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641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docx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9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跟着社会治安局势的连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特别时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突显。

怎样在信息化建设基础单薄的状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

现就联合本单位实质,谈几点详细见解:

 

一、信息化建设进度回首

 

(一)发展前的状况

 

20xx年固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组建初,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

高,接入公安网后运转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

有警力21人,均匀年纪27岁,虽趋于年青化,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广泛不高,在巡逻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主要依靠于个别信息化应用水平稍好的民警,

实战水平不强。

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理解不够,缺少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显然单薄的状态。

 

(二)现阶段获得的成就

 

与建队初比较,目前固始巡特警共拥有台式电脑台18台、笔录本电脑3台,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且配置高,网速快。

三年来,不论

班子成员仍是一线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均匀逐渐提高,此中可以娴熟

使用的11人、基本娴熟的7人、基本掌握的3人,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而进一步节俭了警力,加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鼎力实行信息化建设以

来,巡特警部门经过信息化应用,共破获各种案件10起,捕获各种违纪犯法嫌疑人32人,网上逃犯1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超越式发展。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增大硬件投入。

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

不便,07、08年度巡特警先后购买高配置电脑3台,09年度又一次性

投入资本五万余元购买电脑18台,并即时安装入网。

这些联网电脑的

加入,使大队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即定目标,为提高民警的信息化

应用水平供给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加强应用学习。

一是加强培训,以教带学。

大队把提高民警的

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全队民警充足理解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需性,快速达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县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同时大队踊跃搭建学习平台,特地邀请局技术人员张巍、殷全磊等来队讲课,现场指导,以当面的讲课方式对接受水平弱、基础技术差的民警实行辅助,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入门”。

二是结对帮扶,以“熟”带“生”。

将本单位计算机使用“老手”谢宜斌、梅雪涛等人确定为信息化建设“小教官”,经过定人、定责、定举措的方式,让“老手”与“生手”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并实行捆绑核查,充足调换了民警互帮互学的踊跃性和自觉性,形成了老手乐教、生手乐学的优秀气氛,促动巡特警信息化应用技术的整体提高。

 

3、实行信息导巡。

信息是巡逻防控工作的生命线,全部巡逻工作的方式和举措都必然环绕可能地获得社见面违纪犯法有关信息而张开。

一方面,坚固建立以信息为先导的巡逻工作新理念,鼎力实行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等以信息为起点的主动攻击型作战方式,踊跃实践网上查证、网上排摸等新战法,实现由以经验为主的巡逻防控模式向以信息为主的主动防控模式转型。

另一方面,将信息战贯串于巡逻防控工作的素来,进一步研究、总结,丰富、激活信息主导巡逻警务活动的战术、战法,提高全体民警综合应用精准检索、模糊查问等网上作战的水平。

 

二、目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有的问题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存有的问题

 

1、思想理解水平不够。

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

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上存有误区,以为在这方面投入大批资本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张开。

 

2、信息化专业人材缺少。

基层单位在硬件上投入很大,信息化设

施获得了进一步圆满,但单位信息化建设专业民警特别欠缺,必然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放慢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度。

 

3、信息工作平台不圆满。

与经济发达地域比较,目前基础信息工

作平台一部分仍未建立,或许虽已建立但还不圆满,没法应用于各项公安业务和治安管理工作。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存有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有的民警只好实行简单的阅读和查问,不会打字。

有的民警打字不娴熟,录入信息慢。

有的民警不知道公安信息库有多少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

 

2、信息利用率低。

目前民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阅读信息的多,

实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的人少。

一线民警真切使用信息侦探破案的还不多,信息化在警求实战中的作用还没有充足发挥。

 

3、信息应用层次低。

信息化应用途于传达文件、查察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少对信息的综合、解析、研判,信息的展望预警和服务决议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4、信息保密及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民警在使用公安信息平台时,

缺少保深情识和计算机安全保护意识,常常致使泄密和电脑系统感患病毒。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一)要坚固建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切确定“信息就是基础,

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二)要建立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建立信息采

集、录入工作系统,加强信息的解析研判和实战功能,确实把信息转变为战斗力。

 

(三)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

化应用水平的高低。

一方面针对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快速,信息更新快的特色,建立长效的信息通讯技术培训系统。

另一方面经过张开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事和技术,解决目前民警在使用网络和信息时的盲目性和单调性,把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转变为做好工作的驱动力。

 

(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依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

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挪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备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使新期间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超越式发展,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

 

篇二:

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日异月新,进一步提高驾御社会治安和保护坚固的水平,20xx年2月中旬和3月上旬,朱明国同志带领市公安局直属业务处(总队)长、区县(市)公安局长,分两批先后观察了安徽、江苏和浙江、上海公安信息化建设。

