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647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趣味数学.docx

小学生趣味数学

小学生趣味数学》教案、儿歌、数学题、故事集锦  

 

《小学生趣味数学》

1、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扑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

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

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

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

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

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

黄豆。

    

师:

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

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被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一百粒黄豆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一百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4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只好还给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究竟损失了多少元?

提示:

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实际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道关于数学的IQ题,让学生回答(答对有奖),然后开始逐渐深入课题,解答一些数学计算题。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课堂解说

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解题方法,从而在做题中得到启发。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

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

打中了哪几格?

(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四 移多补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比较多与少及多(少)几个。

2、通过各种联系使学生学会用画图或计算的方法来进行移多补少。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难点:

用计算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吧——聪明的阿凡提    

一天,阿凡提与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

“你过两天就要死。

”事正凑巧,两天后,那位侍卫官真的从马上摔下来死了。

皇帝听了大怒,认为阿凡提说了不吉利的话侍卫官才死的,于是要把阿凡提处死。

行刑前,皇帝问阿凡提:

“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想了想,斩钉截铁地告诉皇帝:

“尊敬的陛下,我昨夜看了星象,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

”皇帝听了,害怕了,心想:

既然他的话那么灵验,我把他处死了,那两天后我岂不也要归天了?

于是愚蠢的皇帝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二、名题典中典

例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

怎样移,两行的★一样多?

     ★★★★★★★★      ★★★★

1、全班读题,并尝试自己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移动★,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做题:

a.先运用:

一一对应“得出哪行多,多多少。

b1.把多出的4颗★用画图的方式用箭头代替★的移动路线,把多余的4颗★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行。

或把多出的4颗星按顺序一颗一颗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得出第一行要分2个给第二行。

b2.用计算的方法,由4可以分成2和2,得出第一行要把多出的4颗★分2颗给第二行。

最后得出每行都是6颗★。

4、学生总结回顾方法。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趣味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能解决我们生活中很多问题。

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第109页第13题解方程。

 

生板演,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2、游戏活动:

同位的两个同学一起做:

第109页第14题列方程。

       

学生汇报。

说出你是怎样猜对的?

 

3、解决投篮比赛:

 

小明:

我投中了31分。

 

小红:

小明比我的2倍少5分。

 

小亮:

小明比我多3分。

 

要求用方程解答。

 

生分析解题思路:

 

解:

设小亮投中了X分?

     

X+3=31 

X=31-3 

X=28 

解:

设小红投中了X分?

 

2X-5=31 

2X=31+5 

2X=36    

X=18 

二、总结:

问题:

 第109页第十二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莫比乌丝带》

教养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主要教授莫比乌斯带。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教学方法:

提问题—做纸圈—剪纸圈—画纸圈—证明纸圈-提出相关数学巧算法

教学形式: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课前同学们准备了三张长方形的纸条,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纸条来学习新知识。

提出问题:

你能一次性,一笔把一张长方形的正反面都涂上颜色么?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取出1号纸条,认真观察:

这是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引导学生观察)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

可以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

请学生上前演示,用手摸摸看两个面、两条边。

   3、请同学们取出2号纸条,你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演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教师边演示边口述:

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剪开翻180°,再用胶带粘牢。

这样就完成了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纸圈。

4、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5、那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

你想怎样来检验?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把证明的过程展示给大家。

6、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课题: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三、研究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

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来研究。

老师先拿出平常的纸圈,问:

如果沿着纸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

(老师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

(变成2个分开的纸圈)

1、1/2剪莫比乌斯带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

(启发学生想象力)

(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3)验证结果:

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

你们说神奇吗?

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

2、1/3剪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

(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

要剪几次?

剪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3)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帮助。

(4)验证结果:

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5)问题:

这个小圈和大圈是莫比乌斯带吗?

请用刚才的方法证明一下。

3、其它剪法从中间或是从三等分线剪莫比乌斯带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你们还想怎样剪?

结果会怎样呢?

在小组内说说看。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课后同学们去实践一下,看看是不是你们猜想的结果。

四、生活中应用

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师在网络上搜集了好多有关于莫比乌斯带的应用,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课件展示):

1、过山车:

有些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2、莫比乌斯爬梯:

 

3、三叶扭结:

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

4、克莱因瓶:

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非常相像。

这是一个象球面那样封闭的曲面,但是它却只有一个面。

一只爬在“瓶外”的蚂蚁,可以轻松地通过瓶颈而爬到“瓶内”去——事实上克莱因瓶并无内外之分!

