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3620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练习.docx

管理学原理练习

二、问答题

1、简述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1)尊重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2)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3)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4)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详细内容参看书:

127-131页

2、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各种关系,发挥人员的积极作用,有效地使用物力、财力等管理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管理地位通过它的作用是如何表现的?

表现在对社会实践系统的组织上表现在对社会实践能力的放大上

表现在对实践活动的纠偏上表现在对实践活动的协调上表现在对社会实践的量的渐进和质的飞跃的推进上

4、管理的资源是怎样划分的?

  管理的对象也称管理的资源。

人、财、物、时间、信息。

具体地说,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指组织内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财的管理表现为对组织内部各种价值形态的管理;对物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组织所拥有的有形实物的管理,包括对所投入的生产资料的管理,对生产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对机器设备、工具器具、材料、能源及建筑物等的管理;对时间的管理包括管理人员时间管理、工作时间的设计等;组织中对信息的管理贯穿于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5、评析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一)管理的外部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包括政府的财政与税收政策、资金、劳动力、价格水平、运输费用、竞争对手、生活水平、消费者偏好等等。

2.技术环境技术是组织为社会服务或做出贡献的手段。

一个组织能否拥有先进技术,并及时地从外部输入先进技术,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

4.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着组织及个人的由政党、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制定和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命令、路线方针的总和。

5.文化环境文化环境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和其他学科等。

6.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等因素,它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影响尤大。

(二)管理的内部环境

1.管理者因素

管理者因素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有管理者的年龄、个性、学历、资历、对成就的需要、道德观和价值判断标准,以及思想政策水平等。

2.被管理者因素

被管理者之所以构成管理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被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制约着或影响着管理的效果。

3.组织气氛

一般而言,良好的组织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组织内部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组织成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竞争力强。

(2)组织有强烈的成就取向,组织有卓越的工作追求意向;组织成员都具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力求以最佳的工作方式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组织成员关心组织的发展,珍惜组织的名誉;组织内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能从全局利益出发分析和处理问题。

(4)组织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和睦、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管理者工作的重心在于组织成员的成长创造各种机会,善于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试论述管理的性质。

1.综合性

管理学是涉及到众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较突出的一门学问。

(1)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关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观点;关于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以及关于人民群众是生产的主体,是世界的创造者的观点等,是我们学习、认识和掌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2)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规律的科学,而经济活动是管理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因此,学习和研究管理学,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3)社会心理学

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要调动人的积极性,首先就要认识人和了解人。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作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对于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一般心理规律是有帮助的。

(4)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从事管理活动的有效工具,它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使管理变得异常快捷、高效。

2.应用性

管理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协调各种关系,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合理使用设备资金,以创造尽可能大的工作绩效。

它的立足点是在提出解决管理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思路、视角和方法。

故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即时练习

问答题

1、简述西周的行政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思想。

(一)西周的行政管理制度

1.分封制

2.官吏制度西周已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官吏选拔、升迁和退休制度。

除了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制外,还有“乡举里选”制度。

3.组织制度把国家政务划分为六个方面,分别设六种官员来执掌其事,以天官的等级最高,仅次于天子

(二)西周的经济管理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多层次等级关系

对商业相当重视,政府十分注意运用商业政策来解决荒旱时期的困难,鼓励商业活动以便利城市居民的生活。

对价格管理也较为规范,货币方面由政府直接经营贷款,并规定利息

2、综述《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在农业方面,1.它主张国家在管理农业时,必须努力维护粮食生产的发展,反对“废民于生谷”的各种活动2.注重兴修水利设施3.注意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对矿业的管理,《管子》提出了两个原则:

一是在矿权归属上,坚持由国家占有;二是在开采上,提倡由民间力量经营。

《管子》对手工业的管理是严格的,提出“非诚工不得食于工”的见解,即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工匠,就不得从事手工业。

特别是对手工业者制造奢侈品的行为,更在严格取缔之列。

为发展手工业,《管子》设计了一个“同业聚居,父子相承”的管理方案,还要求国家必须专设官职,并建立规章制度。

《管子》中提到的商贸管理方案主要是政府商业对私商的调节。

为使政府商业有效地调节私商,由政府直接经管商贸,通过购销货物,掌握价格,对市场进行干预和管理。

措施:

掌握重要商品与掌握重要阵地。

、评价孔子以礼、义、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一)孔子的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

孔子的“礼”是一种以社会尊卑贵贱秩序为内容的伦理规范,他思想中的管理目标就是要使社会符合这个伦理规范。

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二)孔子的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

孔子所谓“义”的要求有四条:

1.当政的人即管理者必须行为端正,以身作则

2.君子治理国家要从大局出发

3.对百姓要加强思想上的说教

4.要“举直”,选拔正直的人来参予管理

(三)孔子的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

仁的管理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对被管理者通过以仁为内容的教化,就能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合乎礼的规范,这样就使得被管理者安分守纪。

其次,孔子说:

“仁者爱人”,他主张管理者“爱人”而后“使民以时”,以此达到实现礼的目标。

所谓“爱人”,是用仁爱、好处来征服人心,调节上下关系,劝诱部下尽忠效力。

所谓“使民以时”,是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不要过度地使用民力。

这样,既可以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正常生活,不至于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又可以保证管理者取得正常的赋税收入。

4、试述墨子的管理目的论及其管理原则。

(一)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管理目的论

所谓“兼爱”,就是长幼贵贱都爱,哪怕人多到无穷无尽,也不妨使爱无所不及。

他把天下人之事看作自己份内之事,而不必处处为自己打算。

在此基础上,墨子提出了“利人即利己”的思想,这便是“交相利”。

(二)墨子的管理原则

1.尚同原则

尚同,即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

天下人思想的统一,是政令统一、指挥一致的基础。

因此,尚同可视为行政管理的原则。

2.尚贤原则

墨子主张国家用人应本着唯贤不唯亲的精神,即尚贤,这可视为他的管理思想中的用人原则。

3.节用原则

墨子主张在财物的使用和消费方面应有节制,反对奢侈浪费。

这就形成了他的节用原则。

5、如何看待孟子以“仁政”为轴心的管理思想。

(一)孟子的得民心的治国思想

要想拓展疆土,拥有百姓,唯一的办法是争取民心。

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国家的财政赋税就有了保障,攻伐征战的军队就有了可靠的来源,国家就会逐渐富强起来。

(二)孟子的以佚道使民的思想

“得民心”的目的是为了“使民”。

在使老百姓安逸的原则下来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也不怨恨;在使老百姓生存的原则下来杀人,人虽被杀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三)孟子的人行贤使能的用人原则

三条措施:

1.国君应给贤者以高贵的礼遇

2.国君应虚心向贤者求教

6、试分析荀子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

(一)荀子的人性论

提出了人性恶的命题。

(二)荀子的分配原则

创立了“求”这个分配原则。

“求”是通过礼义教化,人们根据个人所处的贫富贵贱地位,经过思维判断,认为是自己应该有的和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要求。

(三)荀子的人力管理思想

荀子在说明自然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时,进一步指出人们应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提出了只要把人力使用得好就可以创造奇迹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且成为论述管理的出发点。

(四)荀子的社会生产组织原则

荀子把生产看作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群”是指人们有组织的集体力量。

荀子在经济管理中重视群体的作用,是因为他认识到群体中成员的分工协作,互相补充,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荀子的“分”有着广泛的含义:

第一,以礼来分别贫富贵贱的“明分”。

第二,他指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提高工作效率,在经济管理中专一的分工是不可少的。

第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3.国君对臣下要赤诚相见

(四)孟子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思想

他主张社会应有严格的分工,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劳作范围。

在此基础上建立行政管理体系,并且必须有一批专门从事行政管理的人。

7、韩愈的人才管理思想

把贤人比作千里马,把出色的管理者比作伯乐。

只有出色的管理者才能发现人才的先决条件。

他认为,许多人才被埋没、被白白浪费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人独具慧眼去发现他们。

