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10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桥梁RPC盖板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XCZQ-8标段桥梁盖板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验收标准、技术指南,仔细阅读审核设计技术交底文件、栏杆、盖板施工图纸,掌握盖板预制施工工艺参数。

结合设计参数选择施工机械,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

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各种技术数据,为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机械选择提供依据。

修建生产生活设施,根据施工方案配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安全人员、施工机械、试验仪器等人员设备。

3、技术要求

3.1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保证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3在大规模生产前,进行试制,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施工效果,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RPC盖板施工工艺

4.1RPC原材料技术要求

(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2)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低碱硅酸盐水泥或

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

其性能应符合GB175-1999规定,不得使用其他品种水泥。

(3)骨料应采用SiO2含量大于98%的石英砂,分粗粒径石英砂(1.25~0.63mm)、中粒径石英砂(0.63~0.315mm)、细粒径石英砂0.315~0.16mm)及超细粒径石英砂(0.16mm以下)四个粒级,含泥量不应大于0.5%,筛分试验按TB10210-2001规定进行。

(4)钢纤维应满足:

直径0.18~0.22mm,长度12~14mm,抗拉强度不得低于2850MPa,其他性能应满足JG3064-1999技术要求。

(5)外加剂应符合GB8076规定,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禁掺入氯盐类外加剂,且减水率不得低于29%,硫酸钠含量不得大于2%。

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

(6)拌和物用水应符合JGJ63-1989的要求。

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均可使用。

 

硅粉

石英砂

钢纤维

5.2配合比试验

客运专线RPC材料电缆槽盖板生产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试件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性能等参数。

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5.3模具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定位。

5.4生产工艺流程装备简要说明

(1)原料配料及搅拌

主要设备有:

水泥筒仓;水泥螺旋输送机;水泥计量仓;砂贮仓;砂计量皮带;水计量装置;电子配料称重控制系统;强制搅拌机;原料提升机;除尘设备等。

工作流程是根据程序设定,将各种物料按设定质量称重配料,送至搅拌机,充分混合。

搅拌机集料斗

(2)上料系统

主要设备有上料机;布料机。

工作流程是上料机负责把搅拌好的浆料分配到布料机,布料机完成向成型模具定量布料。

(3)成型系统

主要设备有二次搅拌主机;振捣平台;模具;压光铁抹等。

工作流程是将模具内原料振捣摊平;排除气泡,送入成型设备,同步定位,合模压制,得到成品外形尺寸完全一致,高密度的盖板坯材,经取坯铲将坯料移至盖板专用托盘。

RCP盖板混凝土施工

 

(4)码垛、进出养护室系统:

采用人工码垛,RPC盖板在初养及终养过程中均使用叉车运输进出养护室。

养护室内养护码垛

(5)养护系统

主要设备有蒸汽锅炉;养护室;热蒸气循环系统;自动温控系统。

工作流程是将热蒸汽送入养护室,对盖板坯料按RPC生产工艺进行养护,热蒸汽循环系统和自动温控系统,维持RPC盖板所需要的养生环境。

自动温控系统操作台

自动温控系统温度显示器

(6)成品堆放及打包运输

成品按直立摆放三层存放,供货时在底盘托架上打包运输。

 

 

5.5生产工艺技术要求

(1)RPC材料的配制和灌注工艺。

(2)搅拌设备应为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速度不低于45转/分。

(3)RPC材料的水胶比不应大于0.2。

(4)在配制RPC材料拌和物时,水泥、专用掺合料干燥状态的用量均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1%;骨料采用干燥骨料,用量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1.5%;水、外加剂的用量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0.5%。

(5)投料顺序应为石英砂、钢纤维、水泥、RPC专用掺和料、水、外加剂,干料先预搅拌5min,加水、外加剂再搅拌4min。

(6)RPC材料拌合物坍落度应小于180mm。

(7)搅拌完毕的RPC材料拌合物应在30min内灌注完毕。

构件宜连续灌注,最大间隔时间应不超过6min。

(8)RPC材料搅拌、运输、浇注及构件静停应在10℃以上的环境下完成。

(9)在灌注RPC材料构件过程中,应随机制作RPC材料试块。

试块应随构件或同条件下成型,并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10)试块的留置与试验

RPC材料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融性能测定试件,应在RPC材料的浇注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RPC材料力学特性(含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每50m3检验一组,批量不到50m3,按50m3考虑。

