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o配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8987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ro配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mro配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ro配送.docx

《mro配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o配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ro配送.docx

mro配送

MROHk配送

班级:

物管二班

姓名:

吴雪

所在院系:

信息物流系

指导老师:

孙林

摘要

随着供应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供应链向前发展的瓶颈。

供应链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促成了物流新理念和新模式的产生。

供应链环境下合理的物流模式可以使供应链和物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

因此物流发展已经成为供应链向前发展的关键。

传统物流拘泥于企业内部或者社会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物流成为企业的负担。

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物流,科学地改造与变革企业物流,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企业物流能力的相互竞争。

近年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受到国内各行业的极大重视并得到较快发展.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于我国的物流配送应该如何架构合理的物流配送并解决这种物流配送模式下的关键问题正是本文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供应

链物流配送配送中心

一、引言4

(1)研究背景及意义4

(2)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三、物流配送中心相关理论5

3.1物流概念5

3.2物流配送的概念5

3.3物流配送中心的地位与作用6

四、供应链及其配送系统6

4.1供应链配送的定义6

4.2供应链配送与传统配送的区别7

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与配送方式7

5.1供应链配送模式7

5.2配送方式及其选择8

(1)供应链环境下的酉己送方式8

(2)配送方式的选择9

六、我国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9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逐步完善及经济日益全球化,企业之

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重点。

随着因特网、GPS等高新科技的发展,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扩展的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加上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

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

为此,在经历了企业独立

经营、“纵向一体化”管理阶段之后,以快速响应市场、增加企业柔性、降低成本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已被全球商界和管理学界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正是基于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研究这一研究背景,从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研究当中“物流配送模式”这一视角寻找切入点而选题定题0

研究的意义:

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企业都在努力探索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运作模式,实践经验表明: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物流运作效率的最有效办法。

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枢纽,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配送中心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科学、合理的选择配送模

式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集约化经营、建立资源节约型物流至关重要的一步。

因此,物流配送模式一直具有优化物流系统的重要战略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物流配送产生以来,物流配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现在随着物流配送集约化、一体化的发针,常将配送的各环节综合起来,核心部分为配送车辆的集货、货物配装及送货线路优化,以及集货、货物配装和送货一体化优化。

在国外,类似的工作已广泛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配送管理模式综述:

为了更好地与生产和市场的发展相适应,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不断探索更有效的配送模式,在实践中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由此逐步将配送推上新的发展轨道。

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情况来看,配送模式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动趋势。

在配送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配送模式有集中配送模式、即时配送模式、计划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一体化配送模式以及现在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和萌发中的第四方物流模式。

这些配送模式都解决了现实配送中的问题,使物流不断向前发展。

集中配送解决物流的随意性,整体上的调节减少了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配送重复、倒流等不合理的运输部分,从而减少了原有配送费用。

但随着用户对配送时间和供货数量等要求的提高,原有的集中配送模式在满足这些客户需求特别是及时性上就遇到了麻烦。

为了满足用户的急需,一些有较强组织和应变能力的物流企业就根据客户要求,组织了一种灵活的即时配送模式。

即时配送虽然能够较好的满足客户的及时性要求,但其成本也是较高的。

因此为了平衡客户时间性需求和配送企业成本,配送企业在实践中推行“路线发送”和“时间表式发送”等有计划的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试图在客户需求和企业成本中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但是由于客户需求有随机性,而固定了线路或者时间,所以配送成本不会达到最低,特别是在客户平均需求较小的情况下。

而在客户的稳定需求量较大时,这种配送模式是有效地。

因此多个物流企业由原来的竞争关系主动联合起来,对服务区统一组织配送。

三、物流配送中心相关理论

3.1物流概念

物流概念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

4月17日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物流的实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2物流配送的概念

“配送”一词是日本引入Delivery时的意译,我国转学于日本,也直接用了“配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定义为: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方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几乎包含了物流中所有功能要素的一种物流活动,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较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物品送达到各客户的目的。

特殊的

配送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内容更广。

但是,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股物流却有不同,一般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运输与分拣、配货。

配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客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

配送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在定义中强调“按客户的订货要求”,明确了客户的主导地位。

