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50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68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教案适用全国Word文件下载.docx

据选项B推断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可知,亲本中触角的基因型为M1M,无触角的基因型为M2M2。

3.(2018·

南通模拟)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以W、w表示相关基因),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

用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水稻与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圆粒非糯性品种(花粉粒形状相关基因以A、a表示)。

取F1成熟花粉,加碘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载花粉粒的类型及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花粉粒类型

蓝黑色圆形

蓝黑色长形

橙红色圆形

橙红色长形

数目

28

26

27

A.两对相对性状中圆花粉粒、非糯性属于显性

B.实验结果表明F1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

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橙红色圆粒花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wwAA或wwAa

选D 用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水稻与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圆粒非糯性品种,说明圆花粉粒、非糯性属于显性。

亲本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水稻与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的基因型分别是WWAA、wwaa,F1的基因型为WwAa,分析表中信息可知:

F1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橙红色圆粒花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wA。

4.(2018·

成都模拟)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

选D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该群体的基因型为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Bb自交后,F1为1/4BB、1/2Bb、1/4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两者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杂合子Bb中有87.5%(7/8)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突变型所占的比例为BB(1/4)+Bb(2/4×

7/8)=11/16;

野生型所占的比例为bb(1/4)+Bb(2/4×

1/8)=5/16,所以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F1(1/4BB、1/2Bb、1/4bb)自由交配,F2中BB为1/4、Bb为1/2、bb为1/4,前后代基因型频率不变,表现型比例也不发生改变。

5.某种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叶形由1对等位基因(椭圆形叶D、掌形叶d)控制。

现以基因型为Dd的椭圆形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观察,发现第2代、第3代、第4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例均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有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

B.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

C.第3代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50%

D.该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选C 亲本Dd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中都有D和d两种,每种性别的两种配子之比都为1∶1;

致死的是含DD的椭圆形叶植株,另外每代中的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即不能产生子代;

由于每代植株中Dd∶dd=2∶1,所以每代植株中D基因频率都为1/3,d基因频率都为2/3;

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子(Dd)在产生配子时,D和d彼此分离,进入到不同配子中遗传给后代,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6.在某小鼠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Y、A、a)控制,AY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6种

B.F1中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的比例为1∶2∶1

C.F2中A的基因频率是1/4

D.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

选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为1AYAY(死亡)、1AYA(黄色)、1AYa(黄色)、1Aa(灰色),因此黄色∶灰色=2∶1,AY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F1个体自由交配,F2为AYAY(死亡)=1/9、AYA(黄色)=2/9、AYa(黄色)=2/9、Aa(灰色)=2/9、AA(灰色)=1/9、aa(黑色)=1/9,因此F2中AYA(黄色)∶AYa(黄色)∶Aa(灰色)∶AA(灰色)∶aa(黑色)=2∶2∶2∶1∶1,则F2中黄色∶灰色∶黑色=4∶3∶1。

由于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YA、AYa、AA、Aa、aa,共5种;

F1中雄鼠的基因型有AYA、AYa、Aa,比例为1∶1∶1,所以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AY∶A∶a=1∶1∶1;

F2中A的基因频率=(2+2+2)÷

(2×

2+2×

2+1×

2)=3/8;

F2中黄色∶灰色∶黑色=4∶3∶1,因此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

考点二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7.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C.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D.正常情况下,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色盲儿子

选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并不控制性别,如色盲基因。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的,即ZW;

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即ZZ,由此可推知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多种,只有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

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母亲为携带者,则可能生出色盲儿子。

8.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现选取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F1中直毛雌果蝇121只,分叉毛雌果蝇0只,直毛雄果蝇60只,分叉毛雄果蝇61只。

则F1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  )

A.3∶1,3∶1       B.1∶1,3∶1

C.1∶1,1∶1D.3∶1,1∶1

选D 依题意可知:

F1中的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直毛∶分叉毛≈1∶1,说明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毛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

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产生的卵细胞为3/4XA、1/4Xa,即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3∶1;

