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220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docx

东亚飞蝗的治理与研究进展

《农业昆虫学》课程论文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

 

学校:

河南农业大学

学院:

植物保护

班级:

12级植物保护四班

学号:

120711102154

姓名:

XXX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

XXX

(2012届植物保护专业4班)

摘要:

本文主要是就东亚飞蝗的发生、危害、预测预报、治理的有关情况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做论述性的总结分析。

关键词:

东亚飞蝗;发生;预测预报;治理

东亚飞蝗英文名orientalmigratorylocust,拉丁学名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害虫。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

国外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

东亚飞蝗国内的分布区域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带,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区。

在地理位置上,东亚飞蝗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区北界在北纬42°左右,西界可沿渭河河谷延伸至东经106°58′的宝鸡,往东可达东经122°的山东胶东半岛,分布的南界至北纬18°10′的海南岛[1,2]。

分布区域海拔高度一般在200m以下,发生基地多在海拔50m以下的沿河、沿海、沿湖及内涝洼地。

此外,在云贵高原及黄土高原一些海拔400m以上的河谷地带也偶有散居性东亚飞蝗分布[3]。

1形态特征

1.1成虫

成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以及中间型三种类型。

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

1.1.1群居型体色为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常有黑色纵纹,体色较固定。

前胸背板中隆线较平直或微凹,雌成虫体长47.5~58mm,雄成虫为42~47mm。

前足与后足腿节长比值雌性为2.0~2.17,雄性为1.78~2.22,通常大于2。

前胸背板的形状较短,沟前区明显收缩,中隆线较低或中部微凹,前翅近圆形,后翅钝圆。

后足胫节淡黄略带红色。

1.1.2散居型体色为绿色至黄褐色,颜色变化较大。

前胸背板中隆线呈弧形隆起,雌成虫体长52~62mm,雄成虫4l~52mm。

前足与后足腿节长比值两性为1.8~1.96,通常小于2。

前胸背板的形状较长,沟前区不明显收缩,沟后区略高,中隆线呈弧形隆起如屋脊状。

前缘为锐角形向前突出,后缘直角形。

后足胫节通常淡红色。

1.1.3中间型体色为灰色。

触角丝状,多呈浅黄色,有复眼1对单眼3个。

前胸背板马鞍状,隆线发达。

前翅发达,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具暗色斑纹和光泽。

后翅无色透明。

后足腿节内侧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色环,后足胫节红色。

1.2卵

卵粒长约6.5mm,浅黄色,圆柱形,一端略尖,另一端稍圆微弯曲。

卵块褐色圆柱形,长53—67mm,略弯,上部稍细,卵块上覆有海绵状胶质物,卵粒呈4行斜排在下部[3]。

1.3若虫

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二龄也有翅芽,只是小,芽尖为圆形。

三龄可以明显看到翅芽,翅芽为长形,但后翅在上,前翅在下。

芽尖也向下。

四龄和三龄相反,翅脉明显。

2生活习性

2.1孵化情况

东亚飞蝗无真正的休眠现象,当蝗卵内胚胎发育完成后,若环境条件适宜,蝗蝻即进行孵化。

2.1.1孵化过程蝗蝻出卵时,卵壳破裂,其破裂的缝线无固定的位置,大致随蝗虫屈曲扭转力的大小而裂开,蝗虫未孵化时胚胎由薄的胚外膜包裹,足部皆卷曲于腹部,不能自由行动,无法爬至土表。

但在蝗蝻头部与胸节之间的颈部有一层薄膜,称颈膜。

孵化时,体内大部分体液皆集中至颈膜附近,并将颈膜顶出构成一泡,借此颈膜的额收缩作用,将卵壳顶破。

此时幼蝻身体能作前后屈曲运动,故幼蝻能不断地伸缩,颈膜泡将土粒推去向上运动,幼蝻身体逐渐到土表。

幼蝻出土后,其中胸与前胸间的软膜向外顶出,将胚膜沿背中线向身体前后纵裂,随后幼蝻头部先脱离白膜,然后整个身体脱去白膜,故在刚孵化蝗蝻的地面上常遗留很多的白膜,即胚外膜。

白膜在胚胎期间包裹了整个身体,但触角、口器、足及尾毛等已分离出来,并非包着整个身体。

2.1.2孵化时间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全部孵化完毕所需的时间,从观察20块卵结果,一般经过50~60min,较长的经过32h,但如果孵化期间地面遭受降雨等影响,则同一块卵的孵化期间可相差3~5d。

