼祥子》中有(④)。

8.下面是古今小说中几位女性人物的描写,根据以下内容分析各人物性格特征。

(4分,每小题1分))①孙二娘——?

这个鸟大汉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

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

扛进去先开剥这厮。

?

()

②虎妞——?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

你个傻骆驼!

辣不死你!

连我还喝四两呢。

不信,你看看!

?

?

你喝!

要不我揪耳灌你!

?

()

③江姐——?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

()

④双枪老太婆——?

你亲口判过我的死刑,难道就忘记了吗?

三年前我越狱出走。

你还带着人马连夜冒雨追过我五十里路!

?

?

你们不是又要通缉我吗?

今天我是特地来投案请赏的,看你怎么处臵!

?

()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①②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

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止之曰:

?

特与婴儿戏耳。

?

曾子曰:

?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③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

遂烹彘也。

④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

?

吾醉而与左右戏,

⑤⑥过击之也。

?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其子随之而泣②辍耕之垄上b.①特与婴儿戏耳②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c.①子而不信其母②欲信大义于天下d.①使人止之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①顾反为汝杀彘

②吾醉而与左右戏

11.上文两则故事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第12—14题。

(12分)

儿子的孝顺

紫林

?

爸,您喝茶!

?

憋了一肚子怨气的沈洋刚下班回家,便遇上了一件怪事,一向不大懂事的儿子居然也学会了孝顺。

望着眼前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沈洋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瞧,儿子才十岁,就会孝顺父母了。

一瞬间,满肚子的怨气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颤抖着接过茶,迷濛的热气里,一股清香沁人肺腑,再轻轻抿上一口,哇!

真是从嘴里一直香到脚心。

他感动得一把抱住儿子:

?

儿子,说,想要什么,老爸买给你!

?

儿子也显得有些兴奋:

?

爸,我正想跟您说,明天我们班去春游,我想多买点东西。

?

?

没问题!

?

沈洋大力拍拍儿子的肩,?

说吧,要多少钱?

?

儿子小心地伸出了五根手指,?

50块!

?

沈洋随手从自己的皮夹里掏出一张?

老人头?

?

儿子,多买点好吃的,可别给你老爸丢脸!

?

?

谢谢爸!

?

儿子拿过钱,一溜烟便跑得无影无踪。

可沈洋却着实兴奋了几天。

冬去春来,儿子上高中了。

这天,儿子兴冲冲地跑回家,?

爸,快,快换件衣服,我请您去看电影。

?

沈洋挺纳闷的,儿子怎么突然想起请他看电影了?

他不是一向不爱看电影吗?

儿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特地解释道:

?

爸,这部电影可是国际大片,不看的话,可是终身遗憾的。

?

看到儿子一本正经的模样,沈洋明白了。

得,原来儿子是孝顺他,那他又怎能不去呢?

父子俩兴高采烈地看完了电影,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揽住沈洋的肩:

?

爸,找您商量个事!

?

?

什么事?

你说吧!

?

?

爸,我想买一部便携式录音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

?

好啊!

反正你学习也能用上嘛!

?

?

可是……?

儿子的表情有些为难。

?

缺钱,对不对?

说吧,要多少?

?

?

500块!

?

几天后,儿子多了部便携式录音机,沈洋却吃了一个月的白饭。

转眼,儿子成了一名大学生。

大二刚开学,有一天,儿子神神秘秘地把沈洋拉出了家门,七弯八拐之后,父子俩坐在了某海鲜酒楼的包厢。

一桌子菜很快便上齐了。

儿子给他倒上一杯酒:

?

爸,我敬您!

这些年,您辛苦了!

?

沈洋一听这话,眼圈随即便红了。

自从老婆死后,这些年,他既当爹又当妈,真是挺辛苦的。

?

爸,您放心,等我大学毕业,我会好好孝顺您的!

?

儿子又倒上一杯酒。

?

好!

好!

?

沈洋接过酒一饮而尽,满脸欣慰的笑容。

?

不过,爸……?

