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48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7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docx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要点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

 

班级专业:

 

学号:

 

姓名:

 

课程地点:

 

指导老师:

 

填制时间:

 

实验工程名称:

实验一:

茶艺器具识别

 

实验目的:

了解根本茶艺用具,掌握茶具根本常识

 

茶艺用具主要有以下:

 

1.置茶器

 

①茶那么:

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

将茶叶由茶那么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

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

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

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

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

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

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

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

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正杯〕:

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

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那么倒出茶水可防止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

茶海

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

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

借以保存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

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防止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

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

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

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

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

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

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

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那么:

摆放茶那么、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其它

 

①煮水器:

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

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

纺织品。

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防止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

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

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

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

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

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

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实验心得:

第一堂实验课中,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解介绍了置茶器中的茶那么、茶匙、茶漏,理茶器中的茶匙、茶桨、茶夹、茶针以及各类分茶器、品茗器、洗涤器的功用及用法,使我们掌握了茶艺用具的根本知识,受益匪浅。

 

此外,老师还引领我们品了乌龙茶和青砖茶。

 

1.乌龙茶

 

乌龙茶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品尝后齿颊留香。

 

2.青砖茶

 

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粹,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

 

实验二:

 

实验工程名称:

 

1.安吉白茶〔浙江安吉〕

 

2.红花茶(西藏,全国各地)

 

3.铁观音〔福建安溪〕

 

4.玫瑰茶〔全国各地〕

 

实验目的:

初识各种茶的种类,品味茶滋味,了解茶产地,学习有关茶的根底知识

 

1安吉白茶〔浙江安吉〕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

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

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

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

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

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安吉白茶还有一种异于其它绿茶之独特韵味,即含有一丝清泠如“淡竹积雪〞的奇逸之香。

茶叶品级越高,此香越清纯,这或许是茶

乡安吉的“风土韵〞。

“凤形〞安吉白茶条直显芽,

壮实匀整;色嫩绿,鲜活泛金边。

“龙形〞安吉白茶

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

两种茶的

汤色均嫩绿明亮,香气鲜嫩而持久;滋味或鲜醇、或

馥郁,清润甘爽,叶白脉翠。

根据品级不同,为一芽

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不等,高品级者芽长于叶。

外,精品安吉白茶其干茶色泽金黄隐翠〔尤其是明前

茶,不少绿茶也有这个特点〕。

 

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茶种,它是特定的优良生

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

珍贵物种,属绿茶类,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

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安吉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

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品名。

 

2.红花茶(西藏,全国各地)

 

红花茶有四大成效:

 

红花茶的成效与作用一:

具有舒筋活血、提神健脑、消脂减肥的保健作用。

 

红花茶的成效与作用二:

具有活血

通经、消肿止痛、美容祛斑等功

效。

 

红花茶的成效与作用三:

具有降血

压、降血脂、改善机体微循环的功

能。

 

红花茶的成效与作用四:

对妇女痛

经、月经不调也有明显效果,是中

老年长寿、中青年妇女保健之佳

品。

 

红花茶还可以与玫瑰花、三七花茶搭配,具有很好的成效。

 

3.铁观音〔福建安溪〕

 

铁观音茶,原产于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属于青茶类,是中

国十大名茶之一。

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

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

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

敌烟醒酒等成效。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

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

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

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

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

茶叶中也属佼佼者。

 

铁观音成品依发酵程度和制

作工艺,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等三大类型。

 

4.玫瑰茶〔全国各地〕

 

玫瑰花茶是用鲜玫瑰花和茶叶的芽尖按比例混合,利用现代高科技工艺窨制而成的高

档茶,其香气具浓,轻之别,和而不猛。

玫瑰,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保护肝

脏,促进新陈代谢,强效去脂的作用〔但他所去的油脂只是肠胃道的油脂,而不是已

经存在皮下的皮下脂肪〕。

玫瑰花茶,可提供纤维质,长期饮用的话,可去去除宿

便,维持新陈代谢的功能正

常,当然就能让皮肤看起来

细嫩,而且也不容易在体内

堆积肥肉,可到达减肥的效

果。

 

