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847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地球清洁师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地球清洁师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读中获取科学知识,在读中增强环保意识。

 2、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资料的整合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图片,并记录下它的本领或作用。

 2、自读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揣摩各角色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堂。

 1、板书”清洁”二字。

引问:

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2、师在”清洁”二字后加上”师”(1)清洁师是什么意思?

(2)你见过清洁师吗?

到生活中找个例子说一说。

(3)引导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诸如”建筑师”、”美容师”、”工程师”等。

 3、师再加上”地球”二字。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4、齐读课题。

 二、以生活展现课堂,激发兴趣,促进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时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

 2、选择喜欢的角色,充分准备。

体会语气和感情。

 3、指名读喜欢的角色的语言,说说喜欢的原因。

(引导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4、指导生归纳,师相机板书:

 海鸥吃掉死鱼、剩饭、剩菜,净化海面

 乌鸦专吃蝇蛆、地蚕等脏虫子,净化地面

 屎克郎 吃牛马粪便,牧场、草原

 大榆树 吸收灰尘、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5、把自己想演的那个角色的话,认真读读记记,试着演一演。

 6、分配角色,指名上台,并戴上头饰演(师扮演地球老人,以调控组织)

 7、生评价。

 三、以生活替代课堂,掀起设法,丰富知识

 1、这时候,如此大的森林里难道就只有这四位愿意报名吗?

还有哪位朋友想报名?

 2、结合准备的资料,指名作自我介绍,并用”我能……”或”我专门……”或”我虽然……但是……”等说说自己的本领。

征求地球爷爷的意见时用”我是不是……”或”我能说是……”。

 3、四人小组,互说,换成你自己想要的角色。

 4、指名说。

 5、师生评价。

 四、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主题

 1、 成为一名地球清洁师,并不要求他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能为地球母亲作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贡献。

再想一想,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是地球清洁师呢?

 2、 指名说说原因。

 3、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说出我们也是地球清洁师。

 五、课堂拓展,练笔训练

 将大家收集到了的资料,四人小组合作整理,根据大家刚才所说的,完成另外一篇新的”地球清洁师”的童话故事。

地球清洁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八次》教学设计之三

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颜红京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中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

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欢乐、得到满足,让课堂始终充满情趣和童趣。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

   2、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看图复述,突现重点。

   1、师述:

昨天,老师让同学门根据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都带来了吗?

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指名学生展示作品(使用实物投影),并看着作品复述故事。

    教师从旁发问:

你为什么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为什么不说“断了结,结了断”?

为什么将“终于”读得那么重?

……

   3、师述:

你的画真棒,能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吗?

   4、播放.课件无声动画(蜘蛛结网)指名学生为动画配音。

  【设计意图:

其一:

蜘蛛结网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承接了课文起因与结果的桥梁。

那么,这个故事便是课文教学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教学伊始,直奔此重点,然后以“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

其二:

小学生都喜欢画画,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画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其三:

“画故事”是对课文的再现,根据图画以及动画复述故事又是对课文的还原。

这一学习过程巧妙地替代了课文讲析,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定会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深刻。

   师述:

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一)播放.课件:

出示失去信心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布鲁斯对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

“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

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来读读。

(相机指导朗读:

要读出布鲁斯的勇敢、爱国)

  2、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战争他还要失去信心?

  3、指图:

这就是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的样子,谁来读课文中有关句子?

  指名学一学布鲁斯“唉声叹气”?

(注意:

要突出“不断地唉声叹气”)

  4、现在老师当一回战地记者采访布鲁斯王子:

布鲁斯王子,我是报社记者,对您的遭遇我深表同情,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

想些什么?

  5、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把带点的那个词去掉,行吗?

为什么?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述:

就在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

看到后,他的心情怎样?

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播放.课件:

出示布鲁斯感动的形象和相关文字:

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1、学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话。

  2、谁来演一演布鲁斯“感动极了”的样子?

师生合作:

老师读学生演。

  再次采访:

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怎样?

想些什么?

  3、学生寻找伙伴,配合表演。

  4、老师读课文,学生站起来一起表演。

  (师:

老师听得出你们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述:

布鲁斯第八次抵抗,结果怎样?

  (三)播放.课件:

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

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1、学生齐读屏幕上的一句话。

  2、“终于”说明了什么?