五、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莫比乌斯带充满了奥秘呢?

有的问题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书叫《拓扑学》(板书)。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莫比乌斯带的知识,然后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学习了莫比乌斯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有奥秘的学科?

下面就让老师再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与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生活

例1:

 

借款合同

甲方:

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

一、借款用途:

甲方需要资金人民币500万,用于投资创业。

二、借款金额

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币500万(伍佰万元整).

三、还款方式

自支用借款之日起,第一个月支付1分钱,第二个月支付2分钱,第三个月支付4分钱,第四个月支付8分钱,第五个月支付16分钱…以此类推,直到还款期限。

四、还款期限

还款期限两年半(30个月),甲方保证从借款之日起,按本合同规定偿还借款。

借款逾期不还的部分,乙方有权限期追回贷款。

五、保证条款

(一)甲方用__________________做抵押,到期不能归还乙方的贷款,乙方有权处理抵押品.甲方到期如数归还贷款的,抵押权消灭。

(二)甲方必须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进行违法活动。

(三)甲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款。

(四)乙方还款保证人____________,为确保本契约的履行,愿与甲方负连带返还借款的责任。

六、本合同自_____________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盖章):

____                

乙方(签字、盖章):

_____

合同签订日期_______                    

合同签订日期______

二、出示问题,讨论解决

问题1:

如果你已经找到创业项目,年收益20%,急需创业资金,那么这份合同你会签吗?

问题2:

如果甲方已经签定合同,那么两年半后甲方总共还了多少钱?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

五、全课小结

附:

数学故事:

国际象棋的故事

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

据说,有位印度教宰相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

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

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宰相,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

宰相开口说道:

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

”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

 

这位聪明的宰相到底要求的是多少麦粒呢?

稍微算一下就可以得出:

1+2++++……+=-1,直接写出数字来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的小麦的总和!

如果造一个宽四米,高四米的粮仓来储存这些粮食,那么这个粮仓就要长三亿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7500圈,或在日地之间打个来回。

国王哪有这么多的麦子呢?

他的一句慷慨之言,成了他欠宰相西萨·班·达依尔的一笔永远也无法还清的债。

正当国王一筹莫展之际,王太子的数学教师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对国王说:

“陛下,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就像1+1=2一样容易,您怎么会被它难倒?

”国王大怒:

“难道你要我把全世界两千年产的小麦都给他?

”年轻的教师说:

“没有必要啊,陛下。

其实,您只要让宰相大人到粮仓去,自己数出那些麦子就可以了。

假如宰相大人一秒钟数一粒,数完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麦子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800亿年(大家可以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

)。

就算宰相大人日夜不停地数,数到他自己魂归极乐,也只是数出了那些麦粒中极小的一部分。

这样的话,就不是陛下无法支付赏赐,而是宰相大人自己没有能力取走赏赐。

”国王恍然大悟,当下就召来宰相,将教师的方法告诉了他。

西萨·班·达依尔沉思片刻后笑道:

“陛下啊,您的智慧超过了我,那些赏赐……我也只好不要了!

”当然,最后宰相还是获得了很多赏赐(没有麦子).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与生活》

教学过程:

出示例题:

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车辆也迅速递增,出门旅行便捷高效,个人、家庭对“油的消费”不断在攀升。

随处可见的加油站应运而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加到油。

我们常见到当车开到加油站后,车熄火。

工作人员上前询问:

“要加多少钱?

司机会默契的应答到:

“加100元”、“50元”、“20元”...接着就是工作人员娴熟的在加油机屏幕上输入“钱数”,“对应”的所加油量就出现在“屏幕上”,接下来就是工作人员手持“加油枪”给车加油。

二、提出问题

其实这里面含有数学问题:

现在中石化,中石油的成品油价格93#是7.84元/升,以定额的加油方式,以下哪一种加油方法更省钱(   )

A20元     B50元     C200元   D都一样

解:

钱数”÷油的单价≈加油量(结果采取“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三、趣味数学谜语(猜一数学名词)

(一)连线

两牛打架                  已知

考试不作弊                直径

道路没弯儿                运算

不用再说                  真分数

搬来数一数                对顶角

(二)猜一数学名词

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五四三二一(数学名词)                      

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四、课外作业

研究性作业:

1、定额的加油方式是不是加油的钱数越多就越便宜?

