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266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docx

满堂脚手架模板施工方案

本工程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框肢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外墙均为剪力墙。

结构用脚手架采用满堂门式脚手架,脚手架支撑在结构层上。

外墙用脚手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

落地式脚手架支撑在基础地板混凝土上。

落地式脚手架及悬挑式脚手架详见施工组织设计,裙楼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

本方案仅为结构梁板、结构墙柱的满堂脚手架支设方案。

二、模板支撑系统: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搭设满堂门式钢管脚手架,组成空间结构体系,以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本工程除地下室4.800米及首层7.200米,以上结构每层均为3.1米。

满堂脚手架容易保证整体性,且均布荷载结构架为3.02。

1.梁板模板支架的组成:

梁板支撑选用门式满堂钢管脚手架,它的基本受力单元是由钢管焊接而成的门型刚架,通过剪刀撑将门架相互连接,逐层脚手架叠起组成整体脚手架。

组成的的满堂脚手架在每层用水平钢管相连,形成整体稳定的平面结构,门架之间主要采用剪刀撑和拉杆连接成整体,门架底座采用可调节底座,门架顶固定主木龙骨,木龙骨上钉次木龙骨作为钢筋混凝土底模支架。

门式脚手架中门架之间的连接,在门架立柱垂直方向上下插接;在脚手架纵向垂直面使用剪刀撑,在架顶水平面使用钢管,由此构成门型脚手架基本组合单元。

基本组合单元相互连接,逐层叠起,并增加水平钢管拉结和通长剪力撑,详见附图。

底座采用可调节底座,能调节高度为200~550㎜。

门架跨距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76—91)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门架立杆离墙净距不应大于200,否则应用内挑架。

门架的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

脚手架搭设在结构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同时应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强度计算。

2.墙柱模板支架:

内墙柱支撑选用门式满堂钢管脚手架,外墙柱模板采用斜杆悬挑结构做支撑。

3.门架材料的选用:

门式脚手架选用1000×930、1000×1180、1000×1830、1000×2200、1000×2400共5种规格,主木龙骨采用100㎜×100㎜,次木龙骨采用100㎜×80㎜、80㎜×80㎜等规格;模板均采用815㎜×1830㎜×18的㎜胶合板。

4.搭设顺序:

梁按其所处部位相应装上。

安装门架时上下门架竖杆之间要对齐,对中偏差不应大于3,并调整门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脚手架下部内外侧要加设通长的水平加固杆,脚手架外侧应设置通长剪刀撑。

三、模板的组配与施工: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

2、安装与拆除要求

、门式刚架组装满堂脚手架

门架按纵排和横排均匀排开,门架的间距一个方向为1.83M,用剪刀撑连接,另一个方向为1.5米,用脚手架钢管连接,其上满铺脚手架,其高度调节方法:

尽量采用小门架连接,如果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则采用可调底座,当层高大于5.2米时,可使用两层以上的标准门架搭起。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本工作。

首先按测量放线图引测控制轴线,并据此引出所有柱的轴线,并根据轴线和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内、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做好标高测量工作:

用水准仪将楼层+1m标高控制线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以便于进行模板施工的标高控制。

、梁模板侧面配置斜撑,施工时用来调整模板垂直度,拆模后作为模板堆放与支撑的支架。

、搭设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作出方案。

门跨的净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经设计确定,间距不宜大于1.2M,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水平加固杆应在每层满堂脚手架的顶层、通长连续设置,并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剪刀撑应在满堂脚手架外侧设置,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60O。

满堂脚手架中间设置通道时,通道处底层门架可不设纵横方向水平加固杆,但上部应每步设置加固杆;通道两侧门架应设置斜撑杆。

门式脚手架荷载传递路线:

施工荷载脚手板门架横梁门架立柱脚手架地基

3.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支撑系统的搭设《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l28)第9章及本规程第七章的有关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8)第3.0.1节—3.0.5节及本规程第七章的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构配件进行严格检查,严禁不合格的构配件投入使用。

、扣件安装除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外,并应符合《建筑施工门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连接扣件和防滑扣件应检查其螺栓扭力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支撑系统搭设完毕,施工负责人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要点

