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2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风险与收益

一、选择题

1.甲公司面临A、B两个投资项目,它们的预期收益率相等,但A项目的标准差小于B项目的标准差。

对A、B两个项目可以做出的判断为(D)。

A.A项目实际取得的收益会高于其预期收益

B.B项目实际取得的收益会低于其预期收益

C.A项目取得更高收益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大于B项目

D.A项目取得更高收益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小于B项目

2.一般来说,无法通过多样化投资予以分散的风险是(A)。

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总风险D.公司特有风险

3.某投资组合中包含A、B、C三种证券,其中20%的资金投入A,预期收益率为18%,50%的资金投入B,预期收益率为15%,30%的资金投入C,预期收益率为8%,则该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C)。

A.9.5%B.10.8%C.13.5%D.15.2%

4.当两种证券完全正相关时,它们的相关系数是(B)。

A.0B.1C.-1D.不确定

5.根据风险分散理论,如果投资组合中两种证券之间完全负相关,则(B)。

A.该组合的风险收益为零

B.该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可完全抵消

C.该组合的投资收益大于其中任一证券的收益

D.该组合只承担公司特有风险,不承担市场风险

6.如果投资组合由30种资产组成,则构成组合总体方差和协方差的项目个数分别为(C)。

A.30和30B.900和30C.30和870D.930和30

7.有效集以外的投资组合与有效边界上的组合相比,不包括(D)。

A.相同的标准差和较低的预期收益率B.相同的预期收益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C.较低的预期收益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D.较低的标准差和较高的预期收益率

8.已知某风险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2%和15%,无风险收益率为6%,假设某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取得资金,将其自有资金800万元和借入资金200万元均投资于风险组合,则该投资者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A)。

A.13.5%和18.75%  B.15.25%和12.5%  C.15.25%和18.75%  D.13.5%和12.5%

9.WWW公司目前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5%,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2%,该公司股票预期收益率与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为360,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8,则WWW投资公司的股票必要收益率为(C)。

A.10.56%B.11.30%C.12.78%D.13.33%

10.假设市场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和方差分别为12%和0.25,无风险收益率为8%,P股票收益率的方差是0.16,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4,则该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B)。

A.9.02%B.9.28%C.10.28%D.10.56%

11.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并且投资者对风险更加厌恶,那么证券市场线SML将(A)。

A.向上移动,并且斜率增加B.向上移动,并且斜率减少

C.向下移动,并且斜率增加D.向下移动,并且斜率减少

12.β系数是用于衡量资产的(A)。

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特有风险D.总风险

13.若某种证券的β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C)。

A.无任何风险B.无市场风险

C.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相同D.比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高一倍

14.如果PM公司的β系数为0.8,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则PM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B)。

A.10%B.14%C.15%D.19%

二、判断题

1.标准差是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可用来比较各种不同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

(×)

2.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预期收益率等于必要收益率。

(√)

3.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用该组合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它是投资组合中各项资产收益率方差的加权平均数。

(×)

4.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股票种类越多,风险越小,由市场全部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为零。

(×)

5.无论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何,投资组合的收益都不低于单项资产的最低收益,而投资组合的风险都不高于单项资产的最高风险。

(√)

6.由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是一条直线或曲线。

(√)

7.资本市场线只适用于有效证券组合。

(√)

8.资本市场线反映了市场组合与无风险资产所构成组合的风险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衡量所有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

9.如果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风险溢价就大;如果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风险收益率就较小。

(×)

10.投资组合的β系数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内单项资产的β系数。

(×)

11.β系数实质上是不可分散风险的指数,用于反映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相对于市场收益变动的灵敏程度。

(√)

1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财务杠杆较高的公司β系数较大。

(√)

三、计算分析题

1、某投资组合由A、B两种股票构成,这两种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10%和20%,而股票A、B的标准差分别为12%和30%,假设股票A和股票B的协方差为-2.52%。

要求:

(1)计算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

(2)当组合由30%的股票A和70%的股票B组成时,计算其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

(3)当组合由60%的股票A和40%的股票B组成时,计算其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

(4)如果你是厌恶风险的,你将愿意持有100%的股票A,还是股票B,说明理由。

1.

(1)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

(2)

或:

(3)

或:

(4)根据标准离差率判断,股票A的标准离差率为:

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为:

股票A的风险小于股票B,对于风险厌恶的该投资者来说,应全部投资于股票A。

2、甲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各股票所占的投资比重分别为50%、20%和30%,其相应的β系数分别为1.8、1和0.5,市场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7%,A股票当前每股市价6.2元,刚收到上一年派发的每股0.5元的现金股利,预计股利以后每年将按6%的比例稳定增长。

要求:

(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公司证券组合的β系数;

②甲公司证券组合的风险溢价;

③甲公司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④投资于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利用股票估价模型分析当前出售A股票是否对甲公司有利。

2.

