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155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docx

1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在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章工程结构简介

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工程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桥墩,承台及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基础,桥面防水采用刚性防水。

为了加快松花江公路大桥的建设步伐,提升技术应用水平,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

1、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张拉技术施工。

2、桥墩,承台及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基础所使用的钢筋型号多、用量大、使用周期长,大直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3、为更好的提高桥面防水质量,在桥面混凝土表面采用真空抛丸技术,使混凝土与刚性防水能更好的粘结。

第二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节、钢筋的机械连接应用

一、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直螺纹连接分为镦粗切削直螺纹连接、挤压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和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三种.镦粗切削直螺纹连接技术是先将钢筋的马蹄形端头切掉,再用钢筋镦头机将钢筋端头镦粗,用直螺纹套丝机将其切削成直螺纹,通过直螺纹套筒将待对接的钢筋连接在一起;镦粗直螺纹连接不仅工序繁锁,镦粗后的钢筋头部金相组织也发生变化,不经回火处理,会产生应力集中,延性降低,对改善接头受力是不利的。

挤压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用直螺纹滚压机把钢筋端部滚压成直螺纹,然后用直螺纹套筒将两根待对接的钢筋连在一起;由于钢筋端部经滚压成形,钢筋材质已作冷处理,螺纹及钢筋强度都有所提高,弥补了螺纹底径小于钢筋母材基圆直径对强度削弱带来的影响,实现了钢筋等强度连接;该项技术的优点是加工工序少、连接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但由于钢筋本身轧制公差较大,丝头加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滚丝轮受力条件恶劣、工作寿命低,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也很少用。

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在一台专用设备上将钢筋丝头通过剥肋---滚压螺纹,自动一次成形,由于螺纹底部钢筋原材没有被切削掉,而是被滚压挤密,钢筋产生加工硬化,提高了原材强度,从而实现了钢筋等强度连接的目的;此技术操作简单,加工工序少,滚丝轮工作寿命长,接头稳定可靠,施工便捷,螺纹牙型好,精度高,不存在虚假螺纹,连接质量可靠稳定,因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松花江公路大桥工程主要是采用等强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的规定,分为A、B两级。

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主要用于桩基础及墩柱的连接。

二、直螺纹接头技术要求

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相邻钢筋之间应互相错开,间距为35d(d为钢筋直径),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

2、在受拉区的钢筋受力较小部位,A级接头百分率不受限制;

3、接头宜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A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50%;

4、受压区构件中钢筋受力较小部位,A级和B级接头百分率不受限制;

5、接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6、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三、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是采用专门的滚压机床对钢筋端部进行滚压,一次成型直螺纹,其工艺流程如下:

钢筋→剥肋→滚压成型(加保护套)→施工现场连接→套筒(加保护套)→机械加工

四、材料及机具设备

1、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的要求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

2、套筒与锁母材料应采用优质碳素钢或合金结构钢,其材质应符合GB699的规定。

 3、工具设备:

切割机、套丝机、普通扳手、量规。

五.钢筋直螺纹丝头加工及检验

(一)加工前准备:

1、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钢筋先调直后下料,切口端面要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3、厂家提供套的筒应有产品合格证;两端螺纹孔应有保护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

(二)直螺纹丝头加工:

1、按钢筋规格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及涨刀环,调整剥肋挡块及滚压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及滚压螺纹的长度。

2、加工钢筋螺纹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3、操作工人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检查牙型是否饱满,有无断牙、秃牙缺陷,已检查合格的丝头盖上保护帽加以保护。

(三)直螺纹丝头的加工检验

1、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500个同种规格丝头为一批,随机抽检10%,进行复检。

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型、螺距、外径必须与套筒一致,并且需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

2、螺纹丝头牙型检验:

牙型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型规的牙型吻合,牙齿表面光洁为合格品。

 3、螺纹直径检验:

用专用卡规及环规检验。

达到卡规、环规检验要求为合格品。

检验的同时,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果有一个丝头不合格时,立即应对该加工批丝头全部进行检验,切去不合格的丝头,查明原因后重新加工螺纹,经再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钢筋连接

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钢筋上螺纹的型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与连接套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2、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

3、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六、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1、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证,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2、钢筋连接开始前,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3、每种规格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三根;

5、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验收批。

七、直螺纹接头效益分析

1、接头强度高:

强度达到行业标准JGJ107-96中A级接头性能要求;抗疲劳性能好,可通过200万次疲劳试验;在接头区域不容易划分时,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

2、质量稳定:

接头性能不受拧紧力矩影响,少拧1~2扣,均不会对接头造成明显损害。

省去了用力矩扳手检测这一道工序,对劳动者素质及检测工具的依赖性明显减少。

3、施工速度快:

直螺纹连接套筒比锥螺纹短40%左右,且丝扣螺距大,不必使用力矩扳手,方便施工。

与电弧搭接焊、套筒冷挤压、锥螺纹连接相比,直螺纹连接降低了钢筋绑扎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人工费;

4、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直径16-50毫米的Ⅱ、Ⅲ级钢筋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连接;对弯折钢筋、固定钢筋、钢筋笼等不能转动钢筋的场合,正反丝扣型接头用途非常广。

5、节约能源:

设备功率仅为3--4KW。

与冷挤压相比,按连接10000只Φ25直螺纹接头计算,节电2,000kwh;与电弧搭接焊相比,按连接10000只Φ25直螺纹接头计算,节电40,000kwh。

6、有利于环境保护:

直螺纹连接无噪声污染,无油污污染、无烟尘和弧光污染、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

第二节、有粘结预应力施工

一、有粘结预应力简介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采用在结构或构件中预留孔道,待混凝土硬化达到一定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采用专用锚具将张拉力锚固在结构中,然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

其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材料及设计技术、成孔技术、穿束技术、大吨位张拉锚固技术、锚头保护及灌浆技术等。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大跨度结构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使用高效预应力钢绞线作为受力筋,同时又配置非预应力筋,使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减小,自重减轻,节约了材料,提高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其综合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二、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

(一)钢绞线下料、制作

1、根据曲线、支座情况、锚具类型及张拉方式计算下料长度、编制下料单。

2、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应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进行,以免钢绞线生锈。

3、下料时应先下长筋,后下短筋,以节约材料。

4、下料长度误差应控制在-50~+100㎜以内。

5、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下料前应用钢管搭设简易架子。

下料时,应将钢绞线盘放在架子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切断。

6、钢绞线的下料宜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7、钢绞线逐根编号、堆放、标志明显。

8、按编号成盘,按种类堆放、运输。

9、固定端制作采用JY-45型挤压机成型;

用JY-45型挤压机将异型钢丝衬套脆断并嵌入套筒与钢绞线中,以形成牢固的挤压头;

挤压模内要保持清洁,每挤压一根清理一次,并涂抹润滑油;

使用异型钢丝衬套时,各圈钢丝应并拢,一端须与钢绞线平齐,否则锚固不牢;

挤压过程中钢绞线、挤压锚与活塞杆应在同一中心线上,以免挤压机受损;

挤压时压力表读数不能低于15Mpa,避免张拉过程中滑脱。

(二)预埋金属波纹管

1、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预埋成型,接头采用大一号波纹管连接,接头长度不小于200㎜,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

2、预应力用波纹管:

五孔采用内径Ф55㎜,六、七孔采用内径Ф65㎜,八、九孔采用内径Ф70㎜,接头管采用内径大5㎜的金属波纹管。

金属波纹管的预埋开始于普通钢筋绑扎完毕。

3、金属波纹管咬口均为右旋,咬口重叠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带厚度的8倍。

4、波纹管在梁中的布置应遵循对称于截面的原则,以降低结构的侧弯和侧压。

5、依据施工图曲线,经审核无误后在模板或主筋上定出水平尺寸。

6、把竖向施工坐标标在箍筋上,若此处没有箍筋可在相邻箍筋上标定,但应适当调整该箍筋位置,以保证预应力束位置与设计相符。

7、用托架钢筋(φ10)按施工坐标焊在箍筋上,波纹管可直接绑扎在托架钢筋上。

8、检查、调整预应力筋定位坐标,托架间距为1000mm,一般竖向垂直偏差不超过±20㎜,水平偏差在1000㎜也不超过±20㎜。

9、波纹管在梁内应平坦顺直,从梁侧看,波纹管曲线应平滑连续。

10、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弯曲,防止管壁开裂。

同时还应防止电火花烧伤管壁。

11、波纹管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其位置、曲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固定是否牢靠,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

如有不符,应及时修整。

12、灌浆孔、排气孔的设置:

在预应力梁两端及跨中应设置排气孔,部分兼做灌浆孔。

预应力梁两端的灌浆孔、排气孔一般设置在喇叭口垫板上。

灌浆孔用于向管道中灌水泥浆,孔径一般不小于16㎜,排气孔是为了保证孔道内气流同畅,直径大小没有严格要求。

13、预应力梁张拉端模板(即梁或柱一侧模板)要留洞,以供安装预应力喇叭口垫板和钢绞线伸出,单个洞大小一般为20×20㎝,洞的数量同预应力束数,高度见预应力曲线图。

(三)钢绞线穿束

根据钢绞线的长度和现场施工条件,可分为整束穿和单根穿。

整束穿所需劳动力投入较大,施工速度较快;单根穿2~3人即可,但速度较慢。

1、穿束工程中要注意保护波纹管的位置和完好;