、剪力墙模板强度及刚度的控制

木胶合板拼装成大模板时应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

对于层高3m左右的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其方木内、外楞中距一般为400~500;截面尺寸60×80;水平外钢楞3道,井筒外模的外钢楞与楼面支撑系统的水平杆用扣件连接,为便于拆除外模,亦可在外钢楞与楼面支撑系统间加水平短钢管(以下简称钢顶管)用扣件连接;斜撑间距约1.5m;井筒内格构式井架采用48钢管搭设,它由立杆、水平横杆及剪刀撑组成,施工中一般保持4个自然层高即可,井筒内模的外钢楞与井内格构式井架间加钢顶管用扣件连接。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还同时采用穿墙螺栓加套管的方法。

穿墙螺栓直径为12~16。

套管可采用钢管或管(用后埋

在混凝土中不取出),其长度等于剪力墙厚度,间距按计算确定;对于层高3m左右的剪力墙,可按双向@600布置。

、剪力墙模板平面安装位置的控制

施工时先在楼面上准确弹出电梯井四周剪力墙的轴线,再根据电梯井剪力墙截面与轴线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在楼面上弹出剪力墙的外边线,即为模板的安装位置线。

井筒外模就位后用钢管连成定位框固定模板根部,并与楼面支撑系统连成整体,以确保模板就位准确。

井筒内模就位时,底部搁置在井内预埋的穿墙钢管上(图1),或预埋的18~25钢筋支脚上,其底部应低于楼面50~100,并紧贴下层井壁,以防错位及漏浆。

在井内格构式井架上安装钢顶管,一端顶住内模,并与内模上的钢管外楞用扣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格构式井架上。

内模通过穿墙螺栓与外模连接牢固。

 

(图1)电梯井剪力墙支模板大样图

1-竹(木)胶合板井筒外模;2-竹(木)胶合板井筒内模;3-方木内楞;4-方木外楞(或48钢管);5-48钢管外楞;6-套筒;7-穿墙螺栓;8-48钢管斜撑;9-外钢顶管;10-水平横杆(48钢管);11-立杆(48钢管);12-内钢顶管;13-井内格构式井架;14-预埋48钢管或支脚;15-电梯井井壁;16-吊线坠;17-扣件

、剪力墙模板垂直度的控制

施工时,可在模板两端同时吊线,并在模板顶端拉一条水平线,此时外模可通过调整钢管斜撑的倾斜度或通过调整钢顶管9的外伸长度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垂直度满足要求后,立即用扣件连接斜撑及外模上的钢管外楞与楼面支撑系统;内模可通过调整钢顶管12的外伸长度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垂直度校核完毕,适当拧紧穿墙螺栓。

、剪力墙厚度的控制

剪力墙厚度,可同时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控制。

(1)定型短钢筋控制:

定型短钢筋直径14~20,长度等于剪力墙的厚度,施工时垂直焊接定型短钢筋与剪力墙的两排竖向钢筋(注意避免烧伤竖向钢筋断面),也可用铁丝扎牢。

此定型短钢筋两端顶住模板,间距一般按双向@600布置。

(2)穿墙螺栓加套管控制:

安装时尽可能使套管与模板面相垂直。

、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对于层高3m左右的剪力墙,可同时采用在竖向与水平分布钢筋相交处绑扎预制的混凝土垫块及利用第d节控制墙厚的短钢筋来控制。

另在模板上口处外露的竖向分布钢筋上,加焊或绑扎一排定型短钢筋,以防模板上口外露竖筋错位。

四、计算书:

木胶合板拼装成大模板时应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

(1)荷载设计值

1)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22Υβ1β2V1/2

=0.22*24000*5.71*1*1*1.81/2

=40.42

F2=Υ24*4.5=108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40.42

、混侧压力值设计值

1*分项系数*拆减系数

=40.4*1.2*0.9=43.6322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查表为62

荷载设计值为6*1.4*0.9=7.562

3)荷载组合

F’=43.632+7.56=51.1922

(2)荷载验算

1)木模板验算

б=2.75截面特征54.30*104mm4

11.98*103mm3

、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q1’*0.3/1000=51.192*0.3/1000=15.35(用于计算承载力)

q2*0.3/1000=43.632*0.3/1000=13.09(用于验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2/2=15.35*3752=107*104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公式为

