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303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docx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通用人教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xiōnghuáiguàngàikuìbàigǎishànshūshì

bēicǎnháojiéwéikàngcháoxuéyǎnhù

2.看拼音,写词语。

ánɡshǒu yìlìtiàoyuè pútaotáobǎo

wāndòuànzhàowényínɡzhènɡjùyánjiū

3.看拼音,写词语。

zhújiànjiāngyìngjiàshǐcháoxué

táotuōxiōnghuáikuìbàiguàngài

4.读拼音,写词语

fànguǎnzhòngdúnǔlìduǒkāi shǎnshuò

miáohuì fāhuīchéngjìpíqìtānxīn

5.看拼音,写词语。

líbahúdiémáoyánbiānfú

gòuchéngdūnxiàhéxiéhétān

形近字词

6.辨字组词。

眠(_________)喧(_________)恕(_________)辫(_________)

眼(_________)渲(_________)怒(_________)辨(_________)

拙(_________)淮(_________)延(_________)磕(_________)

茁(_________)准(_________)廷(_________)瞌(___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暮(_________)劈(_________)坚(_________)择(_________)

幕(_________)壁(_________)竖(_________)释(_________)

8.形近字组词。

匠________ 剪________ 跨________ 垫________ 桅________

巨________ 煎________ 垮________ 势________ 跪________

9.比一比,组词语。

模(______)塞(______)效(______)愉(______)绳(______)

摸(______)寒(______)较(______)输(______)蝇(______)

辨(______)提(______)洼(______)街(______)优(______)

辫(______)堤(______)蛙(______)衔(______)犹(______)

10.形近字组词。

凝(_________)劈(_________)键(_________)恬(_________)

疑(_________)壁(_________)健(_________)括(_________)

券(_________)盲(_________)稳(_________)腔(_________)

卷(_________)育(_________)隐(_________)控(_________)

课内填空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我国______朝诗人______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其中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绝句》是________词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高适《别董大》中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故人”意思相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魏校长提出“诸生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有的是为______而读书……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少年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日积月累我会填。

1.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

3.爸爸经常教育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4.随着一场接一场的大雨,已经有了入秋般的凉爽天气,这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啊!

5.《夏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___。

诗中鲜明提出作者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背诵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词牌名是______。

这首词中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4.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生命全在节奏。

14.背诵与积累。

1.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

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

意欲捕鸣蝉,_________。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

__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

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

小溪边,有个小朋友在剥莲蓬:

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

2.填动物、植物名称。

(1)白(______)西风塞上,(__________)烟雨江南。

(2)四面(__________)三面(______),一城山色半城湖。

15.我能按课文内容、课外积累填空。

1.正如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清事情真相,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缘故。

2.正如《礼记》中所说“博______,审______,慎______,明辨之,笃______。

”我们在学习中,要广博地学,审慎的求问,慎重的思考,明白的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3.《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作者是_____国的昆虫学家__________。

句子训练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中英雄人物的壮举让人感动。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蟋蟀在草丛里叫。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

“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许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坐在太阳光里。

(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

(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

“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是五年级的学生。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的西昌是最美的季节。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火种不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的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批评我。

我学习不认真。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没有人敢怎么样。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绅跪地求饶。

(扩写句子,写出官绅的神态和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害怕矮小的鹅,却不怕高大温厚的牛。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阅读《神奇的瓦片》,完成练习。

神奇的瓦片

①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朴的粉墙黛瓦。

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②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汉瓦。

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在市场上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③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④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能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汉瓦具有玻璃材料、U型挡水条、F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

其中,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U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F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⑤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

⑥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1.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汉瓦的价格较昂贵。

B.瓦片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

C.传统的屋面瓦具有保温的特点。

D.瓦片的功能较之以前有所扩大。

2.关于瓦片的功能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屋顶建材B.透风,挡雨

C.防渗水,防火D.敲击坚硬物品

3.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B.打比方C.举例子D.作比较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D.表明语意未尽

5.汉瓦的神奇之处表现在哪里?

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6.读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这句话中的“多”字能删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课外阅读

心灵创可贴

佚名

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

“妈妈,你在做什么呀?

”“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

”妈妈回答。

“为什么呢?

”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

我们应该(关照___1___照顾)她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妈妈?

”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

“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

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

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

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

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

“嗨,苏茜。

”苏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àotiá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

(因为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而且)④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

”史密斯太太问。

“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

”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

”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

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

“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

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

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

__________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非常感动,感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可贴”本来是指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为史密斯太太做了什么事?

()

A.送去了创可贴B.送去了镜框C.送去了钥匙环

5.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填序号)

外貌描写:

______语言描写:

______动作描写:

______心理描写:

______

6.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内阅读。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转瞬间—(_____) 重担—(_____)

2.太阳出来时,颜色经过了哪些变化?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4.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美丽的景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课内阅读。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在)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lù)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

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ōwē)囊,连豁(huōhō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juéjiǎo)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带戴)上老虎头罩,紧。

随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ōnɡhǒnɡ)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ózhuō)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困难()放松()糊涂()灵巧()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5.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

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具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6.写作天地。

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

在那儿你最爱干什么?

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

要求书写端正,语句通顺,字数在3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