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213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0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在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固体废弃物进展了明确的定义,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为: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丢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丢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弃物的特性:

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错位性。

3.分类

〔1〕按来源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林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急固体废物

〔2〕按组成分类:

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

〔3〕按污染特性分类:

危急废弃物〔列入国家危急废弃物名录或者依据国家规定的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急特性的废弃物〕、一般废弃物〔4〕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固体废弃物分为三大类:

生活垃圾(MSW);工业固体废弃物(TISW);危急废弃物(HW)。

其次节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掌握

1.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固废主要是通过污染大气、水体、土壤来间接危害人类的,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能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的孳生地和繁殖场,能形成病源体型污染。

2.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引发平安事故。

〔2〕固体废物污染的特点

1)固体废物是各种污染的终态,人们有一种稳定、滞呆的错觉;

2)具有潜在和长期的危害性

3)由于上述特点,打算了从其产生一运输一处理一贮存一处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新的污染,因此必需全过程妥当管理。

3.固废的污染掌握主要从两方面:

一是掌握污染、二是综合利用。

主要措施:

改革生产工艺、进展物质再循环利用工艺、综合利用、进展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

1.固废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压实、破裂、分选、增稠、吸附、萃取

〔2〕化学处理--氧化、复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

〔3〕生物处理--好氧、厌氧处理、兼性厌氧处理

〔4〕热处理--焚化、热解、湿式氧化、焙烧、烧结

〔5〕固化处理--水泥、沥青、玻璃、塑料、石灰固化

〔6〕常规处理技术:

填埋-主要方法、堆肥、燃烧-首选方法、热解、综合系统。

2.固体废物处置:

最终处置或平安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掌握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为了掌握污染,必需进展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

圈隔离。

〔1〕陆地处置的优点:

方法简洁、操作便利、本钱低。

陆地处置的缺点:

离人群近、平安感差、易污染。

陆地处置:

土地填埋〔卫生土地填理、平安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土地耕作、工程库、浅地层埋藏、储留池储存。

1)土地填埋:

即固体废物的土地填埋处理,是由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进展起来的一种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

分为两类:

卫生土地填埋和平安土地填埋。

卫生土地填埋-对象:

城市垃圾、建筑垃圾、炉渣等,分为好氧填埋、厌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三种类型。

平安土地填埋-对象:

具有较大平安隐患的危急固废,如重金属、反响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六大类危急固废。

考虑的问题:

渗出液的处理、降解气的掌握、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退、填埋场地的选择设计、填埋方法等

场地的选择-两项原那么:

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经济合理。

2)土地耕作法:

将固体废物分撒到耕作土地中,通过生物降解,植物汲取及风化作用降低污染指数至背景程度。

特点:

限量限质

对象:

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固废,如污泥、石化废物

优点:

费用低、工艺简洁、操作便利、对环境影响小、改善土壤构造、增加肥力。

3)深井灌注法:

将固体废物液化成真溶液或乳浊液,用强迫措施注入与饮用水和矿脉层隔开的可浸透性岩层中

对象:

难于破坏、转化的危急废物如高放射性物

条件:

适合的地层石灰岩层、白云岩层、砂岩层两者具有相容性

〔2〕海洋处置:

依据是认为海洋是一个浩大的废弃物承受体,对污染物质能有极大地稀释力量。

1)海洋倾倒:

选择间隔和深度适合的处置场,把废物挺直倒入进展海洋倾倒时,首先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处置场地,然后再依据处置区的海洋学特性、海洋爱护水质标准、处置

废弃物的种类及倾倒方式进展技术可行性讨论和经济分析,最终根据设计的倾倒方案进展投弃。

伦敦公约依据废物倾倒后可以使海洋遭到损害的程度,将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肯定制止投放的废物(黑名单);其次类是经过特殊准许后可以倾倒的废物(灰名单);第三类是允许排放的低毒、无毒废物(白名单〕

2)远洋燃烧:

利用燃烧船在远海对固体废物进展处理处置的一种。

废物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净扮装置与冷凝器,冷凝液排入海中,气体排入大气,残渣倾入海洋。

这种技术适于处置易燃性废物,如含氯的有机废弃物。

第三节掌握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1.技术政策:

主要是“三化〞,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根本,减量化是关键,资源化是方向。

〔1〕无害化:

经各种处理后,到达不损害人体安康、不污染环境

(2)减量化:

通过适合手段,使固废的容积降到最低值。

如采纳破裂和压实,压缩比可达5-10.