2、穿束时要调节预应力梁两端的钢绞线长度,钢绞线埋入混凝土中长度一般为40~60㎝,张拉端工作长度一般为80~100㎝,不能太短以免影响预应力张拉;

3、穿束时,钢绞线前头套上子弹头形壳帽或用塑料胶带包裹,方便钢绞线穿入。

(四)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隐蔽工程完成后,由总包单位组织验收和报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扣两侧梁模板,浇筑混凝土。

预应力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要振捣密实,严防漏振,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端部,钢筋分布相应较密,务必精心操作,防止出现空洞。

但严禁振动棒直接触及波纹管或撬动其锚下支撑系统。

预应力梁中一般不允许留施工缝(后浇带除外)。

预应力梁混凝土浇筑时,一般应增加制作1~2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备张拉前试压使用。

混凝土浇筑时预应力项目部派专人值班,对预应力波纹管及零配件进行看护。

(五)预应力筋张拉

1、混凝土梁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进行,强度以现场同条件试块试压报告为准。

2、预应力梁张拉前要拆除预应力梁两侧模板和板底模板,严禁拆除预应力梁底支承系统。

3、预应力张拉前把张拉端喇叭口垫板清理干净,去除多余波纹管,安装锚环和夹片,张拉时保证锚环在垫板槽内。

4、张拉设备应运转良好,张拉用千斤顶及配套设备要与采用锚具匹配一致,且配套标定(有效期为六个月),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标定:

设备维修后;张拉过程中出现伸长值异常且找不到原因时;油压表失灵或更新后;钢绞线在张拉时突然断裂或固定端突然松脱而找不到原因时。

5、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根据设计要求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tk,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及控制力如下表

钢绞线型号

张拉应力(N/mm²)

单根张拉力(KN)

备注

1×7-15.24-1860

1395

201.16

超张拉3%

6、预应梁的张拉顺序

箱梁的张拉采用依次张拉法,首先张拉腹板,然后张拉顶板及底板;

梁中预应力筋张拉无论单束或多束都采用一次到位法,千斤顶行程不够时可分次进行。

7、张拉程序:

0→10%σcon→103%σcon→锚固。

8、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双控,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预应力筋伸长误差在±6%之间,张拉时注意观察梁板变化,出现问题或伸长值超出误差范围应及时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后继续张拉。

9、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计算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ΔL可按下式计算:

ΔL=(P×LT)÷(AP×ES)

P=PJ×[1-(KX+μθ)÷2]

式中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孔道偏摆系数取0.0015

PJ—张拉控制力,超张拉时按超张拉力取

LT—预应力筋的曲线长度θ—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

AP—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μ—摩擦系数取0.25

ES—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X—孔道长度

10、预应力张拉时,开泵人员严格执行张拉力,平稳操作油泵;测量人员认真测量初始张拉力和最终张拉力时的千斤顶伸长数据、并记录。

11、张拉过程中,严格执行张拉指挥的指示,统一协调运作。

12、张拉过程中,千斤顶正后方不得站人。

13、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

安装锚环、夹片→安装限位板或变角器→安装千斤顶→固定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测量数据、退顶。

(六)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及封锚

1、灌浆时机:

张拉后要及时灌浆,防止钢绞线锈蚀。

2、灌浆工艺:

提前用水泥浆把锚具与钢绞线之间封严,操作时不能用力扳动钢绞线。

孔道灌浆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4~0.45,为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减少泌水和体积收缩,在水泥浆中掺入0.005%~0.015%的膨胀剂,其膨胀率不大于5%,灌浆用水:

清洁水,水泥浆28天强度不小于30N/mm²。

灌浆在梁端灌浆口(或中间排气孔)处进行,用灌浆机将水泥浆压入孔道,待另一端出气孔冒出浓浆后将其封闭,进行二次补灌,然后封闭灌浆口。

在孔道灌浆过程应缓慢的进行,灌满为止。

3、灌浆完成后要及时封锚。

用砂轮机切断多余钢绞线,锚具外露钢绞线头长度不小于30mm,留有20mm以上保护层,支模后用C40微膨胀混凝土封锚(由土建方完成)。

三、预应力质量保证措施

分项工程主材检验计划

(一)预应力钢绞线

1、外观检查

(1)成品钢绞线不得有裂缝、小刺、劈裂、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润滑剂、油渍,但允许有浮锈和回火色;

(2)直径15.20mm,即钢绞线外接圆直径误差-0.2~+0.4mm。

捻矩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2-16倍。

(3)伸直线,取弦长为1m的钢绞线,其弦与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

2、抽样复试:

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t。

3、检验标准:

钢绞线质量应符合国标GB/T5224-2003的规定。

产品进场应有质量证明书。

(二)预应力锚具、夹片

1、外观检查:

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

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2、抽样复试:

对硬度有严格要求的锚具零件,应进行硬度检验。

对新型锚具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常用锚具每批中抽取2%且不少于3套,做硬度试验,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3、检验标准:

锚具质量应符合国标GB/T14370-2007的规定。

产品进场应有质量证明书。

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分项工程主控项目及检验方法

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3、预应力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4、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5、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

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

检查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分项工程一般项目及检验方法

1、金属螺旋管安放应保持平滑、顺直,应确保控制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查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2、钢绞线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10㎝~-10㎝之间。

检查方法:

钢尺检查。

3、钢绞线穿束之前应检查钢绞线有无锈蚀、磨损和断裂等缺陷。

检查方法:

观察。

4、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0㎜(自夹片外计算)。

检查方法:

钢尺检查。

5、孔道灌浆用的水泥浆泌水率不得超过3%,拌合后3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小时内吸收。

检查方法:

观察。

6、孔道灌浆时每工作台班应留置一组(6个试件)边长为70.7㎜的立方体试件,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试压。

第三节、桥面混凝土抛丸施工技术的应用

桥梁防水层基层处理采用抛丸工艺,即利用抛丸机,抛除梁表面的浮浆。

经过抛丸处理后摩擦系数可以达到0.7-0.75(Mu65km/H),纹理深度0.45;抛丸设备能够一次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质清理和清除干净。

最重要的是在同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了打毛的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

大大提高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的黏结强度,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暴露混凝土的裂纹等病害,以便提前采取补救措施。

一、施工准备

1、桥面板质量应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

2、桥面(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脱模剂和油污;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3、进场原材料已经取样并检验合格;

4、足够的工人、容器等工具。

基层处理设备采用具备同步清除浮浆及吸尘功能的设备、带有驱动行走系统的自循环回收的抛丸设备来进行桥面混凝土基层处理。

轻度抛丸抛丸机速度选用2~3档,行走速度5~10m/min,丸料规格采用S390。

二、施工过程

大面积抛丸展开之前应进行抛丸工艺试验,确定最佳丸料规格、丸料流量即最佳电机负载、抛丸设备行走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

抛丸工艺参数确定后,按照顺序进行大面积抛丸处理,处理完成后注意保洁。

1、抛丸过程应连续作业,如因特殊原因造成抛丸停机,在下次重抛之前将机器倒退30cm左右,再重新开始抛丸,待机器行走过去后,应及时检查搭接区域抛丸质量,如有遗漏再进行补抛。

2、桥面、防护墙根部局部混凝土找平处理时,可使用角磨机,不得出现明显凹凸沟痕,做到棱直面平,确保防水层有效粘结。

3、抛丸处理粗糙度应符合规定。

如果粗糙度过大,会带来大量的底涂和修复工作量,同时也不利于粘结强度;如果粗糙底过小,会导致粘结力不够。

抛丸的控制标准以目测无浮浆为准。

4、在梁端、侧面存在斜坡,抛丸机容易泄漏丸料,损耗非常严重,为节约成本,要做好回收丸料,回收丸料的工作要求抛丸组人员做好收集,要求丸料的损耗在10%-20%内。

在不泄露丸料的前提下,尽量压边抛丸,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下道工序中打磨处理的工艺,节省时间及材料损耗。

三、修补腻子

1、抛丸处理后的基层缺陷得以充分暴露,在混凝土桥面形成无数的孔洞。

孔洞中的潮气或空气在喷涂施工后受热膨胀会引起涂层表面形成针孔,影响涂层表观质量。

为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梁面验收过程中处理过的部位,可通过调整抛丸机的行走速度来控制基层粗糙度,避免出现过抛现象,对于后续施工带来不便。

对基层表面进行检查,并采用修补腻子进行修补,一般采用环氧砂浆修补腻子刮涂2~3遍:

第一遍满刮,采用砂浆型环氧树脂修补材料(环氧树脂+石英砂),处理大的孔洞、裂缝及泄水孔、阴角细部缺陷。

第二遍局部处理用砂浆型环氧树脂修补大的孔洞、气孔和凸凹不平的地方(若没有该遍可以省略)。

第三遍满刮,腻子型环氧树脂修补材料(环氧树脂+滑石粉)用于密封细微气孔。

2、基层修补均为人工操作。

修补完毕,仔细检查,做到基层表面无肉眼可见的缺陷。

3、裂纹宽度大于0.2mm时,应采用环氧砂浆单独修补。

4、尽量封闭所有的针孔、坑洞等缺陷。

5、修补腻子应均匀、平整,尽量薄刮,避免影响粘结力和浪费材料。

腻子厚度不宜超过0.5mm,刮涂过程中,人员分工明确,刮涂区域以身体为半径,成弧形分布,刮涂应迅速,避免因浆液固化造成作业面留挂和起毛。

6、专业吹风机吹扫干净。

务必保证清洁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