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523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docx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

健美增肌训练计划分析—以成都山道体育储备健身教练为例

摘要:

随着健身运动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进行健身锻炼,这其中不乏一些对增肌力量训练有很大热忱的训练者,在各大健身房的力量训练区每天都会看到健身爱好者为了自己的健身目标在不断地努力着,对于很多男性来说他们大部分的需求是增肌,这之中有一些训练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最终获得了理想的目标体型,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训练者努力训练了很久却收效甚微,通过对一些初级训练者增肌训练计划的分析确实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论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成都山道体育教练培训中心的19名有一定训练基础的学员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关键词:

健身;增肌;训练计划

Analysisofbodybuildingandmusclestrengtheningtrainingplan-takingChengdumountainsportsreservefitnesscoachasanexample

Abstract:

WiththepopularityoffitnessinChina,moreandmorepeoplechoosetogotogymnasiumsforfitnessexercises.Someofthemhavegreatenthusiasmformusclestrengthtraining.Everydayinthestrengthtrainingareasofmajorgymnasiums,fitnessenthusiastsareworkinghardfortheirfitnessgoals.Formanymen,mostoftheirneedsaremusclestrength.Therearesometrainerswhohavefinallyobtainedtheidealtargetbodyshapethroughscientificandreasonabletrainingmethods,buttherearestillaconsiderablenumberoftrainerswhohaveworkedhardforalongtimebuthaveachievedlittleresults.Throughtheanalysisofthemusclestrengtheningtrainingplanofsomeprimarytrainers,someproblemsanddeficienciescanbefound.Thispapermainlythroughcomparativeanalysis,logicalanalysis,interviewsandothermethods,toChengduHillRoadSportsCoachTrainingCenterof19studentswithacertaintrainingbasisforinvestigationandanalysis,afterfinishingthefollowingconclusions.

Keyword:

Fitness,Muscleenlargement,Trainingprogram

1前言

1.1课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健身房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意迅速发展,健身房锻炼里的人群也是不断增多。

在健身者中,有很多男性健身爱好者在制定增肌训练计划时大多会选择从杂志或者互联网上效仿一些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安排来一天安排一个训练部位,但是这些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并不适合于大部分的普通健身爱好者,更何况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像职业运动员那样的训练方式,如每次都只训练一个单一的肌群,每个肌群只循环训练一次,而每一次都是很大的训练量,追求频繁达到力竭、泵感以及较高的训练次数,普通的健身爱好者是很难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获得良好的训练结果的。

而这种训练形式能够被广泛采用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现代的专业健美,可以说是建立在药物基础上的一种运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健身知识的不断深入,职业健美运动员的训练也逐渐变得越来越详细,他们的训练量越来越大,肌肉块头也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如类固醇、生长激素、胰岛素、Myostatin抑制剂和甲状腺激素等药物补剂的配合来促进肌肉增长,加快代谢,帮助恢复等。

而普通健身爱好者只看到了他们的训练结果跟训练计划,却没有看到职业健美运动员的大块肌肉是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导致的,也没有看到有使用同样训练方式的,却并没有取得相同效果的人。

这是其实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各大健身冠军的训练方式影响了其他参加比赛的健美选手和各大新闻媒体、网络媒介,进而也就影响到相对于训练经验和知识较不足的健美爱好者者们,从而形成了大训练量、单循环、每次只训练一个肌群的训练趋势,但这不意味着这就是合理的。

1.2研究的目的

(1)让健身爱好者能够清楚自身的身体情况、不盲目跟从不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鼓励健身爱好者去学习专业的健身健美知识。

(2)为健身爱好者提供科学的训练理论知识和训练实践方法的指导。

1.3研究的意义

(1)使健身爱好者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不再盲目跟风专业健美运动员的训练方式,防范盲目跟风训练的流行趋势再次发生。

(2)促进健身爱好者对专业健身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健身爱好者健康锻炼,从而推动健身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2文献综

2.1国内健美研究现状

燎苏认为运动负荷是指由于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集体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心理的负担。

负荷强度和负荷是一对既相互矛盾有对立统一的共同体,为了处理好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最佳契合点,提出了“波浪式”的训练模式。

同时提出了怎样计算负荷强度的方法,其中对一个项目或一组的计算方法对健身健美训练中负荷强度的监控有很大意义[1]。

杨路在《论健身健美运动的效能与作用》一文中,通过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效能与作用研究,论述了健身健美运动的效能与作用。