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2XAY、1/2XaY,产生的精子为1/4XA、1/4Xa、1/2Y,即产生的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1∶1。

9.(2019届高三·

安阳测评)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某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得F1。

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

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致死。

A.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F1的雌雄比例为1∶1

B.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

C.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

D.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

选D 根据题意可知,亲本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其产生的4种雌配子及比例为2X、2XY、1XX、1Y,亲本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Y,其产生的配子有1X和1Y。

F1中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2XX(雌性)、2XXY(雌性)、1XXX(致死)、1XY(雄性)、2XY(雄性)、2XYY(雄性)、1XXY(雌性)、1YY(致死),因此,F1的雌雄比例为5∶5=1∶1;

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且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由此可推知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

亲本中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基因型设为XYA,其产生的配子有1X和1YA,亲本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的基因型设为XXYB,其产生的配子有2X、2XYB、1XX、1YB,则F1雄果蝇有1XYB、2XYA、2XYAYB。

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说明XYAYB表现为A性状,则A性状是显性。

结合C选项分析,若B性状是显性,说明XYAYB表现为B性状,则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2∶3。

 

10.(2018·

张家界模拟)

如图所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Ⅱ3和Ⅱ6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他成员正常。

不考虑突变,下列对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致病基因的显隐性情况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

B.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

C.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

D.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

选B 据图分析,Ⅱ3、Ⅱ6有病,Ⅱ4、Ⅱ5正常,而他们的后代都正常,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由于Ⅱ3有病,其女儿(Ⅲ7)正常,则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由于Ⅱ6有病,其儿子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是可能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的隐性遗传病。

11.(2018·

南京模拟)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相关基因为H、h),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家系中,Ⅱ1基因型只有1种,Ⅲ3基因型有2种可能

B.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C.Ⅳ2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一定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开

D.若Ⅳ3是女性,出生前可使用由基因H制成的基因探针进行产前诊断

选C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基因型为XHXh,Ⅲ3基因型可能为XHXH、XHXh;

Ⅲ2是血友病患者,则Ⅳ1的基因型是XHXh,其与正常男子XHY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不患血友病,其父亲患血友病,则说明其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Ⅲ3,可能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开或姐妹染色单体XX没有分开;

若Ⅳ3是女性,出生前可使用由基因H制成的基因探针进行产前诊断。

12.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B.正常个体的溶酶体能合成部分水解酶

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D.在中欧该地区约6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选A 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因患者在4岁前死亡,该病的致病基因只能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正常个体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自身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靠显性基因所产生的酶足以维持正常的性状,并不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设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据题意可计算a、A的基因频率为:

a=1/60,A=59/60。

据此可计算出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是:

2Aa/(AA+2Aa)=(2×

59/60×

1/60)/[(59/60×

59/60)+(2×

1/60)]=2/61,约为1/30,即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非选择题—练通综合交汇]

13.畜禽中色素相关性状是重要的品种特征。

为揭示鸭的喙色遗传规律,研究者用两个品系的黑喙鸭与黄喙(无色素)鸭杂交,F1的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如下图;

从F1中选取不同喙色个体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喙色

F2表现型及比例

黑×

黑∶花∶黄=9∶3∶4

黑∶花∶黄=3∶1∶4

黄×

全黄

(1)鸭喙色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据表中组合______________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已知组合二中F1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则________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________基因影响黑色素在喙部的沉积,由此推测花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本实验亲代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由图中结果推测品系甲中黑喙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和_______。

杂交组合三F2中黄喙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1)杂交组合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黑∶花∶黄=9∶3∶4(为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此外,杂交组合二的F2有3种表现型的个体,也能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结合对

(1)的分析可知:

黑喙鸭的基因型为A_B_。

已知组合二中F1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则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基因影响黑色素在喙部的沉积,由此推测花喙(aaB_)形成的原因:

能合成黑色素,但色素未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

(3)已知本实验亲代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

分析图示:

黄喙鸭aabb与品系甲中的黑喙鸭杂交,F1中有极少数的黄喙鸭,其余均为黑喙鸭,说明品系甲的黑喙鸭中有少量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

