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81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ocx

河北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7年8月

目录

1项目背景3

1.1任务来源3

1.2主要工作过程3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7

2.1立项的必要性及意义7

2.2编制原则9

2.3主要技术路线10

3河北省餐饮业污染及治理现状11

3.1河北省餐饮业概况11

3.2餐饮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11

3.2.1餐饮业大气污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11

3.2.2餐饮业油烟控制技术分析12

4国内外相关标准调查和研究16

4.1国外相关标准及政策研究16

4.2港澳台相关标准政策研究18

4.3国内相关标准政策研究19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23

5.1标准名称23

5.2标准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23

5.3术语及定义24

5.4时段划分和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24

5.5控制指标的选择25

5.6控制要求25

5.7监测监控要求26

6指标体系的确定26

6.1指标的确定:

26

6.2执行时段27

6.3排放控制27

6.4餐饮油烟监测要求27

7实施与监督28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餐饮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饮业在给人民生产生活供良好便捷服务的同时,又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油烟,被视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

有研究表明,北京餐饮油烟排放是细粒子有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上海的排放清单数据显示,干洗、餐饮和民用涂料等占上海总PM2.5排放的5%。

香港排放清单数据显示,餐饮行业VOCs和PM2.5的排放分别占其排放总量的1.07%和4.16%。

为有效解决河北省饮食行业油烟污染问题,减少居民投诉、降低油烟气产生的大气污染,2016年,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省质监局下达了河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任务,项目编号:

GY201631。

标准项目承担单位:

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工作过程

接受任务后,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技术骨干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开展了标准的制订工作。

标准编制组对河北省餐饮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及餐饮大气污染排放现状与趋势、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预测,对国家、国内其他省市和地区餐饮油烟控制的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具体工作过程包括:

(1)资料收集

包括国内外对餐饮单位的油烟污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技术、河北省餐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以及环境管部门管理要求的调研。

(2)现场调研

主要开展了石家庄市、保定市和张家口市等地的餐饮单位的现场调研,了解餐饮单位的基本操作过程,大气污染状况以及对油烟额控制和管理水平;同时对各个餐饮单位所采取的油烟净化器的类型和品牌等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了不同油烟净化技术的优劣势。

(3)收集餐饮服务单位环评竣工验收数据和日常监管数据,并委托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展典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监测。

为更好的了解河北省餐饮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编制组专门收集了多家餐饮服务单位的餐饮单位环评竣工验收和日常监管油烟排污口处的浓度。

同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6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油烟浓度的现场采样监测工作。

(4)编制《标准》。

综合分析上述资料,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编制《标准》(技术讨论稿),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在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标准》(初稿)及编制说明的专家咨询会。

会议邀请了河北省环保产业协会、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标准》(初稿)及编制说明进行了技术交流。

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环境监测(检测)单位、部分餐饮单位以及油烟净化器生产厂商的意见,并编制了编制说明。

1.3有关问题的说明

编制组在工作过程中,收集、分析了国家及其他省份已经发布了的排放标准。

其中《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也规定了油烟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天津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B12644-2016),于2016年7月25日发布,2017年1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餐饮油烟控制、餐饮油烟监测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将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由2.0mg/m3(国家标准)调整为1.0mg/m3,并增加了“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应与排风机同步运行”等要求。

上海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B31/844—2014)2014年10月24日批准,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mg/m3,并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

2015年12月深圳市人居委发布了《深圳市饮食业油烟排放限值及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编制单位也是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而且该单位目前正承担该标准的修订工作。

因此,编制组于2017年4月5日至2017年4月6日,标准编制组赴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进行了调研。

其中了《深圳市饮食业油烟排放限值及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mg/m3,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90%,非甲烷总烃(NMHC)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mg/m3。

但是征求意见至今尚未正式发布。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4年12月31日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2017年5月10日发布《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发布。

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餐饮产业发展现状,编制组一致认为:

从现在已发布的餐饮业标准来看,本标准指标体系和国标保持一致,即控制油烟值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

其次河北省的餐饮产业存在集中度低、规模小,大量存在流动摊点,远未达到北京、天津和深圳的发展水平,河北省餐饮行业监管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全省范围的提标改造治理本身就存在很大困难,增加VOCs控制指标难度会更大。

再次,有编制组在工作过程中调研了餐饮行业环保治理技术,油烟的治理技术成熟,在环保部网站公示了国内主要的餐饮业油烟净化器的品牌,而VOCs的治理目前属于空白,虽然河北省提出来重点行业加强VOCs的治理,治理技术考虑借鉴其他如包装、印刷等行业,但是考虑河北省餐饮行业的特点及VOCs治理技术环保、经济性价比而言,餐饮行业VOCs治理技术尚不成熟。