认为健身健美运动是一项有益于人类身心,有益于社会的具有综合效能与作用的运动。

它不仅意味着健壮的体魄、发达的肌肉这类生理方面的效能与作用,还对人的心理、对社会也都有积极影响,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和效能[2]。

赵少平在《论健美运动的训练方法》中认为,身体形态为外胚型的训练者在健美训练中,应该使用负荷重量较小、组数较高且每组多次数以及间歇时间较短的训练方法。

其训练的负重应当小于1RM的50%,并且每组动作的次数不应该低于25次,组与组之间的间歇必须要低于3秒[3]。

在《健美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及其因素调节》研究中李石生认为,大重量少次数的力量训练对肌肉绝对力量的增大非常明显,但是对肌肉体积与纬度的增加几乎没有影响;反而中等重量、中等次数的力量训练对肌肉的力量与体积的增长有明显的效果;在训练中,重量小且次数高的训练对脂肪的减少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小重量、高次数的训练能够很好的刺激到耐力型肌纤维,从而使得肌肉的耐力得到提高[4]。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张争鸣在《论训练策路及其类型》中论述到,训练策略是指训练者们为了有效达到训练目的,实现训练目标采取的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训练方法和实施步骤的一种综合性集合方案。

此训练策略分为方法型、内容型、方式型、任务型四种训练策略[5]。

2.3国外健美训练研究

ShannonPittman认为,在利用组合器械和自由重量进行训练时,使用的重量越大,肌肉的紧张感就会越强,也就会更好更全面的刺激目标肌肉,这就代表了静立收缩的训练方法会更好的促进肌肉生长[6]。

20世纪30年代,本韦德的哥哥乔韦德,是一位有创见精神并善于总结经验,是科学健美法则的创立者和积极推行者。

当代许多健美冠军和世界著名的健美运动员,在训练中都严格遵循着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

因此,他享有“健美冠军训练者”之美誉[7]。

GarySlater,SlaterM.Phillips在《Nutritionguidelinesforstrengthsports:

sprintiong,weighlifting,throwingevents,andbodybuilding》一文的研究中指出,营养的补充是健身健美运动训练的重要基础,科学的实验证实,营养补充后,健身健美训练中,参与者的肌肉增长率明显增加[8]。

DrCharlesP.Lamber,Laural.Frank,WilliamJ.Evans在《MacronutrientConsiderationsfortheSportofBobybuilding一文的研究中指出,在针对健身健美运动员的训练中,不仅要重视训练的手段的合理设计,还要重视对健身健美运动员营养摄入比例的调节,合理控制运动员在赛期和非赛期的营养比例,为健身健美训练奠定基础[9]。

Rourkltree,Kennet在研究中,利用实验验证的手段,分析健身健美运动与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系统的实践论证,得出结论:

健身健美运动的参与,对于降低当代人的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0]。

Flaat研究中指出,健身健美运动对改善人体的肥胖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科学证明,健身健美训练的确可以有效分解人体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仅可以控制参与者的体重,还可以起到塑形美体的作用[11]。

BuscheK在研究中对健身健美运动的研究中指出,健身健美虽然具有较好的健身健美的作用,但是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也要重视对训练强度和规范的技术动作的掌握,动作失误往往存在着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12]。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成都山道体育教练储备考核期的男性储备教练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训练策略以及训练计划为研究内容进行研究。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需要,翻阅查看各大体育学院相关期刊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书籍,并在中国知网、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XX学术等网站检索专业文献,搜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内容,为论文的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3.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参加健身大会,对有多年训练经验和执教经验的专家以及在各大健身健美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进行访谈,从实用性上、专业性上对健身健美运动训练策略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本论文研究提供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3.2.3问卷调查法

通问卷星对成都山道体育男性教练进行调查,将调查的结果用Excel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结果与分析

4.1山道体育优秀储备教练基本情况

4.1.1山道体育优秀储备教练性别统计

表4-1-1山道体育优秀储备教练性别统计

调查内容

数量

百分比(%)

15

78%

4

21%

分析:

根据表4-4-1调查可得知,被调查山道体育储备教练中女性教练占比位21%,男性教练占比为78%,男性教练明显多于女性,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由于审美和先天男女性身体机能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可能相比力量抗阻训练女性教练在有氧和小工具训练的参与度更高。

