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030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的发行量。

2.能力目标:

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判断、识别不同金钱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认同感;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

2.教学难点:

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熟悉的陌生人》,就像这首歌的名字一样,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对它不够了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这样一种东西,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展示人民币)对,这就是我们平时买东西要用的钱,在经济学上我们称之为“货币”,那么,到底什么是货币?

货币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货币,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

二、讲授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货币总是和商品形影不离,我们探究货币的本质,是不是可以先尝试着从商品身上找到一点关于货币的线索呢?

因此,第一步我们先来探寻商品的奥秘。

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商品打交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商品?

不着急下结论,我们先来做一下判断。

(一)商品是什么

【砸金蛋游戏】

请同学挑选金蛋并砸开,判断金蛋里的东西是不是商品。

生:

自然界中的空气不是商品,氧气瓶中的氧气是商品。

师:

很显然,第一个不是,第二个是商品。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空气是大自然的馈赠,而医院氧气瓶中的氧气是人加工而成,耗费了一定的劳动力。

这说明一个东西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一个什么条件?

生:

必须耗费劳动,是劳动产品。

师:

那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呢?

请同学继续砸金蛋。

生:

粮食是商品,蔬菜不是商品。

因为粮食是用来卖的,而蔬菜是送给别人的。

师:

很好。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用来交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商品下一个定义了:

1.含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只要是商品,就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大家继续来思考,商品为什么要交换?

为什么能够进行交换?

生:

我们的需要不同,需要不同商品来满足。

师:

很好。

我们之所以购买商品,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我们的需要时多样的,需要不同商品来满足,所以要进行商品交换。

我们将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之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外观、性能各不相同,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生产它们都耗费了劳动,可能是脑力也可能是体力,两者是无差别的,能够等价交换。

我们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称之为商品的价值。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2.基本属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

过渡:

我们知道了商品是什么,而购买商品需要货币,那货币和商品是不是同时出现的呢?

(二)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吗

【情景再现】回到原始社会,看看非洲市场上是怎样进行商品交换的?

(展示课件)看完后,同学们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

(2)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

(3)你能设想出让更多人都能成交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提问)

生:

回答。

师:

看来,起初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当交换范围变大,交换种类变多,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只能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充当交换的媒介,我们将这种东西称之为一般等价物。

3.一般等价物

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东西称之为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东西有很多,例如牲畜、贝壳、布帛,后来贵金属金银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等特点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这个时候,货币就出现了。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也正是这个道理。

4.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所以,货币和商品并不是孪生兄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过渡:

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大家是不是对货币没有那么陌生了?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它,我们再来看看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三)货币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课堂情景剧】接下来,我们请两位小演员来为我们还原一下商场里买衣服的场景(课件展示)

生:

表演。

师:

看完这两位的表演,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哪种衣服价值更大?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货币在此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货币能够起到这种作用?

(2)卖衣服的人说出来的价和标价牌上写的数额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见真实的货币?

这表明什么?

生1:

980元的衣服价值更大,是根据价格判断的。

生2:

货币起到了价值尺度职能。

生3:

标价牌上的数额是衣服的价格,代表衣服的价值。

在上述表演中未看见真实的货币。

师:

在此,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货币之所以有这样的职能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商品,自身有价值。

买衣服的人和衣服上的标价指的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价格和价值成正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1.价值尺度职能

【材料展示】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

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什么影响?

(3)如果木匠不卖掉桌椅对他有什么影响?

生1:

是手段,最终是为了买粮食。

生2:

与物物交换相比,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换过程更加流畅。

生3:

如果卖不掉桌椅,木匠就没法获得钱。

师:

在此,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的出现方便了商品交换,让商品买卖实现时空分离。

如果工匠卖不出去,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东西也买不回来。

所以,工匠要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木匠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只接受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对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即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为商品流通(W-G-W)。

②商品流通中买与卖的行为可在时空上分离。

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是商品交换的形式。

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其他的一些职能: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

对于货币的这几种职能,我们可以通过标志词来判断(展示课件)

过渡: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一直到现在的电子货币。

今天,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纸币。

(4)从货币到纸币

1.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单位和个人是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发行量,有权规定纸币面值,但是无权规定纸币购买力。

师:

既然国家有权发行纸币,那大家来想想现在房价这么高,很多人成了房奴,纸币依然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购买一切商品,那么国家能不能多发行点纸币,让所有人买得起房子?