(1)相关指标计算如下:

①甲公司证券组合的β系数=50%×1.8+20%×1+30%×0.5=1.25

②甲公司证券组合的风险溢价=1.25×(12%-7%)=6.25%

③甲公司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7%+6.25%=13.25%

④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7%+1.8×(12%-7%)=16%

(2)

A股票的当前市价6.2元大于预期股票价值,因此出售A股票对甲公司有利。

3、X公司β系数为2,该公司正在考虑收购Y公司,Y公司的β系数为1.5。

两家公司的规模相同。

要求:

(1)计算收购后预期的β系数;

(2)若国库券收益率为8%,市场收益率为12%,分别计算X公司收购前和收购后的投资必要收益率;

(3)该公司最近一期刚支付2元的股利,如果收购失败,股利固定增长率每年6%;如果收购成功,未来股利增长率为7%。

分别计算该公司收购前和收购后的每股股票价值;

(4)根据(3)的计算结果,判断该公司是否应该收购Y公司。

8.

(1)收购后预期β系数=0.5×2+0.5×1.5=1.75

(2)收购前的投资必要收益率=8%+2×(12%-8%)=16%

收购后的投资必要收益率=8%+1.75×(12%-8%)=15%

(3)收购前股票价值:

收购后股票价值:

(4)根据(3)的计算结果可知,收购Y公司后,X公司的风险降低,增长率提高,股价上升,因此该项收购计划是可行的。

四、问答题

1、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投资组合中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而证券组合的风险却不是单项证券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为什么?

.这是由于投资组合的风险不但包括单项证券的风险,还包括各证券之间的协同风险。

各个证券之间的协同关系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的。

相关系数其取值范围在±1之间。

如果两种资产的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它们之间完全正相关,即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方向相一致,投资组合的风险大于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它们之间完全负相关,即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方向相背离,投资组合的风险小于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如果两种资产的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之间没有任何数量上的关系,投资组合的风险等于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2、资本市场线(CML)与证券市场线(SML)有何区别或联系?

.区别:

(1)内涵:

资本市场线(CML)描述预期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表示的是由市场投资组合(M)与无风险资产所构成的有效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证券市场线(SML)表明单项证券的预期收益与其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β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2)适用范围:

CML反映的是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有效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即CML只适用于有效证券组合;而SML既适用于单项证券,同时也适用于投资组合,SML比CML的前提宽松,应用也广泛。

(3)直线方程:

CML方程为

,公式表明任意有效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之和,该风险溢价等于(rm-rf)/σm与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的乘积;SML方程为:

,公式表明任何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之和,该风险溢价等于

(4)直线斜率:

CML的斜率为

,反映每单位整体风险的超额收益(组合收益率超出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即风险的“价格”。

SML的斜率为rm-rf,反映单项证券或证券组合每单位系统风险(β系数)的超额收益。

联系:

二者都反映预期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风险越大,预期收益率越高。

CML实际上是SML的一个特例,当一项资产或一个投资组合是有效的时候,该资产或投资组合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等于1,此时证券市场线与资本市场线相同。

二、资本结构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债券资本成本一般要低于普通股资本成本,主要是因为(D)。

A.债券的筹资费用少 B.债券的发行量小

C.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D.债券风险较低,且利息具有抵税效应

2.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10年期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10年后一次还本,筹资费率5%,公司所得税税率25%,该债券采用溢价发行,发行价格为1200元,则该债券的资本成本为(  B  )。

 A.7.50%B.7.89%C.9.47%D.10.53%

4.下列项目中,同优先股资本成本呈反比例关系的是(D)。

A.所得税税率B.优先股年股息

C.优先股筹资费率D.优先股的发行价格

3.某公司发行普通股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18元,筹资费率3%,预计第1年年末每股发放股利0.8元,以后每年增长6%,则该普通股资本成本为(B)。

 A.10.44%B.10.58%C.10.86%D.11.73%

4.在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C)。

A.债券资本成本  B.普通股资本成本

C.留存收益资本成本D.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5.一般地,根据风险收益对等的观念,各种筹资方式资本成本由小到大依次为(C)。

A.优先股、公司债券、普通股B.普通股、优先股、公司债券

C.公司债券、优先股、普通股D.普通股、公司债券、优先股

6.公司经营杠杆系数用来衡量公司的(A)。

A.经营风险B.财务风险

C.系统风险D.非系统风险

7.如果公司存在固定成本,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变,只有销售量变动的情况下,则(B)。