他强调对杰出人才要为其创造发挥才能的必备条件,其待遇应当高于常人。

他认为世间在使许多杰出人才被埋没、荒废的同时,而又有一些统治者却否认世间有杰出人才存在。

在重视杰出人才的同时,韩愈也注意到普通人才的使用。

他认为优秀的管理者,应当善于用人之长,善于给各种不同的人找到适当的发挥作用的机会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的管理思想

1、试论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1.注重经营决策

经营企业,历来是有风险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风险系数是相当高的。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办实业之始,几乎都是在风浪中度过难忘的岁月。

内忧外患造成了险象环生的企业外部环境。

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严重的决策错误将导致企业不法立足。

而善于决策,则可以使企业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

2.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产品没有竞争里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市场就必然导致企业倒闭。

故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从来就是企业家稳操胜券的关键。

大成公司的创办人刘国钧很注重棉纱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强了它的竞争力。

3.勇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改造

许多成功的民族工商企业家都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不断进行技术改革。

他们深知,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带来优质产品。

4.注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积极性的调动

用人得当而使企业发展迅速的,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和范旭东的永利公司是两个和典型的实例。

卢作孚知道,要发展他理想事业,如果缺少一批忠于事业的基本队伍是不可能的。

范旭东在永利公司中放手让候德榜充分施展身手,体现了一个卓越企业家求贤如渴和大胆用人的远见卓识。

5.建设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大量事实证明,把一种哲学化的管理思想改造成一种文化,并使之渗透到企业成员的精神之中,使成员团结一致,恰是造就优秀企业的绝好之途。

在这方面,我国的管理界是有传统的。

我国一些民族工商企业家在“丰田精神“、”松下信条“远未问世的年代,就曾利用企业文化塑造了企业精神,从而取得显著的成效。

2、综合评析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我国新时期管理的发展变化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管理

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没收入官僚资本企业,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组织管理,健全企业制度;对民族资本工商企业,在利用、限制改造的基础上,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技术改造。

对于个体手工业,则促使其向集体化方向发展;以及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稳定物价,保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概括起来说,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民主改革、生产管理改革和企业改组,为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一五”时期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中央于1953年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兴建了156项重点工程。

同时,在管理体制上,引进了苏联模式。

(三)“反右斗争”到“文革”结束时期的管理

“一五”期间形成的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中央高度集中统一地进行宏观管理,在权力的行使中,集中过多,统得太死;地方自主权太少,框框多,限制多,管理上没有活力,没有创造性。

1961年,为了挽救这一令人担忧的局面,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把大跃进埋藏下放给地方和企业煌权限又收回中央。

1966年,中国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1975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整顿,曾使陷入一片混乱和严重衰退的中国经济出现一线生机。

(四)“文革”结束以后的管理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转折。

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四章西方管理思想

即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于1911年发表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A西蒙

B韦伯

C巴贝奇

  

D泰勒

  2、关于决策,正确的描述是

  

A管理就是决策

  

B决策就是选择

  

C决策就是决定

  

D决策就是计划

  3、组织的主体是

  

A技术

  

B资产

  

C人员

  

D信息

  4、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期望理论

  

B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行为矫正模型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古典管理理论?

试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

古典管理理论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选择第一流的工人3.劳动方法标准化4.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互相合作6.管理职能专业化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法约尔的经营和管理职能理论管理的五个职能

(1)计划

(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2.法约而的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系列(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行政组织是“对人群进行控制的最理性的、众所周知的手段”,只有高度结构的、正式的、理性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才是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管理的最合理手段,才是达到目标、提高劳动效率最有效的形式,并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

2、试分析“管理理论的丛林”。

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

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这被人叫做“管理理论的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HaroldKoontz)曾先后于1961年和1980年分别在《管理学杂志》和《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管理理论学派越来越多。

孔茨在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分析了出现各学派林立及思想纠缠的原因在于:

①语义上的混乱。

②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意见不统一。

③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加以抛弃。

这样会导致否定前人的成果,并造成混乱。

④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⑤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互相了解。

3、试论述现代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至少三个)。

(任选三个)

