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881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我校拔尖人才培养、引进和师资队伍

整体素质提高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事处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结合人事处工作实际,我们就全校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主要采取查阅文献、查阅历史数据、网上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自4月9日开始,到4月18日截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拔尖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的问题

一、拔尖人才现状

1、政府部门评选的骨干情况

目前,我校入选国家级各类专家骨干的人选仅有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其余入选各类省级骨干情况如下:

省"百千万〞人才,自1999年至今先后评选4次,我校现有5人入选百人〔其中1人为引进〕、13人入选千人.

省级教学名师,自20##至今先后评选3次,我校入选4人〔含高职1人〕.

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含高职1人〕,2007、20##两届入选.

省优秀专家,1人,20##〔第四批〕入选.

省高校优秀人才,3人,2006-2008三届入选.

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评选,现有35人入选.

2、重点学科师资力量

目前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是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具有拔尖人才培养潜能,并且急需拔尖人才的学科.这几个学科的师资队伍情况如下:

学科名称

钢铁冶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

机械设计与理论

教师数

16

37

8

25

23

学位情况

博士人数

9

12

2

8

6

博士比例

56%

32%

25%

32%

26%

硕士人数

7

23

6

12

17

硕士比例

44%

62%

75%

48%

74%

职称情况

正高人数

5

7

1

5

4

正高比例

31%

19%

12.5%

20%

17%

副高人数

4

9

15

5

副高比例

25%

24%

60%

22%

省级骨干情况

带头人1人〔入选省专业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省高校优秀人才、省教学名师4个奖励计划〕

骨干2人

〔入选省高校青年骨干〕

带头人1人

〔入选省高校优秀人才、省百人〕

骨干2人

〔入选省千人1人、省高校青年骨干1人〕

 

骨干1人

〔入选省千人〕

带头人2人

〔入选省百人1人、省教学名师1人〕

骨干3人

〔入选省千人1人、省高校青年骨干2人〕

带头人2人

〔入选省高校优秀人才、省教学名师〕

二、存在问题

1、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

这个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国家级的奖项和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获得者,即专业领域知名的顶级拔尖人才太少、几乎没有,仅1名政府津贴获得者,其他如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都没有.二是,获得省级人才奖励计划的数量还不是很多,象省百人、省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高校优秀人才、省专业带头人这样的奖励共计才有16人次,其中还有重复人选,真正获奖的人数也就10人左右,仅占教师总数〔1010人〕的1%.

2、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大

多年来,我们一直对外加大力度宣传、多方联络,并且制订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试图引进能在学科带头的省级、乃至国家级拔尖人才.但是,目前为止,我校现有的省级骨干中,仅1人为引进.原因在于,一是,地域受限;二是,拔尖人才的使用和成长既需要高端仪器设备的硬环境、又需要团队的软环境,而我们很难在这两方面同时满足.

3、特色学科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我校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化学工艺是博士点学科,所依托的本科专业煤化工方向是我校在全国知名的优势专业,但是其师资队伍近年来呈现整体数量不足、缺少省级带头人两个严重问题.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整体现状

现有专任教师〔含科研与辅导教师、不含管理岗双肩挑〕1010人,生师比〔外聘教师按150人计、18330/1160〕15.8,不含外聘教师生师比〔18330/1010〕18.1,平均年龄:

36.6,具体结构情况如下表:

35岁以下

正高级职称资格

副高级职称资格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外校学缘

人数

500

108

340

114

614

796

比例

49.5%

10.7%

33.7%

11.4%

60.8%

80%

目前,我校教师数量充足,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校正常教学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历史数据比较分析

通过近9年几个数据节点,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师资队伍的变化情况:

2009.4

2007.7

2005.7

2003.12

2000.12

专任教师数

1010

987

767

650

600

折合在校生

18330

16246

12045

12086

8273

生师比

18.1

16.5

15.7

18.6

13.8

有博士学位人数

比例

114

81

50

26

20

11.3%

8.2%

6.5%

4.0%

3.3%

有硕士学位人数

比例

614

542

281

168

164

60.8%

54.9%

36.6%

25.8%

27.3%

硕士以上总数

比例

728

623

331

194

184

72.1%

63.1%

43.2%

29.8%

30.7%

正高资格人数

比例

108

103

74

54

51

10.7%

10.4%

9.6%

8.3%

8.5%

副高资格人数

比例

340

334

228

225

181

33.7%

33.8%

29.7%

34.6%

30.2%

高级资格总数

比例

448

437

302

279

232

44.4%

44.3%

39.4%

42.9%

38.7%

35岁以下人数

比例

500

514

350

367

372

49.5%

52.1%

45.6%

56.5%

62.0%

1、教师数量分析

从数量上看,教师数逐年增加,而生师比〔不含外聘教师〕经历一个回落之后,目前处于近年的较高水平.但这并不说明我们还需要大量补充师资.一方面,为了增加学生工程实践的需要,我们要聘请相当数量的外聘教师,按外聘教师150人计算,生师比为15.8,即符合教育部评估优秀要求;另一方面,据统计,20####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335.9万人是,适龄人口减少的重要拐点,至20##将下降至246万人,2018年降到最低〔1〕.因此,只要我们保持教师数量的相对稳定,生师比会自然回落.教师数量方面,不存在问题,并且不能盲目大量引进教师.