(3)资源化: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实行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能源。

故也有人将固体废物说成是“再生资源〞或“二次资源〞。

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局部。

2.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径

〔1〕资源化:

回收各种有用物资再生利用;提取废物中的有价值组分;生产建筑材料;生产农肥;回收能源;取代某种工业原料;废电池、废电器等的处理利用已经开头起步。

〔2〕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必需遵循以下原那么:

①资源化技术可行;②资源化的经济效益比拟好,有较强的生命力;③废物应尽可能在产生源就近利用,以节约贮放、运输等方面的投资;④资源化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并具有竞争力量。

3.固体废物管理:

是运用环境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搜集、运输、贮存、处理、利用和处置及其各个环节都实行掌握管理,开展污染防治,鼓舞废物资源化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进展。

〔1〕遵循原那么:

“三化〞原那么: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C〞原那么:

clean-避开产生、cycle-综合利用、control-妥当处理。

“3R〞原那么:

reduce-削减产生、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

全过程管理原那么:

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搜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展严格掌握。

〔2〕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分类管理、工业固废申报登记、环评及三同时、排污收费、期限治理、进口废物审批、危废行政代执行、危废经营答应证、危废转移报告单。

4.城市垃圾的产量预报

每年生活垃圾总量计算公式:

365)1(])1([21)(1⨯+⨯⨯+++⨯=+ρωρidinpnNNNWW:

年垃圾产量,kg;n:

第n年;pN:

初始年的注册人口数,人;1ρ:

人口自

然增长率,%;iN:

年平均净迁移人口数,人;dN:

年平均流淌人口数,人;

〕〔niω:

第n年人均垃圾产量,kg/d·人;2ρ:

人均垃圾产量的年增长率,%

其次章固体废物的搜集与运输

第一节工业固体废物的搜集与运输

1.搜集原那么:

危急固体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分开,工业固体废物应与生活垃圾分开,泥态与固态分开,污泥应进展脱水处理;对需要预处理的固体废物,可依据处理、处置或利用的要求实行相应的措施;对需要包装或盛装的固体废物,可依据运输要求和固体废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容器与包装设备,同时附以准确明显的标记。

2.搜集方法:

定期搜集〔按固定的周期搜集〕、随时搜集〔依据固体产生者的要求随时搜集〕、混合搜集〔将各种固体废物搜集混合在一起〕、分类搜集〔在鉴别试验的根底上,依据固体废物的特点、数量、处理和处置的要求分别搜集〕

3.固体废物的标记:

易燃性、腐蚀性、反响性、急性毒性、毒性、毒性(浸出)

4.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原那么:

谁污染谁处理。

其次节城市垃圾的搜集和运输

1.生活垃圾的收运过程

〔1〕生活垃圾的搜集分为5个阶段:

①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②垃圾的去除:

我国统一由环卫工人将垃圾箱内垃圾装入垃圾车内;③垃圾车按搜集路途将垃圾桶中垃圾进展搜集;④垃圾车装满后运输至垃圾堆场或转运站,一般由垃圾车完成;⑤垃圾由转运站送至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

〔2〕城市生活垃圾的搜集与运输系统包括三个局部:

①存放与贮存(存贮)一指由垃圾产生者或搜集工人从垃圾产生源头将垃圾搬运到贮存设施中临时存放起来的过程。

②搜集与运输(收运)一指搜集车辆沿肯定路途去除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中转站,或当近间隔时挺直送至垃圾处理处置场的过程。