因此,本标准对开题申请报告中提出的控制指标VOCs进行了调整,不再控制VOCs指标。

开题报告中标准的名称为《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指标是在国标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增加VOCs指标,鉴于本指标已经去掉,因此,本标准的名称沿用国标的名称,即《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初稿完成后,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在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标准》(初稿)及编制说明的专家咨询会。

会议邀请了河北省环保产业协会、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

专家组对标准指标的设置及标准名称的调整认为合理。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2.1立项的必要性及意义

(1)制定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应对新形势下大气复合型污染控制,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的一篇王跃思针对京津翼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河北省餐饮油烟贡献度占大气中PM2.5中的比例约为13%,最高达15%,在京津冀地区所占的比例约为6%。

钢铁、火电被认为是PM2.5的主要贡献源。

河北省政府承诺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并且制定新的更加严格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收紧,作为控制雾霾的有力举措。

伴随着以上措施的实施,我省大气污染将呈现复合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能见度低(PM2.5浓度高)、大气氧化性强(意味着形成光化学烟雾危险性增强)。

研究表明,餐饮源对大气复合型污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PM2.5的直接排放源,其次烹饪会产生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可以与环境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增强大气的氧化性,加速二次颗粒物的形成。

此外,随着河北省清洁能源替换、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的逐年加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业油烟的排放量所占的权重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由此可见,伴随着饮食业的迅猛发展,餐饮污染源势必成为制约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障碍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餐饮油烟排放的污染。

(2)制定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是提高河北省餐饮污染源管理水平的需要。

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

防治细颗粒物污染应将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扬尘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作为重点,强化源头削减,实施分区分类控制。

防治生活污染主要是治理饮食业、干洗业、小型燃煤燃油锅炉等生活污染源,严格控制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

2001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和《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控制餐饮业的大气污染。

为了应对大气环境的持续恶化,北京、山东、上海、辽宁等多个地市已经完成了餐饮业的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

为应对京津冀一体化大趋势下的大气环境治理我省启动《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的编制是大势所趋。

因此,能否依据餐饮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有针对性地建立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是提高我省餐饮污染源管理水平,解决城市群区域餐饮业污染问题的关键。

(3)是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提升行业污染控制管理水平的需要。

为了强化餐饮污染源的控制,2001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和《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分别对餐饮污染源排放的油烟浓度和所采用油烟净化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但这些标准主要是应对餐饮企业排放的油烟,排放限值要求不够严格。

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趋势,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制定适合河北省餐饮业污染控制条件的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可以促进餐饮业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全国餐饮行业环保技术上一个新台阶。

综上所述,制定河北省《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既可填补河北省在该领域环保标准的空白,方便环境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又可根据环境技术发展状况,缓解河北省的环境压力,在当前紧迫环境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

2.2编制原则

(1)经济技术可行原则:

从污染排放源特征(烟气量、浓度等),并根据我省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可承受性,得出一种技术可行的标准限值。

即要求标准与技术结合非常紧密,每个标准值都对应一定的技术;

(2)与国家标准紧密衔接的原则:

作为地方标准,本标准指标体系以国家标准为基础,指标限值或与同期国家标准相当,或严于同期国家标准。

(3)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比较的原则:

参考国内外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同类标准,主要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地方标准及国外标准。

(4)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明确控制范围、控制因子、技术方法及监测手段;

(5)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原则:

不仅对餐饮企业提出实施标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同时对环保部门、企业的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监督管理要求。

2.3主要技术路线

3河北省餐饮业污染及治理现状

3.1河北省餐饮业概况

根据河北省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河北省2014年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情况如下:

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

项目

法人企业(个)

年末从业人员(人)

客房间数(间)

床位数(个)

餐位数(位)

年末餐饮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营业额(万元)

餐饮业

467

35216

46828

68008

214300

127.8

402253.8

正餐服务

461

34919

46828

68008

213212

127.5

399410.6

快餐服务

4

121

856

0.2

1730.6

饮料及冷饮服务

1

39

52

0.1

398.6

茶馆服务

咖啡馆服务

1

39

52

0.1

398.6

酒吧服务

其他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业

1

137

180

0.0

714.0

小吃服务

餐饮配送服务

其他未列明餐饮业

1

137

180

0.0

714.0

3.2餐饮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3.2.1餐饮业大气污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以油烟气的形式排入环境,它是食材、食用油和调料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组成的气、固、液三相混合物。

油烟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黏性较强的挥发性油类物质,经较长时间后会粘结在墙壁、各种器壁表面,并发出霉味,使器壁表面发黑、清洗极为困难,既破坏环境卫生,又影响城市景观。

另外,油烟为气溶胶,其中的液态颗粒物在排气筒及出口处遇冷凝聚,形成粘稠的油滴,油滴又与环境中的泥沙、尘土混合形成难以消除的油渍,附着在排气筒内壁和管道接口外壁以及周围的建筑物体上,天长日久成为火灾隐患。