3.3物流配送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物流系统中配送是重要一环,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枢纽,其物流上游是供应地、工厂等,其下游则是用户。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搞好配送

中心选址对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优化城市、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起到很大的作用;

2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能有效地节省运输费用、降低营运成本,提升企

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流通效率,促进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发展。

四、供应链及其配送系统

4.1供应链配送的定义

从供应链及其管理的定义来看,供应链环境下的配送应能够集中系统中的库存,并且能以相对集中的系统库存建立起较强供应能力的供应链保障体系,使得

节点企业外部的供应系统(即由各个节点成员组成的供应链体系)与企业内部的供应体系(即企业内部物流体系)融为一体,实现整个系统物流配送的无缝链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寻求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因此,本文认为供应链配送系统不单纯是指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要考虑到如何全面考虑和设计从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而这些手段的主体就是配送物流系统。

尤其是现代物流出现了利用集装方式在很多领域中实现了“门到门”的物流,可以利用集装方式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

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货物,这种类型的货物是传统物流系统难以提高物流效率的对象,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利用供应链的协作关系网络使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在包含着配送系统的供应链中,配送系统的效率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配送是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供应链系统目标的指导下按下游需求节点(订货人或客户)的订货要求,在供应链各部门同步协调下采用合理的配送运营模式,在系统配送设施(如配送中心、仓库、生产车间等存储设施)通过库存管理和内部作业(如分货、配货),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车辆组织和调配,使配好的货物经由供应链物流配送网络准确、及时地送交下游需求节点(订货人或客户)的物流活动。

4.2供应链配送与传统配送的区别

在传统的概念中,配送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存在,是商流和物流的紧密结合的一种运作方式。

从所包括的功能来看,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内实现货物送达目的地的所有物流活动的集合。

特殊的配送

作业还包括必要的加工活动。

其目标指向是安全、准确、优质的客户服务和适当的配送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出现以前,传统的物流配送范畴非常广泛,各个需要物流配送服务的企业在传统物流管理的理念下构建自己的配送网络,很少涉

及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竞争,难以实现企业问物流配送的无缝衔接。

供应链管理理念被广泛采用,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确立后就急需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配送模式。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具有新的特点,可以简要概

括为:

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

研究认为和传统配送相比,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由于合理构造了适合供应链的配送网络,考虑了上下游节点企业的分销商和客户的供给和需求,在配送路径更合理的基础上,能够比传统物流配送更有效地降低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与配送相关的成本,并在成员节点的相互合作下保证服务水平不受到影响;

2传统的物流配送为实现一定的服务水平而必须需要配置大面积的仓库,在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可以将散布在各个阶段不同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分届不

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供应链的网络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可供整个供应链系统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的“虚拟仓库”,从而达到将服务范围和货物集散空间放大的效果;

3传统的物流配送由于信息交流的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较

长,在供应链配送可以利用存在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技术、信息共

享技术以及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配送过程的跟踪,简化配送过程,缩短单位配送周期,从而提高配送服务水平;

4通过合作伙伴在信息上一定程度的共享,供应链环境下的配送能比传统物流配送更具市场适应性,更具应对市场不确定的柔性,比传统物流配送更具竞争能力;⑤与传统物流配送相比,供应链配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

对供应链上仓储设施、节点企业、配送设施的简单连接,与传统的配送相比在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配置上更具优势;

⑥对现有的传统物流配送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整合可以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的配送系统,从而使得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杜绝了浪费。

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与配送

方式

5.1供应链配送模式

从供应链物流配送的主体及其服务的内容来看,其配送模式主要有:

(1)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物流配送是物流配送服务运营的最初模式,是指核心企业和各个节点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组织、经营和管理,可通过建立全资或控股物流子公司的形式,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一种运营模式。

这种物流配送运营模式的优势有:

①能实现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

2能够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保证客户服务质量;

3可以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信息,满足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的需求:

4配送的规模化、集约化为采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提供基础,并能提高物流配送的劳动生产率;

其不足之处表现在:

企业为建立配送网络体系的投资规模与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关系密切,在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相对较高;整个供应链配送成本大大提高,而且配送效益不显著,配送设施利用率低。

也就是说这种物流配送经营模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配置专业的物流设施和配送部门,需要企业本身的物流配送去使得这些物流设施和配送部门满负荷运行,才能获取经济规模效益。