б107*104/11.98*103=89.322<2152(可)

挠度验算

ω2m24*(36m2l3m3)

=13.09*375(-7503+6*3752*750+3*3753)/24*2.06*10554.30*104

=1.34<[ω]=1.5(可)

2)对拉螺栓验算

M12螺栓净载面积762

对拉螺栓的拉力

’*内楞间距*外楞间距=51.192*0.5*0.5=12.8

对拉螺栓的应力

б12.8*103/76=168.422<1702(可)

门架荷载计算书

(一)荷载

1、胶合板自重N1=0.32

2、新浇砼自重N=0.16×24=3.842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载2.52

3、振捣活载2.02

4、倾倒砼荷载2.02

5、木主龙骨自重9.8×0.6×0.1×0.1=0.06

6、木次龙骨自重9.8×0.6×0.08×0.08=0.04

(二)次龙骨间距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1、挠度

=(0.677×4)/100≤[ω]400

其中q为静载1.2×(0.3+3.84)=4.14*1032

E为胶合板弹性模量:

E=1000(N/2)

I为胶合板惯性矩:

I=Dh3/12=100×123/12=144004

设ω=L/1000则677×4.14×L4/(100×1000×144000)1000

514mm取L=400

2、强度计算:

A:

按均布荷载考虑:

q静=3.1

q活=1.4×(2.5+2.0+2.0)=9.1

q1=q静活=3.1+9.1=12.2

M1=0.12=0.1×12.2×3502=149450()

B:

集中荷载:

q静=3.1

q活=1.4×(2.0+2.0)=5.6

q2=q静活=3.1+5.6=8.7

M21=0.1×Q2L2=0.1×8.7×3502=106575()

集中活荷载P=1.4×2.5×103=3500N

m22=0.1750.175×3500×350=214375

M22122=214375+106575=320950

M2>M1用M2验算δ=M/M1≤[δ]

其中

W1=Δh2/6=1000×122/6=240003

[δ]=105.52

②δ21=320950/24000=13.37

δ=13.37<[δ]=105.5

故次龙骨间距取350

(三)主龙骨间距

按大于等于三等跨连续计算

1、挠度验算

ω=0.6774/100≤[ω]

其中

P为静载q静3.1×0.35=1.1

E为落叶松弹性模量E=10000(N/2)

I为次龙骨惯性矩I=3/12=50×1003/12=4166666.6

设ω=L/1000

则0.677×3.1×L4/100×1000×4166666.61000

1256L取1200

2、强度验算δ=M/{δ}

由胶合板强度验算知次龙骨强度验算主要考虑活荷载的影响。

q2=8.7×0.35=3.05

M21=0.12=0.1×3.05×12002=439200

集中荷载P1=3500×3.05=1225

M22=0.175×L×257250

2122=696450

2/6=50×1002/6=83333.333

δ=M/8.362δ<[δ]=17

(四)支撑间距

设间距为1.24米,主龙骨按三等跨度连续梁验算。

1、挠度

主龙骨自重1.24×0.06=0.06

次龙骨自重P1=0.03×1.2×1200=36

楼板及模板重P2=3.1×1000×0.35=1085

P=P1+P2=1121

ω1=0.677×q×L4/100

=0.677×0.01×10004/(100×1000×100×1003/12)=0.005

ω2=1.8833/100

=1.883×1121×12003/(1014/12)=0.438

ω=0.438+0.005=0.443

[ω]1000=1.0ω<[ω]

2、强度

主龙骨自重P静=0.072()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集中荷重P静=1121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集中活荷重

P活=8.7×1.0×103=8700

静=0.1×2=0.1×0.072×10002=7200

静=0.1760.1751121×1000=196175

活=0.213P活0.213×8700×1000=1853100

静活=2056475

2/6=100×1002/6=6×106

δ=M/2056475/106=12.34

δ<[δ]=17()

钢支撑间距1000,满足要求

(五)门架支撑验算

1、荷载

P静=1.2×1×3.7=3.72

P活=8.7×1×1.2=10.44

P次龙骨=1.2×0.03×1×3=0.108

P主龙骨=1.2×1×0.06=0.072

P总=P静活次龙骨主龙骨

=3.72+10.44+0.108+0.072=14.34

支撑最大跨度2.62

容许荷载为[p]=22.6

P钢管=12.4×9.8=0.122

P总管1=14.46P总<[P]

