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752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docx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c=56+8x,这意味着(C)

3、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D)。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B)。

A.减少15%B.增加15%C.不变化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B)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B)。

A.10%B.%C.7%D.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

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

C.2%×5%×8%×7%D.(2%×5%×8%×7%)-100%

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B)。

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1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6、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1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

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

1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19、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

A.重叠B.相尽C.不等D.间断

20、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

2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B)。

A.

B.

C.

D.

22、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C.D.﹣1

2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24、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B)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25、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C)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台数

26、下列指标中(B)是总量指标

A.职工平均工资B.国内生产总值C.出勤率D人口密度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BE)。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就是组平均数D.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2、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3、众数是(B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的位置决定的B.依据标志值出现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值D.总体的一般水平E.与总体中的极端值无关系

4、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BD)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5、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DE)。

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6、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

7、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

8、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

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BCE)。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10、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BC)

A.简单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C.不重复抽样D.概率抽样E.非概率抽样

11、指数的作用是(ABE)。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12、相关系数表明两变量之间(DE)

A.线性关系B.因果关系C.变异关系D.相关方向E.相关的密切程度

13、直线回归分析中(ABDE)。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14、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

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

15、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B)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

1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17、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填空题

1、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

,这是比例相对指标。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65。

3、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_,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_报告期。

4、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_它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5、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6、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平均数_。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例_相对指标。

8、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80,1020)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t=2),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____20_____,抽样平均误差等于10_________。

9、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总体标志总量_______指标

10、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方向_______。

11、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种。

12、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两种。

1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

?

14、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总_指数和个体指数。

15、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每一名职工,填报单位是_每一个企业_。

16、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_,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组中值_。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主要区别是:

⑴其它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⑵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

其它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

⑶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它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2、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

答: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

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

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3、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答:

(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2)对于两个变量X和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可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4、时期和时点指标有什么不同

答:

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在于:

(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性;

(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3)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联系:

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

(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

(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6、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答案要点:

动态数列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

动态数列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预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

动态分析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以分析现象发展的水平,包括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两个指标;另一类是分析现象发展的速度,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

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

答:

(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

(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8、某企业年底的产品结存总额的数列应该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为什么

答案要点:

某企业年底的产品结存总额的数列应是时点数列。

因为该数列特点是:

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9、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联系表现在都是个别现象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出一般水平。

两者的区别:

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所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它是将现象总体各单位同一时间的变量值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写出公式、过程)

1、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958815479769576716091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7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

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

(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的概率保证程度(t=2)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解:

(1)

40名职工考试成绩分布

成绩

职工人数(人)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0

37.5

30.00

10.00

合计

40

100.00

(2)根据次数分配数列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

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下限==分上限=77+=分

即范围在——分之间

(3)n=2*2**

(2)*

(2)=159人

2、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

(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解:

废品率的范围:

4%±%即%-%

废品数量区间:

4000×%-4000×%即52件–268件

3、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出如下资料:

n=5

=40

=310

2=370

2=20700

=2740

试:

(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

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要求写出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

(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式:

y=a+bx

回归系数b=[2740—40×310/5]/[370—40×40/5]=

a=310/5—×40/5=

直线回归方程y=+x

(2)r=[2740—40×310/5]/?

?

[370—40×40/5]*?

[20700—310×310/5]=

说明学习时间与成绩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4、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月份

1

3

6

9

次年1月

月初人数

102

185

190

192

184

计算:

(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解:

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月份

1

3

6

9

次年1月

月初人数

102

185

190

192

184

计算:

(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解:

(1)

(2)

5、某商店2007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单位:

万元

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

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

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解:

(1)该商店上半年商品库存额:

(2)该商店下半年商品库存额:

(3)该商店全年商品库存额:

6、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898884868775737268

75829758815479769576

71609065767276858992

64578381787772617081

学校规定: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

(1)

成绩

学生人数(人)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0

37.5

30.00

10.00

合计

40

100.0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

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7、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答:

解:

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

故正确的计算为:

平均单位成本

8、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

甲班组:

20、40、60、70、80、100、120、70乙班组:

67、68、69、70、71、72、73、70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计算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比较甲、乙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的代表性。

解:

甲班组:

平均每人产量

全距

平均差A、D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乙班组:

平均每人产量

全距

平均差A、D=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分析说明:

从甲、乙两组计算结果看出,尽管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相同,但乙班组的标志变异指标值均小于甲班组,所以,乙班组的人均产量的代表性较好。

9、某市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00000万元,2007年增加为584550万元。

这五年中物价指数提高了5%,试计算零售量指数,并分析零售量和物价因素变动对零售总额变动的影响绝对值。

解:

物价指数=

=105%

=556714(万元)

零售量指数

=556714/200000=278%

零售量变动影响的零售额:

556714-200000=356714(万元)

零售物价变动影响的零售额:

584550-556714=27836(万元)

10、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名称

基期

报告期

500

200

1000

650

200

1200

2

-5

10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解:

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

11、甲企业1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

总产值(万元)

每日在册工人数

1-15日

16-21日

22-31日

330

312

345

试求该企业1月份的月劳动生产率

解:

甲企业1月份平均人数

月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平均工人人数=332=1250(元/人)

12、甲企业1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

总产值(万元)

每日在册工人数

1-15日

16-21日

22-31日

332

314

328

试求该企业1月份的月劳动生产率。

解:

甲企业1月份平均人数

月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平均工人人数=328=1378(元/人)

13、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