饮食业油烟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PM2.5(颗粒小于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首先油烟是PM2.5的直接排放源,同时油烟中的一些挥发性有机物与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更复杂、更有害的光化学烟雾,同时增强了大气的氧化性,加速了二次颗粒物的形成,使环境大气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此外,厨房油烟一经排出,极易与室外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及其它有害气体结合,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迅速、持续地发生化学反应,随风飘散,有的被人们呼吸所吸收,有的吸附在建筑物表面上,大部分则悬浮在空气中,使城市大气中油烟气凝聚物增多,大气质量不断下降。

此外餐饮油烟含有强致癌物,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

3.2.2餐饮业油烟控制技术分析

3.2.2.1常见油烟净化技术

目前国内关于油烟净化的研究与应用都集中在物理方法领域,主要是针对国家排放标准中油雾的净化而展开,主要净化技术有运水烟罩、湿式喷淋、金属丝网过滤、活性炭吸附、静电净化等。

市场上流行的油烟净化设备大致分为机械式、湿式、静电式和复合式,基本可以满足中国当前排放标准的要求。

但是,由于物理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以上设备与技术对油烟中VOCs的净化无能为力。

常用油烟净化设备的性能如表3-1所示。

表3-1常用油烟净化设备性能比较

设备类型

油烟净化效率(%)

本体阻力(Pa)

设备保养要求

单位处理风量本体投资(万元/处理2000m3风量)

机械式

60~65

100~500

麻烦(每月清洗一次)

0.1~0.15

过滤式

60~75

300~500

麻烦(3、4个月更换一次滤料)

0.2~0.3

湿式

75~85

200~300

无要求

0.3~0.4

静电式

80~90

100~150

一般(每半年清洗一次电极)

0.25~0.5

复合式

85~95

150~500

一般(每半年清洗一次电极或滤料)

0.4~0.6

注:

本体阻力仅指油烟净化器本身阻力,不包括排烟气道压降,本体投资不含风机及其他配件。

(1)静电油烟净化技术

该技术原理与静电除尘器原理相同,利用电场力去除油烟中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其基本过程包括气体分子电离、油雾粒子荷电、荷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极板运动并最终到达极板从而达到与气体相分离的目的、极板的清理。

静电型油烟净化器如设计和维修妥善,可获得高的油烟收集效率。

静电技术对亚微米颗粒物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有效去除细微的油雾颗粒;同时,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于气味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带有粘性的油滴附着在电极和集尘板上,会使电除尘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劣化,特别是对于所收集油雾流动性差的情况,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经常清洗,维护工作量可能很大。

在中国静电收尘技术应用于饮食业油烟的净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后,各地掀起了开发研究油烟净化设备的高潮,静电设备以其体积小、净化效率高、能耗小的显著特点而成为油烟净化市场上的主力设备之一。

目前在应用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也是极板的清理问题,在使用初期各种静电设备的净化效果普遍很好,但运行一段时期后(通常为1~4个月不等,有些甚至不到一个月),效果会明显恶化。

为了解决极板清理困难的问题,目前各厂家采用最普遍的做法是加强售后服务,定期清理极板。

部分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在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还包括在高潮湿恶劣环境下绝缘子的性能差和高压电源与本体不相匹配等。

由于电源与本体不能很好地匹配,两极间所施加电压不够,或净化器整机电晕功率低,从而严重影响到净化器的性能。

对于流动性极差的烧烤油烟,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应用受到限制。

(2)湿式油烟净化技术

湿法技术是一类比较成熟的技术。

湿式净化设备指用水膜、喷雾、冲击等液体吸收原理去除油烟的净化设备,主要是利用液体与油烟的接触,去除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体。

具体说来,有多少种气液接触方式,就有多少种具体的技术,包括旋流塔、填料塔、文丘里洗涤器、水膜式、冲旋式、冲击式、喷淋过滤式等。

湿式设备的特点是对于较大油雾颗粒的去除效率较高,对小颗粒去除效率则较差。

由于油烟雾滴的疏水性,需在洗涤液体中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改善油水的亲水性。

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品还可以同时去除油烟中的气味和部分挥发性有机气体。

湿法技术日常维护相对简便且无消防隐患。

但湿法投资和运行成本很高,洗涤废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

此外,由于净化设备多安装在室外,在北方冬季使用需要解决防冻问题。

据调查,有些设备没有明确的液气比指标参数,无液位显示和自动补偿控制。

甚至有工作液体已用完、设备在空转现象。

(3)过滤吸附式油烟净化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当油烟通过过滤材料时,通过拦截、碰撞、筛分、吸附等作用从而去除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体。

过滤材料包括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毡、金属丝网、多孔陶瓷颗粒、织物过滤材料等。

