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571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专题卷适用全国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1.下面是科学家探究基因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分离定律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自由组合定律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析:

选C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C正确;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2.人工杂交是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手段。

但是一些作物如水稻花很小,人工杂交工作量大,不宜在生产中大面积使用,袁隆平及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水稻。

这株水稻杂交中(  )

A.只能作父本B.只能作母本

C.既能作父本也能作母本D.既不能作父本也不能作母本

解析:

选B 雄性不育水稻不能产生可育的雄配子,在杂交中不能做父本,只能作母本,故A错误,B正确。

如果是正常的植株,同时含有雌蕊和雄蕊,则就可以既做父本,也做母本。

3.某豌豆植株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b的配子。

下列有关该植株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为纯合子   B.为杂合子

C.为雄性个体D.为雌性个体

解析:

选A 纯合子是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体内不存在等位基因,如AA、AABB、aabb等,因此某豌豆植株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b的配子,此豌豆植株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杂合子是指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

如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B错误;无论雌雄,只要其基因型为aabb,均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的配子,因此某豌豆植株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b的配子,不能确定其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C、D错误。

4.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配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

D.F1个体产生各种性状是细胞中各基因随机表达造成的,与环境影响无关

解析:

选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中的①过程,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亲本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中纯合子占1/2×1/2=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1-1/2×1/2=3/4,C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决定的,且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

5.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B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

某白花个体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自交,后代红花∶白花=2∶1。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B.基因A纯合的个体会致死

C.亲代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D.F1中白花的基因型有6种

解析:

选D 依题意,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__B_。

F1中的红花自交后代红花∶白花=2∶1,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会致死,B正确;白花个体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结合基因型为AA的个体会致死,可推出等位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亲代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AaBB、AaBb、aaBB、aaBb、aabb,A、C正确,D错误。

6.(2018·湖南怀化期末)苦瓜植株中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D.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解析:

选A 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其中dd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进行自由交配时,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2,由于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dd的基因型频率=2/3×1/3=2/9,DD的基因型频率=1/3×2/3=2/9,Dd的基因型频率为5/9,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5/9,D基因的频率为1/2,A错误、C正确;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到F2,则F2植株为DD∶Dd∶dd=1∶2∶1,即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的到F2,因此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正确。

7.(2018·陕西咸阳二模)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

解析:

选D 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父亲患病,因此所生女儿一定患病,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B错误;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凝血正常的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HY×XhXh,儿子的基因型为XHXhY。

根据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他是由含XHY的精子和含Xh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即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C错误;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D正确。

8.(2018·广东佛山二模)果蝇的直毛与截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单只交配,子代中直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比为68∶23,已知这对等位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亲代中直毛雌蝇和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

B.可以确定控制直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当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2∶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当子代截毛果蝇中雌∶雄=1∶1时,可以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选B 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单只交配,子代中直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比为68∶23,这个比例接近3∶1,即直毛为显性,说明控制果蝇的直毛与截毛这一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中直毛雌蝇与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直毛雌蝇为杂合体,直毛雄蝇为纯合体,因此无法确定亲代中直毛雌蝇和直毛雄蝇均为杂合体,A正确;不能确定控制直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若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2∶1,C正确;若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直毛果蝇中雌∶雄=1∶1,D正确。

9.(2018·山西太原一模)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3种

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5种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6种

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均为黑毛

解析:

选C 根据题意,若控制羊的黑毛和白毛基因(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MM、Mm和mm三种,A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M/m)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XMXM、XMXm、XmXm、XMY和XmY5种,B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M/m)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M、XmYM、XMYm和XmYm7种,C错误;若该对等位基因(M/m)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XmXm)与黑毛公羊(XMY)交配的后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都为XMXm,表现型均为黑毛,D正确。

10.(2018·山西六校第四次联合测试)人类某遗传病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A、B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正常,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患病。

下图是某家系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1号个体为纯合子,理论上4号和5号个体生育的男孩或女孩中,正常的概率均为1/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号的基因型是AaXBXb

B.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

C.3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

D.1号和2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

解析:

选D 根据题意,基因A、B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正常,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患病,由1号个体为纯合子可推知,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Y,则患者4号个体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可初步推知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Y。