③中转运输(转运)一指垃圾运输间隔较远时,通过中转站将垃圾转载到大容量运输工具上,再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场。

〔3〕收运特点:

①操作过程多、工作量大;②耗资大(占整个垃圾处理费用的

60%~80%)

〔4〕原那么:

①满足环境卫生要求;②使收运费用最低;③有续处理的费用

2.城市垃圾的搜集方式及容器

〔1〕搜集方式:

定点搜集〔容器式、构筑物式〕、定时搜集〔专用容器、一般容器〕

〔2〕特别的垃圾搜集方式:

垃圾楼道式搜集方式、气动垃圾搜集输送方式〔3〕分类搜集:

将纸、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破布等有回收价值物品回收。

〔4〕对垃圾搜集容器的要求:

容积适度〔既要满足日常能搜集附近用户垃圾的需求,又不要超过1-3日的贮留期,以防垃圾发酵、腐败、产生蚊虫、散发臭味〕;密封性好〔要能防蚊防鼠、防恶臭和防风雪,防止在搜集过程当中容器的满溢〕;垃圾搜集容器应易于保洁、便于倒空,内部应光滑易于冲刷、不残留黏附物质;材料选择时要垃圾桶应当耐腐、不能让其轻易燃烧;容器还应操作便利、牢固耐用、外形美观、造价廉价、便于机械化清运。

3.搜集〔清运〕系统

〔1〕搜集系统分类:

1〕拖曳〔挪动〕容器系统:

将某集装饰装满的垃圾连容器一起运往中转站或处理处置场,卸空后再将空容器运回原处〔简便形式〕或下一个集装饰〔交换形式〕。

2〕固定容器系统

〔2〕搜集车辆类型:

简易自卸搜集车〔适用于固定容器清运操作〕、密封压缩搜集车、活动斗式搜集车〔适用于挪动容器操作〕、分类搜集车、人力搜集车

4.城市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计

垃圾发源地-〔运贮〕-搜集容器-〔清运〕-垃圾转运站-〔转运〕-最终处置场城市垃圾的转运站的必要性:

降低运输本钱、进步运输效率、有利于后续处理。

5.危急废物的产生与搜集

〔1〕产生:

来源于工业、农业、商业部门与家庭。

〔2〕搜集:

危急废物一旦产生,马上妥当的进展搜集存放,存放容器包括钢制容器和特制塑料容器。

存放容器应标明危急废物名称、日期、类别、数量及危害说明等工程。

〔3〕危急废物的贮存:

指定地点贮存,库房通风良好。

存放的废物应登记其类型和数量,分类存放。

转运站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4〕危急废物的清运:

主管单位查验审批清运工具,签发危急废物清运答应证,清运人员进展相关培训;清运车辆须有危急物标记或危急符号,利于人们区分,并引起注我意;执行任务时,需持清运答应证,其上应注明废物来源、性质和运往地点;实现规划清运方案,并且有各种应急措施;清运过程实行周密地监视机制和制度;发生泄漏、倾泄等意外状况,应实行应急措施,尽快通知当地环保、公安部门。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为了便利运输、贮存、进一步利用或处置,而对废物实行的初步简洁处理,主要以机械处理方法为主。

第一节固废的压实

1.压实:

又称压缩,只用机械方法增加固废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削减固废表观体积,进步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2.目的:

增大容重和削减体积,便于运输和装卸,确保运输平安与卫生,降低运输本钱;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存储、填埋、作建筑材料。

3.原理:

削减固废的空隙率,将固废物体内的空气排出

4.评价指标

〔1〕空隙比与空隙率空隙比指空隙体积与固体废物颗粒体积之比。

svVVe=

空隙率指空隙体积与总积累体积之比。

mVVv=

εVm-固废的表观体积;Vs-固体颗粒体积〔包括水分〕;Vv-空隙体积。

〔2〕湿度积累密度与干积累密度

假设忽视空隙中气体的质量,那么固废的总质量〔mm〕等于固体物质质量〔sm〕与水分质量〔wm〕之和。

湿度积累密度mmwVm=ρ干积累密度mSdVm=ρ

〔3〕压缩比与压缩倍数

压缩比rif

VVr=压缩倍数nf

iVVn=Vi-压实前的固废积累体积Vf-压实后的固废积累体积

5.压实器

〔1〕固定式压实器:

程度压实器、三向结合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

〔2〕挪动式压实器:

碾压实机、夯实压实机、振动压实机。

轮胎式或履带式压土机、钢轮式布料压实机。

垃圾填埋场或垃圾车用法。

其次节固废的破裂

1.破裂的理论根底:

利用外力克制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称为破裂。

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称为磨碎。

2.目的:

减小容积,降低运输费用;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做预备〔为固体废物的分选供应所需的入选粒度;使固体废物的比外表积增加,进步燃烧、热分解,焰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热效率〕;可防止粗大,锐利的废物损坏分选、燃烧、热解等设备;破裂后的生活垃圾进展填埋处置时压实密度高而匀称,可加快复土复原。

3.破裂难易程度

〔1〕机械强度:

固废抗破裂的阻力,通常用抗压强度为标准。

粒度越小,机械强度越高;物料机械强度越大越不利于破裂。

〔2〕硬度:

固废抵抗外力机械侵入的力量。

有些固废在常温下呈现较高的韧性和塑性,难以破裂,需要特别的破裂方法。

4.破裂方法

〔1〕干式破裂

机械能破裂:

利用破裂工具对固废施力而将其破裂的方法。

破裂作用分为挤压、劈碎、剪切、磨剥、冲击破裂等。

利用电能、热能等对固废进展破裂的新方法,如低温、热力、减压及超声波破裂

等。

破裂机的常用破裂方式:

a.压碎、b.劈碎、c.折断、d磨碎、e冲击破裂

〔2〕湿式破裂:

利用特制的破裂机将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裂成浆液的过程。

〔3〕半湿式破裂:

利用不同物质,在肯定匀称湿度下其强度、脆性不同而破裂成为不同颗粒的一种方法。

5.评价指标

〔1〕破裂比:

破裂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裂产物粒度的比值。

极限破裂比i:

用废物破裂前的最大粒度(Dmax)与破裂后的最大粒度(dmax)的比值来确定破裂比(i)max

maxdDi=真实破裂比:

用物破存前的平均粒度(Dcp)与破裂后的平均粒度(dcp)的比值来确定破裂比(i)cpcp

dDi=

〔2〕破裂段:

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裂机或磨碎机称为破裂段。

其总破裂比等于各段破裂比的乘积,即i=i1×i2×(i)

6.机械破裂设备:

剪切破裂机、冲击式破裂机、颚式破裂机、锤式破裂机、辊式破裂机、粉磨机/球磨机

7.其他破裂方法

〔1〕低温破裂:

对于在常温下难以破裂的固体废物,可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而有效的破裂,亦可利用不同物质脆化温度的差异进展选择性破裂,即所谓低温破裂技术。

常采纳液氮作制冷剂。

固体废物如金属内橡胶制品、汽车轮胎、塑料导线等先投入预冷装置,在进入浸冷装置橡胶、塑料等易冷脆物质快速脆化,由高速冲击式破裂机破裂,破裂产品再进入不同的分选设备。

〔2〕湿式破裂:

这种使含纸垃圾浆液化的特制破裂机叫湿式破裂机。

由圆形槽、多孔筛、切割回转器等组成。

优点:

使含纸垃圾变成均质浆状物,可按流体处理;不孽生蚊蝇、无恶臭、卫生条件好;噪声低、无发热、爆炸、粉尘等危害;适用于回收垃圾中的纸类、玻璃

及金属材料等。

〔3〕半湿式选择性破裂分选:

利用城市垃圾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强度和脆性的差异,在肯定湿度下破裂成不同粒度的碎块,然后通过不同筛孔加以分别的过程。

特点:

能使城市垃圾在一台设备中同时进展破裂和分选作业;可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对进料的适应性好,易破裂的废物首先破裂并准时排出,不会产生过粉碎现象。

第三节固体废物的分选

1.分选:

将固体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别出来的过程。

2.目的:

〔1〕回收有用组分;〔2〕分别有害组分以利于后续处理。

3.分类:

〔1〕人工分选:

适用于废物产源地、搜集站、处理中心、转运站或处置场。

不能有过大的质量、过大的含水量和对人体的危害性。

优缺点:

识别力量强,挺直回收无需进一步加工的物品;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2〕机械分选:

方法许多,应用范围较广。

但机械分选大多要在废物分选前进展预处理,一般至少需经过破裂处理。

主要包括挑选(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以及浮选等。

详细方法依据废物组成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差异选择确定。

4.筛分:

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粒物料分别的过程。

分别过程可看作是物料分层和细粒透筛两个阶段组成的。

物料分层是完成分别的条件,细粒透筛是分别的目的。

〔1〕易筛粒与难筛粒-分选根据:

粒度差异

粒度小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很简单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到达筛面而透筛,称为“易筛粒〞;粒度大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很难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而且粒度越接近筛孔尺寸就越难透筛,这种颗粒称为“难筛粒〞。

〔2〕筛分效率:

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重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重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即%100100/1⨯⨯=αQQE

式中:

E一筛分效率(%);Q1-筛下产品重量;Q-入筛原料的重量;α-入筛原料

中小于筛孔级别的重量所占比例,(%)

固体废物中但凡粒度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都应当透过筛孔成为筛下产品,而大于筛孔尺寸的粗粒应全部留在筛上排出成为筛上产品。

〔3〕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

1〕固体废物性质的影响:

颗粒尺寸分布、含水率与含泥量、颗粒样子

2〕筛分设备性能的影响:

筛面(捧条筛面、钢板冲孔筛面及钢丝编织筛网)、运动方式、筛面倾角(15°-25°)

3〕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

连续匀称给料、准时清理和修理筛面、调整振动频率与振幅

〔4〕筛分设备类型及应用:

固定筛、滚简筛、惯性振动筛、共振筛

5.重力分选:

依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受到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别,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1〕各种重选过程具有的共同工艺条件:

固体废物中颗粒间必需存在密度的差异;分选过程都是在运动介质中进展的;在重力、介质动力及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使颗粒群松散并按密度分层;分好层的物料在运动介质流的推动下相互迁移,彼此分别,并获得不同密度的最终产品。

〔2〕重选类型:

跳汰分选;风力分选;摇床分选;重介质分选

1〕跳汰分选:

将固体废物给入跳汰机的笳板上,形成密集的物料层,从下面透过筛板周期性地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使床层松散并按密度分层,从而到达分别的目的。

2〕风力分选:

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在气流作用下使固体废物颗粒按密度和粒度进展分选的一种方法。

风选方式:

程度气流风选、竖向气流风选(依据气流吹入方向不同)。

3〕摇床分选:

在一个倾斜的床面上,借助床面不对称往复运动和薄层斜面水流综合作用,使细粒固体废物按密度差异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而进展分选的种方法。

4〕重介质分选:

亦称“沉浮分选〞,是利用比重适合的重液体做分选介质,比重比液体大的颗粒下沉,而比重较液体轻的颗粒上浮,从而到达分别的目的。

适于:

比重相差较大的固体颗粒;溶解性的物质以及和溶剂反响的物质不能采纳。

6.磁力分选

〔1〕磁选法:

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匀称磁场中进展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实现磁选的必要条件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必需大于与它方向相反的机械力的合力,即F磁>F机

1〕磁选设备:

磁选机〔主要的〕、磁力脱水槽、磁分析器等

2〕分类

按磁场强度:

弱磁场磁选机(10.5,严峻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当pH偏离正常范围(5-9)时,就必需进展调整;通常用石灰或碱性磷肥进展调整;可以通过添加氯化铁或明矾来调整;

3〕碳氮比(C/N):

堆肥化过程中,碳作为微生物的能源在代谢过程中化成CO2释放,少局部被微生物汲取变为细胞膜,氮主要用于原生质的合成。

C/N小: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来源受到限制,发酵温度上升缓慢,有机氮损失大,还会散发难闻气味。

C/N大: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素来源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速度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

初始物料的C/N比在25:

1-35:

1较好

4〕碳磷比(C/P):

磷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75-150为宜。

5〕颗粒度:

堆肥化所需的氧气是通过堆肥原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供应,而空隙率及空隙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及构造强度,但颗粒的粒径不能太小,以保持肯定程度的空隙率和透气性,便于通风供氧,粒径一般以1.3-7.6为宜。

9.厌氧堆肥:

在无氧气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其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很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

10.堆肥的腐熟度及其断定

〔1〕定义:

指成品堆肥的稳定程度;工程上衡量堆肥反响完成的信号;农业上是堆肥质量的指标。

〔2〕断定方法

直观阅历法:

茶褐色或黑褐色,无恶臭,质地松散,具有泥土芳香气味

淀粉测试法:

高氯酸+碘

耗氧速率法:

O2/CO2测定仪来自动显示堆层O2和CO2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值

第三节有机废物堆肥工艺

1.堆肥分类

按温度范围:

中强堆肥、高温填肥

按堆肥中物料运动形式:

间歇式堆肥、连续式堆肥

按堆肥堆制方式:

露天式堆肥、装置式堆肥

2.好氧堆肥工艺:

根本工序通常都由前处理、主发酵(一次发醇)、后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脱臭及贮存等工序组成。

〔1〕前处理: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时,前处理通常包括破裂、分选、筛分等工序。

除去杂物,调整含水率,增大外表积。

在以家畜粪便、污泥等为堆肥原料时,前处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水分和碳氮比,或者添加菌种和酶制剂。

〔2〕主发酵(一次发酵):

在发酵仓内进展,通过翻堆搅拌或强迫通风供氧。

中温阶段→高温阶段,嗜温菌→嗜热菌。

大局部有机物被降解,病原菌被杀灭,堆层温度开头下降。

通常,将温度升高到开头降低为止的阶段为主发酵阶段。

以生活垃圾为主体的城市垃圾好氧堆肥化的主发酵期约为10~12d。

〔3〕后发酵(二次发酵):

将主发酵尚未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拟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制品。

通常,把物料积累到1-2m高的堆层,通过自然通风和间歇性翻堆,进展后发酵,并应防止雨水流入。

时间较长,通常在20~30d

〔4〕后处理:

经二次发酵,变细碎和变形,数量也有所削减(体积削减到50-70%),已成为粗堆肥。

分选工序去除杂物,并依据需要,如生产精制堆肥等,那么应进展再破裂过程。

也可在散装堆肥中参加N、P、K添加剂生产复合肥做成袋装产品。

有时还需要固化造粒以利贮存。

〔5〕脱臭:

堆肥过程中,物料部分或某段时间内的厌氧会导致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臭气产生。

去除臭气的方法:

化学除臭剂除臭;水、酸、碱溶液汲取法;熟堆肥、活性炭或沸石等吸附剂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土壤脱臭过滤器。

〔6〕贮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用法,夏冬两季生产的堆肥只能贮存,所以要建立可贮存6个月生产量的库房。

方式:

可挺直堆存在二次发酵仓中,或装入袋

要求:

枯燥而透气的室内环境。

第四节好氧堆肥设备

1.立式多层圆筒式:

呈多层圆筒形,密闭构造;风机强迫通风供氧。

2.筒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