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10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docx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对省、市领导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护林防火项目竣工验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两山绿化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兰州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县(区)两级指挥部精心组织,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艰苦努力,已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经过初步验收,各项工程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现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查。

一、工程项目概况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在中央和历届省市委、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党政军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山造林绿化面积已达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人工森林生态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两山护林防火工作更加艰巨。

由于长期受投资限制,两山一直处于传统的护林防火水平,防扑火基础设施和机具设备简陋、不足,护林防火综合能力较低。

为了提高两山护林防火工作的综合能力,巩固和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我部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争取,于2003年及时组织编写了《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可研报告》,经省林业厅转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以林计批字〔2003〕282号文件批复立项。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批复精神,2004年11月,我们委托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了《兰州市兴隆山、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004年12月,甘肃省林业厅以甘林计函字〔2004〕340号文正式批复我部实施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

依据甘肃省林业厅批复的初步设计及甘林计函〔2005〕352号初设调整批复,我部委托洮河林业局设计队完成了防火隔离带的施工设计,委托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瞭望塔、气象站、检查站及防火物资库的施工设计,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九州台中心瞭望塔、气象站的施工设计。

我部以兰指发〔2005〕68号文、〔2005〕88号文、〔2005〕106号文、〔2005〕153号文、〔2006〕51号文分别对施工设计进行了审查批复。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区:

南起七里河七道梁,北至兰州中川机场;南山东起榆中县和平镇营盘山,西至西固区新城乡盐沟;北山东起城关区青白石乡张儿沟,西至西固区达川乡达家沟。

东西长60km,南北宽5—50km。

项目区域面积82万亩,其中已造林绿化区域面积58万亩,占总面积的70.73%。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通讯、了望监测、林火预测预报、防火指挥扑救、防火阻隔五大系统。

二、项目的实施情况

为了确保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部经过积极协调,成立了由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两山绿化指挥部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招标组、材料验收调拨组、工程施工管理组、财务组,分工负责,精心组织,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的招标及合同管理

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工程,我部全部委托兰州市中林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代理,在兰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兰州市建筑工程招标网发布招标公告,严格按照兰州市建设工程交易程序进行招标。

经过招标专家组评议和兰州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确认,按照优先原则,最终确定了两家有实力的单位中标,承包工程建设。

项目物资分为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

专用物资采购的招标,由我部提出申请,经兰州市政府采购办批准为部门采购,公开招标。

我部委托兰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最终确定7家供货单位。

通用物资采购的招标,由我部提出申请,经兰州市政府采购办审批后,兰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开统一招标,最终确定6家供货单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分别签订合同16份,其中施工合同5份,物资采购合同7份,勘察设计合同3份,工程监理合同1份。

由我部委托的监理单位—兰州星河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依据监理规范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着协商一致、相互谅解的原则,协调解决,全部工程合同执行情况顺利。

(二)项目的施工管理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我部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身负责制”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合理分工,科学管理。

针对项目所建的瞭望塔、气象站、防火阻隔网等建设点多面广、施工分散、地形复杂、材料运输难、施工条件差的特点,为了切实抓好项目的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市指挥部、各县区指挥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合组成项目施工管理组分别派专人进驻施工现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控制进度、质量和投资,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合同生效后,我部认真督促检查供货单位严格履行合同,保证采购项目按要求完成。

建立了严格的验收登记制度,材料验收调拨组对中标物资分门别类,责任到人,严把质量关。

对所有物资以合同约定、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承诺为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入库;对个别技术指标要求高、专业性强的物资,我部聘请有关部门或专家进行鉴定,杜绝不合格产品。

同时,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并设立台帐,做到入库、出库帐目清楚,手续齐全。

目前部分物资已配发各县区使用,开始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项目完成的建设内容

1、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建成瞭望台6座,建筑面积473m2;建成检查站12座,建筑面积581.34m2;建成王家坪气象站一座,建筑面积112.2m2;建成九州台瞭望塔、气象站一座,建筑面积407.17m2;建成营房、物资库1座,建筑面积546.72m2;建成防火阻隔网8392m;修建九州台等林区防火道路43.52km。

 

 工程建设共挖填土方量376.67万m3,石方量8.41万m3,完成砼及钢筋砼6.28万m3;砖砌体1.66万m3,块石砌体0.38万m3,使用钢材2856吨,水泥2.5万吨,投入劳动力289.62工日。

 

2、物资采购完成情况

(1)通讯系统:

购置短波电台16台套,中继台4台,对讲机124部,车载台4台套,太阳能光伏电源10套。

(2)林火监测系统:

购置农用三轮车50辆,高倍望远镜12套,气象站设备(三要素)2套。

(3)防火指挥扑救系统:

车辆8辆;计算机16台,扫描仪2台,林火管理软件即指挥图1套,宣传牌16个及各种防扑火工具。

(五)项目审价

工程建设完成后,根据施工方报送的工程结算书及工程资料,市财政局安排甘肃琪生会计事务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审价。

审价单位根据《会计事务所从事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结算、决算审核暂行办法》,查验合同等有关资料,实地勘验现场,认真进行审核,提交了《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报告》,按此结果我部进行了工程决算。

三、项目的财务管理及投资完成情况

在项目财务管理上,我们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自始至终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建设要求,对工程资金实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的资金管理制度。

同时,财政、审计部门对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坚决杜绝挪用、挤占、借用、透支或截留资金等现象,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累计到位资金644.29万元。

其中:

市财政拨入国债资金520万元,森林救灾资金65万元,造林管护资金49.89万元,县区财政自筹9.4万元。

 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44.26万元,其中:

待摊投资55.49万元,建安投资313.83万元,交付使用固定资产274.93万元。

2006年12月,兰州市审计局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了审计,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部能够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项目立项报批、施工、采购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等工作,发挥了建设单位的监管职责,项目资金管理能够做到会计资料齐全、财务核算合规、投资控制合理,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项目质量检测及初步验收

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完成后,我部按照建筑工程规范要求,对重点建设进行检测,并委托甘肃土木工程研究院于2006年8月28日对该项工程进行了抽样质量检测。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搞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的要求及原设计图纸,对各项目工程共布置10个测区,测区大小约为200mm×200mm,每个测区测量16个回弹值。

按单个构件计算回弹法推定强度。

对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的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达到质量标准为止。

分项工程完成后,我部又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合格。

(详见《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九州台中心瞭望塔工程监理报告》)

 12月15日,在有色兰州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下,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了质量专项的竣工验收,参建各方确认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同意竣工验收,并具备竣工验收备案条件。

五、今后的打算

今后,我部将以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顺利竣工为契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充分发挥已建成防火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合理配置防扑火物资,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两山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水平,牢牢掌握两山护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权,保护和巩固两山造林绿化成果。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和关心的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在项目实施中付出艰辛劳动的设计、监理、质检、施工单位表示亲切的慰问,感谢大家关注两山、支持两山、建设两山!

谢谢大家!

关于对晋中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进行验收的请示

晋中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于2007年7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项目总投资81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18万元,地方配套278万元,建设期限1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林业了望台监测、防火通讯、防火指挥、扑火机具设施建设等四项。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818万元,其中完成中央投资538万元,地方配套280万元,全部项目都按照项目设计完成。

现提请省厅对该工程进行验收。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关于解决南北两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

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请示

 

市政府:

根据国家林业局加强森林防火建设的要求和兰州南北两山护林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2007年我部经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兰州市南北两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经我部积极努力,国家林业局于2007年11月9日正式下达了“兰州市南北两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正式启动了项目建设。

该项目主要由阻隔系统、林火瞭望系统、信息及指挥系统、扑火机具装备建设及其它设施、设备建设等五个部分组成,项目总投资908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726万元,地方自筹182万元。

2008年12月省林业厅以甘林计函字(2008)436号下达了“关于兰州市南北两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但由于该项目中央资金计划未下达,一直没有实施。

2010年10月,省林业厅以甘林发(2010)324号正式下达了“关于下达2010年森林防火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2010年12月市财政局以兰财建[2010]183号“关于划转2010年基建支出预算指标的通知”下达了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标。

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我部及时申报项目实施配套资金,年前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专门行文进行协调。

今年2月28日我部以兰指发[2011]11号文件向市政府报告申请该项目配套资金,至今没有结果。

目前,我部已着手开始组织实施兰州市南北两山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项目中的地方配套182万元资金不到位,已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正常实施。

森林火灾是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给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兰州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中央、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建成了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58万亩人工林,随着绿化效果的不断显现,如今已是全省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兰州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展示兰州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

经过持续的抚育管护和强化管理,目前南北两山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林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林木的不断生长,由于林区内可燃物剧增,防火战线点多面广,火源管理难度增大,两山护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

近年来,南北两山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南北两山森林资源安全和兰州生态安全。

此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南北两山森林防火现状,提高森林防火的现代化水平。

为确保二期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可研批复中“初设批复并落实资金后方可开工建设”的要求,再次申请市政府研究解决兰州市南北两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建设的18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妥否,请批示。

建阳市林业局关于森林重点火险区

综合治理二期工程项目配套资金的承诺

 

南平市林业局:

根据福建省林业厅下达的《关于南平市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通知》闽林计财(2010)142号和《南平市森林防火综治二期资金计划分配表》的要求,经研究,我局同意按投资计划表所列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建设,同时,资金计划分配表中我市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19.1万元,其中:

中央补助79.6万元,我局同意按规定配套资金39.5万元。

特此承诺。

                                                                         二O一O年十月二十七日

五年规划

【关闭】【打印】

安庆市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背景概述

1.1.1项目名称:

安庆市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单位:

安庆市人民政府

1.1.4申报单位:

安庆市林业局

1.1.5承建单位:

安庆市林业局及所辖岳西、潜山、太湖、桐城、宿松、怀宁、枞阳、望江等县(市)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林业局

1.1.6项目法人:

王志宏

1.1.7建设期:

3年(2006-2008)

1.1.8研究咨询单位: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2.2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1.2.4国家林业局《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林计发[2004]16号)

1.2.5林业部“关于公布《全国森林火险县级单位等级名录的通知》”(林防通字[1996]25号)

1.2.6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

1.2.7安徽省工程建设有关规程、规定、技术标准和政策性法规

1.2.8安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全市森林防火有关资料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适应新时期防火灭火工作的需要。

近些年来,安庆市森林防火工作,虽建设和增添了一定数量的防火、灭火的基础设施。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加之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不仅设备陈旧老化,部分已经损坏失用,导致林火测报、监测功能下降,全市已保存的31座了望台哨观测面积仅18.26万hm2,监测覆盖率仅为30%;防火通讯设备缺口大,通讯覆盖率为45%。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森林防火工作越发显得重要,特别是农村经过改柴改灶后,原来的薪柴为主的烧饭取暖,已逐步为沼气、液化气和燃煤所代替,致使林下杂草灌木生长十分茂密,加上大部分林区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林缘、林内易燃物、可燃物越积越厚,多数地方林内可然物载量已超过发生森林大火的临界值,火险等级非常高,但目前森林防火措施和手段,仍处于传统防火向科学防火转变的过渡阶段,无论是预测预报水平,还是综合扑救能力;无论是人们的防火意识,还是依法治火力度,与现代森林防火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为扭转森林防火的被动局面,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治理能力,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以及监测监控设施、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及时组织扑救,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以保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环境改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3.2加强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措施。

安庆市地处皖西南属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安徽省重点林区之一,也是省内重点火险区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59.76hm2,活立木蓄积量2164万m3,分别占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14.6%、17.85%。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为已被国家立项和即将核准建立的“年产30万吨漂白木浆纸一体工程”贮备了大量适用的原材料。

但也应该看到,森林火险对这些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各火险等级面积Ⅰ级占30.84%,Ⅱ级占34.25%,Ⅲ级占34.90%,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后果是严重的。

1.3.3是发展森林旅游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安庆市是皖西南重点旅游区,境内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和国家旅游风景区花亭湖、二祖第一禅宗司空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长江绝岛小孤山等,怪石耸立,林木茂盛,古树参天,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每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由于人员流动大,给森林防火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加之落叶杂草可燃物厚,发生林火的危险性越来越大,一旦发生,由于山高坡陡林密,给扑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燃。

1.3.4是保障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珍稀物种资源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安全的必然选择。

安庆地处大别山南坡,由于地质构造和上升运动的影响,形成的名山大川遍布境内,为保护好这些名贵的珍稀资源,近二十多年来,经国家和省批准,先后建立了4个自然保护区和6个森林公园,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类型多样,特点突出,知名度大,既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内容各异,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革命历史遗址等历史遗产,更有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是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一旦引发森林火灾,将是无法弥补精神和物质损失。

因此,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是发展旅游经济和“活文物”保护的必然选择。

1.3.5是加强毗邻地区森林防火,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安定团结的当务之急。

安庆市属的宿松、太湖、岳西、桐城、枞阳等县(市)与湖北省黄梅、圻春、英山和本省的霍山、舒城、无为等县毗邻,山林地块插花交错,崇山峻岭,地广人稀,森林茂密,易燃物、可燃物厚,为Ⅰ、Ⅱ级火险区,加之地处偏僻,防火设备落后,人员流动性大,火源难以控制,致使火灾发生频率较高,加强综合治理,提高综合防火能力,是当务之急。

2项目区自然经济概况

2.1社会经济概况

安庆市地处东经115°46′—117°44′,北纬29°47′—31°17′之间,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的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东南与本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东北与巢湖市接壤,南临江西省九江市,西界湖北省黄岗地区,北与六安市相连,幅员面积1.53万km2,地势由大别山主峰向长江倾斜,并形成山区、丘陵区和沿江平原三个不同类型区域,山区面积占35.69%,丘陵区占33.1%,沿江平原区占20.65%,是山、丘、圩兼有,地形地貌复杂的区域。