蝗卵在天气适宜时,整个白天皆可孵化,在野外未发现夜间孵化的现象。

阴天孵化较少,雨天很少发现孵化,但小雨后天气转晴,孵化比较整齐。

以11:

00~13:

00孵化最盛,这与地温高低有关。

2.1.3体色变化蝗蝻出土脱去白膜后,身体呈淡黄色,能向四周爬行,间或跳跃前进,如跳至杂草附近,即攀登植物茎叶上停留下来,其活动范围较小,限制在孵化场所附近,因此在孵化盛期可发现蝗蝻点片集中的现象。

孵化不久的蝗蝻,身体的色素不断增加,天气晴朗时,约经过0.5h大多数变为灰褐色,少数变为灰黑色。

2.2蝗卵孵化与环境的关系

在同一地区和同一季节中,因地形、方位、地面植被和土壤理化性的不同,孵化期和孵化整齐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2.2.1与地形的关系地形高起的地区如河堤、高岗等处,排水良好,土温变化幅度大,蝗卵发育快。

相反低湿、内涝洼地蝗卵发育缓慢。

2.2.2与植被的关系地面植被的稀密,使土温发生差异,因而直接影响蝗卵的发育速度,其中夏蝗卵因在土中生活期短受影响较小。

越冬卵在土中的生活期长,蝗卵在不同植被下发育速度迟早不一。

在稠密植被下,因土面潮湿,平均土温低,土温振幅较小,故蝗卵发育缓慢;相反在稀疏植被下,土面较干,平均土温高,土温振幅大,因此能促进蝗卵发育。

2.2.3与耕作的关系农民对有卵地区的耕垦也能影响蝗卵的发育,翻耕,使蝗卵分散于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由此造成孵化不整齐的现象,前后可相差20余天。

2.3蜕皮与羽化

2.3.1蜕皮东亚飞蝗幼蝻共蜕皮5次,最后1次蜕皮称为羽化,幼蝻将蜕皮时,身体肥厚,体色较暗,腹部节间膜明显,行动迟缓,常静伏植物上不动,并停止取食,一般蜕皮前停食8—16h,待肠内大部分废物排除后,方开始蜕皮。

蜕皮时蝗蝻将身体倒挂在植物茎叶上,头部向地面下垂,六足的爪部紧紧钩攀在附着物上,腹部不时向下曲动。

这时身体内部的体液皆向头和胸部集中,待大部分集中后,蝗蝻头部即轻轻向腹面拗起,头部拗起若干次后,在前胸和中胸之间,体液聚集最多,薄膜不断向外突出,旧壳仍沿背中缝向前后纵裂,此纵裂一直延伸至头盖缝上两复眼问,此时头部逐渐离开旧壳而后蜕出,然后3对足与腹部也顺次蜕离旧壳,旧壳常保留在原来的茎叶上。

刚蜕皮的蝗蝻即攀爬在茎叶上部,吸入大量空气,头和胸不断作扩张运动,并渐渐膨大至饱满,体色也逐渐加深,恢复成原有的色泽,最后柔软的体壁逐渐硬化。

以上午蜕皮的虫数最多,阴天蜕皮虫数少,雨天一般不蜕皮。

蝗蝻蜕皮后停食时间一般为4h,最长达16h左右。

2.3.2羽化东亚飞蝗羽化情况大致与蜕皮相同,整个羽化过程需3O~45min。

在一天中11:

00前后羽化虫数最多,5:

00—7:

00最少,19:

00~2l:

00较少,晴天的夜间也有羽化现象。

发育期相同的蝗蝻雄虫发育速度快,雌虫较为迟缓,故雄虫常比雌虫早2~3d。

同一卵块同一天孵化的蝗蝻,因生活条件的差异,羽化期可相差4~5d。

夏季羽化最适宜温度在25~30℃。

2.4取食

2.4.1食物种类东亚飞蝗喜食芦苇、稻草、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在饥饿或被迫情况下,能食大豆、白菜、向日葵,但对甘薯、麻类、棉花及天箐等均不食。