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从哪儿看出?

  3、谁能“不容易”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教师随机评价指点)

  4、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采访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融入人物的情,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的情感一定会真实而又丰富,并且这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他们学得也就必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

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可以提醒学生:

你在生活中遭遇过失败吗?

你是怎么做的?

今后又会怎么做?

  2、老师送同学们三句名人名言。

  播放.课件:

伴着古筝乐出示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钱学森/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

——颜老师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一读。

  你也会说几句名言吗?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质疑:

如果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他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运用名言来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

学生通过名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名言的感悟,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

一句颜老师的名言更给这节课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暗示学生“名言”谁都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之光,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作业,想象作文

  播放.课件:

课后作业

  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

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2、以“第二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最终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写是读的扩延和加深,读为写积蓄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材料,读与写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同时,这一环节也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第八次》教学设计之三

《第八次》教学设计之三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师述: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望着这轮明月,你回会想到些什么呢?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此时,我也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从古到今,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联系大家的感受,猜猜“遐想”是什么意思?

  3、既然是“美好的遐想”,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

  4、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们的近邻——月球,去探索月球之迷吧!

(出示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

课伊始,通过课件展示美丽夜空中的一轮明月,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皎洁月光美好遐想探索奥秘付出努力景色奇异令人费解无法估计

  

(1)齐读词语,说说你想积累哪些词?

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呢?

  

(2)你能借助这些次说说本课主要写了些什么吗?

你觉得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本课的内容?

板书:

美好遐想景色奇异探索奥秘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件的便捷性,进行词语复习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当人们遥望明月会有哪些遐想呢?

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齐读第一段,重点指导朗读三个疑问句。

  三、再读课文,感受月球的神秘。

  1、师述:

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在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刚刚踏上月球土地时的情景。

他感慨万千的说:

“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可对与人来是说却是一大步。

  2、当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景色?

奇异在哪里?

(出示课件)

  3、课件出示填空。

这里的天空(),表面却( )。

月球上满是( )、( )和(  ),没有(  ),没有(    )。

月球是(    )。

填空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段。

  (设计意图:

借助课件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4、最有趣的还是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是怎么走的呢?

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这个谜已经被科学家解释出来了,就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里,你们小声读读资料袋吧!

谁来读你找到的答案?

指名读。

  四、自主探究,探索月球之谜

  1、在月球上行走的奥秘虽已揭开,但月球上还有许多谜没能解开呢,你想知道吗?

请大家按自读要求自主学习第3—6自然段。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仔细读课文第3—6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描述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来的谜?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些没解开的谜令人费解?

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3)、你能就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谜提出自己的猜想吗?

  3、交流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了解的谜吗?

  4、找出各个谜中令人费解的词句,指导朗读。

  *杀菌之谜:

利用课件理解“一下子”,指导朗读“难道”疑问句,明白作者运用了根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写法。

(出示课件)

  *水藻之谜:

理解“一旦”、“特别鲜嫩青绿”的含义。

为什么还要写玉米呢?

能否也学着写第一个谜的方法,根据奇特的发现提出一个疑问呢?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月球之谜,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示,让学生对这种费解的现象有一个初步的、客观的认识。

解决了文字不可解决的难题。

  *齐读第五自然段,读出感叹的语气,并说说这段在文中的作用。

  *月球与地球的大小之谜:

突出几个表示数字的词,读出两个问句不解的语气。

  5、你能就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谜说说你的猜想吗?

  6、文中第七自然段这个省略号说明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月球之谜?

  7、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所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情境写话。

  1、(课件出示)20**年10月17日,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的神州六号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重大突破。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将登上月球。

假如你是中国登月第一人,当你打开舱门,你会看到什么?

放飞你的想象,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交流、评价。

  3、小结:

老师衷心的祝愿大家美梦成真,早日揭开月球那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

借课件的画面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这种情景,把前面所学的知识通过写话表达出来。

  六、总结、拓展。

  今天的探月之旅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吟诵这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吧。

(课件播放《春江花月夜》,出示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清碧云天。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月球的奥妙,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皎皎明月高悬夜空的图片,悠远的音乐声响起。

  1、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夜空,今夜如此,昨夜如此,千百年来亦如此。

面对这轮美丽的明月,我们的大诗人苏轼也不禁对酒当歌,吟诵出“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句。

此刻或许你的脑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现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生自由说。

  2、整体回顾:

  说了那么多,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近月球之谜。

(板书:

月球之谜)请大家看老师板书,和我一起书空。

注意“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字,最后写走之旁。

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你能提出哪些疑问?