每次取样应至少各留置两组。

②RPC材料氯离子渗透系数与抗冻融性能每1000m3检验一组,批量不到1000m3,按1000m3考虑。

(11)RPC电缆槽盖板养护

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条件,RPC电缆槽盖板分别实施常压和蒸汽养护两种养护方式相结合。

成型构件(在模盒内)静停6h以上后,然后送至初养室采用45±5℃蒸汽养护24小时,然后取出脱去模盒后在送至终养室进行终养,恒温控制在75±5℃,养护时间不应少于48h。

养护过程分为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

撤除保温设施时,构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20℃。

构件蒸汽养护结束后需自然养护,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并对构件进行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5.6RPC盖板生产工艺流程图

 

6.资源配置

6.1、施工劳动力组织

栏杆、盖板预制场的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

劳动力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

1

现场负责人

1

现场指挥协调

2

技术人员

2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3

安全员

1

现场安全管理

4

质检人员

2

现场质量检查与控制

5

试验员

1

现场试验检验

6

测量员

1

栏杆、盖板的尺寸及养护温度控制

7

资料员

1

各种资料文件管理及检验批填写

8

电工

1

持特种操作证

9

电焊工

4

钢筋及各种金属预埋件焊接

10

钢筋工

4

钢筋加工及绑扎

11

模板工

10

钢筋骨架安装、模板拼装及拆模

12

混凝土工

20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13

成型工

2

栏杆、盖板的成型

14

拌合站司机

2

混凝土的拌合

15

装载机司机

1

原材料、混凝土等的上料

16

辅助工

30

成品转运及零星用工

6.2、主要机械设备

栏杆、盖板预制场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搅拌机

JS500J

1

2

运板车

5

3

叉车

2

4

装载机

1

5

钢筋截断机

1

6

钢筋弯曲机

2

7

电焊机

交流

6

8

直流焊机

2

9

半自动切割机

1

10

蒸养设备

1

11

振动台座

10

12

配料机

1

7.质量控制及检验

7.1质量控制

7.1.1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应保证构件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模板的外观、尺寸、平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7.1.2普通钢筋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钢筋下料、加工、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7.1.3混凝土拌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称量,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验标规定。

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1.4半成品的存放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7.2质量检验

7.2.1模板尺寸的允许偏差满足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测。

检验方法:

测量。

7.2.2普通钢筋的下料、加工、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测。

检验方法:

测量。

7.2.3混凝土原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的数量检测。

检验方法: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

7.2.4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班(每100m3混凝土)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验脱模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各一组28d或56d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一组28d或56d标准养护时间弹性模量试验。

检验方法:

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

8、安全及环保要求

8.1安全要求

8.1.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特别指出的是注意对模具底部、磨床、搅拌站的接地装置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安装。

8.1.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8.1.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支。

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8.1.4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除专门妥善保管外,还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都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将任何种类的爆炸物给予、易货或以其它方式转让给任何其他人,或允许、容忍上述行为。

8.1.5操作人员上岗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8.1.6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8.2环保要求

8.2.1认真作好施工场地规划和安排,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现场悬挂宣传标志,营造良好施工氛围。

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8.2.2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应浇筑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

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8.2.3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

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8.2.4砂石分类堆放成方,堆放整齐。

各种钢筋原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有序,并有明显标识或周围设隔挡存放。

8.2.5施工模具,机械设备,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清洗。

8.2.6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地表、地貌和原有景观,注意保护地下管线,施工前必须详细查看图纸和与有关部门联系,调查清楚地下各种管线位置,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求妥善解决。

8.2.7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管理人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

8.2.8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并服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挥。

8.2.9临时设施布置合理、有序,尽量减少临时用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施工便道、临时房屋、混凝土拌和站的修建,布局合理,尽量少占用地,并注意搅拌站区域的排水工作,防止造成道路污染。

8.2.10施工中的建筑、生活垃圾、车辆机械油污、生活污水事先合理规划排放处理地点,避免污染当地水源与环境。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驻地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生活污水设污水池,经沉淀且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8.2.11落实施工排水措施,清理和疏通作业区域内原有的排水和灌溉系统,并在施工征地红线内缘挖排水沟,确保施工场地内排水畅通、无积水,邻近场房区域不受影响。

8.2.12场区内及便道经常洒水,以免扬尘污染,影响人员日常设生活。

8.2.13解决好施工期间对当地交通产生的影响。

和交通及有关部门建立多方联系,做好交通疏解工作,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8.2.14组织好材料场外运输,防止带来交通公害。

根据各条道路的车流量,拟定好运输线路,并遵守当地有关规定。

注:

合同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后使用,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