儿子的欲言又止让沈洋突如其来打了个寒颤,他小心翼翼地问:

?

儿子,有事吗?

?

?

爸,我想买台电脑……?

下面的话,沈洋一句也没听进去,心里有些凉飕飕的。

这顿饭吃掉了沈洋5000块。

终于,儿子工作了。

沈洋也正式退居二线,每天在家种种花,养养鸟,日子过得倒也悠闲。

有一天,已经半年没回来的儿子突然回家了。

沈洋高兴得手忙脚乱,一下子打翻茶叶,一下子弄破茶杯,儿子却一把拉住他的手,递给他一张机票,?

爸,我是特地回来请您去旅游的,您瞧,我连机票都买好了!

?

听了这话,沈洋的手停了一下。

?

只是……?

儿子继续往下说,却听见?

扑嗵?

一声,沈洋已直直地躺倒在地上。

(选自《文艺生活》2004年第9期)

12.

(4分)

13.这篇小说多处运用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4分)

14.下面是汉字“孝”的演变过程及造字意义。

比较这篇小说中儿子理解的“孝”字意义与汉字“孝”的本义,你认为二者是否一致?

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4分)

“孝”字:

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

意义:

甲骨文(是“老”隶书(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的省略,长发长者)

搀扶老人。

造字本义:

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

(10分)

①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中国的成语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活化石,

历经千年仍然被广泛地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语境当中,堪称奇迹。

②成语有两大特点,一是字有?

出身?

,字字皆有本。

成语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根据的,都是有它独特的用意的,所以它不需要使用成语的人随便改动它。

例如?

半面之交?

这个成语曾遭到了质疑,理由是:

既然?

交往?

过,至少得见?

一面?

,怎么能见半面呢?

?

半面?

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个成语被好多人改为?

一面之交?

来用,还说?

半面之交?

不可能,这就与成语的本源有抵触了。

此语出自《后汉书〃应奉传》,应奉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官员,他的特点是?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有一次他坐车上街走到中途他让车夫停车,自己跳下车来走到路边正在修车的一个老者跟前说:

?

老先生您还记得我吗?

?

老者赶紧站起身来说:

?

先生我并不认识您!

?

应奉说:

?

我叫应奉,三十几年以前您到我们家修过车呀!

当时是管家接待的您。

但是您修完车找不到管家就到我的书房,‘开半户出半面视我’呀!

(也就是把门开一个缝露出您的半张脸看我,我一抬头您就走了)所以我和您可以称得上有半面之交啊!

?

成语?

半面之交?

就是从这件事提炼出来的,后来用来表示?

彼此见过面但交情不深?

所以这?

半面之交?

确有史实作根据,不是?

不可能?

此外要是表现?

交情不深?

,那么?

半面?

比?

一面?

应该说是更有表现力,所以改为?

一面?

也不好。

③二是语出?

经典?

,语语皆典型。

每一个成语都有丰富的内容,与同类词语比较,成语的意思最具代表性。

下面通过一个成语故事说明这一特点。

成语?

至理名言?

是从《明史〃后妃列传》中提取出来的,讲的是朱元璋拿到元朝的传国玉玺后,听了妻子马皇后的一番劝告,很受感动,叹息着说?

至言也?

(真是至理名言啊!

)。

后来人们就把朱元璋概括马皇后那番话的?

至言也?

,从《明史》中提取出来扩展为?

至理名言?

作为成语,用来指?

最有道理,最有价值的话?

而成语?

至理名言?

的丰富内容主要体现在把?

如何巩固政权?

的几个重要方面都包括了。

要巩固政权,首先?

皇上要做得正?

,皇上要有?

守成不易?

的认识。

马皇后见到元朝的传国玉玺后第一个反应就是?

元有是而不能守?

,实际上这就是让朱元璋认识夺取政权后把政权守住并不是易事。

如果是易事,那么元朝的政权不应该丢,传国玉玺不应该被我们拿到手!

要警惕自身的骄傲放纵奢侈和不谨慎从事。

其次,巩固政权要有贤能之士的辅佐。

再次,巩固政权要得民心,?