东亚飞蝗喜取食植物的叶部,除非在饥饿时才取食茎及根部。

东亚飞蝗在自然环境下以禾本科与莎草科植物为主要食料。

在饿后被迫情况下,能食豆科十字花科及菊科植物,但棉花、甘薯、麻类等均不取食[4]。

2.4.2取食方式东亚飞蝗口器为典型的下口式,具有坚硬的大鄂,大鄂已分化成为咬断食物的齿切和磨碎食物的齿磨2个部分,取食时身体抱持叶身,与叶平行虫体左右横轴与叶缘垂直,然后用口器自前向后逐渐取食叶肉,有时用两前足将叶片送入口中。

2.4.3停食时间初孵化及初蜕皮后的蝗蝻与成虫均不立即取食,在蜕皮前、羽化前的一段时间内,即生长期取食较多。

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蝗虫取食少,甚至不取食。

飞蝗取食活动随温度变化而有差异,在17~36℃,温度愈高取食愈盛,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8℃时,蝗虫的取食活动便显著降低,以至停止取食。

2.5交尾与产卵

2.5.1交尾习性成虫性成熟后,活动力变强,常飞集一处互相寻找对象进行交尾,所以此时在蝗区会发生成虫点片集中现象。

交尾有促进雌虫体内蝗卵成熟的作用,未经交尾的雌虫也能产卵,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交尾20~25次,最多可达40次以上。

每次交尾的持续时间一般为4~5h,长的可达16—18h。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及大雨天,成虫均不交尾,阴天交尾虫数少,晴天飞蝗交尾盛期多在夜间21:

00时左右至凌晨3:

00以前。

2.5.2产卵习性雌虫在交尾后4~7d,体内卵巢已成熟,腹部明显膨大,此时身体比较笨重,不宜飞动,受惊后只作短距离飞翔。

当体内蝗卵完全成熟时,选择适宜场所产卵,卵块下端距地面的深度一般4—6cm。

飞蝗产卵孔不宜发觉,产卵后不立即离开而用后足在产卵孔附近不时踩踏,踩踏时间一般为4~5min。

成虫产卵自上午7:

00至晚间22:

00产卵盛期在13:

00~7:

00。

产卵一般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面上产卵,而在非常坚硬或过分松软的地面上很少产卵[6-8]。

温度对东亚飞蝗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影响显著。

在温度低于24℃时,雌成虫不交配或交配率很低,且不产卵[9]。

3生活史

北京以北每年发生1代,渤海湾、黄河下游、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代,广西、广东、台湾每年发生3代,海南可发生4代。

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

山东、安徽、江苏等2代区,越冬卵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为夏蛹,经35~40d羽化为夏蝗,夏蝗寿命55~60d,羽化后经10d交尾7d后产卵,卵期15~20d,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孵出若虫称为秋蛹,又经25—30d羽化为秋蝗。

生活15~20d又开始交尾产卵,9月份进入产卵盛期后开始越冬。

个别高温干旱的年份,于8月下至9月下旬又孵出3代蝗蛹,多在冬季冻死,仅有个别能羽化为成虫产卵越冬。

4危害记录

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521万hm2,1951~1997年间,全国已累计净改造蝗区面积367.8万hm2,使蝗区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70.6%。

现有蝗区县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28个减少到151个,取得了世界治蝗史上引人注目的成就。

80年代以来,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兴建不当以及农业生态与环境突变的影响,东亚飞蝗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频繁发生,每年发生面积约100~150万hm2,设计9省(市)的100多个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

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居型东亚飞蝗第一次跨省迁飞。

1998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8省(市)发生在80万hm2以上。

1999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9省(市)又发生80万hm2以上。

今年,蝗虫又肆虐河南,受灾面积237.5万亩,部分地区蝗虫密度达到4000余只/m2,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是河南25年来所未见。

2000年河南、河北、山东、天津、新疆发生的高

密度飞蝗,密度高达1000~5000头/m2;新疆、山西、河北等地的农牧区发生严重土蝗,密度达5000~10000头/m2。

全国蝗虫发生面积达36600000km2,其中东亚飞蝗发生面积达10000000km2[3]。

5预测预报

5.1虫情调查与测报

5.1.1查卵在残蝗活动的地方,选择3个不同的环境的蝗片,于蝗虫越冬卵孵化前进行定点系统挖卵调查。

5.1.2查蝗蝻自蝗蝻出土始期,选择不同生境的蝗区3个,在每种不同生境中随机10点取样,每点20m²,每5d定点调查一次,仔细寻找捕获点内全部蝗蝻,每蝗区每次捕获不少于100头,不足时适当增加样点数直至达到100头,并统计平均密度。

