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4163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docx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

广播电视编导必背文艺常识

LT

18.50年代末兴起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

19.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是阿仑·雷乃,代表作品是《广岛之恋》。

20.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演是日本最富盛名的国际导演黑泽明。

21.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由戏曲演员谭鑫培主演,1905年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广场上拍摄。

22.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23.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舞红牡丹》。

24.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得的电影是《渔光曲》,导演是蔡楚生,它

于1935年2月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25.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是《铁扇公主》,该片长达2700米左右,从1940到1941年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拍摄。

26.新中国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工人生活的《桥》。

27.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电影《赵一曼》中的主演石联星。

28.我国第一部宽银幕彩色故事片是1959年由李准编剧,沈源导演的《老兵新传》。

29.我国和外国合拍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法国的加朗斯艺术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风筝》。

30.主演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林则徐》、《李时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是赵丹,他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烈火中永生》。

31.获第一届“百花奖”的影片是《红色娘子军》,最佳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嵬和祝希娟;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影片是《李双双》,最佳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良和张瑞芳。

32.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和活动家夏衍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改编创作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

33.影片《城南旧事》在1982年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奖,该片是根据我国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吴贻弓导演。

34.获得第三届至第六届“百花奖”的影片分别为:

第三届(1980)的是《泪痕》《吉鸿昌》《小花》;第四届(1981)的是《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第五届(1982)《人到中年》《牧马人》《骆驼祥子》。

35.电影《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的导演谢晋,他独特的电影叙事模式被称为“谢晋模式”。

36.1983年冬,张君钊导演的影片《一个和八个》成为“第五代”导演电影时代开始的宣言书。

37.影片《青春之歌》的导演是崔嵬;《林家铺子》的导演是水华;《早春二月》的导演是谢铁骊;《小城之春》的导演是费穆;《黄土地》的导演是陈凯歌;《黑炮事件》的导演是黄建新;《人鬼情》的导演是黄蜀芹。

38.影片《聂耳》的男主角有赵丹饰演,《人到中年》的女主角由潘虹饰演,《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男女主角分别是由王心刚和王晓棠饰演,《芙蓉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由姜文和刘晓庆饰演。

39.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烈火中永生》根据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改编,《牧马人》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秋菊打官司》根据陈源斌小说《万家诉讼》改编。

40.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影坛上出现了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等导演的一大批形式新颖的"第五代"导演,如《黄土地》、《红高粱》,《一个和八个

》。

国际影坛将这批影片的问世称为“中国新电影的真正开始”。

41.被称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主要是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张元(《过年回家》)等。

二、广播

1.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2年,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建立,并开始播出广播节目。

1936年起播出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

3.1926年10月1日,刘瀚创办哈尔滨广播电台,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电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座民营电台。

5.1928年8月1日,陈果夫等人在南京创办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这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的广播电台。

1946年迁到台北后,改为中国广播公司。

6.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国家级广播台,1949年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三、电视

1.我国最早的电视台为1958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3/12

2.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是《渴望》。

3.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是1958年播出的《一口菜饼子》。

4.山东电视台曾于1982、1983、198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连续剧一等奖,它们是《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雨》。

5.我国许多当代著名作家的名作已被改编为电视剧并成为精品,如老舍的《四世同堂》,钱钟书的《围城》等。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出现一批反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如《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雨》、《雪域》等。

四、文学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存诗305首。

“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学习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诗体——楚辞,其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

3.诸子散文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产物,主要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开辟了我国语录体散文和专题议论文的先河。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和理论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主要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5.“竟陵八友”指南朝齐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他们均曾在竟陵王门下。

6.晋代著名的“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荡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

是刘伶。

7.陶渊明开创了后世的田园诗派,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等,诗歌《桃花源诗并记》表达了他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8.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作品有《搜神记》、《世说新语》等,作者分别是干宝和刘义庆。

9.枚乘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式的第一篇作品,因被后代许多人的模仿,在赋中形成了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是“七发”。

10.历史上的“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1.我国的“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4/12

12.我国古代的“班马”(或称“史班”)指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和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们的著作分别是《汉书》和《史记》。

13.汉代末期的“建安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14.“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15.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16.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呈现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杜甫的则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17.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倡导中唐新乐府运动,主张文学应该遵循“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

18.“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1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作品《声声慢》中的开篇名句。

20.宋代话本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和说混话等四类,其中以前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

21.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主要作家的代表作有关汉卿的《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22.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喻为“雪里梅花”。

23.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24.“南洪北孔”指洪升和孔尚任,代表作品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25.我国小说界中的四大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26.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三言”、“二拍”分别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二刻拍案惊奇》。

27.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作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

28.明代中叶后的诗文界,出现了许多流派,如唐宋派、公安派、竟

陵派等。

29.《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纪昀。

30.我国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指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31.在我国,最早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学者是周作人,他为此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著名理论文章。

32.我国第一部显示新文学运动实质的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33.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和流派峰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创作主张分别为“为人生”和“为艺术”。