为什么?

2、请各位同学为自己家里的摩托车、汽车量身定做一种定额的加油方式:

(1)摩托车(10、15、18、20、30…)

(2)轿车(100、120、150、300…)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报数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生活

1、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

2个人一起从1数到30,每个人一次最多数两个数

比如甲第一个数:

1

乙接着数2,3

甲继续数4,5

乙继续数6

……

直到谁数到30就为输

其中有一个公式可以使这个游戏的一方利于永远不败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附:

数学故事:

德国的伟大数学家高斯和他的萝卜灯的故事

高斯是17世纪德国的伟大数学家。

高斯从小就是在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勤劳的装水管的工人,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没有什么文化。

高斯是他的独生儿子,他们对高斯非常宠爱。

由于高斯父亲的收入菲薄,一家三口不得不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地过着日子。

小高斯很懂事,从不随便向爸妈要钱,从小就养成俭朴的习惯。

高斯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电灯。

那时,有钱人家为了照明,用铅、锡、铜等金属做成各种式样的烛台,在上面插上一支支粗粗的蜡烛,点起来很亮。

高斯家穷,买不起这样的烛台,也点不起蜡烛。

每天一到晚上,爸妈就催促高斯早点上床睡觉。

小高斯读书很用功,晚上没有灯光看书,在床上翻来复去,说什么也睡不着觉。

  一天,妈妈从菜场买菜回来,篮子里装着几只红萝卜。

  

“妈妈,给我一只萝卜吧!

”小高斯紧蹲在妈妈的身边,轻轻地摇着妈妈的臂膀。

“傻孩子,生萝卜辣,有什么好吃的!

”妈妈随口讲着。

“不,妈妈,我不是要吃,我要用它来做一盏美丽的灯。

”高斯一面用手比划,一面微笑着说。

从妈妈手里接过一只萝卜,高斯把它洗净擦干。

然后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把萝卜心子挖空,倒点油进去,再放上一根灯芯,就成为一盏很别致的“萝卜灯”了。

就在这盏灯旁,高斯常常学习到深夜。

高斯一生中,一直保持着童年时代就养成的这种俭朴的美德。

三十岁起,他除了从事数学,物理方面的科研外,还一直担任着哥廷根天文台台长的职务,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了。

按照当时的经济收入,他完全可以生活得很优裕、舒适。

但是,高斯从不追求这些。

在哥廷根天文台里,他住着一间很小的房子,里面只放着几件很简单的家俱,一支暗淡的蜡烛,再加上简单的食品和衣帽,这些几乎就是高斯全部物质上的享受。

一个生活上俭朴的人,往往在学习和工作上是勤奋的。

高斯从23岁起,就开始系统地研究天文学了。

他每天坚持不懈地观察慧星的位置,测算日月蚀的有关数据。

为了进行有关木星摄动智神星的计算,他需要用到337000个数据,并对它们进行大量繁琐的数学运算。

我们知道,天文计算是离不开对数的,因为对数能使计算化繁为简。

正因为他日以继夜,反复不断地使用对数表,表中数据用得滚瓜烂熟,以致他能背出表中对数的前几位小数。

天才加勤奋,正是高斯具有惊人记忆力和心算力的秘诀

高斯是一个具有刚强毅力的人。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自立更生的精神,不能依赖别人。

公元1809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失败了。

为了偿还法国巨大的战争赔款,德国人民承担了沉重的债务。

摊派给高斯的款数是2000法郎。

当时高斯要拿出这样一笔钱是非常困难的。

消息被高斯的许多朋友知道了,大家纷纷解襄相助。

高斯对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十分感激,但不愿增加别人负担,决心自力更生,偿还债务。

他婉言谢绝了朋友们的好意,寄还来款。

法国著名数学家拉伯拉斯在巴黎事先未通知高斯,就帮他支付了这笔巨款,事后才写信告诉他,高斯隔了一段时间,聚齐了钱,连同应付的利息,一起寄还给拉伯拉斯。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身上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课

师:

你觉得数学非常枯燥难懂?

其实,数学本身是非常有趣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

你身上的计算器  

二、新课展开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