用传统玫瑰鲜花蕾烘制而

成,富含香茅醇、橙花醇、

香叶醇、苯乙醇等多挥发性

香气成分,因此泡出的玫瑰

花茶具有甜美的香气。

长饮

此品有清热解毒、促进代谢、和肝养胃之成效,它还有平衡激素的作用,有助于女性的美丽与健康。

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在品味的同时,还可欣赏那脱离花枝的玫瑰在水中开放的独特美丽。

 

玫瑰茶泡法:

喝热玫瑰花茶必须将茶杯先行温热,以防止温度迅速下降,这样才能使

茶香充分的飘散出来。

此外,因玫瑰花有收敛作用,便秘者不宜饮用。

泡玫瑰花茶时不宜用温度太高的水来洗,一般用放置了一会的开水冲洗比较好。

每次放五朵,最好

是在加三颗蜜枣,,美容又瘦身,用饮水机的开水冲泡就可以,有时间的的话用开水。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尝了各种茶类,了解了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冲泡

方法和冲泡用具,如玫瑰花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还感受了各类茶特有的茶香

茶韵,获益匪浅。

 

实验三:

 

实验工程名称:

 

1.手工太平猴魁

 

2.机制太平猴魁〔安徽省黄山市〕

 

3.涌溪火青〔安徽省泾县〕

 

4.安吉白茶〔浙江安吉〕

 

1.太平猴魁〔安徽省黄山市〕

 

实验目的:

了解辨识各类名茶的形状颜色,同时品味其中各异的茶香茶味,同时掌

握它们的冲泡方法。

 

太平猴魁,茶叶名称。

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

曾出现在非

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中。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稳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并赢得荣誉。

此外,还有其茶文化,保健作用。

并有专门图书介绍。

 

外形:

太平猴魁扁平挺直,魁伟重实,简单地说,就是其个头比较大,两叶一芽,叶片长达5至7厘米,这是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鲜叶持嫩性较好的结果,这是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特征,其他茶叶很难鱼目混珠。

冲泡后,芽叶成朵肥壮,有假设含苞欲放的白兰花。

此乃极品的显著特征,其他级别形状相差甚远,那么要从色、香、味仔细辨识。

 

颜色:

太平猴魁苍绿匀润,阴暗处看

绿得发乌,阳光下更是绿得好看,绝

无微黄的现象。

冲泡之后,叶底嫩绿

明亮。

 

香气:

香气高爽持久,太平猴魁比一

般的地方名茶更耐泡,“三泡四泡幽

香犹存〞,一般都具有兰花香。

 

滋味:

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

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

不涩。

不精茶者饮用时常感清淡无

味,有人云其“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

饮用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2.涌溪火青〔安徽省泾县〕

 

涌溪火青:

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

起源于明朝,清代已是贡品。

涌溪火青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珠茶。

颗粒细嫩重实,

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

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浓高鲜爽,并有特殊清香。

可冲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

正品火青外形腰圆〔火青

和珠茶、龙珠等其它颗粒形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火青是

“腰圆〞通俗说就是像腰子〕,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

润显毫,白毫隐伏,毫光显露,形如珠粒,落杯有声,入

水即沉,回味甘甜。

冲泡后形似花苞绽放,幽兰出谷。

因为沉底迅速,人们又称之为"落水沉"。

花香浓郁〔细究涌溪火青的香气,因其产地、加工的差异会呈现出兰花

香、甜花香、毫香等不同的香气,不过以花香居多〕,鲜

爽持久;滋味醇厚、爽口甘甜,经久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杏黄明亮有光泽。

 

干茶落杯叮当有声,沸水中泡茶粒慢慢舒展,在杯中宛如蓓蕾初放,逐渐变成朵朵初开的兰茶,枝枝竖立于水中,颇有欣赏趣味,在众多的高档绿茶中独树一帜。

可冲泡

4-5次,以第2-3次最好。

 

饮用“涌溪火青〞绿茶汤浓味美,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腻之成效,对接受化疗的癌症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3.安吉白茶〔浙江安吉〕

 

