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9915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 景阳冈 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docx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单元6景阳冈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课时练+类文阅读

6.景阳冈

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碟”等21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8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简要的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难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引导交流: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

说说自己对四大名著的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四大名著,又称四大小说,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西游记》的作者是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

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水浒传》的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2.了解人物:

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书中刻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

(课件出示课本资料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交流了解的人物及其绰号。

3.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景阳冈》,通过学习了解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中的武松。

(板书课题:

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等,可以猜一猜意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哨棒:

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②筛:

斟。

筛酒,即斟酒、倒酒。

③客官:

旧时酒家对顾客的尊称。

④如何:

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⑤但凡:

凡是,只要。

例:

但凡过路的旅客,没有一个不在这儿食宿,因为这条道上旅店仅此一家。

⑥榜文:

官府的告示。

榜,古代指文告,像现在的布告。

⑦却把大虫吓唬我:

却用老虎吓唬我。

“把”相当于现在的“用”字。

“大虫”指老虎。

⑧过往客商:

来来往往的运货贩卖的商人。

⑨请勿自误:

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误,受伤害。

⑩印信:

本课指官府的图章。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1)自由浏览课文,完成相关要求。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①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②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认为最精彩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武松打虎”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试着用一个字或词语概括自己心目中武松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字或词语写在课文插图“武松打虎”旁边的空白处。

教师巡视,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生的字和词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

(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勇、机敏、机灵、威风、威武……)

3.赞武松。

(1)课件出示:

武松真啊!

(2)学生试着给上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

①武松真勇武啊!

②武松真勇猛啊!

③武松真机智啊!

④武松真神勇啊!

⑤武松真机灵啊!

⑥武松真威风啊!

……

(4)学生是这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

四、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一)导入话题:

以上同学们说出了对武松的评价,如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勇、机敏、机灵、威风、威武……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武松的这些特点?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能表现武松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下所表现的武松的特点,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由演读课文,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四)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并小结。

1.酒量惊人。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好武松的语言,为了准确表现武松“酒量惊人”,注意表情的变化,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2.性格豪爽。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了准确表现武松“豪爽”的性格特点,注意表情的变化,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3.胆量过人。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学生自由朗读,为了准确表现武松“胆量过人”的特点,注意表情的变化,读好表现武松心理活动变化的语句,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3)对于课文中的武松,有人评价说: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有人有不同的评价。

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①武松有机智勇敢,武艺超群,他自信即使有老虎也绝对伤害不了自己,所以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②因为武松听说老虎天晚了出来伤人,他决定凭借自己一身的武艺为民除害,所以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也表现了武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优品质。

③人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武松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是鲁莽的,是错误的。

……

4.机灵敏捷。

(1)课件突出显示“扑、蹿、搭、掀、吼、剪、兜”和“从半空里蹿下来”“把腰胯一掀”“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

①以上词句是写什么的?

(是写老虎的。

②从这些描写中你了解到什么?

(从“扑、蹿、搭、掀、吼、剪、兜”这些描写老虎的动作中感受到老虎的气势;“从半空蹿下来”表现了虎的凶猛;“把腰胯一掀”表现了虎的灵活。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表现了老虎的声威;“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表现了老虎的可怕。

③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武松打虎”,为什么要把虎写的这么细致?

(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

这是反衬的手法。

④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气势。

(2)这么有气势的老虎用什么招数来抓人?

(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3)面对凶猛老虎的进攻,武松有是怎样应对的?

(“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

(4)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一味地“闪”,他是不是怕了?

(没有。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武松的有勇有谋,勇敢而机敏的英雄形象。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老虎的凶猛,表象武松的有勇有谋,勇敢而机敏。

(6)问题过渡:

武松灵活的“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武松又是怎么做的?