门架稳定性计算书

采用1219门架,产品牌号为1219

(一)荷载

1、胶合板自重N1=0.32

2、新浇砼自重N=0.16×24=3.842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载2.52

3、振捣活载2.02

4、倾倒砼荷载2.02

5、木主龙骨自重9.8×0.6×0.1×0.1=0.06

6、木次龙骨自重9.8×0.6×0.08×0.08=0.04

(二)次龙骨间距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3、挠度

=(0.677×4)/100≤[ω]400

其中q为静载1.2×(0.3+3.84)=4.14*1032

E为胶合板弹性模量:

E=1000(N/2)

I为胶合板惯性矩:

I=Dh3/12=100×123/12=144004

设ω=L/1000则677×4.14×L4/(100×1000×144000)1000

514取L=400

则每㎡施工及恒荷载为

0.3+3.84+2.5+2+2+(1000/400)*0.06+(1000/400)*0.04

=7.9㎡=7900㎡

则每榀门架所承担的施工及恒荷载为

1.2*1.8*7900=1706417.064

每榀门架所承担的自重及配件荷载为

(12)

=[(0.224+0.04+0.165+0.184+0.006+0.075+0.01+0.035+0.045+0.133+0.122+0.209+0.272)/1.93]*6

=1.52*1.93*6

=4.7254

1.2*1.4*∑

=1.2*4.7254+1.4*17.064=29.56

门架稳定性应满足

N≤Kф

0.7252

2A1=2*310=620

查表得Kф37.96

满足N≤Kф

五、模板拆除

1)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1)侧模:

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2。

(1.2)底模: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强度要求后,才能开始拆模:

结构类型

跨度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跨度≤2m

≥50%

2m<跨度≤8m

≥75%

跨度>8m

≥100%

梁、拱、壳

跨度≤8m

≥75%

跨度>8m

≥100%

悬臂构件

/

≥100%

2)模板拆除必须经模板工长核查,符合有关条件要求后方可进行。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只有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使用荷载效应比设计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3)模板的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的顺序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待片刻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5)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6)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度要符合75°-80°自稳角的要求,然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

六、质量保证要求:

1)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其组拼精度要求符合表要求。

模板精度要求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2.0

2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2.0

3

模板平整度

≤0.4

4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2,-5

5

对角线长度差

≤5.0

(≤对角线长度的1/1000)

6

模壳制作平面尺寸偏差

≤1/500

模板的安装精度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轴线位置

3

2

底模上口标高

+25

3

截面内部尺寸偏差

+25

4

层高垂直度

3

5

相邻板的表面高低差

2

6

表面平整度

5

2)严格执行筒体电梯井门洞定位尺寸的控制,门洞边墙上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达到上层和下层门洞两侧尺寸平面错位误差不超5,因此,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3)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筒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内筒、墙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

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4)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在模壳与模壳、模壳与多层板之间拼缝也须加设橡胶海绵条。

5)大模板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使用质量。

6)对于跨度较大的梁、板,应按规范适当考虑起拱,以防“塌腰”等现象发生。

起拱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跨度的1/1000至1/3000。

七、施工安全措施

、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对架子工、模板工等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个员工都能撑握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责任感,自觉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向模板工班负责人下达书面质量、安全技术交底书,交代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提出具体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并在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时履行签字手续,以此作为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检查、验收的依据标准和存档的文字资料。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作业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禁止使用集中荷载。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时,特别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模板拆除作业时,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签发的拆除作业通知单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应设置施工作业警戒区、悬挂警告标志和设置专人监护,禁止非施工作业人员和闲杂人员步入模板拆除作业区。

层高超过3.5m,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的安装、拆除作业时,同一区段内的模板安装加固或拆除作业必须一次完成,不得留有探头板,悬空板、活动板及活动杆件等物件。

在拆除作业完毕后,不得留在探头板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的安装、拆除作业时,应加强现场组织指挥,及时指导清理现场,对现场施工作业面的预留洞口应及时设置安全防护。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的安装及拆除作业时,应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做好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模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作业,严格遵守现场劳动纪律,否则,项目部将按有关规定对违章作业的人员或班组给予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