经过观察学习,收获很大,启迪很深,看到了差异,感觉了压力,理清了加速××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主要做法

 

(一)安徽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一致思想,科学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依据“整体规划、分步实行、要点打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走超越式发展、规范化建设、科学化建设、适用节俭型发展的道路。

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条块联合,

 

信息共享。

既节俭了大笔资本,又使原有系统的作用获得了充足整合。

三是立足基层,切近实战,以用促建。

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全部为了实战”的口号,素来把立足基层,切近实战,加强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金盾工程”建到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

四是抓典型,促全面,整体推进。

省公安厅将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试点,获得经验后再向全省实行。

五是加强培训,提高民警素质。

素来坚持把提高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确实把好“三道关”:

领导关、基层所队长关、全员培训关。

六是就地取材,多方解决资本欠缺问题。

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公安信息化建设“不以系统硬件品位论英豪,而以实战应用奏效定成败”,要求各地在踊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同时,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张开建设。

七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省政府将“金盾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互联网监控中心建设列入“861”计划要点建设项目,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了省政府“数字安徽”要点建设项目,保

证了全省公安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二)江苏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素来抓住网上信息应用这个核心,在普及实行上下功夫。

省公安厅将20xx年作为全省“网上信息应用普及实行年”,加强分类指导。

二是素来抓住网上信息应用要点环节,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20xx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环绕“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套系统、培

训一支队伍”三个环节张开建设,为应用供给环境、制度、素质的保障。

20xx年以来,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张开了科技大练兵活动,将网上信息收集比同样应用技术,列入省厅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学校以及警衔荣膺、专业培训的范围。

三是素来抓住网上信息应用的整体推进,在“两强两促”上下功夫。

以网上作战为核心,环绕信息强侦、信息强基、信息促防、信息促管张开应用实践。

第一,将信息强侦作为张开网上应用的打破口,初步形成了网上侦探破案工作模式和网上信息查证比对模式、网上线索排查布控模式、网上案件串并侦探模式等一系列新战法。

其次,鼎力实行信息强基工作,在省市

 

县三级公安机关都建立了规范化的网上信息研判应用工作机构和系统。

第三,信息促防的作用初步展现。

全省公安机关以实有人口管控为要点,经过对酒店住宿人员、网吧信息、暂住人口信息的追踪掌握,并即时与外逃人员、高危人群等系统数据实行比对,有针对性地落实管控举措,即时发现违纪犯法线索,提高治安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抓住创立“安全江苏”的时机,踊跃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投入专项资本10亿元左右,增大了各种社见面治安监控图像系统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社会要点部位、集卫星、微波、光纤网络、专用电路

等多种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图像监控网,建成了一批拥有智能化查控报警功能的治安卡口,用信息化手段织牢街面路口的防控网络。

 

(三)浙江省、上海市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实行“金盾工程”。

浙江省公安厅确定

了“立足现有、总揽全局、着眼发展、科学规划、开辟创新、规范管

理、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力求以最少的资本投入、最短的建设周

期产出的效益。

上海市公安局明确目标,增大投入,加强使用,圆满

系统,近四年来均匀每年投入近2亿元。

二是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整

合信息资源。

浙江省公安厅从20xx年5月开始,开发建设并逐渐实行

了全省一致应用的“浙江公安打防控信息骨干应用系统”,初步实现

了一个平台录入、查问和全警收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

三是以实战为目的,充足发挥信息化作战威力。

浙江省厅经过实战应

用促动信息流与业务流的有机联合,并依靠兴旺的网络支撑,将信息

作战平台延长到基层一线,抓住信息导侦、信息预警、信息促控等主

要环节,连续拓展情报信息应用领域,张开“网上作战”,获得了较

显然的应用效益。

上海市公安局20xx年开发建设了信息比对系统,当

前已归入比对范围的有22个数据库,基本覆盖了主要公安业务信息。

四是以规范化为抓手,为信息化供给强力保障。

浙江省公安厅把公安

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变警务理念、改良警务方式、提高警务效能的有效

载体。

第一着力提高民警信息化素质。

全面加强对一线民警的技术和

业务培训工作,归入目标管理核查责任制和大练兵活动,并将其作为

警衔与职务荣膺的必训必考内容。

其次,努力做大公安信息化的活水

 

源泉。

依据“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要乞降“谁主办、谁收集、谁录入、谁改正”的原则,全面、仔细地收集人口、出租房子、酒店业以及车辆、驾驶员、二手机、二手车等各种基础信息,并即时录入信息系统。

第三,加强系统保障。

坚持属地收集、全程上网、圆满关系、高度共享的原则,将信息化应用与民警的平时侦探办案和治安管理工作有机联合

 

