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544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

课题3氧气的制取

第1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催化剂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并正确理解概念(一变两不变)

【预习导学】

阅读教材P37—38,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是能够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_______和

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研讨】

活动一:

观察制取氧气的药品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名称、化学式和色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化学符号写出反应原理

其中最绿色环保的反应原理是:

活动二:

阅读教材P37实验2—5,讨论并完成下题。

1.实验室用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仪器有,选择其装置的条件为

收集装置仪器有选择其装置的条件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

实验完毕后,一定要先后以免。

活动三:

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

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燃。

2.实验

(2):

在室温下加入了少量的黑色粉末后,木条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

3.实验(3):

当实验

(2)反应后

,小心过滤,得出过滤物,洗涤、烘干后称量

,发现它的质量_______改变。

当把过滤物再次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黑色粉末二氧化锰能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所以可以作__________。

活动四:

学生讨论“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要证明一种物质在反应中是不是起了催化作用,应该证明几个方面?

催化剂产物的质量有无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现有以下仪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问题

 

1)指出序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③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序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序号有________________,但还需要一种用品________。

缺少该物质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例2.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红砖粉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能否起催化作用。

(1)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在称量1g红砖粉加入到A试管中。

(2)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A木条复燃,B木条无变化。

(3)反应结束后,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

(4)观察滤渣的状态和颜色。

(5)称量滤渣为1g。

(6)将滤渣加入到B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请回答:

①分析步骤

(2)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省略步骤(4),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是或否),若省略步骤(5),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是或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步骤(6)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过氧化氢C.蜡烛燃烧D.加热高锰酸钾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②④和⑤D.②和③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  加热  氧化钙+二氧化碳B.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D.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

C分解反应均需要加热,化合反应增均需要点燃

D石蜡燃烧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

2.将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B它是具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D它可以溶于水

3.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

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思维拓展】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

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24分)

(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课堂感悟】

 

第2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预习导学】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填空。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

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

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

________溶于水

氧气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生装置图

A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图

C

D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研讨】

活动一:

学生讨论。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2.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阅读教材P45,讨论。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应先_________,然后用_____焰加热,并将灯焰集中在_______部位。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根据确定发生装置。

根据收集装置。

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用过氧化氢溶液与2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后果为。

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当堂检测】1.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在实验室中,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都行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6)将导管移出

水面(7)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A.

(2)(7)(4)

(1)(3)(5)(6)B.(4)

(2)(7)(!

)(3)(5)(

6)

C.(4)

(2)(7)(!

)(3)(6)(5)D.

(2)(4)(7)(!

)(3)(6)(5)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②,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环保B.不需加热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C.加热反应物

【课后作业】

1.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项目

空气

甲烷

二氧化硫

氨气

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g/L)

1.29

0.72

2.86

0.77

1.63

20℃、101kPa时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

0.033

40

680

500

A、甲烷B、二氧化硫C、氨气D、氯化氢

2.某气体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该气体。

若用这种气体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收集这种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B.可用排水法收集C.可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该气体D.这种气体的性质与氧气相同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以下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②,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环保B.不需加热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C.加热反应物

【思维拓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a        ;b        。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验室使用乙方案来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 ,若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为________;,实验完毕,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生实验课上,实验课上,小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

而小红异常兴奋,实验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

到了老师旁,说:

我的集气瓶碎了。

分析两位同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小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

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

的绿色化追求。

(6)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反应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选用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__或_______。

(填字母编号)

【课堂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