5.力大无穷。

(1)学生自由读,试着表现出武松的力大无穷。

(2)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

①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抡、劈、打、拿……”“丢、揪、按、踢、按、揪、打……”和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武松使尽气力按定”“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朗读时要突出表现这些词语和语句,以准确形象地表现人物特点。

②朗读描写武松打虎过程的句子要适当加快语速,读得要连贯,以突出当时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准、恨和有力。

(4)小组同学轮流表演读,互相评议,推选出优秀演读者。

(5)小组推荐代表表演读,师生评议,评选出优秀朗读者、优秀表演者。

(6)由优秀朗读者和优秀表演者合作演读这部分课文。

(7)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8)对于武松打虎,人们也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

”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①我认为以上说法是错误的,从打虎过程中武松灵活的“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并等待时机进行反击可以看出武松并不鲁莽,而是非常精细、稳重;从打虎过程中武松“抡、劈、打、拿……”“丢、揪、按、踢、按、揪、打……”等一系列动作等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松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他有实力打死老虎,而不像上面所说的“虎口逃生只是侥幸”。

②我认为上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小学生做事要进行慎重的思考,学会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

五、想象交流,延伸拓展。

分析最后一段。

1.这段话有时怎样描写打虎后的武松的?

(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在动作描写中,哪个词语用的最好?

(挨)为什么?

(“挨”字准确的描写了武松打死老虎后,手脚疏麻,筋疲力尽的状态。

描写真实,令人信服。

3.“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是什么意思?

(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斗不过。

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4.“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是否会损害武松英雄的形象?

(不会,这样描写反而会使人感觉到武松有勇有谋、精细、稳重。

5.大胆想象武松下冈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说说武松怎样“一步步挨下冈来”地?

(学生各抒己见。

6.假如武松下冈后又回到了先前饮酒的那家酒店,人们会怎样看待他?

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大胆想象,并互相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自愿发言。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先讲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

接着讲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

然后讲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

最后讲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2.鼓励阅读。

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人物,读一读他的故事,感受作者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3.拓展交流。

(1)谈话激趣: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好汉形象。

尤其是故事中人物的绰号能准确反映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如“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行者武松”等,你对《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了解多少?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评议。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天勇星大刀——关胜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行者——武松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

天空星急先锋——索超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天寿星混江龙——李俊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

地暗星锦豹子——杨林

地灵星神医——安道全

地微星矮脚虎——王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地俊星铁扇子——宋清

地空星小霸王——周通

地角星独角龙——邹润

地平星铁臂膊——蔡福

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地贼星鼓上蚤——时迁

6.景阳冈

课题

景阳冈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倚、碟”等21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8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倚、碟”等21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8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教具

准备

课件:

歌曲《好汉歌》、《水浒传》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1】教师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可以简单介绍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说说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说自己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可以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评议并小结。

4.简介《水浒传》。

【出示课件3】

《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初。

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民间广泛传颂。

施耐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再创造。

  《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

它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简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

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水浒传》中人物的了解。

5.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课文《景阳冈》。

(板书:

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6.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5】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

7.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6】

景阳冈:

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为《水浒传》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

据史书记载,这一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野兽出没,有九岭十八垌堆之称。

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简介《水浒传》,同时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新课

教学

( 32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1~4自然段:

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5~7自然段:

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8~12自然段: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13自然段:

武松打虎后下冈。

(板书: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四、细读课文,了解喝酒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1~4自然段,标注出人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什么。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10】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

(①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

(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1】:

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说的一些话。

表现其豪放、倔强的性格。

后来,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性格为下文他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板书:

豪放倔强)

(4)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

5.谈话过渡: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他真的遇到老虎了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章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描写,了解人物性格。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王五又jī()又渴,便走进路边茶馆。

茶馆里人人议论官府张贴的榜文——因为有大虫,所以行人不得独自过景阳ɡānɡ()。

王五想,要是有壮士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就好了。

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

“我家的酒()是村里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酒家()说()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三、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酒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3.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枉送了自家性命?

()

4.请勿自误。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重点讲了武松()和()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和()的性格特点。

【答案】

一、饥冈

二、1.虽然……可是……2.一面……一面……

三、1.斟2.为什么3.白白4.不要

四、喝酒打虎倔强勇武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3)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学习了课文第1,2自然段。

2.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

(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3.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豪放、倔强)

4.谈话过渡【出示课件2】:

酒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来伤人。

真的有虎吗?

武松遇到虎了吗?

会不会发生危险?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文。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做好与上节课的衔接,为学习下文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30 )分钟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板书:

倔强、固执和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

【出示课件3】

这部分课文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

这时的武松已经知道冈上有虎,心里也有一点怕。

但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下冈。

“怕甚么!

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7.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5,6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读。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讲解5,6自然段【出示课件5】

(1)读一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

(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学生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

(一扑:

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一掀:

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一剪: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一句运用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