5.1.3查成虫调查夏秋蝗防治后的残余密度,其目的在于了解防治效果和预测下代的发生密度和面积。

方法同蝗蝻,时间分别在夏蝗防治后和产卵盛期,秋蝗防治后、产卵盛期和末期各一次。

当有蝗虫90头/km²,即算残蝗的面积。

5.1.4生殖力调查将田间捕获的生命力强的雌雄5龄蝗蝻30对进行笼罩饲养,其中单对饲养10对,群养20对。

逐日观察记载羽化和产卵情况,统计单雌产卵量。

5.1.5天敌调查该调查可结合蝗虫各虫态调查进行,选择不同地势、植被等类型的蝗片各三个。

每蝗片随机10点取样,每点1m²,调查蝗虫和天敌种类虫态和数量,每10d调查一次。

在卵、蝗蝻4龄和成虫羽化盛期各取活虫100头,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寄生性天敌的种类、虫态及其密度。

记载所有调查结果。

查清不同生境区蝗虫天敌种类和数量。

5.2发生期预测预报

5.2.1蝗蝻出土期预测预报蝗卵胚胎发育分级法:

根据不同蝗区蝗卵胚胎发育进度,参照蝗卵在变温气候条件下,不同胚胎发育期至出土所需天数和当时气候情况,预测蝗蝻出土期。

历期法:

夏蝗卵的发育历期一般情况下需15~20天,根据夏蝗产卵期,预测秋蝗孵化期。

积温法:

根据胚胎发育期,结合后10天内当地5cm深处的地温,同时参考在正常温度下,不同发育期所需天数,确定已发育天数,做出预测。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在4月中旬、7月上旬,分别发出夏、秋蝗孵化期预报,指导各地开展蝗蝻调查,做好防治准备。

5.2.23龄盛期预测预报历期法:

根据当地历年积累的资料和气候情况,由孵化盛期预测3龄盛期。

积温法:

蝗蝻孵化盛期后,可根据地面上30cm旬平均草丛温度,利用蝗蝻发育有效积温进行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在5月中旬、7月中旬分别发出夏、秋蝗3龄盛期预报,指导适期防治。

5.2.3成虫羽化期预测预报有效积温法:

参考各龄蝗蝻有效积温数,根据当时旬平均气温,算出到达各龄所需天数=所需有效积温数/(30cm平均草丛温度-18℃)。

本期预报应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别发出,以指导夏、秋蝗查残扫残工作。

成虫产卵期预测预报 

分期法:

在成虫交尾初期和盛期分别捕捉雌性成虫50头,拉开腹部检查体内蝗卵发育程度,参考蝗卵发育分期表,找出各期所占比例,查对卵发育期至产卵期所需天数表,即可获得到达产卵期所需天数。

5.3发生量预测预报

5.3.1短期预测蝗蝻发生密度预测预报 根据普查的残蝗密度,雌虫比例、产卵率,每头雌虫产卵量及自然死亡率,天敌寄生率,计算出下代蝗蝻密度(=残蝗密度×雌虫率×每头雌虫产卵量×(1-自然死亡率)×(1-天敌寄生率)),于4月下旬发出第一次预报。

蝗卵进入盛期,根据全面普查结果,视情况发出第2次密度预报。

5.3.2中期预测

5.3.2.1夏蝗发生期预测预报根据本地历年(3年以上)夏蝗发生期资料,在当年春季到来之前,参考本地区上半年气象预报资料,以及积水、河水流量与冬季耕作情况,对本年夏蝗各虫态的发生期做出预测,并发出中期预报。

5.3.2.2秋蝗发生期预测预报在当年夏蝗3龄到达后,参考本地下半年气象预报、河流量、淹滩及耕作情况,对当年秋蝗发生期做出预测发出预报。

5.3.3长期预测参考多年来(8年以上)对飞蝗生殖力的观察和蝗卵死亡率、蝗蝻成活率调查,结合长期气象预报及水利与耕作规划,河流水位变动情况,根据残蝗面积、密度的调查结果,对来年夏、秋蝗虫的发生密度、面积做出预测,并发出预报。