理论上4号和5号个体生育的男孩或女孩中,正常的概率均为1/4=1/2×1/2,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来考虑,可推知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B正确;根据1号个体(AAXBY)和4号个体(AaXbY)的基因型,可推知2号个体(表现正常,基因A、B同时存在)的基因型是AaXBXb,A正确;根据1号个体(AAXBY)和2号个体(AaXBXb)的基因型,可推知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是1/2×1/2=1/4,C正确;1号个体(AAXBY)和2号个体(AaXBXb)再生一个患病男孩(A_XbY)的概率是1/2×1/2=1/4,D错误。

11.(2018·汕头金山中学期末)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

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

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

(1)F1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

观点一: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观点二: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你支持上述观点________,基因组成为________的配子致死;F2中蓝花植株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解析:

(1)依题意可知:

F1红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黄花(aaB_)和蓝花(A_bb)的个体,说明F1同时含有A、a、B、b基因,所以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理论上F1红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红花(A_B_)∶黄花(aaB_)∶蓝花(A_bb)∶白花(aabb)=9∶3∶3∶1,而实际为7∶3∶1∶1,即红花和蓝花所占比例较理论值偏低,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中存在致死现象。

进一步分析可知:

在F2中,A_∶aa=2∶1、B_∶bb=5∶1,说明致死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

若F1产生的该雌雄配子同时致死,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花∶黄花∶蓝花∶白花=5∶3∶0∶1,与题意不符,所以观点一不成立,观点二成立,即支持观点二。

综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

F2中蓝花植株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答案:

(1)AaBb 基因的分离定律 

(2)二 Ab Aabb和Aabb

12.在古城荆州的城墙上,生长着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该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

研究人员发现,该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粉红色、红色和紫色四种。

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a或基因B与b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从花蕊的结构来看,该植物属于________植物(选填“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

(3)与豌豆植株的杂交实验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实验不必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4)研究人员还发现,该植物花瓣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单瓣、重瓣植株若干,欲探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上。

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确定。

(4)①实验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是:

若其子代的表现型一致,则基因位于________上;若其子代的表现型不一致,则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

解析:

(1)基因A与a、B与b均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依题意“该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可知:

从花蕊的结构来看,该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

(3)该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雌株上开有雌花(只有雌蕊),雄株上开有雄花(只有雄蕊),而豌豆植株上的花为两性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所以与豌豆植株的杂交实验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实验不必进行母本去雄。

(4)①实验设计思路是将单瓣植株与重瓣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即单瓣植株♀×重瓣植株♂与重瓣植株♀×单瓣植株♂,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②因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其结论是未知的,对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进行预测时,从可能的情况入手加以讨论。

该实验可能的结果有2种:

一是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其正、反交后代子代的表现型一致;二是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上,则其正、反交子代的表现型不一致。

答案:

(1)基因的分离 

(2)雌雄异株 (3)母本去雄 (4)①将单瓣植株与重瓣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②常染色体 X染色体特有区段

13.(2018·湖北宜昌1月调研)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B和b基因决定,这对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腹部有斑与无斑由常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决定,有无斑、基因型及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实验:

现用一只无斑红眼雌蝇与一只有斑红眼雄蝇杂交,产生的子代有:

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③无斑红眼(♀)、④有斑红眼(♂)

(1)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③杂交,子代为有斑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3)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双亲均为红眼。

只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形成异常配子的亲本是________(答“父本”或“母本”),异常配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只考虑有无斑,②的基因型为aa,③的基因型为aa或Aa,则后代Aa∶aa=2∶1,因此子代为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3)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双亲均为红眼,说明该白眼果蝇基因型为XbXbY,则其母本是携带者,其两个Xb都来自于母本,即母本产生了XbXb卵细胞。

答案:

(1)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AaXBXb与AaXBY 1/6 (3)母本 XbXb

14.(2018·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联考)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种。

已知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下图。

请回答:

P   裂翅♀   ×   非裂翅♂

F1   裂翅       非裂翅

(♀204、♂198)  (♀206、♂218)

(1)上述实验中,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利用F1中的个体为亲本,用一次最简的杂交试验,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性个体的这对性状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解析: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代基因型为Aa∶aa=1∶1;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XAY∶XaXa∶XaY=1∶1∶1∶1,因此亲子代的雌性裂翅一定是杂合子。

(2)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最简单的方法是:

用非裂翅(♂)与裂翅(♀)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联系。

(3)若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分别为XAYA、XaYA、XAYa、XaYa。

答案:

(1)P和F1中的裂翅(♀)或裂翅(♀) 

(2)用非裂翅(♂)与裂翅(♀)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联系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