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14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docx

毛邓三考研笔记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矛盾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这两对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而没有具体说社会主义的情况。

理论界长期存在马克思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误解。

列宁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阐述。

在苏联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斯大林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

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完全适合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亲密团结,友爱合作,在政治上道义上是一致的,这种友爱合作的团结一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直到1952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他才含糊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1)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矛盾双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突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为后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的缺陷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是有缺陷的。

其不完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上,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比较准确地判断: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但是不久,毛泽东自己改变了这个判断。

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重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在实践中,在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来解决这些矛盾。

这不仅违背了毛泽东自己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科学分析和解决矛盾方式的正确主张,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毛泽东未深入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没有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在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主要内容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与实践的对比

共性: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差异:

毛泽东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角度出发,做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判断,结果导致文化大革命: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邓小平从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做出了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国家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的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废除僵化的旧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

13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的必然性

首先,改革是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建国初期,我国主要根据原苏联模式,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政治等体制。

这套体制虽然也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它存在着的种种弊端并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的发展,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另外,“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不是搬用别国模式的问题。

”“20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其次,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时代主题转换给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

最后,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的束缚了制约生产力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与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

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指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该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

问题是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斯人林曾提出“道义上和政治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度全面否定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筑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著名论点,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他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生产力的“解放”已完成,今后主要是发展生产力。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中重要原因在于讲话的体制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甚至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

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只有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种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他补充说: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深刻性。

首先,改革是对原有体制根本性的变革和彻底转换,而非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修剪。

其次,改革是全面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领域的彻底改革。

再次,改革是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体制的创新与利益的调整,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从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第一次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首先,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不同。

改革的对象是在我国各种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的弊端。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改革的原则是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改革的方法是要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要在各方面的协调中进行;理论理应走在实践的前头,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再着手改革。

其次,改革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革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

基本制度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表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改革是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制度的变革。

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两种后果:

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变革,使改革变成“改向”,如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如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早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十五大指出,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进行的。

而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也在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求除弊趋利、吐故纳新。

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如何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一,这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的标准,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

换句话说,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要用它来判断姓“社”姓“资”的。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我们就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如按劳分配等;也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没有姓“社”姓“资”之分,既可为“社”服务又可以为“资”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如市场经济、股份制等;就是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现阶段条件下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可以为“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和鼓励其存在和发展,如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总之,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的,或是社会主义的,或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第二,“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生产力的标准。

继承了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同时又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发。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的含义

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必然要“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如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方法,只要是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都要进行改革。

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地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全面改革的具体表现

邓小平认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

”地域上,是除了港澳台之外的中国所有地方;行业上,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所有部门;部门上,改革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部门。

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全面变革。

层面上,体制层面与整个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层面的重大变革。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具有首要意义。

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促进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实行相应的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障。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保持合理速度,根据国情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平稳发展。

正确把握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必须考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考虑全局与整体利益。

算经济账,同时算社会账、政治账。

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第17次课2学时

教师教案

授课章节: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授课方式:

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掌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二、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第三、了解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

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难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学方法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1、怎样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阅读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2、《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使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使生产社会化向生产国际化发展,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市场扩大.要求打破地区封锁,由分割的区域市场,发展到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而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

在生产社会化、世界市场、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加强,出现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对于什么是全球化,迄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全球化是指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相互融合的现象,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全球化。

特别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已经突破国界,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二,经济生活全球化、一体化。

生产和分工越来越国际化;资本和市场越来越国际化;跨国公司、跨国集团规模、资金、技术和实力越来越大,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第三,科技开发和应用国际化。

一是新发明和新技术向生产生活领域的转化越来越快,并且一旦实现转化,就立刻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应用,成为国际化的科学技术。

二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与协作性越来越强,越来越社会化和国际化。

因此,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首先,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指出: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在对外开放历程上,中国曾经经历了主动开放(明中叶以前,公元15世纪以前)、主动封闭(明中叶-1840年)、被动开放(1840年─1949年)、被动封闭(1949年─1971年)主动开放几个阶段。

明中叶以前,中国是一个主动对外开放的国家,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15世纪,历经汉、唐、元、明初的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在15世纪中叶以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逐渐落后,终于在近代受到侵略宰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世界总体局势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欢迎中国开放的。

但资本主义所要求的开放是没有主权的开放、殖民地式的开放。

因此,从1840年到1949年的开放,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进步,带来光明的前途,反而带来了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取得国家主权以后,帝国主义又对我们进行了封锁、禁运,这又使我国处于被动的封闭之中。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更是以反“洋奴哲学”、“卖国主义”为名,全盘否定对外开放,把我国同世界隔绝开来,把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边缘。

因此,邓小平指出: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早在改革开放之处,邓小平就认识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才能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才能参加国际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换,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科技信息;才能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技术基础上发展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差距。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

各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也都离不开借鉴别国的文明成果。

例如,英国的产业革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而产业革命后,纺织和蒸汽技术等向欧洲和其他各国的传播推广,又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发展。

又如,英国的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美国,才促进了美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大量引进西欧和其他国家的专业人才,对它成为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大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再如,战后,日本签订了,价值90亿美元的3万个许可证协议,几乎获得了欧美几十年内产生的所有可用技术,从而形成和加强了它的科技体系,促进了经济飞速发展。

联邦德国在战后到70年代的30年内,引进先进技术和购买专利等技术进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外贸的增长速度。

这对它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纵观历史表明,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分不开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不长,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而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又是综合同力特别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所以,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以这些先进的文明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才能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优秀的文明成果对任何国家都足有用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

有些东西,如科学技术、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和管理方法等,没有阶级性,我们可以利用;有些经济范畴和经济形式,如商品、货币以及股份公司、股票等,它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我们也可以利用;有些东西,如某些生产管理方法,它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中义剥削关系,我们也可以利用,不过,利川时要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利益,抑制其消极作用;有些东西即使反映私有制,甚至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如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第一,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赋予“独立自主”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强调,今天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有中国人自己决定来办,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二,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创造得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的能力。

第三,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意防范风险。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