起来,将信息收集、录入、储存、加工、应用职责细化分解到各项警务工作中,细化分解到办案、做事、办证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民警、每一个工作岗位。

上海市公安局坚持质量管理,拟定了《公安业务信息系统有关数据项目质量标准》,开发了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建立了数据质量检举网站和奖罚金系统,激励单位、

民警反应所发现的数据差错,并以常住人口、案(事)件违纪犯法人员、外逃人员等15个系统为要点,张开数据质量检查,数据的整体正确率

提高到99.5%。

 

主要奏效

 

一是公安信息化基础建设日异月新。

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安徽省一级网带宽达到155兆,二、三级骨干网络全部开通,全省公安基

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到98.45%,百名民警拥有的计算机数为41.4台。

江苏省一级网带宽为622兆,全省全部基层所队全部以专线宽带方式

接入公安信息网。

全省公安机关接入公安信息网的计算机为5万余台,百名民警计算机拥有率达到69台。

浙江省公安二、三级骨干网和接入网覆盖率为100%,地级市全部开通了至县级公安机关的图像传输系统。

省、市两级公安信息中心均已运作。

上海市已自建光缆3000余公里,实现了100%联网,达到千兆骨干网,百兆联接至派出所,10兆联接至单机,实现了数据、语音、视频的“三网交融”。

 

二是建立形成了高效、共享、充足知足公安实战需要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将全部公安业务应用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建成了“芜湖公安警务数字化共同系统”,实现了各警种互相支持、互相接应、共同作战的目标。

江苏省在全省省辖市和省公

 

安厅一致张开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各种网上信息资源的集中整合,知足了对信息的收集、录入、共享、应用需求。

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局建立以技术破案、信息破案为手段的网上作战系统,打破传统刑侦工作模式。

经过信息解析整合、碰撞比对和倒查扩案、网上浮控、关系扩线、犯法轨迹刻画等方法,主动发现破案线索,掌握犯法嫌疑人活动轨迹,拓展了“从案到人、从人到案”的侦探破案途

径。

上海市张开了指纹自动鉴识系统二期建设,将中心库容量扩至300万人十指纹、100万枚现场指纹,比对速度扩至每秒50万指以上。

张开了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目前前科库已入库6万人份,现场库入库保持在300人份左右。

20xx年以来,经过指纹鉴识比对直接认定和供给线索,查中3907起,捕获犯法嫌疑人2795人,经过DNA技术认定犯法嫌疑人400名,此中破获凶杀案件500余起。

 

三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获得全面夯实。

安徽省公安机关经过张开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人口系统、酒店业治安管理系统、高危人群

管理控制系统、网吧实名登记系统和社见面图像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建

设,使源泉信息的收集录入和对流感人口、治安复杂场所和要点部位

的控制获得全面加强,提高了社见面控制管理水平。

江苏省充足利用

网上信息资源,张开了案底制度建设,对各种违纪犯法嫌疑人的信息

收集、工作对象网上列管和前科劣迹信息查问比同样工作提出了规范

化要求,不只提高了对违纪犯法人员累积性打击力度,并且促动了执

法基础工作的张开。

上海市开发了50多个业务信息系统。

主要有指挥

调换系统(实现了110、119、122的“三台合一”,并依靠上海市公事

网,实现了公安指挥中心与各社会联动单位的联网)、情报信息系统、

案件时空解析系统、预指挥调换系统、案(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四是有力地促动了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建设的张开。

安徽省建成闯

红灯自动抓拍系统400多处,道路卡口监控系统116处,装备车载挪动电子警察320套,33个省际公路卡口系统全部建成,两条骨干206

国道和205国道部分要点路段实现联网卡口监控,仅20xx年,依靠科技手段共发现涉嫌盗抢车626辆,捕获盗抢汽车犯法分子44人。

江苏省自20xx年起,有要点、分步骤地张开了社见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

 

此中公安机关自建监控系统1.3万余个,安装摄像镜头约12万个,50多个市、县公安局建成了图像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城市治安的不中断

监控。

经过发挥各种监控系统在锁定目标、固定凭证、发现捕获犯人

等实战中的作用,20xx年以来,江苏全省共破案4500多起,捕获犯法嫌疑人1800多名。

 

五是形成了网上侦探破案新模式,打击犯法、保护治安的水平易水平显然提高。

安徽省自20xx年以来利用网上信息破案占全省破案总数的23%。

江苏省公安机关20xx年利用网上信息破案占全省破案总数的28%,超出全国均匀水平8个百分点,捕获外逃人员2.2万余名。

 

六是警务工作系统发生了深刻改革,促动了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正规化。

20xx年,江苏省各级公安网站宣告各种预警研判信息7.1万件。

跟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推进,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