一般而言,采取自营配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

5.2配送方式及其选择

(1)供应链环境下的配送方式

配送方式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是适

应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经过反复实践确定下来的。

尽管不同种类的产品有不同的配送方式,甚至同类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配送模式也不完全一样,一然而作为一项特殊的物流活动,配送所包括的基本要素及其运动规律却完全相同的,由此构成了配送的基本方式。

对于物流配送方式,为了满足不同产品,不同企业、不同流通环境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多种配送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及数量分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这种配送方式是指按客户的需求,将所需的各种货物配备整齐后,由配送地送达目的地。

这种配送方式符合现代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发展趋势,从配送方的角度来看,一般适合于综和配送中心;从社会产品的角

度来考察,一般适合于消费资料及生产资料中的二三类产品;从库存角度来看比

较适合B类产品;从配送距离上来看,适合短距离配送。

.少品种、大批量的配送。

在这种配送方式中客户所需货物品种少,需求量较大。

当需求相对稳定时,由于量比较大,可以考虑直接配送。

一般适合A类产品的配送。

配送距离相对较长,适合专业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和对供应方进行的配送。

.成套配送。

用户尤其是装配型企业需要多种零件和配套设备,这种配送方式有利于生产企业实现库存的最小化。

②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定时配送。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配送;

.定量配送。

指按规定批量在一个制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定时定量配

送。

指按规定时间、货物品种、数量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指将准确数量的货物在规定时间送到规定的目的地的配送方式,是一种客户所普遍需求的配送形式。

.即时配送。

指客户对配送提出的一些临时性突发需求,要求配送方完全按照其所要求的时间、品种、数量进行配送。

此外还可以按以下方式划分:

按物流企业配送的专业化程度可分为:

综合配送,专业配送,共同配送;

按经营组织形式可分为:

销售配送,供应商直送,销售一供应一体化配送,统一配送;

(2)配送方式的选择

在进行配送方式选择时,可从产品、企业、流通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方式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入手。

1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应结合不同配送模式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如企业规模、产品的市场特性和库存特性、业务量的大小、性

质、新建一个子配送中心的成本、维护一个配送中心的成本、车辆的配送成本等),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不同方案比较,从而确定合适自己企业的配送模式根据,进行选择。

2从产品角度分析。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为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零库存,我们可以合理采取“即时配送”、“准时配送”和“多批次、少批量”方式向节点企业或客户配送货物。

首先,由于“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客观上能够紧密衔接供求和保障需求,从而减轻节点企业的库存压力,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其次,由于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去配送货物,每次的配送数量少,所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

乂因为配送频率高,可以降低节点企业库存的安全库存水平,从而实现节点企业库存的零库存。

此外对不同的物资按产品的库存特性采用不同的配送方式,如对价值高的A类物资采用“直接配送”或“定时定量配送”,或对同届A类的物资可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

六、我国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1)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

配送中心一般需要资金投入大,设备和设施都很昂贵,且回收期长,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和购置设备。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储存库较多,适合现在社会需求的流通型库较少。

(2)物流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实施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

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进行过物流作业。

在采用过信息技术的企业中72%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的管理手段。

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为主,但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

同时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原有物

流设施转过来的,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

(3)配送中心规模较小,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物流网点布局还不统一。

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配送中心形不成规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中心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功能本应基本涵盖了所有物流功能要素,而我国当前的配送中心多数则充当了仓库和运输中转的角色,其实质上

就等于原来的仓库,配送中心功能并为发挥出来。

(5)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够合理

配送速度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有关,由于我国许多配送中心选址不合理,因此

配送速度较慢,影响了送货的及时性。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两种不合理的格局,一种是配送中心在店铺分散区域跨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配送,运输距离过

远,成本居高不下;另一种是店铺相对集中,配送中心在距离店铺集中的地方配送。

(6)配送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社会上高素质物流专业人员缺乏,不少配送中心没有专业物流管理人员负责且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大多数都只能做看管装卸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缺乏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物流中心的人员。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配送模式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供应链配送的概念,辨析了与传统物流配送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指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理论,并以物流配送内容为指导,探讨了供应链配送模式及配送方式的选择,研究了配送运营模式。

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