34.闻一多是杰出的爱国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他与徐志摩都曾是新月派的诗人。

35.我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上海成立,成立大会上,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36.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指《雾》、《雨》、《电》。

37.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指《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38.矛盾的“蚀”三部曲指《幻灭》、《动摇》和《追求》,“农村三部曲”指《春蚕》、《秋收》和《残冬》。

39.40年代在国统区出现了两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们是七月派和九叶诗派。

40.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41.诗歌《雷锋之歌》的作者是贺敬之,《团泊洼的秋天》的作者是郭小川,《吐鲁番情歌》的作者是闻捷,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我国卓有成就的诗人。

42.梁斌的农民三部曲指《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火图》。

43.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指《火花》、《自由》和《曙光》。

44.《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与旧诗的真正分界。

45.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中国小说家是郁达夫,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4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叶圣陶的《倪焕之》。

47.我国“新月诗”派的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等人。

48.《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子夜》、《林家铺子》的作者是矛盾,《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49.《子夜》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50.20世纪40年代有“南玲北梅”之称的中国女作家是张爱玲和梅娘。

51.著名作家徐迟创作了一系列描绘高级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地质之光》、《歌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旋中》等。

52.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出现了新中国长篇

小说创作的首次高峰,代表作品有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曲波的《林海雪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53.“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54.粉碎“四人帮”后,吹出新时期文学第一声号角的刘心武的《班主任》,其中最有力的呼声是曾经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喊出过的“救救孩子”。

55.首届“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李自成》(第二卷)、《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钟鼓楼》、《白鹿原》。

56.鲁迅《伤势》中的女主人公是子君。

57.著名作家王蒙50年代中期以一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登上文坛,他创作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蝴蝶梦》。

58.许多少数名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壮族的《阿诗玛》。

59.《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望星空》、《致大海》的作者是郭小川。

60.50年代的文坛上的三大散文家是杨朔、秦牧和刘白羽。

61.“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岛、顾城、舒婷、江河等人。

62.新感觉派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刻意追求主观感受,开掘潜意识,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当代都市人的精神迷惘,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等。

63.《神曲》为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所著,主要分为《地域》、《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因作品全面反映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中世纪史诗”之称。

64.《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著名寓言作品,其中著名的故事有《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

等。

65.堂吉珂德被称为是“愁容骑士”与“忧郁王子”,哈姆莱特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他们分别是塞万提斯的《堂吉珂德》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

66.《伪君子》的主人公是达尔杜夫,其性格特征是追求美色和虚伪。

67.德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是歌德和席勒,代表作品分别是《浮士德》和《阴谋和爱情》。

68喀西莫多是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雨果的另一部伟大作品是《悲惨世界》。

69.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

70.《双城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其作品还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等。

71.《死魂灵》和《钦差大臣》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品。

7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73.《包法力夫人》的作者是法国的福楼拜,《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是英国的哈代。

74.挪威最杰出的戏

剧家是易卜生,代表作品是《玩偶之家》,被称为是“现代戏剧之父”。

75.“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左拉。

76.美国“迷茫的一代”的代表是海明威,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老人与海》。

77.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城堡》。

78.《荒野》的作者是美国的艾略特,《喧嚣与骚动》的作者是福克纳。

79.外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80.萨特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也是法国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恶心》。

8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82.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指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和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波流希金。

83.在世界上古文学中,史诗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的《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古罗马的《伊尼德》等。

8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如意大利的薄枷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85.俄国无阶级文学的创始人是高尔基,代表作品是《母亲》,曾被列宁所称赞。

另一著名无阶级文学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激励了许多革命青年。

86.俄国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多余人”系列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等。

87.现代主义文学史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流行的一个国际性文学思潮,它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等六个流派。

88.世界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有法国的波德莱尔和美国的艾略特等,代表作品分别是《恶之花》和《荒原》。

89.狂飙突进运动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运动中产生了许多大诗人和作家,如歌德、席勒、瓦格纳等。

90.现实主义代表有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的罗曼·罗兰德《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的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

五、戏剧

1.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是百戏,汉代又称角底戏。

2.我国古代最早的戏曲剧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

3.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南戏剧本是《张协状元》。

4.我国南北朝时的乐舞节目《踏瑶娘》,反映了妇女的痛

苦生活。

5.唐宋时期流行的参军戏渊源于秦汉时的乐舞和俳优。

6.宋元时期南方的曲调统称南曲,盛行于元明。

7.我国民间出现的最早的剧场是宋代的勾栏,大者可容数千人。

8.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的地方,后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9.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总称,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10.白朴的《梧桐雨》第一次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搬上舞台。

11.《琵琶记》的主人公是蔡伯喈和赵五娘,作者是高则诚。

12.清朝乾隆年间,宫廷设置“南府”演出戏曲。

13.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14.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其中的张生和崔莺莺穿针引线的是红娘。

