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571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概论 复习提纲.docx

心理学概论复习提纲

1心理学三要素

科学:

证伪,客观,预测,经验,观察,假设,测试

行为:

可以观察到的人类动作

心理过程:

人类的记忆,知觉,情绪,意识等活动

2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之父冯特

3结构主义

铁钦钠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体系

铁钦钠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但他又不同意冯特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区分。

物理学是研究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是研究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他同时又认为“心理不是脑的机能”,而“身体只是心理的条件”。

这样铁钦钠又把神经系统与心理割裂开来了,从而复归到早期冯特的心身平行论观点。

铁钦钠还进一步说明了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他看来,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他指出:

“虽然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但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却往往是意识。

铁钦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的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

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察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因而是一种内部观察(ALooking-within)即内省(Introspection)。

具体的说,内省是对意识经验的自我观察。

铁钦钠为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

第一,铁钦钠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第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这样内省就变成了回忆,内省考察变成了事后考察。

而老练的观察者则会养成一种内省态度,因而他在观察进程种不仅可以在心里默记时而不干扰他的意识,甚至还可以做笔记。

第三,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部分。

注意必须高度的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记录必须像照相一样的精确。

第四,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周围环境安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

第五,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

最后,铁钦钠赞同冯特把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做法。

总之,铁钦钠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只是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加以改造。

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像冯特一样,铁钦钠也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但又在冯特的感觉元素与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即意象。

这样,人的一切意识经验或心理过程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在这三种意识元素中,铁钦钠研究最多的是感觉,其次是情感,最少的是意象。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包括声音、光线、味道等经验,它们是由当时环境的物理对象引起的。

意象是观念的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

情感是情绪的元素,表现在爱、恨、忧愁等经验之

4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流派,它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点,是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

作为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心理学集中在很实际的、功利主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或心理过程完成什么。

创始人为詹姆斯。

机能心理学是在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詹姆斯>>>安吉尔>>>卡尔

5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拉施里·亨特和魏斯。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意识,还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

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

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

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

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6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

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1.相近(Proximity)。

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2.相似(Similarity)。

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封闭(Closure)。

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4.简单(Simplicity)。

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以上这些组织规律即是所谓的“完形法则”(LawofOrganization),是心理学家在认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在德语中就是“整体、形状”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论,也被称作为“完形理论”。

7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主要内容:

一、精神层次理论:

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  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四、释梦理论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8心理学的新范式

8常识与直觉

9心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0心理学实验

在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控制组(controlgroup)哪些属于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

只有在所有数据被记录完毕之后(在有些情况下是分析完毕之后),实验者才能知道那些参与者是哪些组的。

采用双盲实验是为了要减少偏见(prejudices)和无意识地暗示(unintentionalphysicalcues)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被试者的随机分配(Randomassignment)到控制组或者实验组的做法是双盲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

确认哪些受试者属于那些组的信息交由第三方保管,并且在研究结束之前不能告知研究者。

----------------------------------------------------------------------------------------------------------------------

11意识的特征

12意识流

心理学界最早详细论述意识流的是美国近代心理学家,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1842——1910),他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连续体———即意识流,参与意识流的要素有感觉、表像、思维、情感、欲望等心理要素,但他未对意识流的实质与形式做进一步的解释。

反省心理学继承了威廉·詹姆斯的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如,给意识流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并把意识流与人脑的智力活动及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结合起来,如:

用意识流去解释、描述人脑的感觉、知觉、概念、灵感、直觉、想像、做梦等智力活动;用意识流去解释、描述强迫思维、幻听、幻视、幻嗅、思维插入、思维被夺等心理疾病的症状。

总之,反省心理学对人脑“意识流”的论述是有史以来最深刻、最详细、最全面的论述!

前人的研究发现抑制存在着反语效应即我们越不愿想某个事物,事物就越常出现(Wegner&Erber,1992),Wegner(1994)对此认为,抑制激发反语效应是因为它激活了两种并发协作的系统:

一种是有意操作系统,另一种是自动监控系统。

操作系统需要积极努力地把备选选项(受抑制之外的)拉入到意识当中去,因此,操作系统需要认知资源(即备选项),然而监控系统不需要。

一旦认知资源供给缺乏时不仅操作系统会不起作用,而且抑制本身也是一个需要努力,需求资源的心理过程,导致抑制者产生一种记忆偏袒。

在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当人们试图抑制刻板印象时,反而会倾向于优先加工刻板印象材料,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刻板印象的反弹。

但是刻板印象的抑制与一般抑制有所不同,刻板印象与反刻板印象是一一对应的,抑制刻板印象时可能启动了反刻板印象,把反刻板印象作为一个备选选项来关注,因此抑制刻板印象应该能引起反刻板印象的可及性。

13心理的物质基础

14社会关系上限

15分裂脑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

斯佩里(R.W.Sperry)。

他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

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

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Wagenen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

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

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

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有一种脑部疾患叫做“癫痫”,疾病大发作时病人会突然丧失意识,倒地,全身肌肉发生强烈的抽搐,并伴有咬舌、流涎、尿失禁等症状。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为了医治此病,将患者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胼胝体”切断,使一侧大脑半球的病灶所产生的神经电暴不能扩散到另一半球去。

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也未出现不良的后遗症,如人格和智力的改变等等。

然而经过这样手术的人,毕竟与常人有所不同了,他们实际上成了有两个独立的大脑的所谓“裂脑人”。

正常人的大脑也有两个半球,但是由于胼胝体的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因此,正常人的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的。

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患有失语症的病人,其大脑左半球颞叶有损伤。

这个部位后来就被称为“布罗卡”区,它涉及人的说话功能,是运动性语言中枢。

以后人们又继续发现了左半球的其他一些部位与书写、阅读等功能有关,只有少数左利手(俗称左撇子)的人语言中枢在右半球或分在两个半球上。

由于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大脑左半球就被人们称为优势半球。

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等人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一个“裂脑人”坐在挡住他双手的屏幕前,视线凝视屏幕中心的一点,然后在屏幕上用0.1秒的时间闪现“帽带”这个词(“帽”呈现在左半屏幕,“带”呈现在右半屏幕),由于呈现时间短得“裂脑人”的眼睛来不及移动,“帽”就传递到了右半球,“带”就传递到了左半球。

当要求“裂脑人”说出他看到了什么时,他只回答说看到了“带”字。

进一步要求“裂脑人”说出“带”的种类,他只好猜测是“胶带”、“音乐磁带”、“捆人的带子”等等。

这表明语言中枢在左半球。

如果在左半屏幕闪现一个物体的名称,从而使这个词传递到右半球,“裂脑人”虽然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但能用左手从一堆他看不见的物体中选出这个物体。

表明虽然右半球有一些语言的功能,但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

斯佩里的研究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

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

还有的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

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两半球虽然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但是大脑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工作的。

-------------------------------------------------------------------------------------------------------------------

16感受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产生的心理效果

17感觉

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察觉

18知觉

对刺激物的整体觉察,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析)

19感觉与知觉联系方式——加工方式

20感觉阈限

21视觉

22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1问题的提出人们对于心理学中注意问题的研究有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集中在注意的选择性作用是发生在知觉的早期还是发生在知觉的晚期这一问题上的。

多年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直不能达成一致[1]。

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着分歧,研究者对于加工瓶颈的位置存在于加工的早期还是后期目前还有争执[2-5],近些年又有很多心理学实验研究支持早期选择理论,特别是Luck在1998年的综述中提出了相关的神经生理学实验依据作为支持早期选择理论的证据[6]。

但是同时也有一些研究的结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性是发生在知觉的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