  生自由说。

  3、质疑,解疑:

  同学们,你们真爱思考,真会想象,科学就是靠不断的质疑和思考而得出的。

下面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概括整理一下,我们一起来解疑吧。

(出示ppt: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月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4、重点教学第二自然段:

  (出示ppt:

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圈画。

  指名读。

  

(1)。

理解词语:

奇异。

  同学们,这样的月球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

(奇异)(板书:

奇异 )什么是奇异?

你怎样来理解这个词语?

(生用拆字法来理解:

奇——奇特,异——不一样的)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月球的奇特?

  生说(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这真是很奇特。

你能读出他的奇特吗?

  指名读。

  朗读指导:

将“黑沉沉”和“灿烂的阳光”突出来读,就能体现出奇特。

  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一提起月球,我们在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和地球作比较,那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说。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月球上的哪些东西是地球上没有的?

你们见过环形山吗?

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有什么感受?

你有什么疑问吗?

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吗?

试着来读一读吧?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这是什么声音?

没错,是潺潺的流水。

这条涓涓细流从山涧欢快地流出,请你们跟随着这条欢快的小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那条小溪又经过了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来说一说吧?

  没错,水是万物之源,正是因为有了水,我们的地球才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可是我们的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月球上满是——,

  

(2)仿句:

  月球上的景象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好遥远,好陌生啊,请你根据描写月球的句式,来仿写我们的地球吧?

  (出示ppt)

  同样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相比月球,我们的地球是怎样的?

用词语来说说吧。

(板书:

生机、生气)

  所以,当宇航员第一脚踏进月球时,你能猜想到他的心情吗?

带着这种感情,我们来读——

  所以,如果你是宇航员,第一眼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色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来读——

  现在,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吗?

(出示ppt填空)

  你们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ppt填空)

  5、教学3-5自然段。

  是啊,当人们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走向月球时,却发现那一轮金黄的月亮里没有美丽的嫦娥仙子,没有捣药的玉兔,没有伐树的吴刚,有的只是一片奇异的景色和无边的荒漠,但人们却从未停止对月球的喜爱和探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人们通过探索又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吧?

(ppt出示)

  指名读。

  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

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

多么令人“费解”啊!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你费解呢?

读一读,找出来吧。

  生自由读。

自由交流。

  师引导读:

  “一下子都死了”多令人费解啊,你能读出费解的语气吗?

  是呀,这又怎能不令人费解呢?

这就是月球带给人类的谜,谁来读?

  这个实验有疑问吗?

请你仿照第一个实验的提问方式来提问吧?

  总结:

月球的一切都太神秘了,充满了种种的疑问,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宇航员,那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第一个走上太空的是谁吗?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出示图片)

  师解说图片:

根据地球天空图片教学词语:

湛蓝深远。

根据月球图片解说:

这就是月球,黑沉沉的,一片昏暗的,却充满了种种谜团的,还有哪些谜啊,找一找吧、

  6、教学第六自然段。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作者是怎么知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使用了数字,这就是列数字。

还有吗?

同学们你们看,一说到月球,就拿地球来比,这种方法叫作比较。

  7、教学第七自然段。

  月球之谜只有这些吗?

从哪看出来的?

省略号告诉了我们什么?

  快让我们来读读这些资料(ppt出示资料袋),看你能提出哪些新的疑问?

  生自由提问。

  同学们,你们真会观察,又会提问,更会思考。

  8、结束全文:

  音乐声响起:

是啊,那浩渺的宇宙,那神秘的月球,还有无数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开发。

让我们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这节课: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齐读)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

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

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

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

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编者在文尾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行山的命名,以及以哪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也意在激发学生长大后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与此同时,课后第三题收录了一些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每个正常人都有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

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揭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因此,本教学预案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把“谜”播种在心田,使之成为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教学艺术上,努力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构思,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合作探究,获取多元智慧,提高学习成效。

  三年级的学生对月球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是求知欲强的学生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1、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

2、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

出示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是什么?

  “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2、师:

“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

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

  (学生汇报):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师:

“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