15.我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戏剧是《赵氏孤儿》,作者是纪君祥。

16.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的临川四梦指《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17.《牡丹亭》中两个主人公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18.清代最为著名的戏剧作家是洪升和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19.我国近代以来的最为流行的戏曲剧种是京剧,它主要是西皮和二黄的结合,并吸取其他剧种的有点而形成的。

20.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进北京,后逐渐发展成了京剧。

21.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可为生、旦、净、末、丑

22.旧时称非职业演员、乐师的戏曲爱好者为票友,他们转为职业艺人则称下海。

23.旧时艺人偶尔饰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称反串,非职业演员或非本班社演员临时参加演出称客串。

24.京剧四大名旦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京剧四大须生指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25.旧时称训练戏曲艺徒的机构为科班,称戏曲艺人行会为梨园公会。

26.田汉的戏剧代表作品是《名优之死》、《咖啡店之夜》;洪琛的代表作品是《终身大事》;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王昭君》、《虎符》;夏衍的代表作品是《上海屋檐下》;曹禺的代表作品是《雷雨》、《日出》、《北京人》;李健吾的代表作品是《这不过是春天》。

27.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清代的李渔的《闲情偶寄》。

28.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是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其中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是“悲剧之父”。

29.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与克拉提诺、欧比利斯合称古希腊三大喜剧家。

30.

莎士比亚是著名的英国戏剧大师,四大悲剧指《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31.席勒是德国的著名戏剧家,成名作品是《强盗》,代表作品是《阴谋与爱情》。

32.目前世界著名的戏剧表演学派代表人物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

六、戏曲

1.“明四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临川四梦”是指汤显祖的《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玉堂四梦”。

2.有“元人第一”美誉的是关汉卿,代表作品有《拜月亭记》、《救风尘》、《窦娥冤》、《望江亭》等。

3.《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东晋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故事;《西厢记》取材于唐代元稹小说《鸳鸯传》;《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元吉传奇《离魂记》。

4.关汉卿的两部“公案戏”指《鲁斋郎》和《蝴蝶梦》,两部喜剧是《救风尘》和《望江亭》。

《单刀会》是成就很高的历史故事剧。

5.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品有《汉宫秋》、《牧羊记》、《黄粱梦》、《东篱乐府》等。

6.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媲美的戏曲佳作。

7.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昉的《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于唐代李工佐的《南柯太守传》,《邯郸记》取材于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

8.建国后,党提出了戏曲改革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使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七、音乐

1.音乐可考历史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其实物依据是1986~1987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掘出土的18只骨笛。

2.在我国周代,人们把乐器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分成“八音”和“五调”,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调”指宫、商、角、徵、羽。

3.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文人琴家和古琴艺术专著,其中最重要的是蔡邕的《琴操》和嵇康的《琴赋》。

4.古曲《渔舟唱晚》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此句为“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本音乐杂志,是李叔同于1906年创办的《音乐小杂志》。

6.我国近代优秀的民间音乐家、盲人阿炳,原名华彦均,是江苏无锡人。

中年之后便以沿街卖艺为生,尤擅长二胡和琵琶的演奏和创作,他著名的二胡曲和琵琶曲分别是《二泉映月》和《大浪淘沙》。

7.1950年上海音乐学院尚未毕业的两个学生何占豪与陈钢共创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中西结合的典范,这部作品在1994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8.1996年初,留美音乐博士陈左湟归来

,在文化部支持下组建中国最高级的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并担任该团的首任“艺术总监”。

9.80年代后期,中国青年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乐开始取得世界影响,其中的两个作曲家代表是谭盾和瞿小松,代表作品为《道极》和《戏韵》。

10.“文革”结束后,1978年,第一位访华的西方指挥家是日本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当时他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

11.歌剧《茶花女》、《奥赛萝》、《卡门》、《费加罗的婚礼》和《蝴蝶夫人》的曲作者分别是威尔第、威尔第、比才、莫扎特和普契尼。

12.奥地利作曲家费朗茨·舒伯特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在短短的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创作歌曲便有600多首,许多歌曲中质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

他的《野玫瑰》、《鳟鱼》和《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了流行歌曲。

13.在德国音乐史上,有三位世界性音乐大师的姓氏均以字母B开头,他们是巴赫、贝多芬和伯拉姆斯。

14.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称为“乐圣”,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乐圣式的伟大人物,创作有九大交响乐,其中第三是《英雄交响乐》,第五是《命运交响乐》,第九是《合唱交响乐》。

15.在西方音乐史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而有“旧约全书”之称的则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16.莫扎特,有“音乐神童”之称,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如《唐璜》、《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17部歌剧和如《降e大调》、《g小调》、《c小调》等49部交响曲。

17.约翰·施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称号,《蓝色多瑙河》是他的代表作品;肖邦有“钢琴诗人”的美誉,作品被誉为“藏在鲜花中的大炮”。

18.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庆祝新年时都举办“新年音乐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由维也纳爱乐团演出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主要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

19.比才19世纪中后期代表作品为歌剧《卡门》,在世界上上演率很高。

其中的《序曲·斗牛士之歌》最为著名。

20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后期多产的作曲家,作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