前面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平猴魁的外形,它外形扁平挺直,很容

易辨识,此外,涌溪火青珠状的外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验四:

 

实验工程名称:

 

1.福建白茶〔又称白牡丹,多产于福建福鼎、正和、建阳、松溪〕

 

2.敬亭绿雪〔安徽宣城〕

 

3.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4.西湖龙井〔杭州西湖〕

 

实验目的:

主要了解和品尝绿茶,此外还品尝了白茶。

通过对绿茶的观察了解以及

品尝,了解绿茶的特征和冲泡方法。

 

1.福建白茶〔又称白牡丹,多产于福建福鼎、正和、建阳、松溪〕

 

福建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

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成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

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品质好的白毫银针茶,外形条索肥壮挻直毫密,色泽银白闪亮,整齐洁净,内质香气清高,毫香特久,鲜醇嫩爽,汤色杏黄清澈,叶底幼嫩肥软匀亮;

 

白牡丹茶外形叶张肥嫩,毫心肥壮,叶态伸展芽叶连枝叶缘垂卷,破张少、匀整,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洁净,无老梗、枳及腊叶,内质香气清鲜纯粹,毫香浓显,汤色淡杏黄,清澈,清醇清甜,嫩匀,叶底叶色黄绿,叶脉红褐,叶质柔软鲜亮;

 

贡眉〔寿眉〕茶外形毫心多较肥壮,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叶整紧卷如眉,匀整,

破张少,灰绿或墨绿,色泽调和,洁

净,无老梗、枳及腊叶,内质香气清

纯,毫香显,汤色浅橙黄,清澈,滋味

清甜酵爽,叶底柔软、嫩亮、毫芽多;

 

新工艺白茶外形条索粗松尚卷曲,褐绿

色,匀整,洁净,有嫩梗,内质香气略

显板栗香,酵厚爽适,汤色橙而清澈,

叶底匀整舒展。

 

2.敬亭绿雪〔安徽宣城〕

 

敬亭绿雪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

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

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分为一、二、三共三个等级。

饮评者有诗赞誉此茶:

“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

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

飘。

 

敬亭绿雪的品质特征是:

形如雀舌,

挺直饱满,茶叶肥壮,全身白毫,色

泽翠绿;泡后,汤色清澈明亮,白毫

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

雾结顶。

 

3.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中国历史文化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

产于安徽省黄山。

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

〔俗称黄金片〕。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

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

韵味深长。

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

且鲜叶采自黄山顶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中国毛峰之极品,外形美观,

每片茶叶约半寸,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

亮,尖芽紧偎叶中,酷似雀舌,全身白色细绒毫,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之中略泛微黄,色泽应油润光亮。

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并带有金黄色鱼叶,又称:

“叶笋〞或“金片〞,是区别于其它毛峰的特征。

叶芽肥壮,均匀整齐,白毫显露,色似象牙。

 

西湖龙井〔杭州西湖〕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国名茶之冠。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故名“西

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因产地和制法不

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狮峰所产为最,以其色泽黄嫩,高香持久的特点被誉为“龙井之巅〞。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

素以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

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

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

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

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

或嫩栗香,但有局部茶带高火

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

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

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

→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

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

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实验心得:

通过对绿茶的观察了解以及品尝,我们了解到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

茶,最好用玻璃杯或壶冲泡,也可以用白瓷盖碗。

同时学习并亲身体验了绿茶的冲泡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了许多乐趣。

 

实验五:

 

实验工程名称:

 

1.大红袍〔福建武夷岩〕

 

2.铁观音

 

3.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闽北及广东,台湾,近年四川、湖南也少量生产〕

 

实验目的:

了解乌龙茶色状特征,品味乌龙茶中的名品,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1.大红袍〔福建武夷岩〕

 

大红袍茶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大红袍茶〞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

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

成功,经繁育种植,已大红袍能批量生

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

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

每年

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

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

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由于武夷山的特殊条件,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特别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

 

2.铁观音

 

3.乌龙茶

 

前面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实验心得:

通过对乌龙茶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乌龙茶类的品貌特征,并品味了茶中

名品铁观音和大红袍,还了解到乌龙茶的茶具是首选茶具是紫砂陶器或白瓷盖碗,对

乌龙茶有了更深的了解。

 

实验六:

 

实验工程名称:

 

1.雨花茶〔江苏南京〕

 

2.绞股蓝〔全国各地〕

 

3.金骏眉〔福建〕

 

4.祁门红茶〔安徽祁门〕

 

5.苦丁茶〔海南及全国各地〕

 

6.玫瑰花茶〔甘肃〕

 

7.沱茶〔云南下关〕

 

8.茯砖〔湖南安化〕

 

9.立顿红茶〔英国〕

 

实验目的:

通过了解和品尝各地名茶,体味各种茶的异同,并且学会选择运用各种茶

具对各类茶进行冲泡。

 

1.雨花茶〔江苏南京〕

 

雨花茶是江苏省南京特产,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山丘而得名。

雨花茶的产地在南京城郊。

在汉族传统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紧直。

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是上等佳品。

 

雨花茶是全国名茶,茶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

紧直。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

而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

神,消食利尿、降脂减肥、治喘、去痰、除烦去腻等功

效,[1]1966年起畅销海外,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

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它以碧绿的茶

色,清雅的香气、甘醇的滋味闻名中外。

它以雨花台为名,其外形似松针,细紧圆直。

雨花茶冲上开水,水面顿显白毫,茶入水即沉。

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

 

2.绞股蓝〔全国各地〕

 

绞股蓝为多年生宿根植物,性寒、味甘,有益气,安神,降血压之成效,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星火方案〞中将其列为“名贵中药材〞之首位。

 

绞股蓝又名乌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值物。

它在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13种之多,中国有11种。

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乌敛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很相似。

鲜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有1~3米,横断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色墨绿,复叶,椭圆形小叶5~7瓣,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边缘

 

有锯齿,圆锥花序,长8一20厘米,果球状小花,直径5一6厘米,成熟后黑色,稍带清香、微苦。

 

在民间,将绞股蓝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尤其是对高血脂有疗效显著,是其他药食难以替代的。

 

3金骏眉〔福建〕

 

外形条索紧秀,略显绒毛,隽茂、重实;色泽为金、黄、黑相间,色润;开汤汤色为金黄色,清澈有金圈;其水、香、味似果、蜜、花等综合香型;啜一口入喉,甘甜感顿

生,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

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

杯底冷、热、温,不同时嗅之,底香持久、

变幻令人遐想,连泡12次,口感仍然饱满

甘甜;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

叶色呈古铜色。

总之,金骏眉实属可遇不可

求之茶中珍品。

乃世界红茶之顶尖。

 

形状:

绒毛少、条索紧细、隽茂、重实;

 

色泽:

金、黄、黑相间,色润

 

香气:

复合型花果香、蜜香、高山韵香明显;

 

滋味:

滋味醇厚、甘甜爽滑、高山韵味持久;

 

汤色:

汤色金黄、浓郁、清澈、有金圈;

 

叶底:

呈金针状、匀整、隽拔、叶色呈古铜色;

 

3.祁门红茶〔安徽祁门〕

 

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

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

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

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

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

成。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

茶叶外形条索紧

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

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

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

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

滋味

醇厚,回味隽永。

 

4.苦丁茶〔海南及全国各地〕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云南、广东、福

建、海南〕等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

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

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

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

分。

其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

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

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

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

脉等多种成效,素有“保健茶〞、

“美容茶〞、“减肥茶〞、“降压

茶〞、“益寿茶〞等美称。

袋泡苦

丁茶、苦丁茶冲剂、苦丁茶含片、

复合型苦丁茶等多种保健食品。

 

5.玫瑰花茶〔甘肃〕

 

前面已介绍,不再赘述。

 

6.沱茶〔云南下关〕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

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

因为一个

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

购置和零售。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

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

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

茶沱茶之分。

有提神醒酒,明目清心的功

效。

 

8.茯砖〔湖南安化〕

 

茯砖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的一个最具特色的黑茶产品。

茯砖茶分为特制茯砖〔简

称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