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4584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重庆市九龙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重庆市九龙坡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展国威、扬军威”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欢庆情景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放飞和平鸽C.挥舞国旗D.演奏军乐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B.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通过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冬日腊梅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食物腐烂一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D.汽油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氢气纯度B.

熄灭酒精灯

C.

氧气验满D.

倾倒液体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铜丝作导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工具

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6.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CO②2NH3③2N④

⑥2H+⑦SO2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⑥

D.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7.某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完成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A.漏斗的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

B.滤纸破损

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

8.我国科学家屠呦哟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9.中国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Si)。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属于第三周期元素

C.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10.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1.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锰,反应原理为:

,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A.MnB.AlC.MnO2D.Al2O3

1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13.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A.Na2SO4B.Na2CO3C.NaHCO3D.NaOH

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O2中的少量N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鉴别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

观察颜色

D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将黄铜与铜互相刻画

 

A.AB.BC.CD.D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电解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发生的反应为2KNO3

2KNO2+O2↑

D.

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

17.下图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

(2)食用该食盐可补充钙元素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18.空气、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红磷燃烧来测量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3)从长江里取出的“水”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生活中节水措施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洗菜用水,用来浇花

C少喝水以节约用水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19.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气。

(2)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市许多地区家用燃料都历经了如下更新历程:

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氢化碳,通常说的煤气中毒是因为煤气里面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造成的;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以上燃料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越多,煤(含碳元素质量分数90%以上)、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三种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最少的应该是_________(填名称)。

20.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由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推断出物质丁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甲→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若22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养,可生成CH3OH的______g。

三、推断题

21.如下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

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实验④中观察到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下图是初中化学课堂中出现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四个图中均含有同一种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4)图3中a试管装有白磷和空气、b试管装有红磷和空气,烧杯中盛有80℃热水,底部有一小块白磷,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对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图4实验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填①、②或③)。

23.下图为实验室模拟制铜的实验改进装置。

(1)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____(填标号)。

a通一氧化碳b点燃酒精灯

(2)实验中可看到A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B的作用是:

一是检验A中反应的气体生成物,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二是_________。

(4)反应结末后,取C中药品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成分金属的含量,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样品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硫酸(H2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反应中共生成气体_______g。

(3)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火焰表演,有物质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放飞和平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挥舞国旗,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演奏军乐,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2.B

【详解】

A、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直接进入地窖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会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住,隔绝空气达到灭后效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煮沸过程中,钙离子和镁离子会形成沉淀,所以通过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B

【详解】

A、冬日腊梅飘香说明: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变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食物腐烂,说明发生了缓慢氧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汽油挥发,说明汽油有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A

【详解】

A、收集一小试管的氢气,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倒着移近酒精灯,松开大拇指,听到轻微的“噗”声,证明氢气纯。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故选项正确;

B、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连续盖两次火焰使其熄灭;故选项错误;

C、验满氧气,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故选项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盖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D

【详解】

A、用铜丝作导电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工具,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防腐,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6.A

【分析】

根据标在分子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详解】

A、标在分子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表示分子个数的为①②,故A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中的“2”表示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故B错误;

C、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④中的“2”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负电荷,故C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⑦,③中的“2”表示两个氮原子,故D错误;

故选:

A。

7.B

【详解】

A、漏斗的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会造成液体飞溅,但不影响过滤效果;故选项错误;

B、滤纸破损,导致部分待滤液没有通过滤纸,造成滤液浑浊;故选项正确;

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使待滤液通过滤纸,过滤效果好,滤液变澄清;故选项错误;

D、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率,但不影响过滤效果;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8.D

【详解】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2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

(1×22):

(16×5)=180:

22:

80,氢元素的质量占比最小,其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

C、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9.C

【详解】

A、根据硅的元素名称判定,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硅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不是28.09g,错误,符合题意;

D、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详解】

A、水银是液态的汞,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为Hg,故选项不正确;

B、钠显+1价,硫显-2价,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故选项不正确;

C、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所以碳酸的化学式为:

H2CO3,故选项正确;

D、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为He,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1.C

【详解】

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锰,铝的金属性大于锰,铝是还原剂,被氧化,则二氧化锰是氧化剂,被还原;

故选:

C。

12.A

【详解】

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在铜前,乙在铜后;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说明了甲在丙的前面。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B

【详解】

A、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中有钠、碳、氧三种元素,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故选项正确;

C、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故选项错误;

D、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4.C

【详解】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不符合题意;

B、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放热,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D、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例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氮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氮气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详解】

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有效成分铁粉被除去;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产生氧化铜,氮气不能,有效成分氧气被除去;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和碳粉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黄铜是合金,硬度大;铜是纯金属,硬度小;两者相互滑刻,有刻痕的是铜;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6.C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此选项错误;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的固体是氯化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能为0,此选项错误;

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物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0,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多,当反应物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就不再增多,此选项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不过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较快,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17.Na+

Ca

【详解】

A、

(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化学符号为N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食用该食盐中含有碳酸钙,可补充钙元素:

Ca;

(3)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碘元素的化合价+5价,表示为:

18.1/5或(21%)

混合物C

【详解】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实验室中常用红磷燃烧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长江里取出的“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4)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洗菜用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C、人体需要每天摄入适量的水维持身体健康,少喝水会引起身体不适,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较少水资源的浪费;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9.石油CO

天然气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氢化碳,通常说的煤气中毒是因为煤气里面含有一氧化碳(CO)造成的,因为一氧化碳气体有毒性;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以上燃料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越多,煤(含碳元素质量分数90%以上)、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有丙烷(C3H8)和丁烷(C4H10)、天然气中主要含有甲烷(CH4),三种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最少的应该是天然气,因为甲烷中的含碳量=

,属于三种物质中含碳量最低。

20.CO2、H2O

16

【分析】

由微观反应粒子示意图可知:

CO2+3H2

CH4O+H2O;

【详解】

(1)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生甲醇和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2)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生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解:

22gCO2中含有碳元素质量=22g×

可生成CH3OH的质量=

21.H2

(催化剂写成MnO2也得分)分解反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

A、C为无色液体,且A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生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产生水和氧气,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则D是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以产生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

【详解】

(1)D是氢气,化学式为:

H2;

(2)反应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产生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④中观察到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2.试管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水分子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烧杯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②

【详解】

(1)四个图中均含有同一种仪器,它的名称是:

试管;

(2)图1中试管口有棉花,是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2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图3中a试管装有白磷和空气、b试管装有红磷和空气,烧杯中盛有80℃热水,底部有一小块白磷,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对比现象是:

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烧杯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5)图4实验中铁钉同时和水和空气接触最易生锈,部位是:

②。

23.a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收集储存CO气体,防止CO污染空气

【详解】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发生危险;

故选:

a;

(2)实验中可看到A中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现象是:

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B的作用是:

一是检验A中反应的气体生成物,B中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气体有毒,装置B可以:

收集储存CO气体,防止CO污染空气;

(4)反应结末后,取C中药品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1)32.7%;

(2)0.2;(3)35.0%

【详解】

(1)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10g+100g-109.8g=0.2g;

(3)设: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x=6.5g

答:

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