广泛应用,使本来需要几日、几十天甚至几年才能达成的工作,此刻几分钟就可以达成;本来需要四周奔忙,动用大批警力才能办成的事,此刻坐在办公室,用公安信息网络平台即可办到。

科技成就转变为战斗力的现实和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奇怪”作用,对传统的思想见解和思想方式产生了激烈冲击,广大民警亲身意会到,此刻的公安工作一刻也离不开计算机,要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第一必然实现信息化。

 

七是公安行政管理水平易质量显然提高,为社会和民众供给了更多更好的服务。

安徽省公安机关经过张开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户籍管理“一站式”服务,民众办理户籍市内迁徙只要在迁入地一次办结,不需要象从前在迁入地和迁出地来回多次。

江苏省公安机

关经过网上“一站式”服务,20xx年共办理各种户籍管理业务1744万件,办理灵便车/驾驶证人件493万件,办理出国出境证件66万件。

省公安厅和13个市

 

公安局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公安网站,实行执法见告制度、供给做事指南和政策咨询,受理犯法检举和民众投诉,大大提高了“窗口”单位为民服务的水平易效率。

 

八是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获得显然奏效。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

于20xx年10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将在今年基本建成共享性强、覆盖面广、技术、应用奏效显然的防控网络系统。

截止20xx年关,全市共建设监控点3132个,此中社见面上治安监控点

2052个、公安机关内部安全监控点1080个。

同时,基本建立了一致的

动向报警监控平台,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与网络化,预防、打

击、管理等公安工作效能获得较好发挥,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成

为全国四个“城市综合报警与监控示范城市”之一。

上海市公安局当

前可供调看的全市主要道口、地铁沿线、要点场所、要害部位、标记

性建筑周边的摄像监控点近4000个。

目前,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加速建

设摄像监控系统的决定,提出了“凡是进入上海的人员,不论是空中

来、海上来、地面来,都要有图像记录;凡是进出地铁的人员,都要有

图像记录;凡是进出四、五酒店的人员,都要有图像记录;凡是常用警

卫线路,都要有全程摄像监控”的建设目标。

 

几点启迪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必然第一打破传统见解的拘束。

信息化建设

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信息化要不要搞的理解问题。

上海市公安局以为,警力增量总要达到一个饱和,想控制治安、压制刑案,只有走科教强警之路,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浙江省公安厅提出,不重视科技的领导是不清醒的领导,不擅长抓科技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以此来一致思想理解。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必然真切成为“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

是一个单位的“龙头”,一个单位工作、资源的分派、工作的欢欣点和注意力,主假如跟着“一把手”走的。

上海市公安局特地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任组长,凡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特地建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公安局领导亲身部署、指导、协调。

市公安局党

委会连续两年在每次召开前都尽量安排半小时至45分钟的科技讲座。

1999年,市公安局组织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各单位“一把手”实行了

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脱产一周,先学后考。

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抢先

 

指引下,上海各级公安机关都把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确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三)公安信息化建设必然抓住提高民警信息化素质这个要点。

安信息化讲究的是规模效益,既表此刻信息数目上,也表此刻应用集体上。

只有信息警务理念和信息作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信息警务的参加者、得益者,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兴旺的生命力。

必然高度重视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培

养信息化专业人材,扩大信息化应用集体。

一是要对全部的50岁以下民警张开信息化应用培训,二是要拟定刚性要求。

张开好全员计算机

培训,要拟定初步的、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指标。

全员培训是打基础,还要经过网络技术人材规划建设,拟定标准,开发系统。

信息化工作要提高,要有专业技术人材,每个单位都必然有自己的技术骨干。

 

(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然优化管理、集约资源。

公安信息化是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公安信息化工程可否充足发挥效益,不只取决于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很大水平上还取决于系统可否获得优秀的平时保护和管理,取决于可否将管理活动贯串信息系统产生、运作、改良直至裁汰的全过程。

一是必然坚持质量管理,让每一个数据都真切可用;二是必然坚持五个一致(一致领导、一致规划、一致标准、一致建设和一致管理),让每一分投入都物有所值。

要以整合资源、集约发展为目标,对公安信息化项目的估计分派、立项招标、建设监

督、项目查收等实行全过程的审查、监察、管理,为公安信息化建设

的快速发展供给有力的系统保障,获得优秀的管理效益;三是必然打破信息壁垒。

目前各警种、各部门都建设了一批实现业务信息化的项目,这些项目组成了整个信息化的基础,必然依据“整合资源、重在一致,突出实战、方便基层”的目标,以实行基层信息收集规范化为切进口,经过整合、激活和利用有关业务信息资源,带动其余有关应用,推进

信息一体化、作战一体化,最后达到打防控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