A.息税前收益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B.息税前收益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C.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D.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8.如果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6000元,经营杠杆系数为2,则此时的销售量为(D)。

A.7200件 B.9000件

C.12000件D.18000件

9.在公司的全部资本中,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各占50%,则公司(C)。

A.只存在经营风险 B.只存在财务风险

C.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D.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可以相互抵消

10.如果公司资本全部为自有资本,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公司财务杠杆系数(B)。

A.等于0B.等于1

C.大于1D.小于1

11.W公司全部资本为200万元(无优先股),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10%,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息税前收益为18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C)。

A.0.8倍B.1.25倍      

C.1.8倍       D.2.25倍

12.MM理论和权衡理论的共同点是(A)。

A.假设信息是对称的B.考虑了代理成本

C.考虑了财务危机成本D.认为负债率达到100%时是最佳资本结构

13.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增加,原因在于(C)。

A.财务杠杆的作用 B.总杠杆的作用

C.利息减税的作用D.不存在财务危机成本

14.如果考虑公司所得税,利息减税的现值为(B)。

A.负债总额×利率B.负债总额×所得税税率

C.负债总额×利率×所得税税率D.负债总额×所得税税率/利率

二、判断题

1.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本成本是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或投资的机会成本。

(√)

2.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计算债券资本成本。

(√)

3.与公司债券相比,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因此其资本成本较低。

(×)

4.留存收益无需公司专门去筹集,所以它本身没有任何成本。

( × )

5.在计算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以账面价值为权数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的资本成本水平,有利于进行财务决策。

(× )

6.根据项目资本成本进行投资选择时,应采用公司加权平均资本作为决策的依据,而不是以项目特定资本来源的成本作为决策依据。

(√ )

7.不同销售水平下的经营杠杆系数是不相同的。

(√)

8.假设其他因素不变,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以后,销售量越大则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

9.经营杠杆并不是经营风险的来源,而只是放大了经营风险。

(√) 

10.一般而言,公司对经营风险的控制程度相对大于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程度。

(×)

11.资本结构是指公司长短期资本的构成比例。

(×) 

12.MM含公司税理论中,负债经营的公司价值比无负债经营的公司价值增加,是因为负债使公司创造出更多的税前现金流量。

(×)

13.根据MM含公司税理论,当公司的负债达到100%时,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

(√)

14.财务危机成本大小与债务比率同方向变化。

(√) 

15.根据信号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来判别公司价值的高低,高价值的公司愿意采用较多的负债进行筹资,而低价值的公司则更多的依赖股票筹资。

(√)

三、计算题

1、某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状况如下:

债务资本的主要项目是公司债券,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10年后到期,每张债券面值1000元,当前市价964元,共发行100万张;股权资本的主要项目是普通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共1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28.5元,β系数1.5。

当前的无风险收益率4.5%,预期市场风险溢价为5%。

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分别计算债务和股权的资本成本;

(2)以市场价值为标准,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债务资本成本(rb):

10

964=∑((1000*8%*(1-25%)/(1+rb)∧t))+1000/(1+rb)∧10

i=1

即964=1000*8%*(1-25%)*(P/A,rb,10)+1000*(P/A,rb,10)=60*(P/A,rb,10)+1000*(P/A,rb,10)

采用插值法逐步测试到:

rb=6.50%

股权资本成本(rx)=4.5%+1.5*5%=12%

(2)债券市场价值权数=(964*100)/(964*100+28.5*10000)=25%

股票市场价值权数=(28.5*10000)/(964*100+28.5*10000)=7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5%*25%+12%*75%=10.62%

2、新盛公司年销售额600万元,变动成本率68%,全部固定成本和费用12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资产负债率40%,负债的平均成本为8%,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该公司拟改变经营计划,追加投资200万元,使得每年固定成本增加20万元,并使销售额增加20%,变动成本率下降至60%。

要求:

(1)如果投资所需资本通过追加股权资本取得,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2)如果投资所需资本以10%的利率借款取得,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1.

(1)

(2)

3、MBI公司是一家用电器生产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共2000股,目前市场价值为每股10元。

公司的经理比股东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知道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低耗能的冰箱。

据预测,此产品一经上市需求量很大,将会使公司的销售大增。

因此公司经理认为股票实际价值为20元。

现有现打算投资一项目,需要资本60000元,预计会带来40000元的净现值。

若公司拟通过增发新股来满足这项资本需求。

要求:

(1)若发行新股时信息是对称的,计算新股的价格;

(2)若发行新股时信息是不对称的,计算信息不对称情况得以改变后公司股票的价格;

(3)通过

(1)和

(2)的计算,分析发行新股筹资实施该项目对公司新、老股东的影响,并判断公司是否应该通过增发新股来实施该项目。

.