不屡更法律,不扰民?

,这都是得民心的重要举措。

成语?

至理名言?

在表示?

有道理有价值的话?

中也最有代表性。

理由是?

至理名言?

所讲的理是如何使政权巩固的理,如何使国泰民安的理,对一个国家来说,再没有哪种道理比这更重要的道理了。

因为?

至理名言?

是位居一切正理之上的理,是位居一切有价值话之上的话,所以它可以代表一切正理,一切有价值的话。

④了解以上成语的特点,一是能使我们体会到成语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二是便于今后运用这类成语时少出错或者不出错,为净化语言、减少语言污染尽一份责任。

15.阅读第①段中的划曲线句,结合文章说明作者把成语比作“活化石”的理由有哪些。

(2分)

16.阅读下面几幅图画,写出源自这些图画内容的一个成语,解释成语意思,并指出此成语可以说明上文中的什么内容。

(4分)

17.有人理解成语“滥竽充数”,因故事中那个吹竽人的技术烂,即水平很差,此成语应写作“烂竽充数”。

请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4分)

【链接材料】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8—20题。

(10分)

容忍

季羡林

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

唐朝有一个名字叫张公艺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一百个?

忍?

字。

这说得非常清楚:

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

在旧社会,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

百忍家声?

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

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①容忍也并不容易。

1935年,我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经苏联赴德国,车过中苏边界上的满洲里,停车四小时,由苏联海关检查行李。

这是无可厚非的,入国必须检查,这是世界公例。

但是,当时的苏联.....................

大概认为,我们这一帮人,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恐怕没有好人,必须严查,以防万一。

检查其他行李,我决无意见。

但是,在哈尔滨买的一把最粗糙的铁皮壶,却成了被检查的首要对象。

这里敲敲,那里敲敲,薄薄的一层铁皮决藏不下一颗炸弹的,然而他们却敲打不止。

我真有点无法容忍,想要发火。

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与我们同车的,看到我的神态,在我耳旁悄悄地说了句:

patienceisa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

我对他微笑,表示谢意。

我立即心平气和,天下太平。

看来容忍确是一件好事,②是一种美德。

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有一个界限。

我们到了德国以后,就碰到这个问题。

旧时欧洲流行决斗之风,谁污辱了谁,特别是谁的女情人,被污辱者一定要提出决斗,或用手枪,或用剑。

普希金就是在决斗中被枪打死的。

我们到了的时候,此风已息,但仍发生。

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相约:

③外国人污辱了我们自身,我们要揣度形势,主要要容忍,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

但是,如果他们污辱我们的国家,则无论如何要同他们玩儿命,决不容忍。

这就是我们容忍的界限。

幸亏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我就活不到今天在这里舞笔弄墨了。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认人气短。

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

如果碰了或

【篇二: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ass=txt>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

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

20世纪已进入信

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外国人说:

“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进程的落后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d.技术条件不具备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

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

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

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

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

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使用价值。

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

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

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

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

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

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

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比西方早了10年。

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

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章)

3.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4.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3分)...

a.字模存贮b.汉字信息压缩

c.文字变倍d.激光逐线扫描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凹凸:

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

d.另辟蹊径:

“辟”也可以写成“僻”。

21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

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

然而,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有学者曾经感言:

“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

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

”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

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

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

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6.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印刷术b.研究思想

c.四大发明d.算法的数学

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6分)

【解析】材料一主要论述了中国印刷业与国外的巨大差别以及面临的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并没有提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材料二主要论述了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既然主体“汉字照排技术”已经出现,所以材料二肯定会有要点,材料二1-4段主要论述了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所以答案就在第五段。

材料三主要论证的是我国的科技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所以对于弘扬中国科技与文化肯定是要有要点的。

8.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篇巨制:

著述b.源远流长:

水流..

c.自强不息:

停止d.数典忘祖:

经典..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共18分)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平.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

“午可。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

“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善哉!

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

,居秦。

其子杀人,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

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

注释:

【1

9.下列句中加点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