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大禹治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7654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5 大禹治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 大禹治水.docx

《15 大禹治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 大禹治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 大禹治水.docx

15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1)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hónɡzāinándàorènbèiyèchǎn

洪灾难道认被业产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2)换一换:

“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3)减一减:

“亚”减“一”是“业”。

(4)猜谜语:

“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

(板书:

难被)

(课件出示6):

“难、被”田字格课件。

“难”:

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披”:

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7)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③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各四个。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农业

3.比一比再组词:

洪()被()难()

哄()波()准()

答案:

1.略。

2.略。

3.洪(洪水)被(被子)难(困难)

哄(哄人)波(水波)准(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大禹治水)

(1)生字检测

(课件出示8)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

(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

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概括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交流)

  引读:

结果——(出示句子)(课件出示9)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

这洪水究竟有多大?

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

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

伟大)

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洪水究竟有多大?

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课件出示10)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

(放录像)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

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

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自己读读第1自然段。

  (交流)(课件出示1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有感情!

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

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

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

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

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A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

(课件出示12)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什么是“筑坝挡水”?

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

(堵)

B.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

1.(课件出示13)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

(课件出示14)“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板书:

无畏智慧)

过渡:

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

(课件出示1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

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16)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好像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

无私舍己为人)

3.小结:

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板书:

代代相传)

4.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景象用书上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欣欣向荣”。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

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件出示17)

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

1.略。

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

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

【板书设计】   无畏

             

  大禹治水  智慧代代相传

(伟大)

  无私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课堂小结: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分析大禹是怎样下定决心治理洪水,造福百姓的。

师:

老师不得不想起另一个治水英雄——禹的父亲。

他用的是堵。

禹用父亲的方法了吗?

生:

不用

师:

为什么?

生:

用堵,土会变松的。

生:

水会越聚越多。

生:

他已经看到爸爸用堵的方法是失败了,他再用就还会失败。

师:

那么他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

师:

先查看水从哪儿走?

生:

有一个低的地方,一个更低的地方就输

生:

堵的方法并不完全是错的。

有的地方堵,有的地方疏通。

(掌声)

师:

这个方法好?

(好)谁来读一读这个好方法。

生读

你看,她都累得气喘吁吁的了。

禹带领老百姓们查看地形,

引读

师: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生:

聪明

生:

机智勇敢

生:

勇敢

生:

为民造福

师:

禹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里来雨里去。

一干就是十三年。

引读——

师:

你没有疑问吗?

你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生:

曾经路过家,为什么不看看?

生:

看看也不耽误治水。

回去看看

师:

禹的儿子,十三岁了还——

生:

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

师:

你多大了?

生:

八岁

师:

禹的儿子十三岁了,却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跑到妈妈面前问——

生:

妈妈,爸爸长得什么样子啊?

生:

妈妈……

师:

激动得不知说什么了?

生:

爸爸什么样子啊?

我想死他了。

生:

娘——(无语)

师:

妈妈说什么?

生:

宝贝,治水很多年了,我也忘了什么样子了?

生:

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生:

爸爸在为民造福呢。

师:

爸爸在这儿呢,孩子在哪儿啊?

(出示投影)

描述:

有一天,他来问——

生:

别人都有爸爸,我有吗?

他为什么不回来看我们啊?

师:

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

孩子,你有爸爸,在外治水。

等洪水被制服了,他一定会回来看我们的。

禹不想看看儿子吗?

他舍小家顾——

生:

大家

师:

三过家门——

生:

而不入

师:

谁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生读

师:

把我的心都读碎了。

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

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出示最后一段)孩子们,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很高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生:

洪水被制服了,我很高兴。

因为……

师:

因为什么?

生:

大家有的种田有的盖房子

师:

老百姓们都在干什么?

我们去看看——

出示:

植树造林、男耕女织、上学堂……这些安定的日子都是谁带来的?

生:

大禹

师:

带来了什么?

生:

安定的日子。

生:

宁静的日子。

生:

快乐的日子。

生:

安居乐业的日子。

师:

所以啊,大家都很感谢这位治水英雄。

正如文中说的——

生:

代代相传。

师:

传了两千五百年。

生:

师:

传了两千八百年。

生:

师:

传了三千年了。

从此大禹的名字——

生:

代代相传

师:

老师有一个疑惑。

课文中都是说禹禹禹,为什么课题叫“大禹”呢?

生:

本来没有大,能为民造福,

生:

人们都尊敬他,所以加了一个“大”。

生:

人们喜欢他,就加了一个“大”。

师:

让我们满怀深情地称呼他——

生:

大禹。

师:

崇敬地称呼他——

生:

大禹。

师:

老师为大家推荐这样的英雄《愚公移山》。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大禹的资料。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

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之子启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

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

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

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练习:

一、连一连。

shòugēngdúhuīzāi

毒兽灾耕恢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hóngshuǐzāinàn

1.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

nóngyèshēngchǎn

2.渐渐恢复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

淹没()冲毁()开通()

驱赶()恢复()治理()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

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后治理了洪水的故事。

六、重点段落品析。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

1.照样子,写词语。

千千万万

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用“”画出有关句子。

3.这段话有句。

七、根据要求写一写。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试着写一件关于他的事件吧!

 

答案

1、略。

二、洪水灾难农业生产

三、淹没田地冲毁房屋开通河道

驱赶猛兽恢复生产治理洪水

四、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五、大禹治理洪水进去

六、1.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认认真真

1.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3.3

七、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