4.1.2山道体育男性储备教练每周训练频率统计情况

表4-1-2山道体育男性储备教练每周训练频率统计表

每周训练次数

人数

百分比(%)

1次以下

1

5%

2-3次

4

21%

4-6次

12

63%

7次以上

2

10%

分析:

据表4-1-2可得出,每周训练频率在1次以下的有一人,占比例为5%,2-3次所占比例为21%,4-6次所占比例为63%,7次以上所占比例为10%。

这之中占比例最高的是每周训练4-6次,要想获得良好的增肌效果,适宜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是必要的,但训练强度和频率是建立在个体能承受并且训练计划制定合理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一味地追求高次数的训练频率和局部肌群的专门性训练,可能并不是高效率的安排。

4.1.3山道体育优秀储备教练每次训练时间统计情况

表4-1-3山道体育优秀储备教练每次训练时间统计情况

每次训练时间

人数

百分比

30分钟以下

3

15%

30-60分钟

5

26%

60-90分钟

10

52%

90-120分钟

1

5%

分析:

根据表4-1-3调查数据分析,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有3人,在30分钟到60分钟的为5人,占总人数的26%,60到90分钟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52%,90-120分钟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5%,在训练安排,强度,组次,间歇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建议训练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是较为适宜的,训练时间太短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训练量,太长可能会导致过度训练的风险

4.1.4运动训练场地器材分析

表4-1-4山道体育健身房场地器材统计情况

器械名称

数量(个)

杠铃杆

8

哑铃

24

训练凳

12

牧师凳

1

上斜卧推架

2

下斜卧推架

1

平板卧推架

2

跑步机

2

龙门架

2

蝴蝶机

0

曲柄杠铃

8

动感单车

0

史密斯机

0

深蹲架

0

分析:

根据表4-1-4分析出,总体来看,来力量训练的器械配置上还算合理,一些重要的复合动作器械例如卧推架,哑铃,杠铃配置充足,但是没有深蹲架和史密斯机,下肢训练复合动作器械较缺乏,心肺功能为主的训练器械配备较少。

4.2健身健美训练策略

4.2.1山道体育储备教练训练策略调查及样本分析

根据韦德健美训练法将训练者按训练水平从初级到高级分为以下几种训练策略:

全身分化:

以周为单位,每周训练2次,每次的训练安排为全身训练。

上下肢分化:

以周为单位,每周训练4次,分别为2次上肢训练,2次下肢训练。

推拉腿分化:

以训练周期为单位,一个周期为4天,训练3次,训练安排为两次上肢训练,一次下肢训练。

四分化训练:

以周为单位,每周训练4次,每次针对1-2个肌群进行训练。

五分化训练:

以周为单位,每周训练5次,每次针对一个肌群进行锻炼

表4-2-1训练策略调查

训练策略

人数

百分比%

全身分化

0

0%

上下肢分化

2

10%

推拉腿分化

2

10%

四分化

6

31%

五分化

9

47%

分析:

据表4-2-1调查显示,用全身分化训练策略的人数为0,使用上下肢和推拉腿分化的人数一共有4人,占20%,使用局部分化方式的四分化和五分化的人数一共为15人,占78%,相较而言采用局部分化训练方式的占大多数,但对于初级训练水平的人群这样的训练方式可能并不适用。

4.2.2四分化,五分化训练样本与分析

4-2-2-1四天分化一周计划举例

部位训练日

训练动作

腿日+腹

杠铃深蹲:

4组6-8次

哑铃直腿硬拉:

4组8-10次

器械腿举:

4组8-10次

俯卧腿弯举:

3组10-12次

负重臀桥:

3组12-15次

站姿器械提踵:

3组12-15次

自重箭步走:

30米四组

v字两头起:

4组15-20次

平板支撑:

4组每组一分钟

休息日

-----

胸+三头日

杠铃卧推:

4组6-8次

哑铃上斜卧推:

4组8-10次

绳索夹胸:

3组10-12次

上斜哑铃飞鸟:

3组10-12次

双杠臂屈伸:

3组8-10次

三头下拉:

3组12-15次

自重窄握俯卧撑3组力竭

背+二头日+腹

肩宽握距引体向上:

4组6-8次

杠铃俯身划船:

4组8-10次

宽握高位下拉:

4组8-10次

坐姿反握绳索划船:

4组10-12次

曲杆弯举:

4组8-10次

哑铃坐姿交替弯举:

3组10-12次

锤式弯举:

3组12-15次

负重卷腹:

4组15-20次

仰卧抬腿:

4组20-25次

扭转卷腹一边15-20次

休息日

-------

肩+斜方日

站姿杠铃推肩:

4组6-8次

站姿哑铃侧平举:

4组8-10次

器械反向飞鸟:

4组10-12次

哑铃坐姿前平举:

3组12-15次

杠铃耸肩:

4组8-10次

绳索上提:

3组12-15次

表4-2-2-2五分化一周计划示例

部位训练日

训练动作

腿日

杠铃前蹲:

4组5次

杠铃硬拉:

3组6-8次

器械腿举:

4组8-10次

负重臀桥:

3组8-10次

坐姿腿屈伸:

3组10-12次

俯卧腿弯举:

3组10-12次

史密斯机提踵:

3组12-15次

坐姿器械提踵:

3组15-20次

胸日

上斜杠铃卧推:

4组5次

哑铃平板卧推:

4组6-8次

上斜绳索飞鸟:

4组8-10次

坐姿器械推胸:

3组10-12次

下斜哑铃飞鸟:

3组12-15次

窄握俯卧撑3组15-20次

背日

引体向上:

4组8-10次

杠铃俯身划船:

4组8-10次

坐姿对握绳索划船:

4组10-12次

直臂下拉:

3组12-15次

哑铃划船:

3组12-15次

山羊挺身3组15-20次

休息日

--------

肩日

站姿杠铃推肩:

4组6-8次

坐姿哑铃侧平举:

4组8-10次

哑铃俯身侧平举:

4组8-10次

坐姿阿诺德推举:

3组12-15次

单臂绳索侧平举3组12-15次

手臂日

杠铃弯举:

4组8-10次

窄握杠铃卧推:

4组8-10次

坐姿哑铃弯举:

4组10-12次

仰卧哑铃臂屈伸:

3组10-12次

斜板曲杆弯举:

3组12-15次

三头下拉:

3组12-15次

哑铃锤式弯举:

3组12-15次

哑铃正握腕弯举:

3组12-15次

休息日

---------

分析:

据表4-2-2-1分析得出,在四天分化方式中,且训练经验充足的情况下,可选择胸二头与背三头推拉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但这往往需要有经过两年以上系统训练的训练者才适用。

据表4-2-2-2分析得出,五天分化的训练方式能够让身体内的各个肌群都有单独的训练日,从而就能让特定的肌肉群训练量及强度达到最大直至完全疲劳的状态。

由于一周只训练一次特定肌群,所以不必担心特定肌群的恢复问题。

但这需要更多的训练经验。

相对而言,复合动作比单关节动作消耗热量更多,更能促进肌肉增长(对负荷动作的刺激频率较低);在一定时间内,我们的肌肉增长是有限的,并不是练的越多越好,而且当你每个肌群一周都只训练一次的时候,相对的你就会更容易失去对于训练量的把关,你每次都会把你该练的肌群榨干,这是传统五分化要求我们做的。

可是由于我们单位时间内的肌肉增长是有限的,即使没有过度训练,你也很有可能安排了很多无效训练量。

而且每一次榨干的增长效果,最多就保持2-3天。

而等到你的肌肉准备好了进行再一次刺激的时候,却要再等个2-3天才轮到它的训练,那么这带来的就是:

训练性价比低;错过一次增长的机会;当你饮食跟恢复没做好的情况下,还存在肌肉用进废退的风险(虽然这个风险在那么几天里很低);在能够恢复的前提下,每块肌群训练的频率越高越利于增长(一周每个肌群只受到一次有效刺激)

依据韦德训练法则,最主要的分化训练安排有以下几种,从基础的全身分化开始一直进阶到上下肢两天分化,再到推拉腿三天。

4.2.3全身分化

4-2-3全身分化训练安排举例

训练动作

训练次数

杠铃深蹲

3组6-8次

杠铃平板卧推

3组6-8次

杠铃俯身划船

3组6-8次

哑铃坐姿肩推

3组8-10次

三头下拉

2-3组10-12次

二头曲杆弯举

2-3组10-12次

器械提踵

2-3组12-15次

平板支撑

2组45秒-1分钟

第3组力竭

注:

深蹲卧推划船的组间休息建议2分-2分半,肩推建议1分半,剩下的动作建议组间休息控制在1分-1分半。

分析:

全身分化的优点为每个肌肉群和复合动作的训练练频率相对较高,如一周中进行了三次训练的话,那么就表示每一个肌群实际上都得到了三次刺激。

这对于新手掌握动作,提高神经系统对原有肌纤维的记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与每次只训练一个肌肉群的训练方式相比。

而且,单次的训练对于单一肌群来说,负荷量不会很大,也就更加有利于肌群的恢复,同时训练之后的酸痛感也不会抑制健身者再次进行训练的积极性。

但是全身分化训练方式也不只是一项适合新手锻炼的方式,它同样也适合需要出门无法保持定期训练的人群,这些人群可以安排一次全身训练给身体一个全面的刺激。

而对于训练无法保持长期稳定,或是中断过刚开始恢复训练的人而言,全身分化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每次的训练都能够达到最大效率化,同时还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状态。

4.2.4上下肢分化

4-2-4上下肢分化一周计划举例

训练时间

训练动作

周一下肢日+腹肌训练

杠铃深蹲:

4组6-8次

杠铃硬拉:

3组6-8次

器械腿举:

3组8-10次

俯卧器械腿弯举:

3组10-12次

坐姿腿屈伸:

3组10-12次

抬腿卷腹:

3组力竭

仰卧抬腿3组力竭

周二上肢日

杠铃卧推:

4组6-8次

绳索夹胸:

3组10-12次

杠铃俯身划船:

4组6-8次

直臂下拉:

3组10-12次

坐姿哑铃肩推:

4组8-10次

哑铃侧平举:

3组10-12次

三头下拉:

2-3组10-12次

二头曲杆弯举2-3组10-12次

周三休息日

---------

周四下肢日

杠铃深蹲:

5组8-10次

哑铃直腿硬拉:

3组8-10次

哑铃箭步蹲:

3组每只腿8-10次

器械坐姿夹腿:

3组10-12次

站姿器械提踵:

3组12-15次

周五上肢日+腹肌训练

上斜杠铃卧推:

4组8-10次

双杠臂屈伸:

4组8-10次

高位下拉:

4组8-10次

哑铃划船:

3-4组10-12次

站姿交替哑铃肩:

3组8-10次

器械后束:

3组10-12次

坐姿二头哑铃交替弯举:

3组8-10次

哑铃弯弯举:

2-3组12-15次

V字两头起:

3组力竭

交替抬腿卷腹:

3组力竭

周末休息日

------------

注:

组间休息时6-8次的动作建议2分半-3分,8-10次的动作建议1分半-2分,10-12次的动作建议1分-1分半,超过12次的动作以及腹肌建议1分上下。

分析:

上下肢分化是指一天的锻炼部位为躯体的上半部分,一天的训练部位为躯体的下半部分。

在此训练计划中,一般一周训练为四次,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别为各两次,并且连续训练了两天之后要安排一至两个休息恢复日。

在训练中,建议每一个肌群只安排两个动作,且每一个动作重复3-4组,且最好是一个复合的动作搭配一个单关节的动作。

(复合动作可是适当的选择比较重且次数比较低的动作,而单关节的动作可以采用中等重量的训练动作)。

其中的腹肌训练可在较为轻松的训练日中进行,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硬拉适合安排在下肢日,因为硬拉主要是一个以下肢为主导的动作,尤其是伸髋肌群,在硬拉中,动作跟技术尤为重要,一定要确保刺激到位。

4.2.5推拉腿分化

4-2-5推拉腿分化一周计划举例

训练部位

训练动作

腿日

杠铃深蹲:

5组5次

杠铃硬拉:

3组6-8次

哑铃箭步蹲:

3组每只腿8-10次

器械坐姿夹腿:

3组10-12次

器械腿举:

3组10-12次

站姿器械提踵:

3组12-15次

推日

杠铃卧推:

5组5次

上斜哑铃卧推:

3组6-8次

坐姿哑铃推肩:

3组6-8次

双杠臂屈伸:

3组8-10次

哑铃侧平举:

2组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