因黄喙鸭aabb与品系乙中的黑喙鸭杂交所得F1中没有黄喙鸭,所以黄喙鸭aabb与品系甲中黑喙鸭的杂交,其子代基因型均为Aabb。

在杂交组合三中,F1中的黄喙鸭(Aabb)与黄喙鸭(Aabb)杂交,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均为黄喙,其中黄喙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答案:

(1)一、二 自由组合 

(2)B A 能合成黑色素,但色素未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 

(3)AABB AABb 1/2

14.某昆虫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与②、③与④过程均可说明基因与性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绿色昆虫中,只有绿色的体表细胞含有绿色色素,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绿色昆虫杂交,子代出现了3/16的黄色昆虫,此两只绿色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白色昆虫的性别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只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

请从未知基因型的绿色、白色和黄色雄虫中选材,设计一个一次性杂交实验,以准确测定Q的基因型(写出相关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绿色,则Q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Q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1)图中①③表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②④表示酶催化过程,由此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2)绿色昆虫中,只有皮肤细胞才呈现绿色,这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相关基因只在皮肤细胞表达。

(3)据题意可知,雌性昆虫基因型为A_XBX-,雄性昆虫基因型为A_XBY,后代出现的黄色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_,比例为3/16(=1/4×

3/4),说明亲本两只绿色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因此后代白色昆虫(__XbY)只能是雄虫。

(4)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aaXbXb,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可以让其与黄色雄虫aaXBY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体色和性别情况。

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绿色(AaXBXb),说明Q的基因型是AAXbXb。

若子代雌虫体色为绿色∶黄色=1∶1(或绿雌∶黄雌∶白雄=1∶1∶2),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黄色(或黄雌∶白雄=1∶1),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致(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AaXBXb、AaXBY 全部为雄虫 (4)让白色雌虫Q与黄色雄虫杂交得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体色和性别情况 AAXbXb 子代雌虫体色为绿色∶黄色=1∶1(或绿雌∶黄雌∶白雄=1∶1∶2) 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黄色(或黄雌∶白雄=1∶1) aaXbXb

15.(2019届高三·

广州测评)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宽叶和窄叶是由等位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抗病和感病是由等位基因B、b控制的另一对相对性状。

研究小组让某宽叶抗病植株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5∶3∶3∶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该植物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推测子一代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是亲本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配子不育,若该推测正确,则子一代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培育出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植株,若该四倍体植株所产生的不同配子均可育,其自交所得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请以题干中所述的亲本和子一代为材料,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子一代出现上述比例是亲本中某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造成的还是亲本中某基因型的雌配子不育造成的。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1)由题意“某宽叶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3∶3∶1(实质是9∶3∶3∶1的变式)”可推知,该植物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宽叶和抗病是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2)若将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5∶3∶3∶1)拆开来分析,则有宽叶∶窄叶=2∶1,抗病∶感病=2∶1,推测亲本中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可能不育。

若该推测正确,亲本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1∶1,产生的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ab=1∶1∶1,则亲本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AaBb)所占比例为1/4(AB)×

1/3(ab)+2×

1/4(Ab)×

1/3(aB)=1/4。

(3)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4∶1,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AA和aaaa)所占比例为1/6(AA)×

1/6(AA)+1/6(aa)×

1/6(aa)=1/18。

该过程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没有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所以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为了判断子一代出现上述比例是亲本中某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造成的还是亲本中某基因型的雌配子不育造成的,可以让题干所述亲本宽叶抗病植株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测交实验,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即可。

(1)遵循 宽叶和抗病 

(2)AB 1/4 (3)1/18 不遵循 (4)让题干所述亲本宽叶抗病植株与子一代中窄叶感病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分别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NO.2 练后循图忆知

[知识深化拓展]

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填图)

2.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

Aa→1AA∶2Aa∶1aa

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

①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

F1:

AaBbF2 正常情况下,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异常情况下:

②基因完全连锁现象:

图1

图2

[常考题点练通]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遗传基本概念的应用

江苏高考)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