过滤法的优点是运行稳定可靠,但不同的过滤介质其性能具有较大差异。

实际应用中受滤料易燃、吸附容量、易清理性、重复使用性、阻力等多重因素影响,要同时兼有几方面的优良特性,这在选择滤料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局限。

例如湿度高的油烟会堵塞用以吸附的空间,降低活性碳的性能和吸附介质寿命;高溫时气体分子活动加速,吸附能力减弱;气流中如含有油雾粒子,会堵塞吸附空间,减低活性碳的性能和吸附介质寿命,并增加维修费用等。

在使用活性炭或其它吸附剂控制饮食油烟的气味时,需与其它控制油烟的装置配合使用。

另外,过滤材料使用后的处理处置也是需要考虑的。

当系统阻力较大时,风机的噪声污染问题会突显出来。

(4)机械式油烟净化技术

目前机械式技术因产品价格相对便宜而在小型饮食业点应用较多。

市场上应用较多的金属网过滤板,因效率偏低,宜作为预处理手段,与其他技术(如静电、湿法)组合使用,构成优化合理的油烟净化系统。

油烟负荷在不同净化段得到合理分配,会取得更好的净化效果,同时延长后段设备的清理周期。

(5)低温等离子油烟净化技术

等离子由电子、离子、自由基等组成,对污染物进行自由基氧化、强化分子离解。

低温等离子是目前研究较热门的技术,在油烟净化领域中也得到应用,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烟气产生大量电子,被加速的电子可直接打破大分子结构使污染物得到降解;此外体系中还产生臭氧,强化了等离子的降解作用。

等离子对油雾及大分子气态有机物作用较好,但有一部分油雾颗粒被打碎以后成为气态VOCs,反而引起出口油烟VOCs浓度的升高。

(6)光解式油烟净化技术

使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来分解油烟,可以将油雾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有效解决油雾污染问题,避免油雾在风机和管道上的沉积。

同时,也可将油烟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可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或二氧化碳和水。

与低温等离子技术相似,该技术用于油烟净化时有可能增加排气中的VOCs。

因此低温等离子技术和光解技术用于油烟净化时,需划分功能区,增强VOCs净化功能,将油雾净化与VOCs净化有效区分。

(7)离心转盘油烟净化技术

机械式油烟净化的一种。

它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放射状网盘的切割和离心作用将油雾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可以在油烟管道的前端实现油雾的分离和回收。

该技术的一大特点是适于各种风量烟气的净化,因此,目前已用于家庭油烟的净化,其进一步研发与推广对于控制居民炊事活动产生的油雾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8)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

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指将不同技术的优势进行互补,组合成为一个系统,成为高效的控制设备。

从治理效果来看,复合式油烟净化设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常见的有机械、静电相结合;湿式、静电相结合等方式,其中又以湿式与静电组合式居多。

从油烟净化效率来看,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过滤式油烟净化设备与湿式油烟净化设备作为独立的处理手段往往满足不了大中型宾馆饭店油烟处理要求,处理后的油烟浓度难以达标排放。

静电式及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处理后的洁净烟气完全可以达到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

3.2.2.2餐饮业油烟净化设备存在的问题

(1)油烟净化设备行业门槛低,管理不规范,市场混乱

油烟净化设备在我国已经出现使用了好多年,但是行业发展一直不是很规范。

从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情况来看,作坊式生产普遍存在,还没有真正做到规模化生产,低水平重复较为明显。

另外,由于油烟净化设备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门槛低,企业小,加上生产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导致一些厂家或经销商通过不规范的手段获取订单,具体表现为:

一、夸大用户现场风量,再把设备的处理风量标大,以小充大,材料以次充好,价格很低,让用户觉得该设备的性价比很高而获取订单。

二、有些厂家为了降低售价,不惜采用劣质的材料和简化构造,利用短期的手段来提高设备的去除效率,同时终端用户也不是很重视,能应付验收即可。

三、设备电气性能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不仅影响使用寿命,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之一。

(2)控制技术总体水平不高,治理设施不能稳定运行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市场少数大型餐饮企业采用运水烟罩、水喷淋、撞击流等湿式油烟净化器,对油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同时能起到较好的防火效果。

而80%以上的餐饮企业则使用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应用最为广泛。

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餐饮油烟排放不达标:

一是设备选型不当。

目前市售油烟净化设备的价格、性能、可靠性参差不齐,即使是基于同一类型净化原理的油烟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也好坏不一,导致餐饮企业设备选型不当,无法选购可靠性高、净化效能稳定的油烟净化设备。

二是油烟净化设备缺乏定期的运行维护,尤其是静电设备在初始安装的时候效果良好,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餐饮油烟会富集在极板上使得净化效率急剧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静电设备进行清洗维护。

而目前,很多用户缺乏定期清洗保养,设备厂商售后服务不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