生:

不可以,国家不能随意发行。

师: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过多地发行纸币,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纸币的供应量过少,则有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相关知识。

(课件展示表格)纸币虽然是货币的一种形态,但是纸币和货币不同,它不是商品,本身没有价值,在生活中中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课堂辩论】有人认为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有些人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再多的钱也换不来健康和幸福,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金钱呢?

(讨论,提问)

生:

辩论。

师:

(1)货币并不神秘,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谁都离不开它。

(3)正确对待金钱,就要“君子爱财,取之有度,用之有益”。

(4)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不盲目崇拜金钱,不见利忘义,不能把金钱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应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知识拓展】播放视频,辨别纸币真假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围绕“货币是什么”这一主线问题展开,货币往往和商品相伴相随,因此揭开货币的面纱首先从探寻商品的奥秘开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紧接着又分析了货币的产生过程、含义、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也在不断演进,后来又出现了纸币。

纸币由国家发行但是不可任意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在对货币有了一定认知后,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巩固训练

五、布置作业

以“我的金钱观”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之前就在电视、网络、报刊中接触过一些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术语,对经济生活充满好奇,学习积极性较高。

作为消费者,高一学生对商品、货币、价格这些现象是有所了解的,但他们的了解往往只限于表象,而对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缺乏认知。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现象入手,进而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和本质,达到了解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预期效果。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展开,让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入手,让学生进行判断,并分析原因,进而总结出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通过分析商品交换形式的演变,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总结出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对于此部分内容,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商品的含义,但是总结商品的基本属性比较困难。

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时,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生活场景,分析货币所起到的作用。

学生能从表演中看出来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但是对于这一职能的了解不深入。

因此,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做一下点播和补充,然后再做相应的练习题加深巩固。

本节课在完成知识目标后,学生对基本内容能够掌握,但是情感方面变化不大,为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计辩论环节,让学生发表看法,升华情感。

效果分析

本次执教篇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本课对商品、货币、纸币的学习,学生对货币有了真正的了解,也增加了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

一、目标完成较好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明白商品的含义和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了解货币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基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我将课堂设计为四个大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点。

从完成情况来看,这几个问题同学们大都能讨论出来,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技巧。

二、学生参与度高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在最开始的导入部分,将货币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眼前一亮,好奇心油然而生,为后边课程的开展作好铺垫。

在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对于涉及到的课程基本知识点,学生回答的都很积极。

在讲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时,课堂表演环节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

在最后一个辩论环节,各小组讨论较好,我在下边转悠的过程中,问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在展示讨论成果阶段表现的也很积极,通过讨论和展示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学生思维活跃

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一个辩论环节,即金钱到底是不是万能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积极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结合自身情况,角度比较全面,我对学生的答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解读与自我认知,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对话氛围。

教材分析

本次授课课题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必修一属于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经济学部分,一共四个单元。

分别介绍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和消费、生产、分配这几个环节及其活动背景。

各个单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我们完美呈现了经济生活的现象和规律。

第一单元重点讲述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

第一课是经济生活的开篇之作,共包括两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卡、支票、外汇;

本框题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各种物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以及商品的基本属性。

由购买商品离不开货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层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货币的发展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货币的本质,进而理性对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倾向。

本课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根据课前调查,学生对商品、货币等现象有所了解,但是对其本质的了解不够清晰,因此本节课从日常生活出发,借助多媒体,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

评测练习

1.(2014·大纲·2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2.2016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网络订餐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在节目播出后,“饿了么”网站立即下线了所有涉事的餐厅,并对商户审核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支持这一做法的理由有(  )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商家应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使用价值 

③问题食品不是真正的劳动产品 

④商品质量高低决定着商品价格的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3.(2017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12)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笔消费款。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4.(2015·安徽文综,3)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

A.5万亿元         B.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参考答案

1.A2.A3.C4.B

 

课后反思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门课,涉及概念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理解这些知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本课在讲商品的含义和属性时,以身边的东西为例,让学生自己判断和体会,在对比之后总结出商品的含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能力。

但是在一问题上也有不足,就是讲完商品的含义后,应该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举一些商品的例子,进行检测。

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本课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设计了多个小组活动,从授课情况来看,这一效果达到了,但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出现前松后紧情况。

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详细点评。

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磨练,都能发现新的问题。

本次课结束,我回去反复观看视频,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年轻老师确实有很多不足,讲课语气不够抑扬顿挫,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引导不够,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尤其是最后辩论部分,略显仓促。

希望自己通过一次次的磨课,不断进步,争取早日加入优秀教师行列。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拓展政治视野,锻炼政治思维,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思政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