安庆市是上世纪1988年撤地区、市重新组建的新的行政区域,辖八县(市)三区,总人口609万人,其中农业人数509万人。

2004年全市GDP39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8.61亿元,占22.60%,第二产业182.75亿元,占46.62%,第三产业120.66亿元,占30.78%。

境内拥有公路、铁路、航空与外界交往,合(肥)九(江)铁路、沪蓉、东港高速公路连贯市内八县(市、区),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交通便捷,立体交通四通八达。

安庆市历史悠久,山灵水秀,境内山水风光,景致独特,山、水、岩、洞俱全,古迹甚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花亭湖,有包家—美丽北亚热带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五处,国家地质公园一处,占地面积183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90%。

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县级70处。

在这些文物古迹中,既有李白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篇和近千处摩崖石刻,也有一大批革命历史遗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衬,形成独特的旅游风光,成为安徽省第二旅游基地—皖西南旅游区。

近些年来,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

2.2自然概况

2.2.1地貌。

安庆市地貌构造极其复杂,为省内其他地区所少见,主要原因有三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经历内外营力作用不同,呈现明显的山地、丘陵、平原阶梯状特征。

中山:

主要分布于岳西、太湖、潜山及桐城、宿松境内,均系大别山系,海拔高以1000—1600m为主,个别山峰如天河尖、陀尖、多枝尖、司空山、公界尖、妙道山、明堂山、天目尖、黄茅尖、天柱山、猪头尖、桐山、罗汉尖等海拔都在1700m以上,呈北东向,均由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混合花岗岩和花岗岩组成。

上升形式,以断块抬升为主,山坡都很陡峭,山间分布有椭圆形、菱形盆地,中山顶部保存有大别山区最高级夷平面,海拔1200—1400m。

低山:

是本市境内分布较少的一种山地类型,于桐城—潜山—太湖深断裂西北侧的多为断块山;枞阳—怀宁—宿松境内的低山,多为侵蚀低山,少部分如巍岭、蛇口山、天华尖、佛图尖、二姑尖、三官山、三县尖、求雨顶等为溶蚀低山,都属大别山支脉,海拔高一般600—800m,但高度分异性大,在丘陵外围和盆地边缘的低山,高度仅500m左右,而临近中山的低山,高程可上到1000m,所以低山高度分为三个层次,其相对高度都在200m以上,坡度一般为25°—30°,其组成物有片麻岩、砂岩、页岩、红色砂质岩等。

山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盆地和谷地,如岳西、太湖、宿松等盆地,皖水、潜水、大沙河、二郎河等谷地。

在低山中保留着区域性二级夷平面,其高度因受不同程度的抬升影响,已分化为三个高度,即500m左右,600—800m和1000m左右。

低山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切割程度较强。

丘陵:

丘陵海拔高在300—500m之间,分两个亚类,一是高丘陵。

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于100m,北东走向,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前缘地带,即桐城—潜山—太湖的西北侧,岳西县天堂镇西侧。

二是低丘陵。

起伏度小,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切割破碎,走向随河谷流向而多变。

主要分布在太湖县花凉亭水库地带,潜山县的野寨、古井、牌楼等地,桐城市的童铺、新安、姚塝三角地带,以及枞阳县菜子湖西南侧,怀宁县十里铺和皖埠水库的邻近地区。

从丘陵的成因看,以侵蚀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大都由花岗岩、玄武岩、火山凝灰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红色砂砾岩、千枚岩、片麻岩等组成。

丘陵顶部保留有区域性最低级夷平面。

其形成世代为第四纪早、中期,后经新的构造抬升,各地隆起高度不一,分化为二层丘陵面,即400—450m和150—200m左右。

丘陵间冲沟纵横交错,盆地上下错落,是十分重要的平坦面。

台地(又称岗地):

台地是一种顶部平缓,斜坡较陡,既没有平原那样坦荡,又不像山丘起伏大,而是片状、条状分布的地貌类型。

台地海拔高一般小于150m,相对高30—80m左右,分堆积台地和剥蚀台地两个亚类。

堆积台地成片分布于宿松、太湖、望江、怀宁、枞阳等县境内,由红色粘土、砾石层和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组成,相对高25—30m,向江湖微微倾斜,台地之间分布有规模不等的冲、坳、沟、谷,目前大都辟为农田。

剥蚀台地分布于宿松—太湖—潜山源潭的东南侧山前地带,从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由红色砂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