2、教师学位情况分析

从学位情况看,以20##教育部的评估为契机,经过学校的大力建设,硕士以上学位比例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评估优秀的标准,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增加幅度不大,这个群体是产生高水平成果的后备力量,还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

3、教师职称情况分析

从职称结构看,高级总体比例一直在45%以内,正高比例徘徊在10%左右.结合现有岗位余额情况看,由于受省岗位数额的控制,全校副高级岗位已经没有余额,自20##开始已经有只评资格而未聘上岗人员;正高级岗位尚有部分余额.这说明,职称方面有两个问题存在,一是一些青年教师受名额限制,不能评聘副高职务,积极性受挫;二是,正高级比例上升不多,尚有空岗,说明较高水平的教师和较高水平的成果还有待产生.

4、教师年龄情况分析

35岁以下教师比例总体处于回落趋势,队伍过于年轻的状况得到改善.

三、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总体态势良好,数量充足,学历学位层次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实力的提高,是内涵建设的问题.通过网上专题调研,广大教师也普遍关心的是软实力的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科研成果少、有成果的人少

这个问题和高层次拔尖人才缺乏、正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是相对应的.目前,学校新校区建设完成,工作起来有空间,日圆贷款逐步落实,研究起来有设备,就需要多出成果、更多的人出成果.〔正是"江山待有人才出〞〕

2、教育教学水平急待提高

网上问卷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关心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逐年下降,高校生存的关键就是培养质量,否则也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而我校作为省属普通高校更要有危机感.

培养质量涉与多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以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又包括:

课堂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师德师风等.

校督导组20##对部分校友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重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长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回顾近十年,学校在梯队建设、引进教师数量、学历学位提高、青年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学校顺利渡过了扩招带来的缺编难关、在教育部评估中取得优秀、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面对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积极采取措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教师培训工作规X化、系统化

〔1〕培训重点由学历学位提高转向业务培训.激发教师创新意识,落实五个十培训计划.每年分批派出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国外大学,学习先进教学模式、了解学科前沿.目前,大X围选拔公派出国学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有17名教师参加公派出国英语培训,并将逐步落实出国学习.

〔2〕拟在下一轮岗位聘任中,为培训工作提供支持,经选派外出进修的教师正常享受校内津贴.

2、教师考核制度化

教师考核包括教学质量考核、师德考核、岗位考核.形成相应考核制度,与上岗分级聘任、工资津贴挂钩.在下一轮岗位聘任中,要涵盖这些考核内容,是否施行"非升即走〞或"末位淘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考核内容落到实处,真正与个人利益挂上钩,也就会起到作用.

3、梯队建设加大投入

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是相互依托和促进的,而它们又都是又赖于梯队的建设.拔尖人才立足培养是关键.从多年来,补充师资的过程看,引进拔尖人才与相应团队的难度相当大,经费投入也很多,预期效果还难以判断.而培养的关键还要从制度入手,从梯队建设制度入手.挖掘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力量,建立激励和扶植机制.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现状结构布局与思考;现代教育管理,2009.02;李锦奇

〔2〕迈向2020年—全国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教育研究,2007.07;《2020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迈向2020年—全国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二〕;##教育研究,2007.08;《2020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迈向2020年—全国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三〕;##教育研究,2007.09;《2020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迈向2020年—全国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之四〕;##教育研究,2007.10;《2020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附:

近十年师资队伍建设概况

1、梯队建设情况:

〔1〕1998年,建立导师制,由优秀老教师帮带青年骨干教师,全校共选出12对帮带组合.

14个帮带对象中,6人已晋升教授职务〔其中1名省"百千万〞人才百人、1名省教学名师〕,5人调离我校.

〔2〕1998年,实施"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遴选与培养方案〞,全校共选出带头人16人、优秀青年教师17人.

17人中,有9人晋升教授〔其中4人博士毕业〕,5人调离.

〔3〕20##,参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带头人2人、骨干6人

带头人调离1人,骨干调离1人、引进1人.

〔4〕20##,在"十五〞师资队伍规划中,提出5351人才培养工程〔特聘教授5人、带头人30人、骨干50人、10支梯队〕

〔5〕20##与20##,实施了两轮岗位设置改革,对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实施倾斜,加大力度.

特聘教授数

特聘教授津贴

带头人数

带头人津贴

20##

2

5万元

8

2.5万元

20##

5

3.8万元

20

2.5万元

〔6〕20##,参选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35人.

2、新教师培训情况:

我校自1994年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20##以来逐步不断丰富完善培训考核内容,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培训体系,包括:

教育理论、普通话的学习、课堂教学训练与考核、下企业顶岗实习、为每位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在两年内全程指导等内容.

3、学历学位提高情况:

〔1〕先后于20##、20##、20##3次修订引进与在职取得博士学位教师的待遇,给予住房、安家补贴等优惠.

〔2〕20##,对部分专业本科学历青年教师,实施分流.

〔3〕20##开始,对晋升讲师职称提出学位要求,有硕士点学科需取得硕士学位或硕士在读.

〔4〕20##-20##,为鼓励在职攻读学位,为脱产进修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按学年发放2千、4千额度的补助.

〔5〕20##开始,对引进师资提出学历学位要求,除艺术类、个别基础课外,一律要求硕士以上学位.

4、补充师资数量情况:

1999年扩招以后,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困扰了我们好几年.而面对地处##的劣势,我们深入挖潜,先后采取措施补充师资:

〔1〕20##,选留部分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20人留校任教;

〔2〕20##,开展在校研究生预留校〔提前2年〕.

〔3〕20##,为吸引硕士毕业生来校工作,提供安家费3000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