(一)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

奥尔德弗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存、关系和发展三种,因而也称“生存、关系、发展”理论。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不讨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主要研究在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

1.人的需要的种类

(1)权力需要

(2)情谊需要

(3)成就需要

麦克利兰通过研究发现,成京需要高的人具有以下三种品质:

(1)他们希望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环境,以便发挥这方面的能力。

(2)他们在从事某项挑战性的工作以前,往往会经过一番盘算,然后确定一个在他们看来不太难,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3)他们往往需要有明确的、不间断的关于自己工作成绩的反馈,使他们知识自己的工作成就已得到组织和别人的承认。

(三)凯利、韦纳的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A.行为的归因,根据人的行为和外在表现,对他的心理活动作出解释和推论。

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

B.心理活动的归因,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归结为什么原因。

C.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环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2.归因理论在现阶段研究的侧重点

第一个方面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归因理论目前着重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

(四)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1.社会系统理论的内容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协作的系统。

2.组织系统的要素

组织系统中有多种要素,其中主要的有:

(1)协作的意愿

(2)共同目标(3)信息联系

(五)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1.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内容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组织不仅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且是一个技术系统。

2.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在认识上的发展

A.人的本性与人的工作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发展与他们的工作发展相互促进,都取得成就。

B.工作组织的形式也要考虑到工人的个性需要,有利于工人发挥主动性。

3.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A.在设计厂房和安装设备时,要考虑到把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工作任务与人的需要结合起来。

B.重新设计工人的工作职位,使之能把技术系统的要求和社会系统的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人的需要的满足更好的结合起来。

(六)西蒙的决策理论

1.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2.决策过程的阶段

决策理论认为,决策决不只限于从几个备择计划中选定一个计划那样一种行动,而是整个过程。

3.决策与信息

信息联系是一种双方向过程,它包括从组织的各个部分向决策中心的传递,也包括从决策中心向各个部分的传递。

第六章管理与生产力的关系

即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巴纳德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D管理过程学派

  2、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是

  

A泰罗

  

B韦伯

  

C法约尔

  

D巴纳德

  3、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的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韦伯

  

C孔茨

  

D马斯洛

二、问答题

1、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②管理为科学技术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③管理水平是与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2、管理的属性中,最大最重要的属性是什么?

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理的生产力属性,主要表现在

(一)从管理对生产诸因素的组合作用,看管理的生产力属性

(二)从管理劳动是生产劳动,看管理的生产力属性

3、为什么说管理使分工协作产生的新的生产力由可能变成现实

分工协作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其原因在于:

(一)分工有利于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

分工之所以能达到此目的,主要是因为:

第一,分工使工作简单化;第二,分工有利于积累劳动经验;第三,分工可以合理利用不同人的特殊素质。

(二)分工有利于节约时间

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分工之所以能节约劳动时间,主要是因为:

第一,分工消除了因劳动项目变换而损失的非生产时间;第二,分工越细,就越能提高劳动技能,越能对每一劳动动作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

第三,分工造成劳动过程各阶段之间的依赖性和统一性,造成劳动过程中从事每种职能的工人或工人小组的人力数量的最优比例;从而杜绝时间的浪费,到达节约时间的目次。

(三)分工有利于降低成本

节省时间就意味着降低了成本,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查尔斯.巴贝奇曾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提出,企业的内部分工的一个重大好处在于能够降低工资价格。

分工劳动的工资成本之所以能低于完整劳动的工资成本,原因在于:

劳动过程的各种操作,一些成分比另一些成分简单,而每一成分又比整个过程简单,如果不把这些不同划开来,那么,简单的操作同复杂的操作就将一样支付工资。

第七章决策

第四节即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决策,正确的描述是

  

A管理就是决策

  

B决策就是选择

  

C决策就是决定

  

D决策就是计划

二、问答题

1、决策及其地位是怎样的?

  所谓决策,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价目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决策有着突出的作用。

2、决策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决策的类型

(一)按照决策的作用,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二)按照决策的定型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和非确定型决策

(三)按照决策的性质,可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

(四)按照决策的层次,可分为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