或者利用有效虫源基数预测法。

根据上一代虫源基数、生殖力、存活率及迁移率等来预测下一代发生量[3]。

5.4“3S”系统用于预测预报

根据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的数据,分析以往蝗虫发生区的遥感图像,配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对应点上的气候、环境、生物群落等客观因素,综合分析,掌握蝗虫发生的动态与趋势,做到点对点预报。

将地形地势图、土壤类型图、植被类型图、水系分布图、蝗虫分布图等建立成空问数据库,把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各种气象因子等建成属性数据库,利用GIS的空间数据操作和图形处理分析等功能,产生关于东亚飞蝗暴发、危害、迁飞、扩散等预报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利用RS遥感、GPS结合实地调查获取蝗虫动态信息,利用GPS解决治蝗中的定位问题,以东亚飞蝗GIS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支撑,与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对接,构建“基于3S的治蝗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东亚飞蝗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系统从而实现治蝗的信息化与科学化[10]。

6发生与环境间的关系

6.1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影响夏蝗发生程度的一个主要外部条件。

从资料分析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和关键期的降水。

6.1.1温度从相关分析看,冬季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与各月≤-10℃的日数对夏蝗的发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12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与夏蝗发生度的相关系数达0.72,超出了0.01的信度水平,显然冬季低温严寒不仅对夏蝗出土有着延缓作用,对越冬蝗卵也有着明显的破坏作用。

在夏蝗孵化初期的5月上旬,气温与发生度的相关系数达-0.42,可见,孵化初期的高温对夏蝗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该段时间的较低温度却有利于夏蝗的发生。

6月份≥35℃的日数与夏蝗发生度也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由此可知,较高的气温可以抑制夏蝗的发生。

6.1.2关键期降水量降水量,特别是降水集中时段的时间分布与夏蝗发生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从分析看,洪涝年的次年一般不会出现蝗虫的大发生年。

这主要是洪涝严重影响了秋蝗的发生,从而使残留卵量大幅度减少。

从各时段降水量对夏蝗发生度的影响看,蝗蝻处于三龄期的6月上旬降水量与发生度有较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其余发育时段相关不显著。

而孵化阶段的5月上、中旬,其降水量与发生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主要是本区该阶段正值春旱,降水量如果较大,但不至于造成地面积水从而引起蝗卵的死亡,则只会促进夏蝗的孵化和发育;另外,该时段是本区蝗区上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期,出现较大降水,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利于夏蝗的孵化和作为夏蝗食料的植物生长。

6.2土壤含盐量

以黄河三角洲蝗区为例:

黄河三角洲蝗区内有粘土、壤土、沙土三个土壤类型,其中以壤土为主,粘土次之。

各类土质有不同程度的含盐量,含盐量在0.5%以下的面积以下的面积为2.01万hm2,占31.1%,是蝗虫的适宜孽生地;含盐在0.5%~0.79%范围内的为1.87万hm2,是蝗虫的扩散区,适宜蝗虫的活动、取食,但不适宜于产卵繁殖;含盐量0.8%以上的高盐量土壤有2.41万hm2,占38.4%,此区偶有飞蝗活动,不适宜蝗虫发生[11]。

6.3植被类型及覆盖度

乔本科植物是蝗虫喜食食科,其中小芦苇、马绊、茅草、狗尾草是蝗虫的优良食科植物,小麦、玉米、高粱,也是飞蝗的喜食作物。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东亚飞蝗的产卵影响较大。

因飞蝗产卵对植物覆盖度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一般适宜产卵的覆盖度为2O-50%。

增加植被减轻蝗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提高,不利于蝗卵发育。

二是增加植被覆盖度可以改变天敌群落组成,有利于天敌的潜藏与繁衍,发挥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12]。

东亚飞蝗喜欢选择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下的地方产卵。

据北大港独流减河分洪道调查,在土壤湿度适中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度75%以下蝗区,蝗卵量是覆盖度75%以上蝗区卵量的2—5倍[13]。

6.4特殊环境

沿江河湖海的滩区是蝗虫的滋生地。

这些地区的道路、沟渠、堰埂、堤坝、农田夹荒等构成了蝗区的特殊环境。

这些特殊环境广布于蝗区各处,是东亚飞蝗最适宜的产卵场所,也是查治蝗虫的重点区域。

6.5天敌

蝗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蝗蝻期主要天敌有蜘蛛、红蚂蚁、螳螂、鸟类、蛙类;成虫期天敌主要有蛙类、鸟类、寄生蝇和寄生蜂等;卵期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线虫、芫箐幼虫等。