(1)当信息对称时,投资者与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同样的预期,也认为公司股票的价值为每股20元,因此公司为这一项目筹资需增发普通股3000股(6000÷20),则新股的价格为:

(2)当信息不对称时,投资者不了解公司情况,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的预期与经营者不同,但公司又不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因此公司只能以每股10元发行新股,此时需发行新股6000股(6000÷10),当信息不对称情况得以改变后,公司股票价格为:

(3)当信息对称时,新股价值为28元,使得新、老股东都受益,应该通过增发新股来实施该项目。

但当信息不对称时,新股价值为17.5元,使得老股东每股损失2.5元,新股东每股得益7.5元,因此公司不应通过增发新股来实施该项目。

四、问答题

1.影响公司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在公司理财中应如何平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公司风险和收益的影响?

1.

(1)影响经营杠杆系数有四个因素:

销售量、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前两个因素与DOL呈反方向变化,与EBIT成同方向变化;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销售量越高或价格越高,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小;后两个因素与DOL呈同方向变化,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或固定成本总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就越大。

财务杠杆是由于固定筹资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包含固定的债务资本(如从银行借款、签订长期筹资租赁合同、发行公司债券)以及股权资本(优先股等),这些固定筹资成本越大,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2)经营杠杆系数本身并不是经营风险变化的来源,而是销售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引起了息税前收益的变化,而经营杠杆系数只不过是放大了EBIT的变动性,也就是放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财务杠杆是在经营杠杆放大了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收益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导致的息税前收益变动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放大。

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对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运用,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平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公司风险和收益的影响。

例如,某公司较多地使用了财务杠杆,为了达到或维持某种适度的总杠杆系数,就可用较低的经营杠杆系数来抵消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影响。

反之,假如公司过多地发挥了经营杠杆的作用,就可通过减少使用财务杠杆来加以平衡。

假设某公司正在考虑一项资本支出,为了抵消较高经营杠杆率的影响,公司可在其资本结构中减少债务资本或优先股本的比重,即通过采取降低财务杠杆系数的做法来实现一个适宜的总杠杆系数。

2.债务人和债权人在财务危机中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风险转移。

在财务危机时,股东(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将现金用于一个风险比较小的项目上,而实际上会选择一个风险较高的项目。

如果这些投资成功,那么股东就能全部偿还借款,并且享受剩余的收益。

如果项目不成功,股东仅仅是拖欠借款偿还期限的问题,债权人最后只能够接受到一个空壳公司。

如果某公司的负债价值已经达到B,超过了公司的市场价值V,那么当面对风险不同的两个投资项目时,公司会选择风险较高的项目,以期望通过高风险的投资来使公司摆脱财务危机的困境。

而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虽然会增加公司的价值,降低债权人的损失,但是由于风险低的项目收益较小,即便投资获得成功,公司仍然无法摆脱财务危机,仍然会走向破产。

因此,在财务危机的条件下,股东(债务人)会选择风险较高的项目,而放弃风险较低的项目。

(2)放弃投资。

与风险转移恰恰相反,当公司处于财务危机之中时,股东(债务人)不是想办法去寻找能够带来正的净现值的投资项目,从而使公司摆脱财务危机的困境,而是放弃投资项目坐以待毙。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在财务危机的条件下,公司的任何收益都必须首先用于偿还债权人,因此即便股东找到了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股东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好处,所有的投资收益都将由债权人获得。

换句话说,当股东看到自己的资产大部分都已经丧失,即使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破产的最终命运,而努力所带来的收益又都将被债权人所享有,因此股东(债务人)会放弃寻找改变公司财务危机的方法。

(3)资产转移。

当处于财务危机之中,公司面临着破产威胁的情况下,公司股东不但会拒绝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到公司中去,以拯救公司脱离财务危机。

相反,公司的股东会想方设法把公司的资本转移出去,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少受损害。

比如,公司可以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方法将资本转移到股东的手中。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公司资产价值的下降,从而导致债权人获得的偿还减少,利益受损。

公司也会因此而陷入到更深的财务危机之中。

三、股利政策

一、选择题

1.由于股利比资本利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公司应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这种观点属于(B)。

A.股利政策无关论B.“一鸟在手”理论

C.差别税收理论D.差别收入理论

2.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该考虑股东的因素是(D)。

A.资产的变现能力B.未来的投资机会

C.偿债能力D.控制权的稀释

3.某公司需投资200万元,目前公司的负债比率为40%,净收益为180万元,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可以支付股利(B)。

A.20万元B.6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