寄生蜂对蝗卵的破坏作用很大,干旱年份蜘蛛、红蚂蚁对夏蝗食蝻量较大。

鸟类、蛙类捕食蝗虫的蝻和成虫,都能抑制蝗虫的发生。

7综合防治

7.1地面化学防治技术

适用范围及防治方法:

地面化学防治主要适用于达到防治指标而不具备飞机防治条件的蝗区。

针对蝗虫发生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挑治:

对早期出现的成群低龄蝗蝻,进行局部防治,可有效控制蝗蝻的扩散。

(2)普治:

蝗虫发生面积大、密度高,距农田较近时,可组织专业防治队进行大范围统一药剂防治。

(3)间隔防治:

适用于蝗虫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又距农田较远的大面积荒地。

施药方法为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一用药区,所使用农药应为持效期较长的高效农药。

(4)补治扫残:

对防治后残存蝗虫超过防治指标的蝗区,应采取补治措施,将残虫数量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7.2飞机防治

7.2.1适用范围飞机治蝗适用于符合飞机作业条件、蝗虫密度较高,且大面积集中连片的蝗区。

7.2.2作业区的确定

(1)飞机施药作业区的面积一般应在500hm2以上,静空条件符合飞行作业要求,作业方向应根据蝗区的形状和风向而定,一般应与风向垂直。

(2)飞机作业前,用电脑处理遥感图片,汇总GPS数据,绘制GIS预报地图。

根据预测预报信息,划分一二三类蝗区,绘制GPS蝗区分布图。

直接把GPS蝗区分布图导入飞机GPS导航系统中,实现蝗区GPS自动导航。

7.2.3农药选择飞机治蝗农药应选择闪点在70℃以上,酸度pH值在4以上,不黏稠、高效低毒、对机体腐蚀性小,对作业区畜禽、鱼、蚕、蜂及农作物比较安全的合格品种。

目前,国内常用的农药品种主要有:

9O%马拉硫磷油剂(用药量800~1200mL/hm2,每架次作业面积700~1000hm2)、75%马拉硫磷油剂(用药量1000~1500mI/hm2,每架次作业面积600~800hm2)、20%杀蝗绿僵菌油剂(用药量250~300mL/hm2,每架次作业面积600~800hm2)和0.4%锐劲特超低容量油剂(用药量450~600mL/hm2,每架次作业面积1300~1800hm2)。

7.2.4飞机作业要求飞机治蝗飞行作业高度5~15m,具体高度根据单位面积喷药量和地形条件而定。

一般作业高度5~10m时,喷幅为50~60m,喷药量约为1500mL/hm2;作业高度1O~15m时,喷幅为8O~100m,喷药量约为600mL/hm2。

飞行作业速度一般为160km/h,喷雾作业风速应低于4m/s。

其他作业条件也要符合飞行作业要求。

7.2.5防治适期东亚飞蝗处于三龄蝗蝻盛发期至羽化前为防治适期。

7.3生物防治技术

蝗虫防治上应用最广且效果最好的生物制剂主要有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卡死克、苦皮藤素及苦参碱等。

7.3.1绿僵菌生防技术绿僵菌生防技术是指利用绿僵菌真菌孢子通过接触害虫体壁,侵入消耗寄主营养并繁殖菌丝体、孢子;或分泌毒素导致靶标害虫死亡的一种生防技术。

环境温度对绿僵菌存活期限有明显影响,25-28℃左右时,绿僵菌孢子在水中能够存活21d,在土壤中能存活30d;而在38-48℃下,不论水体中和潮湿的土壤中绿僵菌孢子lld左右即失去萌发能力,绿僵菌菌体在僵虫体壁可以长期存活。

目前,应用最广且防治效果最好的绿僵菌制剂是重庆大学生防中心研发的100亿孢子/mL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实施超低量喷雾防治,使用剂量为100mL/667m',7-9d防效可达80%-90%。

7.3.2蝗虫微孢子生防技术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直翅目昆虫的专性寄生病原,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主要侵染蝗虫的脂肪体,可以通过卵寄生传播给下一代。

可以感染100余种蝗虫,蝗虫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